精彩东方文学

崇禎十七年秋 崇禎十七年秋 正文 9.第9章 國朝策,借虜平寇

作者/話凄涼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    城內人聲鼎沸,喊殺聲不絕于耳,讓躲入后院的王鰲永心驚膽戰。%

    城內有一千多清兵,發現趙軍入城,必然會來搭救于他,可左等右等,卻不見人馬出現,反而喊殺聲逐漸減小。

    趙軍很快會搜到后院,王鰲永不敢在等,無奈之下只得翻墻藏入士紳之家。

    正所謂兵敗如山倒,入城的趙軍幾乎沒碰見任何像樣的抵抗,青州被清庭招撫不過一個多月時間,談不什么忠心,所以城內清軍在得知王鰲永失蹤,諸多官員被擒后,立馬鳥作獸散,有甚者搖身一變,成了趙軍部下。

    王彥在草草包扎之后,便指揮著士卒打起明旗,貼出安民告示。

    這時青州士紳才知道,青州城再次王旗大變,大家又成大明的子民了。

    見清軍在青州已經大勢已去,那些原本降清的官紳立馬向趙應元表示屈服,王鰲永藏于清庭委派的青州道韓昭宣府。

    此時面臨趙軍搜索,為保老命,韓昭宣便只能“死道友不死貧道”,將王鰲永獻于趙應元面前。

    隔日趙軍便于城外設壇,將王鰲永等剃發投清之人,盡數誅殺

    一時間山東震動,抗清義軍再次蜂起,離青州較近的樂昌,壽光等地的抗清武裝首領秦尚行,郭把牌等人紛紛遣使青州,表示愿意聽從趙應元號令共同抗清。

    為了擴大影響,趙應元又聽從王彥之言,欲扶衡藩座殿,號招遠近,然而衡王卻是個膿包,早在七月間已經向清庭獻了降,唯恐趙軍擁其抗清,而惹來殺身之禍,只知“哭泣,眼腫如桃”。

    王彥見此氣得不行,大家為你老朱家赴湯蹈火,身為太祖后人,卻此般做派,著實讓人寒心,這為他心鋪了一層陰霾。

    趙應元卻不管這些,他只是要個名分,管你衡王愿不愿意,不來與他奪權更好。

    多日所見,也讓王彥多少看清趙應元的軍閥本性,可是為了山東抗清的大業,也為了夢的畫面不會出現,他還是必須為其出謀劃策,一定要將清軍擋下來。

    一晃十幾日過去,趙軍自攻下青州后,除了將滯留于外的老弱接回,沒了新的動作。

    這倒不是趙應元不想作為,而是實力有限,他不過四五百可戰之兵,收降城內清兵后也不過一千五百人左右,而且新降之兵多于老卒,軍不穩,他根本不敢有所行動。

    這日王彥正帶人清點青州府庫,卻突然有人來報,說是趙應元緊急招他回去。

    王彥便放下手的事情,隨著來人迅速回到州衙,卻見趙應元與揚王休一臉陰沉的端坐在前,他心里不由得升起一股不祥之感。

    八月十日楊王休南下,尋李化熙商討歸順大明,乞要援兵之事。八月十四日,趙應元與王彥詐取青州,誅殺王鰲永。今日是八月二十九日,楊王休歷經十九天時間,才返回青州。

    這些日子以來,趙應元一直春風得意,如果事態進展順利,二人不會這般臉色,難道南方諸臣真的要坐視山東淪喪。

    “士衡既然到了,那揚大人將事態說于他聽聽吧”待王彥進來,讓其座定后,趙應元陰沉著臉說道。

    “我也沒有想到,事情果然如同趙將軍所言。”揚王休亦是面色沉重,慢慢的將此次南下發生的事道了出來。“我八月二十日遇李化熙,言明歸降之事,乞要援兵不得,隨于八月二十二尋史都師于江北,苦苦哀求,亦不得支援。南方諸臣奉行聯虜平寇之策,怕得罪清庭,根本不會支援山東“說道這里,楊王休捶胸頓足,痛心疾首,“我等已成棄民矣。”

    “什么?聯虜平寇?”王彥大驚失色,心猛然冒起一陣邪火。“腐儒誤國宋朝之諫猶在眼前,諸臣如此,豈不是坐看國土淪喪他們不怕千夫所指嗎?”

    自弘光登極,史公督師,山東之民無不踴躍思郊,南望王師,如盼時雨。而南方君臣卻以大順為賊,視清方為友,不顧民族大義,頓兵不進,千里河山拱手相讓,陷遺民于胡塵,卻自以為得計,能夠坐山觀虎斗,能夠避免引火燒身,一味退讓,實在愚不可及。

    “唉我也沒有想到,南方諸臣,目光如此短淺,如此迂腐。”揚王休一聲長嘆,三人不由得陷入沉默。

    片刻后趙應元才開口道:“事已至此,本將前無所依,后無所憑,只靠營孤軍,恐難以面對清庭反撲,二位可有教我啊?”

    趙軍占領青州后,雖然擴充了不少實力,可一旦清兵南下,憑手一千多人馬,無論如何也沒有保住青州的可能。

    王彥在經過剛才的氣憤后,已經慢慢冷靜下來,奪取青州向南方請援是他的謀劃,如今事敗,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不想出補救之法,以趙應元的為人,必然不會在相信他,山東抗清之事說不定徹底敗壞了,而王彥是絕對不允許這一切發生地。

    可是如何來解決眼前困境,趙應元又是十分有主見之人,王彥卻需要技巧。“將軍晚生有下三策,可供參考”

    “既有對策,士衡可速速道來。”趙應元聞言不禁有些期待,正了正身子道。“可先言策”

    “策行險,但如若成功,卻收貨最大”王彥微微行了一禮,徐徐道來。“將軍當速發大軍,直撲濟南,趁著清軍尚未南下,控制整個山東,而后整合諸路義軍,當有一戰之力,若能抵擋清軍,通侯之賞,當不在話下。”

    “發大軍直撲濟南?”趙應元一陣思索,猶豫片刻后道。“吾軍降卒重多,尚未歸心,大軍不穩,況且濟南乃是堅城,如不能下,必然軍心動搖,到時候青州再失,吾豈不又成喪家之犬。此計不妥,士衡可言下策”

    王彥心里不由得一嘆,如今清庭在山東兵力空虛,加之誅殺王鰲永后,義軍再次蜂起,山東動蕩,濟南方大猷手根本沒有多少兵馬,正是席卷山東的最好時機,可趙應元卻迷戀青州,不愿舍棄剛剛到手的舒適生活。

    農民軍放棄拿手的流動作戰,而死抱著城池不放,讓王彥不由得想起夢出現過的另一支武裝,他們曾席卷大半個國,最后卻在攻陷南京后,被紙醉金迷的生活迷惑,落了個困死天京的悲慘結局。

    “晚生的下策最為安全。”王彥調整心態后,接著說道。“將軍可脅藩南渡,投靠四鎮之一高杰所部,同為闖軍出身,必然會受其重用,當也不失官位,不失一身榮華。”

    “不妥,不妥,還是不妥。”趙應元連連擺手,“吾等好不容易得了青州,大好基業豈可輕言摧毀,況且我若不與清兵一戰,以敗軍之身,倉皇南逃,也必然為人不恥,得不到重用,士衡還是說說策吧。”

    王彥的策與下策其實并沒前后之分,相反是最無奈之策,他心最想趙應元采納的是次,其次是下次,最后才是策。

    策可以讓他擁有一次與清庭直接對抗的機會,而且勝負尚未可知,命運掌握在自己之手,可以奮勇去爭。

    下策則可以讓他安全退回江淮,從新尋找能夠扛起抗清大旗的官員。

    策反而最為無奈,要將一切交與他人,能否成功不在自身,而在時局演變,全聽天命。

    “策雖然看似庸,卻最易變成死局。”王彥心里頗為無奈的說道。“晚生最近清查青州府庫,得白銀四十五萬兩,糧草三十萬擔,料想原本是王鰲永招降義軍之用,現在盡入將軍之手。有這些錢糧,將軍便可地招兵買馬,操練大軍,若清軍南下,也可以憑城而守,不于清軍浪戰,一旦山西順軍取勝,或是天下有變,將軍便可憑借獨守青州之威名,橫掃清軍,立不世之功業”

    “此策到是甚合我意”趙應元既不愿意冒險,又舍不得到手基業,趙軍都是他的老部下,整個青州的命運自然由他乾坤獨斷。“那麻煩王大人與士衡,處理招募新卒,完善城防之事了。”

    “愿為將軍效命”當下王彥只得與楊王休齊聲道。

    “我定要將青州打造成鐵桶一般。”趙應元十分滿意,而后揮揮手道。“好了,你二人退下去準備吧”

    “是”王彥與一臉憂郁的楊王休便一起退出了大堂。

    分別后,王彥立馬行動起來。

    他讓士卒在四門豎旗招兵,有馬給銀四兩八錢,騾兵給銀三兩八錢,步兵一兩八錢,外加一錢。青州附近不少抗清義士紛紛來投,四五日間,王彥便招了五百于人,這讓他陰沉的心情好不少。

    一晃時間到了九月初五,青州城里卻迎來一波南來的客人,趙應元起初很心,但明白其責任并非招撫山東,而是北使清庭后便不在搭理。

    王彥便接下招待左懋第北使團的責任,與其相談甚多,分別時聲淚俱下的言道:“勸君莫聽捐燕議,一寸山河一寸金”

    當北使團北行,另一個不好的消息也從北方傳來,青州城內頓時如臨大敵。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眉山市| 黎平县| 祁连县| 西吉县| 徐水县| 邹城市| 温州市| 峨山| 特克斯县| 化州市| 增城市| 齐河县| 花莲县| 万州区| 佛教| 葫芦岛市| 正蓝旗| 合阳县| 东安县| 华池县| 谷城县| 定州市| 宜春市| 盐亭县| 怀柔区| 利川市| 泽普县| 武清区| 长白| 广水市| 威海市| 师宗县| 油尖旺区| 若羌县| 徐州市| 明溪县| 珠海市| 上林县| 贵州省| 改则县| 双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