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鄭成功入安平城,對鄭芝龍進行最后一次勸諫,反被鄭芝龍囚禁在安平城之后,福京朝廷便知道鄭氏投清,已經(jīng)無法挽回。%
隆武與心腹大臣商議之后,沒有等派入湖廣的使者送回迎駕軍的消息,便匆匆忙忙的帶著皇后、太子、以及少數(shù)大臣,以支援江西的名義移駕延平。
此地遠離福京,鄭氏勢力較薄弱,相對安全,而且接近江西,方便隨時進入贛南,但皇帝前腳剛離開福京,鄭芝龍便讓仙霞關守將放開關門,縱清兵入關,沿途守衛(wèi)關卡的鄭軍紛紛退往安平,縱容清兵直驅(qū)福京城下。
一眾宗藩、大臣慌忙之間,紛紛坐船而逃,好在鄭芝龍雖然與清廷達成協(xié)議,但他也不知清廷到底給他什么位置,因而聚兵于安平一帶,傭兵自重,想要繼續(xù)做福建之王,所以沒有分兵配合清兵作戰(zhàn)。
蘇觀生從唐王口,得知隆武帝被御林軍右都督王威領著五千精銳,護送著逃亡江西,心里稍微安定。
王威是王彥手下最早的將領,手下兵馬從青州便跟隨王彥,可以算是精銳之師,也算有了一些保障。
為了保證福建的消息,不會傳入廣東,甚至是西南,蘇觀生與施瑯商議一番,便決定先將諸王留在船,而他則返回廣州,先弄清陛下的消息,并聯(lián)絡南明的重臣,來商議應對閩之變的策略。
蘇觀生有些失神的回到廣州,然后立馬傳令潮汕地區(qū),嚴密封鎖從福建來的通道,做好迎擊清兵的準備。
一時間,廣州城內(nèi),快馬四出,帶著閩之變的消息,傳往湖廣、廣西,并有大批哨探進入福建,打探皇帝的消息。
如此幾日之后,雖然蘇觀生對消息進行了封鎖,但閩之變的消息還是如長了翅膀一樣,在短短數(shù)天時間內(nèi)便傳遍了兩廣之地;浌鹬,無不為之震驚,官紳百姓痛斥鄭芝龍喪心病狂,賣國賣君,號召天下人共討之。
消息之所以泄露,是因為大學士何吾騶與圣駕分離,回到了廣東。
他本來患有足疾,在隨同陛下奔逃的過程,又墜馬受傷,不能跟隨隊伍繼續(xù)前往江西,便被家人從小路帶回老家廣東。
之前蘇觀生已經(jīng)將閩之變的消息,傳遞給了各地督撫,但信息說陛下已經(jīng)移駕江西,但這次何吾騶帶回的消息則是,清軍在汀州追圣駕,御林軍右都督王元章率五千兵馬,與清兵激戰(zhàn),副將周之藩、將軍熊緯戰(zhàn)死,帝妃沈嬪、陳嬪失散,大臣、公卿死傷甚眾,王元章緊緊帶著一千殘兵,護衛(wèi)陛下、皇后、太子逃往江西。
這個消息一傳開,整個兩廣立馬動蕩,因為天子的安危,已經(jīng)不確定起來。
廣州,布政使衙門,廣東巡撫顧元鏡匆匆來到布政使官房。
自從王彥入粵之后,顧元鏡便被架空,基本不理事,王彥入楚之后,廣東的權(quán)利則轉(zhuǎn)移到布政使蘇觀生手,這次他來布政使的府邸,便是蘇觀生相召。
這時侍衛(wèi)見顧元鏡到來,連忙稟報,“閣部,顧撫臺來了”
?“請進”房間里傳來蘇觀生的聲音。顧元鏡快步走進房間,只見朱聿鐭也在房,他連忙躬身施禮道:“臣參見唐王殿下”
閩之變的消息已經(jīng)傳便兩廣,唐王一行留在船也沒有作用,蘇觀生遂即將唐王等宗藩,接入廣州。
蘇觀生忠于隆武,所以對于朱聿鐭天然的親近一些,便將布政使衙門的后宅,讓出來給唐王居住。“顧撫臺請坐”
朱聿鐭微微抬手,應對從容。顧元鏡聞語,又向蘇觀生拱了供手,才坐了下來。他早以聽說了閩之變,只是粵地之事,一向都是蘇觀生做主,他不明白,蘇觀生,有什么大事,一定要找他商議。
蘇觀生仿佛明白他的心思,遂即有些嚴肅的道:“福京失陷后,鄭國姓被其母田川氏放出,收攏了一些福京的潰兵,又帶領一些鄭氏舊部,南下入海進入金門,錦衣衛(wèi)同知王子龍,投入鄭國姓麾下,昨日他只身來到廣州,給本官送來了一個情報,清貝勒博洛以遣清將佟養(yǎng)甲、李成棟為先鋒,率領兩萬兵馬,準備進攻廣東!
清兵這么快要攻打廣東,顧元鏡嚇了一跳,廣東原本是南明腹地,根本不用擔心清兵攻擊,所以王彥幾乎將所有的精兵,全部帶走。
雖說王彥還留有萬把軍隊,可那都是新募之兵,訓練才半年時間,根本不堪重用。
廣東還有編練十萬府兵的計劃,可連募軍都沒有得道充足的訓練,何況是亦兵亦農(nóng)的府兵呢?
歸根結(jié)底,還是時間太短,短到?jīng)]有給廣東發(fā)展的時間,區(qū)區(qū)半年,能打下的基礎實在太過薄弱。
顧元鏡不管粵地事物很久了,但也明白眼下所面臨的危機,于是說道:“殿下與閣部找我來,是要商議如何抗擊清兵嗎?”
“算是吧~”蘇觀生聞語,微微點頭道:“如今清兵壓境,而廣州人心動蕩不安,陛下的情況我等又無從得知。我與唐王殿下商議,有意擁戴殿下為監(jiān)國,以此來穩(wěn)定廣州人心。若陛下安然無恙,那我們便去監(jiān)國之位,若萬一陛下落入清廷之手,我們則引用兄終弟及,擁殿下登基,豎起抗清大旗。顧撫臺也是封疆之吏,朝廷重臣,所以想問問你的意見~”
如果清兵真的攻入廣東,以現(xiàn)在廣州人心渙散的情況,確實難以堅守,如果擁唐王監(jiān)國,的確可以鼓舞士氣,而且只要不稱帝,今后也有回旋的余地。
顧元鏡思考片刻,遂即點頭道:“我贊同閣部的策略~”
蘇觀生聞言松了一口氣,因為他不是科舉出生,沒有進士功名,所以雖得到隆武帝的信任,但始終不能融入諸多大學士去,在政治缺少盟友,能得到顧元鏡的支持,會給他提升不少聲勢。
這時三人對抗擊清兵,以及監(jiān)國之事進行商議,然而外面卻忽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有人在外面急聲稟報,“啟稟閣部,巖野先生有急事求見”“請先生進來”蘇觀生眉頭一皺道。
陳邦彥進得屋來,向唐王以及兩位部堂行禮,蘇觀生見他臉漏出慌張之色,不禁問道:“出什么事了?”
陳邦彥緩了緩,開口道:“瞿式耜、丁魁楚派使者到肇慶,準備擁立桂王監(jiān)國了!
一時間,官房里十分安靜,蘇觀生不禁站起身來,負手在房間里來回踱步,唐王見此,一陣沉思之后,沉聲說道:“本王知道蘇閣老對陛下一片心,想擁護我唐藩一脈,但血統(tǒng)而言,桂王乃神宗的子孫,遠本王的血脈親近,而且早在安宗皇帝之時,便有大臣擁立桂藩。今我若監(jiān)國、桂王亦監(jiān)國,則難免同姓相爭,自亂陣腳也!蘇觀生聞唐王之語,不禁停下腳步,長長一嘆,而后向唐王作禮道:“殿下深明大義,不過桂藩要監(jiān)國,必須移蹕廣州,以穩(wěn)定兩廣人心~”
感謝滋野三郎未裔贈送章節(jié)~求大家支持,評論~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