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營之內,迅速搭起一座高臺,豪格與幾名滿洲大員,登去俯視整個戰場。%
號角聲,戰鼓聲,在大營內不絕于耳,旌旗揮動,無數剛剛潰入大營的綠營兵,喘息未定,被軍官們催促的拿起武器,將大營守衛起來。
清營四面,營門大開,近兩萬八旗鐵騎,分別列成數個方陣,只等豪格一聲令下,便立刻殺出營寨。
豪格之所以在雞頭關筑下大營,其實是為了便于綠營兵的防守,這時清軍步卒紛紛在寨墻下結陣,以大營抵御西軍進攻,而騎兵布置在四面營門,隨時準備沖出,游走于外。
清軍近五萬余步騎稍顯散亂,手忙腳亂地各各位,豪格與有些狼狽的孟喬芳,在高臺觀察從四面圍住清營的西軍。
東面張秀兵力最少,只有一萬余人,但殺氣最重,南面張能齊次之,有兩萬人馬,隊列森嚴,徐徐如林,北面雞頭關張定國的兵力,因為關墻阻擋,目前無法判斷,但他沒有將部隊列陣于關城之下,配合幾路西軍,讓豪格心里微微一陣疑惑。
西面則是張獻忠的五萬主力,以及張可望的兩萬部眾,聲勢最為浩大,旌旗綿延,刀槍耀眼,其還有一支二千余人的騎兵,在步陣之外游走。
張獻忠縱橫天下,轉戰于陜西、山西、河南、安徽、湖北、四川等地,即便是崇禎十年接受大明招撫之時,任然有四萬眾,這與李自成被打得只剩十八騎不同,張獻忠手一直掌握一支數目可觀的軍隊。
流賊與官軍作戰,最主要的是速度,張獻忠能轉戰千里,忽東忽西,選擇官軍的薄弱環節,是因為他每占一地,其他物皆不看重,唯有馬匹和騾馬,必然收入軍。
經歷數年的積累,張獻忠又向青海一帶的羗人買了些羗馬,也湊出了這么一支小規模的騎兵。
豪格注視著,這恐怕是他們與西軍交戰以來,遭遇的最大規模的西軍騎兵,其勢漫野而來,轟鳴的蹄聲震動天地,聲勢駭人。
這支西軍騎兵,人數雖然不及清騎的十分之一,但豪格知道,今天是甭想憑騎兵之利,趁敵陣未成而發動沖擊了。
這時豪格收回目光,他決定先不理會西面的七萬西軍,而是將目光投向兵力最少的張秀部。
這一戰,清兵少,而西軍眾,豪格沒有什么辦法能夠擊破張獻忠的主力,遂即絕點先易后難,積少成多,準備先對張秀下手。
此時張秀部已經在離清營五里遠的地方停下,沒有繼續向清營運動,但他不動,豪格卻要動了。
身為清太宗皇太極的長子,從小跟隨清兵作戰,在皇太極的帳下,事事爭先,被皇太極器重,兩黃旗大臣也真心擁戴,除了他有滿人的剽悍之外,最主要的是他臨陣果敢。
此刻西面張獻忠的大陣,有兩千西軍騎兵護陣,但張秀卻沒有,他決定先擊垮張秀。
“傳令正藍旗固山額真巴彥,出東營門,與星訥包抄張秀。”豪格沒和任何人商量一下,果斷地發出命令。
軍令一出,清營內戰鼓聲、號角聲驟起,清軍大營東門處,一支列隊的藍甲騎兵,頓時齊齊翻身馬。
這時高臺藍旗往前一揮,三千藍甲騎兵,緩緩開出營門,而后慢慢提速,向遠處的西軍殺去。
算之前星訥帶出的兩千白甲蒙古兵,出來攻陣的八旗兵有五千余人,張秀領著一萬人馬列陣,又沒有騎兵庇護于陣前,這如何能抵擋住清軍五千騎兵的包抄?
可眼看到八旗騎兵出擊,張秀卻并不慌張,所部人馬仍在有條不紊地擺陣,長槍、刀盾居前,弓弩、鳥銃居內,陣前置鹿角拒馬,以繩索固定,碗口銃置于障礙之后,士卒裝好火藥,隨時待發。
西軍對于這一戰謀劃了兩個多月,知道避免不了與清軍在平原來一場決戰,所以早做了相當多的準備,加張秀部在洋縣與清兵拉鋸將近兩月,士卒歷經戰火的磨煉,所以即便面對五千八旗也并不慌張。
從清營殺出的藍甲八旗,逐漸提起了速度,出大營之后,與游走在外的白甲蒙古,一左一右,意圖再明顯不過,是要打擊張秀的左右兩側,實行包抄。
步兵對抗騎兵,多列方陣,目的是為了防備騎兵的沖擊,而要做到這一點,步陣必須夠厚,也是要有足夠的縱深,使敵騎無法鑿穿,但一萬人的方陣,厚度夠了,腰肯定窄,這像一個面積固定的長方形,你保證了他的長度,無法保正他的寬度。
通常列這種步陣,兩肋都需要布屬護衛兩翼的騎兵,不然方陣很容易被敵騎攔腰殺斷。
這種陣法,以宋代配合地形布置的吳氏三疊陣,為極致,但眼下張秀沒有騎兵,他列的則是防守力最強的圓陣。
只是他的圓陣卻不是一個渾圓,而是個橢圓,圓陣特點是防御力強,但缺少攻擊力,張秀列下一個隨圓,顯然是不滿足于被動挨打,心應該所圖甚大,他既然放棄了一部分防守力,肯定在陣勢還有其他變化。
此時清軍實行左右包抄,是要避開正面,而是攻擊防守相對薄弱的橢圓腰部,攻其兩肋,想把張秀攔腰沖斷,使得西軍陣腳大亂。
如果被清軍得逞,騎兵在陣反復沖擊幾個來回,那張秀這一路兵馬肯定潰散,張獻忠四面包圍的策略,也基本算完蛋了,到時候戰局不利,豪格也可以舍棄綠營,從容的從東面撤出戰場。
不過張秀乃四王之一,撫南王的名號,豈能白叫?張秀在陣內,眼望著清軍兵分兩路,以泰山壓頂之勢奔襲而來,他連眼皮都沒動一下。
這時西軍火炮列在陣前,黑洞洞的炮口高昂著的,彈藥已經填充完畢,手執火把的炮手盯著飛馳而來的敵騎,全無懼色。
“放炮”張秀一聲命令,軍令旗揮動。
西軍的火器雖然不如明軍的精銳,但卻是他們打的最遠的武器。
雖說這種火器,除了那驚天動地的聲響之外,其實并沒多大的殺傷力,但西軍士卒聽著那聲響,看著清軍被砸下馬,心里是提勁,能夠振奮西軍的士氣。十幾門火炮,各自分別向兩支清軍開火,明代的火炮都鑄有炮耳,這使火炮能夠調整仰角,讓炮手輕松調節火炮的射程,第一輪炮擊,炮手們都把火炮調到最大的仰角。“轟隆~”巨響傳來,十多枚鐵彈丸帶起硝煙,從炮口呼嘯而出,西軍士卒看到黑色的炮彈在空劃出一道弧線,落入敵群,砸在地濺起一片石土,西軍陣內頓時歡聲雷動。
感謝錦衣衛同知,yeye業的月票,感謝悅凍窩芯的打賞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