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元吉說出此語,便是表明態(tài)度,讓魯王不要爭了,隆武作為名義的正統(tǒng),留下遺命,便該由唐王繼承大統(tǒng)。 w w w . . c o m
王彥說了三件事,特意將新皇登基放在最后,但兩方都直接跳過前兩件,直接說第三件,可見大位不定,人心不安。
南京剛下,局勢一片大好,王彥這個裱糊將,可不能看著兩方這個時候散攤子。
打下南京,正當有一番作為,他一家可沒能力一口吞掉那么多地盤,正需要三方繼續(xù)合作,收復(fù)大江之南,然后準備攻伐兩淮,要是兩家徹底鬧翻,恐怕明軍的后續(xù)行動要慘遭腰斬,多爾袞便又有喘息之機了。
漢人最大的敵人,永遠是自己,王彥必須從周旋,保持思想統(tǒng)一,攤子不散,這也是他一開始沒有鮮明支持任何一方的原因。
不過,想要統(tǒng)一兩方思想,卻并不容易。
魯王與隆武幾乎同時登位,隆武生前他與隆武對著干,一直沒有退位歸藩,現(xiàn)在隆武駕崩,魯王更不會理隆武的遺命了。
果然,萬元吉說完,張肯堂立刻反駁道:“萬閣老的話語有些不妥,當初大行皇帝早以有言,將來把天下交給我主,皇帝金口玉言,豈可反復(fù)況且我主抗清四載,威望廣布,而國家板蕩之時,自然要依靠成熟穩(wěn)重,有經(jīng)驗的君主。”他說著看了唐王一眼,然后說道:“唐王殿下雖在廣州也曾監(jiān)國,但起我主監(jiān)國四載,獨立支起浙直抗清局面,還是差了很遠,所以無論從哪方面考慮,都該由我主繼統(tǒng)”
什么叫差遠了?張肯堂這么說,唐王脾氣再好,心也要冒火,他想怒懟回去,可他的身份卻不適合親自陣,一時間,唐王臉色瞬時沉了下來。
當初唐魯之爭,隆武為了穩(wěn)住魯王,使他不要稱帝,是曾說過將來把天下交給他,但同樣的話語,隆武也對桂王說過,這只是政治手段,是個緩兵之計,可現(xiàn)在魯王硬要拿這個說事,也不是說不通。
這次唐藩一脈,跟隨王彥光復(fù)了南京,算是桂王來爭也爭不過唐王,但魯王卻有些不同,他指揮的江北戰(zhàn)役,也是整個江南戰(zhàn)役的一部分,而且他與隆武都算是不錯的主公。
張肯堂原來是隆武朝廷之人,但是福京之變后流落海,投靠了魯王,不久便被魯王折服,可見魯王也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且四年的抗清生涯,使他身邊聚集了大批愿意效死之人,他要爭位確實有能力爭一爭。
唐王一邊,情況也不差,隆武為唐藩一脈打下了不錯的基礎(chǔ),兩人可以說勢均力敵。
張肯堂這么說,立刻引起了擁唐派大臣的不滿,這是公然貶低唐王,抬高魯王,兩派之間火藥味立刻濃烈起來。
鄭成功立時一聲冷哼,站出來恥笑道:“唐王殿下乃大行皇帝之弟,兄終弟及,合乎法理。張閣部說唐王殿下不及魯王殿下,更是無稽之談。唐王殿下,于廣州監(jiān)國,抗十萬清兵數(shù)月圍攻,賢名遠播,能力有目共睹,理當繼統(tǒng)”
事關(guān)切身利益,金聲桓也站出來怒目道:“大行皇帝主國四載,力挽狂瀾,今又光復(fù)南京,有大功于天下,唐藩一系,法統(tǒng)以固,理當唐王繼位。”
擁唐派兩員手握大兵的諸侯說話力挺唐王,擁唐派的臣們頓時有了底氣,顧元鏡當即譏諷道:“大行皇帝一系,復(fù)楚贛、戰(zhàn)八閩,功績卓著,道是魯王殿下雖然監(jiān)國數(shù)年,都做了些什么事呢?”
這是質(zhì)疑魯王政權(quán),對抗清沒做出貢獻。
兩位親王不方便親自陣,唐王這邊的得力干將,一一登場,魯王這邊也不差,畢竟一個好漢還三個幫。
張名振聽了顧元鏡的話語,頓時大怒,魯藩一派,在功績確實不如唐藩,但是說沒做什么事情,卻也太過了。
這不僅侮辱了魯王,也侮辱了魯王麾下數(shù)萬征戰(zhàn)的將士。
張名振忽然前,憤怒的把衣一扯,赤膊站在眾人之前,只見身傷口無數(shù),背赤心報國四個大字尤為顯眼。
他環(huán)視眾人,怒聲喝道:“我主三入長江,主導(dǎo)浙直起義數(shù)十次,無數(shù)浙東男兒戰(zhàn)死殺場,兩次楚贛之戰(zhàn),沒有浙東健兒牽制,你們打的贏?”
魯王一方,幾員大將,如阮進、馬泰等人,亦紛紛前,脫衣示人,身具是傷痕累累。
江南是清軍駐軍重地,魯王一系在浙直抗爭四年,也著實不簡單,看那累累傷痕,是為國,為天下出力的最好證據(jù)。
魯王一方,一言不和,脫衣服,瞬間把擁唐派給震住了,殿立時安靜下來,但這種安靜,只持續(xù)幾吸時間,忽然王得仁一聲大吼,“你等有傷么?”安靜瞬間便被打破。
傷痕,唐王這邊自然也不甘示弱,王得任急步前,搶到張名振面前,猛然把胸前衣甲撤開,一道深入肌膚的傷口格外惹眼。
兩方如同斗籠的猛獸,怒目對瞪,誰也不服誰,一時間,兩派大臣向殿央?yún)R集,爭吵之聲四起,亂糟糟一團,但誰也說服不了誰。
張肯堂與萬元吉對噴一陣,但是南京畢竟是擁唐派的主場,他一人敵不過萬元吉和顧元鏡兩人,被噴的臉色赤紅,說不出話來。
忽然,張肯堂情急之下,舍了兩名對手,在魯王面前跪下行禮,大聲拜道:“大行皇帝駕崩,殿下監(jiān)國于前,此時登基合乎禮法。國不可一日無君,老臣請殿下立刻登基,承繼大統(tǒng)”
他這一下,石破天驚,殿內(nèi)頓時安靜下來,一眾魯王派大臣,反應(yīng)過來,立刻連忙一個個的拜倒,大聲呼喊,“殿下監(jiān)國于前,臣等請殿下立刻登基”
唐王一派愣了一下,哪能容魯王登基,顧元鏡、萬元吉立刻也拜到唐王身前,急聲道:“大行皇帝遺詔殿下繼統(tǒng),臣等懇請殿下遵循大行皇帝旨意,立刻繼位”
兩方都是抗清,都是為國出力,但是卻走不到一起去,無法形成一個核心。
方才還爭吵的大殿,瞬時安靜下來,兩派大臣紛紛拜倒,只剩王彥和楚黨官員還站著。
王彥見此兩方鬧得已經(jīng)不成樣子,眉頭皺了起來。
唐王與魯王這時自然都不發(fā)話,但王彥卻忽然大聲喝斥道:“多鐸尚在江北,江南還有張存仁、譚泰、蕭起會未除,你們是要先自己干一戰(zhàn)么?”
他這一喝,將殿請求登基的聲音都給壓了下來,眾人齊齊向他看來,王彥則厲色掃視眾人一眼,然后拂袖說道:“本藩今日把話放著,誰敢挑起內(nèi)訌,誰敢不與諸方商議,搶先登基,五忠軍先打誰”
今天出去浪了一下,這么多了,明天再六千,感謝龍敏、朝陽契丹的打賞,感謝大家的訂閱、月票、推薦。
: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