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掌握央大權的楚王,事務不斷,在送走各國使團之后,其它事情便接踵而來。
楚王府客廳內,王彥與幾名心腹坐在一起,喝著茶,吃著點心閑談。
眼下,南京朝廷主要的任務,還是收復北方失地,所以交談的內容依然放在對付滿清。
既然是閑談,也沒那么多規矩,王彥吃下一塊糕點,嚼了幾口,又喝了一杯茶水,然后隨口問道:“滿清在揚州增兵了么?”
“多爾袞現在指著用揚州來換取我朝議和,自然不能失了揚州。前線劉國公傳回消息,兵馬雖然沒有增加,但是滿清又調了一批物資進入揚州。”陳邦彥微微笑道。
王彥點點頭,“讓他在揚州多投入一些,然后我們在收,不過大軍久在城下不攻城,長久必然懈怠,要小心多鐸突襲。”
“殿下擔心的是,前些日子,多鐸便突然殺出來一次,破了劉國公一座大營,現在兵部已經去,讓大軍退到大運河東岸,以確保營地安全。”
“多鐸居然還敢出城”王彥微微詫異,隨即說道:“大軍暫時退到東岸,這個決定不錯,不能大意失荊州。兵部在去一條軍令,讓劉順不要松懈,操練諸軍,等朝廷緩過勁來,該打揚州了。”
“下官回去后,派兵部官員過去督促”
事情說完,沉默了一會兒,王彥又問道:“今年恩科,考題出什么,你們想好沒有?”
按著慣例,每逢大事,朝廷要開設恩科,去歲小皇帝登基,今歲改元,所以朝廷今年要開一科,以示天下同慶。
“這個還未定下來,寧人的意思是出保國保天下奚辨,但幾位考官還未達成共識。”王夫之開口說道。
王彥皺了皺眉頭,治大國如烹小鮮,這個題會不會步子太大,“這個確實須要再磋商一下,以免引起朝野反感,孤看不如改一改,出國與天下奚辨,如何?當然,這只是孤的建議,怎么出題,還是要看你們”
正說著,陸士逵忽然到了客堂外,他快步走到王彥面前,躬身施禮,“啟稟殿下,往朝鮮運送物資的徐俊勝,抓住了一條大魚”
“什么大魚?”王彥微微一愣。
“是滿清派往大員聯系荷蘭夷的使者,路正好被徐俊勝撞見”
之前荷蘭人主動門,結果被滿清當做藩屬貢,隨便打發回去,最后還是洪承疇出面,荷蘭人才同滿清搭線,但洪承疇一死,滿清與荷蘭人的聯系,便又斷了。
王彥瞳孔放大,心想,看來他步步緊逼,多爾袞是真的心急了,居然派遣使者去聯系荷蘭夷。
“抓的好,次洪賊與荷蘭夷勾結,便給我們帶來了不小的麻煩。西夷火器犀利,這點我們必須承認,不能讓滿清和西夷勾結在一起,今后海面必須嚴加巡視,陸地的關口也必須盤查,不僅是滿清探子,是耶穌會的人,也不能放他們北。”王彥微微沉吟,開口問道,“福建那邊攻打大員的準備,做的怎么樣呢?兵部派人去催一催,要快點打下來,將荷蘭夷趕走,以免他們和滿清勾結,再者都已經六月,遲了今年難民島,也種不成糧了。”
“兩廣陳大人的奏折說,廣東水師已經準備妥當,但國姓那邊似乎,還在招募熟悉水紋的引航人員。”陳邦彥站起身來,躬身行禮,“下官這回部里,發令給福建”
荷蘭人從極西之地,不遠萬里來到國,還能在南海攪動風云,他們的強大,窺一斑而見全豹,唯一的缺點是人數太少,整個南洋加臺灣,恐怕也沒有一萬人,但滿清人多,若是讓這兩方勾結在一起,對于大明將是個不小的威脅。
說完,陳邦彥告辭離開,其他幾人也紛紛起身,“殿下,部還有事務,下官等人便都告辭了。”
王彥點了點頭,揮揮手,讓他們自便,他坐著又喝了會茶,心卻有些沉重起來。
人都有輕敵怠慢之時,特別是王彥才而立之年,已經貴為親王,掌控若大一個帝國,說他心不飄飄然,沒有驕縱之氣,那顯然是不可能,他現在不僅行事狂的很,而且還有些好大喜功。
從光復南京,又把搗亂的江浙士紳壓下去后,他心驕縱便更甚一些,有點視滿清如草芥,不將多爾袞等人放在眼里,但多爾袞居然去聯系荷蘭夷,卻一下出乎了他的預料。
在他的眼,多爾袞是狂妄自大,愚昧無知的野人酋長而已,怎么可能像他一樣,開明的看待周邊,但多爾袞這次卻做了,這讓王彥升起一絲警惕,他起身回房,便冷靜思考起來。
南京被明軍打下之后,鄭成功奉唐王之命趕回福建,彼時原本坐鎮福州的張存仁,譚泰,已經在浙江投降明朝,清軍在福建的力量十分薄弱,鄭成功回到福建之后,用他鄭家經營福建數十年的威望,一紙檄,便招降了閩江之東,包括福州在內的所有州府。
一下多了半個福建,讓鄭成功有些手忙腳亂,而鄭成功精力有限,所以對于攻臺的準備,便不是十分充足,陳子龍幾次至詢問,他都說再等一段時間。
鄭成功一方尚在未準備好,但巴達維亞的援軍卻到了大員。
去歲開始,明朝與荷蘭人在南海徹底翻臉,荷蘭臺灣總督擔心大員的安全,便寫信給巴達維亞總督,請求支援。
荷蘭并非人口大國,殖民方式主要是占據航線的要點,做二道販子,而大員正好是荷蘭在東方貿易的一個關鍵節點,朝鮮、日本、國江南的東西,要運到西方,運到南洋,都得經過臺灣。
雖然明知道明帝國的強大,但貪婪的荷蘭人還是不愿意放棄大員,因而巴達維亞總督,派遣八艘三桅戰艦,以及二十多艘蘇丹小國的船只,三十多條海盜船,于五月間抵達了大員。
福建外海,自此朝廷再泉州設立市舶司后,海峽內的福建商船便多了起來。
原本福建商人,縱橫閩粵兩海,但鄭芝龍瞎搞,自毀基業,連帶著福建海商也跟著元氣大商,倒了血霉。
現在福建雖被光復,但福建海商的地位,卻已經大不如前,廣州興起的海商集團,已經搶占了他們在南洋的貿易份額,浙江光復后,浙江的海商逐漸恢復了日本、朝鮮方向的貿易,福建正好被夾在間,很是無奈。
不過鄭氏畢竟曾經是東海霸王,而且鄭家與日本關系密切,所以許多商船,便跑起日本這條線,但日本、朝鮮都不富裕,想要發財,還是得下南洋。
隆升號是泉州的一家老商號,有鄭氏的股份在,商號擁有百艘海船,實力雄厚,成為了福建商號開拓南洋的先鋒。
二十多艘滿載茶葉、瓷器的福船,在大掌柜的帶領下,從泉州出發,駛往南洋。
感謝小小小芬的五千,兩眼發呆的五百,hcj的388打賞。其實大家訂閱好,打賞多半被站賺去,不用那么破費。那明天三更吧,感謝支持,感謝大家的月票,訂閱,推薦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