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馬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原王朝想要進取,想要保住疆土,沒有戰馬可不行。
漢唐都有大量的戰馬,連宋朝馬匹也不少,多的時候有二十萬匹,但是沒有好的養馬地,戰馬需要奔馳,而不是圈養,所以合格的馬匹并不多,加宋要面對的敵人,遠遠漢唐時候的難以對付,因而一直處于下風。
漢唐時,原王朝掌握煉鐵技術,騎兵穿鐵甲射鐵箭,而北方游牧名族生產力極其低下,箭頭多是骨頭磨成,裝備差距太遠,抗擊天災的能力也弱,一場風暴能滅掉一個部落。
到了宋時,所面對的敵人,已經是國家,而不是部落,宋會煉鐵,遼金夏元也會,他們也有大量的工匠,大量的作坊來制作武器,他們已經從落后的部落,進化成為國家,具有很高的生產力,既有游牧漁獵民族的善戰,又有了農耕民族的技術,這便難以對付了。
明朝現在面臨的情況,與宋差不多,他的對手不是落后的部落,而是掌握了漢族技藝,控制大片耕地的國家。
面對這樣的對手,要做的是進一步提升自身在技術的優點,同時也要學習敵人的長處,所以戰馬必然少不了。
兵部提出每年追加一百五十萬百銀,雖然在各部的要求下被消減,但是最后還是保持了八十萬兩的追加,用于購買種馬和戰馬養殖。
八十萬兩,可以養三萬精兵,但是用到馬匹大概也能養五六千匹的樣子。
這個花費北宋養六千匹戰馬一年花費五十萬貫,成本還要高許多。
明朝不宋朝富裕,財政有些吃不消,現在只能以育種繁殖為主,減少購買,等到朝廷打破北方封鎖,獲得更好的牧馬之地和馬匹來源之后,再來大肆購買便宜的戰馬。
這樣一看,明朝近期的許多決策,都可以聯系起來,并不是單一存在,朝廷的重心從與清軍作戰,轉移到西南,是必然了。
戰馬的事情敲定之后,陳邦彥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現在陳述第三條,關于重設五軍都督府,將官按期調動,打破各個派系間的壁壘,避免形成藩鎮,諸位可有什么異議?”
任何王朝,軍隊聽命于央,王朝的根基才能穩固。
從漢代朝開始,任何一個朝代的滅亡,都與軍隊失去控制有關系。
東漢末年,豪強并立,本質都是軍閥,此后從魏晉南北朝到五代十國,所有的朝代顛覆,基本都是權臣,軍閥掌握軍隊,軍隊不在聽命于王朝所至。
如司馬氏,宋齊梁陳都是篡位得來,隋末表面是亡于百姓不滿,實則是煬帝太過心急打壓關隴軍事貴族,導致他們背叛所至,唐末藩鎮不必再提,這其都有軍隊的身影。
這個問題,一直到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以統武,才得以解決,但也帶了一些副作用,走向另一個極端,國尚武的精神,自此遭受了遏制。
明朝現在軍隊的情況,實際是等于三大藩鎮,繼續發展下去,必然阻礙朝廷加強央集權,而國自古為一統一大國,要維持偌大的疆域,又必須有一個強力的央政府存在,否則將是一片散沙,內斗不休。
王彥早想對軍隊動手,包括他屬下的五忠軍,各個將領長期掌控同一支軍隊,這是當權者最為忌諱的事情,王彥也不例外。
人心最為復雜,也最為無常,五忠軍各部能將他扶攝政親王的寶座,那他屬下的將領,也可能被他們的屬下,推來,取代他,然后又被屬下的屬下繼續取代,這是一個循環,也是唐末和五代十國那么混亂的根源。
這不是他做了皇帝能解決,他得國不正,怎么去的,下面的人都看得著,難免會有人有樣學樣。
他除了大殺功臣,只能將軍隊給控制起來,而這又有一個大問題,功臣們會不會老實讓你殺,特別是眼下明朝軍隊本來派系林立,是不是所有帝王都能有宋太祖的能力,而屬下將領會不會束手擒,這都不一定。
看歷史,其實有一定規律可尋,從可以看到人心,讀到人心。
秦、晉、隋,這些短命王朝,能結束亂世,源自于天下久戰,人心思定,而他們為何又迅速滅亡,可能是還有不少人心不甘,不服氣,有野心,是一個反彈,還要折騰一下,等天下人徹底累了,才能真正安定一段時間。
宋朝之前,天下被武人禍害那么久,也正是那時,異族崛起,天下對于武人的厭惡已經到了極限,所以宋大祖限制武人才能成功,是有很強的民意基礎和社會因素存在,并不是真的一句話,能讓所有武人交權。
天下之勢,物極必反,隨著宋明兩代對武人的打壓,武將的地位已經降低到谷底,到了現在,天下大亂之際,武將的位置必然反彈。
如果按照歷史規律,到了清末民國,武人的地位將達到頂點,也迎來了一場新的混亂。
控制軍隊不能太遲,也不能太早,王彥考慮再三,如果不盡早控制,不說他手下五忠軍會發展成什么樣子,魯王和金聲桓、鄭成功肯定都會成為大軍閥。
這次明軍大規模調動,王彥將王得仁調到四川,將孫守法調到南陽,便是一個信號,這都是楚黨的地盤。
明軍之前有個潛規則,江南和淮南這樣的新占區域除外,湖廣、兩廣等地是楚黨傳統的勢力范圍,擁唐派和浙系的軍隊,是不能進駐的,同樣楚黨的軍隊,也不能開進江西、福建和浙江。
這次調動王彥讓擁唐派的軍隊進入楚黨的地盤,也代表著下次楚黨的軍隊也能開進江西、福建。
陳邦彥說完,堂內眾人議論起來,但場的臣并沒有人出聲反對。
“啪啪”兩聲云板的清脆聲響起,唐王將眾人注意力吸引過來,“這條議案,孤王反對。眼下正是大戰之時,這個時候調換將領,容易造成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局面,影響軍隊戰力,并不可取”
他說完,魯王也沉著臉沉聲說道:“孤也反對此議。神京未復,現在改革軍隊,是不是太心急了。而且這條議案關系軍隊,孤認為不能光由我們決定,必須要參考將領們的意見。如果不問問各個將領,萬一他們不滿,發生嘩變怎么辦?”
官集團樂于限制軍隊,這使得唐魯兩派的大臣,大多支持這條議案,魯王只能將軍隊拉進來,看看王彥怎么和他屬下談。
一旁王彥早有心理準備,知道此事阻力必然很大,也料到唐魯會反對,他聽了魯王的話,臉色不禁一沉,魯王不僅不贊成,言語還有威脅之意,暗示他如果冒然改變,他可能唆使軍隊嘩變。
感謝曼珠沙華君莫傷的500,山前石為路,橋行走的打賞,感謝大家訂閱,月票,推薦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