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演的時間并不長,演練結束之后,騎兵依然在遠處列陣,馬軍的各個千戶卻依次打馬過來。
王彥對他們點了點頭,一一嘉獎勉勵幾句,并代表朝廷,往武昌給大軍采購一些肉食,獎賞將士一點銀子,數量并不多,只是意思一下,表示朝廷和他很看重馬軍。
獎勵了這些千總和騎軍之后,王彥在眾人的簇擁下進入大營,然后翻身下馬。
他將王道交給一名心腹侍衛照看,便與眾多將領進入大帳。
在帳,王彥掃視了一遍眼前眾多將領,特別是多看了譚泰、張存仁、佟圖賴等降將一眼,然后大聲說道:“朝廷這次進取徐州失敗,你們應該都看過軍報了。清軍騎軍優于我朝,這點我們必須承認。在北方的平原,我們打徐州,他斷我們糧道,我們分兵去守護糧道,他又襲擾我軍主力,總之來去如風,機動自如,不好對付”
說道這里王彥停頓了一下,帳之人,臉色都嚴肅起來。
要是正面對決,明軍步軍擺好陣型,火炮壓陣,長槍如林,自生火銃成排輪番轟擊,并不會懼怕騎兵。
騎兵之所以恐怖,主要是在于他的機動能力,要正面硬攻,他們或許還不如步軍。
明軍北伐,必須深入北方的平原,數百里的糧道,要怎么保持,還有主力步軍不可能時時刻刻都保持在結陣的狀態。只要步軍一移營,一松懈,騎兵來沖一波,步軍的劣勢太明顯。
“清軍西征準格爾,滿清的騎兵已經進一步加強”王彥看著眾人,鄭重的說道:“敵人還很強大,我朝的馬軍還需要提高。訓練之事,朝廷和孤拜托諸位了”
“我等定然不負殿下所托”眾人肅然抱拳。
“好只要眾位用心,朝廷也不吝獎賞”王彥點點頭,“孤在這里許個諾,你們要是幫朝廷練出六萬能戰的精騎,侯爵以下的,爵位升一級,侯爵以的,按功績賜予子孫世爵。”
說完,王彥目光掃過眾人,特別是幾員降將,他這話有一半是說給譚泰幾人聽的,等于是許諾讓他們好好的干,只要練出精騎,明朝不會虧待他們,榮華富貴他們照樣能有。
同時這話也是說給趙慎寬、秦尚行等將聽的,明軍騎兵與滿清騎兵確實存在差距,明朝的優勢在于紀律嚴明,但騎兵個人的技藝往往不如滿清,馬軍需要譚泰等降將的指點,才能將騎兵訓練的更好,戰法更完善。
鄙視鏈這種東西,在有人的地方會存在,王彥雖剛到軍營,但是在大營外看出了明軍將領對降將的鄙夷和排擠。
對降將的排除,不利于騎兵的訓練,所以王彥畫下一張餅給帳眾人,他們想要得到這張餅,必須要同心協力,一起將騎兵練出來,才能得到獎賞。
王彥要的是六萬精騎,而不是一兩千特別厲害的騎兵,這需要明將與降將們多多交流經驗。
聽王彥說完,秦尚行、趙慎寬等人不禁互看了眼,然后又扭頭看了看譚泰等人,最后齊齊抱拳。
王彥見此微微一笑,“孤,說這么多你們訓練騎兵,有什么想法和要求,可以趁著孤在,趕快說出來,只要是孤能做到的,孤回南京之后,都會想法幫你們去辦”
說著王彥伸了伸手,示意他們在兩側坐下。
“殿下,卑職有話要說”眾人在兩側坐下,張存仁留在間行禮說道。
王彥微微一笑,語氣平和的說道:“張將軍深知明、清兩軍的特點,有什么意見可以直接說出來”
張存仁原是明朝副將,后隨著祖大壽降清,王彥說他熟悉明、清兩軍的特點,完全沒有錯。他了解關寧鐵騎又了解清軍八旗,確實能為明軍訓練騎兵提供很多東西。
“殿下,卑職認為明軍有明軍的特點,也不一定要完全學些八旗的東西”張存仁拱手說道。
他這一開口,吸引了王彥的注意,連下面的明軍將領都向他看來。
從理智講,明軍騎兵確實不過滿洲八旗,所以明軍將領,算口頭不承認,在訓練也有意向八旗靠攏。
畢竟八旗騎兵精銳,他們自然要向強者學習,連王彥也是這么認為,因而張存仁說出這話,等于打破了他的固有觀念,讓他思維跳脫出來,立刻把他吸引。
人最怕思維禁錮,王彥來了興趣,當即問道:“張將軍有什么想法,說出來聽一聽”
張存仁其實早有想法要說,只是因為之前一直受到排擠,給秦尚行等人提了,他們也不愿意聽,現在王彥感興趣,他立時精神一振,“殿下,卑職認為滿洲八旗和蒙古八旗善于騎射,這與他們的生存環境有關系,滿人和蒙古人從小善于射獵,這點我們原人根本無法相,是再訓練,在騎射的技法也不可能超過他們。”
張存仁說的是實情,人家玩弓騎馬十多年,明軍訓練個幾年憑什么趕他們?他說的是大實話,可是落在眾多將領耳,卻很刺耳,有的人甚至怒目而視,那眼神分明是問他,“你什么意思?是說我們永遠也不過八旗么?”
王彥也臉色微沉,不過卻催促道:“你繼續說”
張存仁得了鼓勵,于是接著道:“卑職認為,我朝訓練騎兵,不一定要練什么騎射,射箭本不容易,騎射更加困難,而且耗費了時間,還不八旗···”
“騎兵不練騎射練什么?”張存仁正說著,下面明將郭把牌,直接打斷了他的話語。
下面的驕兵悍將們,也多聽不進去意見。
王彥見此皺了下眉頭,慍聲道:“聽張將軍說完”
張存仁感激的給王彥拱了下手,才繼續說道:“卑職不是說完全不練,只是覺得沒有必要花費太多功夫。殿下的五忠軍,有個特點,是軍法森嚴,卑職覺得我朝騎兵不用太強調個人的騎射功夫,而因該強調集體作戰的能力,完善編制和軍紀,使得馬軍能反復沖鋒,潰散之后亦能迅速集結。至于個人戰力方面,卑職以為可以通過器械來進行彌補,像工部為騎兵打造的胸甲,基本能免疫清軍弓箭的殺傷。”
說道這里,張存仁再次拱手,“卑職以為朝廷可以為馬軍研究更多的新器械,如三眼銃,如果性能可以加強,那卑職認為馬軍使用火器,要學八旗用弓要方便許多。因而卑職以為,我朝訓練馬軍,因該突出自身的特點,而沒必要一定按照八旗的戰法來練”
王彥最善于納言,他聽后思索片刻,便不禁頻頻點頭,只學習別人,便無法超越別人,明軍確實因該要突出自身的特點,不過冒然改變整只軍隊的訓練方法,也不太現實。
“張將軍這個建議,孤認為因該得到重視。”王彥沉思了一會兒,頷首說道:“這樣吧,調出五千騎,交給張將軍訓練,明年秋操時,與其他馬軍一較高下,如果拔得頭籌,朝廷必有重賞,今后騎兵也這么練。”
王彥這么說,其它將領算有意見,也說不出來,唯有苦練兵馬,來年一較高下。
用事實說話,這幾乎已經成為了明軍的傳統,瞎吵吵,不如斗一場,這種風氣也延續到政務,明朝許多革新,基本都是先選一地試行,有效果便全國推廣,這也是王彥施政的一個特點。
說著王彥笑了笑,“至于騎兵的器械,孤會委托工部學堂,進行研制,不僅會給馬軍配備好甲,好銃,還要給你們配備戰馬能夠拉動的快跑。去年南京校閱,一千武生隊用戰馬加快炮,便輕松擊敗了五千結成嚴密陣型的步軍”
“卑職謝過殿下卑職一定練好五千騎兵,等候殿下校閱”張存仁聽王彥答應,立刻大喜行禮。
王彥擺擺手,隨即說道:“你們誰還有話說?”
受到張存仁的鼓舞,譚泰突然站起來,行禮道:“殿下,朝廷想要北伐,卑職以為除了訓練騎兵之外,也可以給步軍配備差一些的馬匹,不需要他們騎戰,只要能騎馬加快行軍速度行。這樣在北方平地,朝廷大軍能快速機動,抵消清軍的機動能力。”
王彥今天真是收獲頗豐,明軍火器犀利,射程遠超弓箭,清軍騎兵現在如果再次面對明軍密集的步軍方陣,保證將無從下口。
如果能給自生火銃手配戰馬,確實能彌補騎兵不足的缺陷。
想到這里,王彥不禁看了譚泰、張存仁一眼,將這些了解滿清的人留下來,看來還是很值得的。
像漢奸對于明朝威脅巨大一樣,這些旗奸,對于滿清也是巨大的威脅,他們太了解滿清,知道滿清的弱點了。
這條建議也可以執行,試想一隊精銳的銃兵,一日奔襲兩百多里,那戰爭打起來有意思了。不過要實現這些,還是要有馬,王彥覺得有必要給何騰蛟寫封信了。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