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金國的政治結構,使得豪格受制于國內的漢族士紳,還有各地的軍閥。 十年的發展,讓金國實力上升的同時,國內漢族士紳大族的實力也迅速壯大,逐漸形成了像隋朝和唐初的政治生態。 國內的士紳和軍閥,甚至比關隴貴族還要尾大不掉。 豪格臉色陰沉,孟喬芳、韓朝宣、孔聞褾這些人,豪格沒法子處置,但豪格的怒火卻需要發泄。 “別的幾縣,也都是這樣的情況嗎?“ 虞胤點點頭,“離長安越遠,情況越嚴重。” 豪格臉頰挑動幾下,“據戶部估算,今歲的糧食減少了多少,整個關中的糧食夠吃到明年麥收么。” “據臣的估計,糧食減少在五六成左右,朝廷可能需要將近些年積攢的存糧,投放到市場,還需要想法從明國弄一批糧食,才能勉強撐到明年麥收。” 糧食一直是扼住金國發展的軟肋,現在糧價已經上漲了一倍,而到明年麥收,還有半年多的時間,糧價一定會向上飛漲。 近幾年來關中逐漸恢復,金國朝廷每年節省一點,才存了一點軍糧,豪格聽將這些全部投放市場,也還有所欠缺,頓時氣得不出話來。 這時遠處的道路上,一隊人馬抬著一頂官轎,飛快的向渭河邊上而來。 轎子到河邊一里外停下,一名穿著知縣官袍的老頭,從轎子里連滾帶爬的跑了出來。 衙役扶著他急跑到離豪格不遠處,老頭掙開了衙役,驚慌的跑到豪格的面前,他不敢看騎在馬上的豪格,雙膝一軟就跪趴在地上,顫聲道:“臨潼縣令孔成綱,拜見陛下!” 豪格怒火沒地方發泄,合該這個孔成綱倒霉,孟喬芳、孔文褾這些內閣學士動不了,但是殺幾個縣令,殺殺現在的風氣,還是很有必要的。 “來人!把他給朕拿下,打入死牢,聽后發落!” 豪格一聲怒吼,幾名侍衛立刻翻身下馬,將下得癱瘓的孔成綱按住,而孔成綱刷得一下邊臉色煞白,磕頭如搗蒜,哭腔求饒,“陛下,饒命,陛下饒命。” 豪格卻不與理會,催馬從他身邊奔過,虞胤等人和侍衛緊隨其后,向臨潼縣而去。 沿途同樣是大片的棉田,男人和婦女都頂著遮陽的斗笠,在田地里采摘棉花,臉上都滿是豐收的喜悅。 豪格進來縣城,便直奔縣衙,命人將縣里的策子拿出來,然后叫侍衛去調兵,又讓官員對著冊子清查。 從丟了四川之后,朝中的滿族大臣就一蹶不振,徹底被漢族官紳壓了下去,而豪格的權力也被內閣架空。 糧食就是金國的命脈,豪格不會允許他們動搖金國的根基。 這一點應該是豪格與金國官紳的共識,棉三麥七,這是當初商議后的結果,可現在卻變成了棉七,甚至棉八,那就絕對不行了。 這個情況,不管孟喬芳、韓朝宣、孔文褾知不知道,對于做了十年皇帝,經過多次起伏,對于政治斗爭,已經諳熟于心的豪格來,都是鞏固權力的一個絕好時機。 這次內閣失職的責任肯定是有的,豪格雖然不可能罷免內閣幾位宰相,可是他畢竟抓住他們的把柄,辦幾個漢族官紳,還是沒有問題的。 這樣一來可以鎮住蜂擁種棉之風,將棉花的種植,控制在金國能夠接受的范圍內,二來豪格可以借此從內閣奪回一些權利。 軍隊調到臨潼之后,豪格連續抓了孔文裱的兩個親戚,并將家產抄沒,然后又繼續東巡渭南縣。 結果,豪格還沒到渭南縣,縣令孟凡鐙就上吊自殺,孟喬芳的舅子,也在家里自盡了。 長安城,永平王孟喬芳的府邸,掌握金國朝政的幾個宰相聚集在了一起。 孟喬芳看著韓朝宣一眼,有些不太高興道:“韓相,虞胤不是你的人嗎?這么大的事,怎么能直接捅到皇上那里去,也不先給我們通口氣。” 韓朝宣卻道:“王爺,他現在是戶部尚書,也是宰相,怎么是我的人呢?而且虞胤在內閣其實過此事,只是與孔相發生了爭執,才捅到皇上那里。” 孔文裱見孟喬芳向他看來,忙扭動了一下身子,解釋道:“這事可不能怪我,誰知道下面的人那么大膽,居然不把朝廷的命令當回事兒。我是想把事情壓下來,等下一季,再讓下面的人種回麥子,可虞胤認為必須要追究,否則種棉之風不可能壓下去,他這是題大做,我才和他掙了起來。” 孔文裱越越氣,“大家在內閣做事,平時也沒少爭執,誰知道他會把事上報到皇上那里去。” 韓朝宣嘆了口氣,“其實到我們現在的地位,誰會在乎那幾個錢,我們保住大金和自己的地位還來不及,怎么可能自己拆臺!” 他們身在高位,最怕的就是下面的人惹事,把他們給牽連了,所以他們不太可能去指使家人把全部的田地都種成棉花。 可是下面的人不顧金國朝廷的命令,大肆的改種棉田,韓朝宣他們不知道,那肯定也不可能,他們多少是知道一些的,并且還多少提供了一點幫助,把那三成的棉田份額,拿到了手中。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下面的人太大膽,拿了三成的份額,還不滿意,居然把棉田擴張到七八成的地步。 孟喬芳沒好氣的道:“我們是不可能指使下面的人,把棉種到七八成,可是我們畢竟瓜分了三成的份額,搶了百姓的棉田份額。現在皇上抓住這個把柄,硬是要我們指使,我們也百口莫辯!” 韓朝宣皺了下眉頭,“王爺那邊不是已經做了善后么,皇上也不能把我們怎么樣吧!” 孟喬芳道:“皇上是不能把我們怎么樣,可皇上現在站在道義上,卻能把下面的人辦了。要是皇上在胡鬧下去,我們的人心就散了。眼下的關鍵,是解決問題,不能讓皇上再繼續東巡了。” 十年來,幾位相國能成為金國政壇的不倒翁,除了他們一開始聯合起來,對抗朝中的滿族勢力,之后又一起壓制豪格,內部沒有形成紛爭之外,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手下各自有一幫人,除了有私兵外,佃戶就過萬,勢力強大,所以他們在朝中的政治地位才穩定。 現在要是讓豪格把下面的人辦了,那就會引起下面人心動蕩,認為幾位相國不能為他們提供政治上的庇護,那就動搖幾位相國的根基了。 孟喬芳希望這件事盡快解決,希望豪格不要拿著把柄不放,眼下應該重新規劃金國的棉花和麥田種植,他不想引起太大的動蕩。 他完,韓朝宣幾人點了點頭,相互了幾句,最后韓朝宣道:“那就只能妥協,啟用幾個滿人,讓皇上先回長安,把這件事平下去。” 孔聞褾不樂意道:“朝中一個蘿卜一個坑,哪里還有滿人的位置?” 孟喬芳皺了下眉頭,“沒有就擠出幾個來,先渡過眼下的危機,這么鬧下去,對誰都沒有好處!孔相,這次的事你有責任,反應太遲鈍,你們禮部讓一個侍郎位置,一個主事的位置出來吧!” 孔聞褾聽了不快的撇過頭去,沒有反對,算是默認了。 當下幾人商議著,怎么騰出一些位子來,讓豪格先回長安,可就在這個時候,一名官員卻急匆匆的跑過來,他被門檻絆了一跤,頭頂烏沙都摔得老遠,可他爬起來連帽子都沒撿,便倉皇的闖進內堂。 幾名閣老正在商議,韓朝宣見人闖入,是他的門生,任長安知府,不禁要呵斥,可是進來的官員卻顫聲道:“王爺,相國,棉價暴跌了。”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希望有能力的書友能支持正版。)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