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那束煙花升上半空的的爆炸,借著武昌漢陽門外城墻點燃的火盆的火光。
城墻上的那些還沒有想好投降還是不投降的綠營兵們,很快的就發(fā)現(xiàn)了大批的剿匪軍出現(xiàn)在了漢陽門附近。
一切似乎都是有預(yù)謀的一般。
此時,只要不是太傻的綠營兵都明白了。這伙所謂的滿洲兵根本就投降了城外的反賊們。
如今已經(jīng)由不得被圍堵在城墻段的綠營兵們不投降,特別是在看著城外的剿匪軍不斷由漢陽門涌入進來以后。
也許朝廷最終會勝,但是自己不投降就只有死。
死,可以,但是不能就這么沒有價值的死去。不少的綠營兵都在問自己,就這么死去值不值?可以獲得什么?
連滿洲兵都可以投降了,自己為什么不可以。
“鐺啷…”
一把清制的軍用樸刀就這么被一個綠營兵丟到了城道面上。隨即便看見他跪了下來喊道:“我投降了。”
人都是有從眾的心理,有人投降,其他的綠營兵也就沒有那么多的想法了。
“鐺啷…”
“鐺啷…”
…………
一把把軍制樸刀被丟在地上,撞擊著城道地面上磚石響起來了陣陣的聲音。
城墻道上余剩的守城綠營兵中不斷有人丟刀跪地投降。看著跪地的人的增多,那些還在站著的綠營兵內(nèi)心一片茫然。
這都還沒能殺賊立功呢?這就敗了?
直到此時,那些曾經(jīng)嘲笑過湖南的綠營兵“廢物”的人才忽然明白過來。
以往的經(jīng)驗來說,朝廷兵馬打那些“反賊”都是手到擒來。不是以少打多就是同等實力便可獲勝,極少需要以多打少,即使如此也沒有說不勝。
多少年來沒有見過打“反賊”還需要以多打少,也就是當年“圣祖康熙爺”打“反賊”吳三桂才用這樣的架勢。
難道說這些“反賊”還能比“圣祖”在時候的吳三桂能打?
不可能,至少沒有看見。
以其說是反賊厲害,不如說是身邊的怕死的人卻是越來越多了。
大勢如此,少數(shù)的幾人也起什么風(fēng)浪?
明白過來的人自然也是隨著大勢丟刀投降。
“哎,與這些貪生怕死之輩為伍,實在丟人。幸虧我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假裝投降。為朝廷留下有用之軀。”
“我投降就是為了看這些怕死之輩能有什么好下場……”
那些迫不得已投降的綠營兵們紛紛安慰著自己道。
當然,既然是大勢也免不了有異想天開的倔強之徒。以為自己可以力勉狂瀾,也可以來一次趙子龍的英雄事跡。
不過,還沒有來得及沖就被剿匪軍紛紛的砍倒在地,無情讓他們認識到什么叫做現(xiàn)實的殘酷。
“看來這些反賊真的是能打。”
最后反抗的綠營兵倒在了血泊之中想到。
跪在的地上綠營兵們,看著那些最后還不知道死活沖去跟反賊廝殺的同伙被砍死了以后。首先想到的不是傷心跟氣憤而是慶幸跟各種嘲笑。
“也不用腦子想想,連滿洲大兵都投降,還以為自己多厲害。”一個跪地的綠營兵低聲說道。
“就是,就是。我們也不過是跟著滿洲兵的后面投降而已,不算對不起朝廷。”這綠營兵旁邊的人接著他的話說道。
“這弟兄所言在理,實在是金玉良言,有機會我們一定要去喝酒。我請客。”這綠營兵甚是高興的回道。
“哈哈…有哥哥請客,怎么敢推辭。”
………
其實楊沒帶的這一營滿洲兵也談不上是投降,只能說是“贖罪”。
當時張瑞打下廣州城時,由于太忙也甚至忘了這城中還有滿洲居住的滿人。結(jié)果這些滿人中還有些不知道死活的人依舊以為自己還是上等民,跑到總督府要求張瑞給銀子他們過年。
這一下子就激怒了張瑞的怒氣。
老子拼命的打仗是為了什么,不就是為了推翻你們這些不勞而獲的蛀蟲。要是還要養(yǎng)著你們,我還打什么仗?
還要挾。什么給了以后詔安可以幫忙說話,不給說不定會有亂事。
本來他們相安無事也許張瑞還沒有那么大的火氣,如今看著那些不知道死活還甩這那跟“豬尾巴”對著自己耀武揚威的樣子,張瑞就氣急而笑了。
不是要銀子嘛!就給你們,不過得到下面去花。
隨后,張瑞便下令把敢來要銀子的滿人全部殺了,連他的全家也一起下去陪他團圓。然后再讓人燒些“金元寶”給他們,也算是完成了張瑞的承諾。
本來張瑞還想著大開殺戒,后來想著上天有好生之德還是算了。
為了給這些滿人一條活路,張瑞便只能再找一份工作給他們,讓他們懂得要勞動能有飯吃。
于是,修路,掃大街,倒夜香,修基建就有了他們的身影。
勞累是肯定的,不過也不會出現(xiàn)吃不飽的現(xiàn)象。
工錢肯定是有的,但是不可能太多,要是完成不了工作還得扣工錢跟鞭打。
想不做?死了,張瑞敗了,或者是家里有人能加入剿匪軍用功勞幫抵罪。
不然,凡是十四歲以上的都不可以做懶蟲。
當時,如果這些滿人家中有漢人身份的都不用如此。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完全不受影響。
如果說張瑞的崛起讓百姓感受最深刻的就屬于滿人家中的漢人或者是半漢人身份的子弟。
如楊沒的母親,本來張瑞打下了廣州城之后她便可以自由離開。若非尼馬察氏一家跪求之下,她才也不會留了下來。如今她從卑微的身份成為一家之中話語權(quán)最重的人,轉(zhuǎn)變之大令她都有些不適應(yīng)。
敢反抗的滿人都被殺完了,而且是全家滅亡。剩下滿人不是在等待滿清朝廷打回來就是想辦法加入剿匪軍。
特別是在見識了剿匪軍的強大之后,廣州城中許多的滿人對朝廷打回來都不抱希望了。
正是如此,最早有著滿人血統(tǒng)之一的楊沒成了那些滿人紛紛拜求的對象。如今他們最多的想法就是加入剿匪軍,以帶一家人“脫離苦海”。
但是,剿匪軍也不是他們想進就可以進的。除了自身要通過剿匪軍的參軍標準外還得等待屬于他們滿人選兵名額。
物以稀為貴,只有經(jīng)過多番搶回來的名額才值得他們珍惜。
隨著剿匪軍攻占下了漢陽門,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了。
8)
</br>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