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其他武將也紛紛附言。 他們可沒有忘記,他們的命,是明大姐舍命相救,若沒有明大姐出手,他們這群人不全軍覆沒,那也是至少得折損三分之二的人馬。 羌吳國少了三分之二的武將,國都得震蕩。 是左相大人與明大姐即使阻止了這一嚴峻的情況發生,不然,羌吳國危矣。 是以,當聽到文官們還在編排左相大人與明大姐有私心,想吞并羌吳國時,武將們紛紛出言反駁。 若是左相大人與明大姐想要圖謀羌吳國,不會等待現在,也不會三番五次地出手救羌吳國于危難之中。 這種有情有義的人,武將們最是敬佩。 而且,他們二人的武功極高,也是武將們佩服的英雄。 文官們其實也是羞愧的,但比起家國而言,自己的個人榮辱又算得了什么。 所以,文官們反駁:“我們并未要把左相大人與明大姐綁來,而是友好地詢問他們何時離開,我等好為他們舉行歡送儀式。” 武將們被文官們這不要臉的回答給氣得笑了。 怪不得人們常:當官的兩張口,能把死的成活的,把活的也能死。 以前武將們還不相信,此刻親身體會,終于是信了。 文武雙方吵得不可開交,紛紛圍繞著到底如何對待左相大人與明大姐才是最好的態度,既不會顯得太過卑微,也不會讓他們感覺到受到怠慢。 朝堂之上唯一的女子——大王子妃,她聽著文武百官的激戰,不由得眉頭輕蹙。 又是明菲。 她人不在這里,可她的影響力卻很大。 甚至,有與名滿下的左相大人齊頭并進的趨勢。 要知道,還沒有哪個人能讓這些文武百官在提到左相大人的時候,也會提上旁的人。 而明菲,一個女子,她卻做到了。 聽聽底下的爭吵。 不是明菲,而是明大姐。 這個稱呼,讓大王子妃有些不太爽利。 這是尊稱啊! 這些眾臣居然對著一個十九歲的女子用尊稱,關鍵她還是別國的貴女,并非是羌吳國人。 熱烈爭吵了半個多時辰,文官們不退讓,甚至有想盡快送左相大人與明大姐離開的意思。 而武將們也是不退讓,請求國王以最尊貴客人對待兩位救命恩人,不得有絲毫怠慢。 唯有如此做,才能讓人感覺到羌吳國的誠意與友好。 對待恩人,就該是這種態度。 眾人沒有討論出個子丑寅卯來。 一名文官問跑得快,“王儲殿下,您是否知道左相大人與明大姐何時歸國?” 跑得快冷冷道:“我菲姨參加了本宮的冊封大典再行離開。” 眾文官互相對視。 分分鐘有了答案。 眾文官紛紛向國王行禮:“國王陛下,王儲殿下具備一國儲君風范,懇請國王下旨,著令欽監早日確定王儲冊封大典的日子,讓王儲殿下名正言順。” 跑得快唇邊冷笑。 若非是想把菲姨與秦叔叔趕走,這群老家伙絕對不會那么早地提出舉行他的冊封大典。 國王聽言,很高興,很快下旨欽監,讓欽監首席官員選出個好日子,舉行王儲冊封大典。 文官們直呼國王英明。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