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靈覺靜靜的大師的講解,沒有再打斷大師的講解,心中暗自思量,原來佛法分為五重,五重者:一釋名、二顯體、三明宗、四論用、五判教相。
老僧停了下來,他在等著小和尚消化吸收自己的知識,看著小和尚的眼神逐漸從迷茫,到變為清明,他問道:“可清楚了我前面所說的?”
小靈覺點頭,言道:“大至知道了,請大師繼續傳授!
老僧欣慰的笑一笑,這小家伙的悟性真的是很恐怖,似乎比前世更加精進了,言道:
“此地藏經以人、法為『名』。以諸法成就為『體』,真如也。以愿力度生為『宗』,依理發愿也。以斷惑證真為『用』,依法修行也。以引權入實為『教相』,滿眾生愿也。略標此經五重之義”
“古德釋經題,有七種立名,不離人、法、喻(單三、復三、具足一)。
以人立題者,如阿彌陀經。阿彌陀是梵語,此云『無量光』,即見性悟道之時,其光明無量:阿彌陀又名『無量壽』,吾人得法之時,了諸法本來,不生不滅,常住世間,法壽無疆!
“不生不滅,常住世間,法壽無疆,這地藏經果然不凡,小靈覺受教了。”小和尚震撼的說道。
老僧笑道:“若是你修行我這地藏王菩薩經可以煉成不動明王金體,到時,諸法難破,萬邪不侵,大成之時,法壽無疆。人即是法,所以以人立經題。
以喻立題者,如梵網經。時佛觀諸大梵天王網羅幢,因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
老僧淡笑,對于這地藏王菩薩經,他還是有幾分自信,如果真的煉到大乘境界的話,就憑借菩薩的身軀,也可以和佛抗衡。
小靈覺說道:“我可以以這地藏王菩薩經為本,走上成佛的道路嗎?”
老僧搖頭道:“這地藏王菩薩經只能夠幫助你增強戰力,卻不能幫你證道成佛,若是想要成佛,必須要走出自己的路來!
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復如是,每一世界,教法不同,所以菩薩到無量世界,親近無量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勇猛精進,名稱普聞,方能成佛,是以喻也是法,因此有的經以喻立題。
以法立題者,佛將所得之法,為人演說,如般若、涅盤、方等等經,皆是以法立題。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人、法、喻具足的經題。不一一解釋。”
嗯,這位大師說的沒錯,師傅也曾經常常教導過自己,想要成佛,必須要走出一條不同的道路,一味的模仿他人,境界到了那里,就會自然止步,根本就無法超越他人。
老僧神色突然又變得專注起來,言道:“你未來的路當由你自己去,小家伙,如果你要完成心愿的話,千萬要成佛!”
小和尚不懂老和尚為什么神色突然變得肅穆起來的?但他感覺到這個老僧對自己并無惡意。
和佛國中,見到那些菩薩羅漢不同,這老僧臉上寫滿了真心實意,給小和尚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老僧又道:“「地藏菩薩本愿經」,以人、法為題。
「地藏菩薩」是人,「本愿」是法。菩薩二字,具足應云「菩提薩綞」。
菩提是佛道,薩綞是眾生;菩薩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所謂『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菩薩欲度眾生,必須先求菩提,以菩提之法,方能下化眾生。欲求佛道,必須先度眾生,眾生度盡,菩提始現。
所以上求菩提,即下化眾生;下化眾生,即上求菩提。兩名一義耳。
你可知,什么是地藏?什么是菩薩?”
小靈覺答道:“不太清楚,只知地藏王菩薩,是一位功德無量之人,具體來由,卻不是很清楚。”
老僧解釋說:“「地藏」是名,「菩薩」以德立名。地者,心地也。人心如大地,大地能生萬物,人人皆知;
心地能生萬法,則眾不知,必假佛法,發明心地,心地含藏無量清凈功德,以此功德自度,自成佛道;以此功德度他,令他成佛道。
何以故?此無漏功德,無自性故。所以能自度、度人,皆成佛道!
老僧又道:
“老衲多年前曾遇到孔仲尼,佛法是平等的?字倌嵩唬骸杭毫⒘⑷耍哼_達人,名之為仁!灰彩沁@個道理。”
小靈覺道:“孔圣乃是儒家之人,此話也符合我們佛門么…”
老僧笑道:“所以你需要放下門派之別,自古佛儒道,三家本是一家,何來派別之分,不過是各取所長,各補所短而已。”
“佛儒道本是一家嗎?小靈覺受教了!毙§`覺若有所得,低頭沉思中,地藏菩薩就是因為明白這個道理,就依理發愿--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老和尚呆呆地看著小和尚,突然問道:“小家伙你是不是曾經發過本愿,向天道借下過功德!
小靈覺低頭,言道:“貧僧確實發過本愿,向蒼天借下功德,可能正是因為如此,才讓靈覺的師傅蒙難……”
也許這就是上天對自己的懲罰吧!師傅也可能是因為被自己所牽連,想到這里,突然眼睛一酸,淚水就莫名的沖刷著小臉。
片刻,小和尚拭去了眼角的淚水,神色認真的說道:“阿彌陀佛,讓大師見笑了,貧僧還是有點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實在是有些魔障了!
老僧多做安慰,只是開解道:“發先度人成佛之愿,所以名為大愿。又是本昔所發之愿,故名「本愿」。你師傅的因緣劫難到了,所以才會有那么一劫,并不是因為你的緣故,況且,我等佛門中人,修的是來世,修的是輪回,想必你師傅在下一世,一定會投一個好胎吧!”
小和尚原本黯淡的神色流露出一絲精光,淡淡的說道:“師傅一生活人無數,光明磊落,一定會有好報的,希望他來生更加幸福美滿,阿彌陀佛!”
這句話是他用很真誠的語氣說出,他真心的希望師傅以后能夠投身到一個好人家。
老僧默默的看著小和尚,這小子,到底是我的因果?還是我的劫難?那些高高在上的佛祖們,“他”又回來了,可喜?可悲?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