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疊山外有青山’的打法乃是兄妹三人磨合近五十年所得,孟有良的沉硬,孟有德的輕靈,孟有善的柔辣,互為補益,相輔相成,攻守相接,幾無空檔可破。 方鏢師左手雙指如魚得水,穿插游曳,時而魚躍,時而龍潛,銅鑄鐵打的左臂亦隨之化為繞指之柔,堪堪的與孟有良之‘八步沖拳’交于一處。 ‘八步沖拳’為禪宗最基礎的七十二式之一,凡入門子弟皆可學習。此拳所講乃為剛猛直接,以力打力,拳中含掌,變化自如。孟有良自拜入師門便一直修習此招,他一直認為世間事最終皆會化繁為簡,越是簡單便越是厲害,而他也用近六十年的時間證實了這一點。此時,他立于方鏢師的身前,以目視目,一招一式,穩扎穩打,那一片的了無生趣他全不在意。 腳下站定四平八穩,若只見拳拆拳,見掌拆掌,方鏢師倒是完全應付自如,哪怕對方勢大力沉,他亦有辦法以柔化剛。然,偏自這孟有良的身周,角度刁鉆,不時便會刺來一劍,防不勝防。 ‘百花劍訣’乃為道八卦六十四式之一,穿、刺、挑、撩,變幻莫測,加之前有孟有良身形做掩護,無從預判來劍之向、去劍之所,一人一柄劍,卻好似有數十把甚或更多,眼花繚亂亦不為過。 方鏢師已無法泰然立于原地,身形輪旋,左臂連左指徒留一片殘影,‘鶴吻’之擊落于孟有良之肩臂如同銅墻鐵壁,落于桃木劍上則如同金戈交鳴,雖可拆招,卻實無法破招。 而在此時,又一鬼索加入戰局,觀其來向位于孟有德身后,那必然就是老尼孟有善了。孟有善所使之索名為‘裂牙鬼索’,通體如墨,展至最長近一丈半,縮至最短僅三尺,屈伸自如,攻守兼備。索頭乃一三棱錐,無光亦帶寒芒。且三棱錐近身之時,錐頭會爆裂而開,其內所探之錐刺上有淬劇毒,為域外的‘那牙草’,中者立斃當場。蛟龍出洞,上下翻飛,氣浪滾滾,黑夜成了它最佳的保護色,唯有聽聲辯位方才堪堪得以避過。 一時之間,方鏢師應對極為狼狽,而這一點難免讓他覺得疲憊。 手背做掌,接孟有良一記沖拳,借后飛之勢卸去拳力,而后猛地旋身俯沖,左手手指若兇獸之獠牙,嗜血之冷芒于黑夜中迸裂而出。此乃‘大羅指’第二式之第四指‘豹沖’,只攻無守的唯一一指。 此指攻勢凌厲至極,孟有良仗著內力深厚,以掌接指,以硬打硬,換‘八步沖拳’為‘龍虎掌’,虎虎生威。 武功修為一,時間就是實力,畢竟世間縱奇才是少數,多數人有資、分便是難得,所以時間越久的,必然功力越深,對敵經驗也越多。這便是孟氏三杰的倚仗,更何況,這五十年來他們浸淫于武學一道毫無雜心異念。 孟有良換招,于其后的孟有德、孟有善也隨之而動。 觀孟有德,身形若浮萍,飄飄蕩蕩,無牽無掛,此乃道‘浮草如斯’的輕身步法。他的劍氣內斂至一刺一收之中,似緩實急,每一劍的出擊皆都經過千思百慮,再無變化,再無輕靈。他的每一劍,肉眼可見,避無可避。 再觀孟有善,只見她后撤數步,腳下立地生根,身形下墜,雙臂交錯揮舞,袖袍翻飛中‘裂牙鬼索’展至最長,陣陣陰風自四面八方掃向方鏢師,似有鬼哭,似存魂喪,催心裂肺,肝腸欲斷。此乃‘八百地獄不予還’,孟有善自創。 方鏢師的身形若雨燕掠影,于索影中左穿右***風陣陣卻撼不動他的身形,他的眸中透出捕捉獵物的血氣,參雜在那片慘無之色中,更覺驚心動魄。 可畢竟他只有一雙指,對方卻是雙掌一劍一索,‘嗤!’‘嗤!’聲頻傳,本就在十才子對戰時劃破的衣衫更為破碎,感受到陰風自那些破碎的布帛間掃向皮膚,方鏢師的心情頗為無奈。 若無孟有良這數十年的硬家攻抵擋在前,孟有德、孟有善,方鏢師有把握擊傷至少一人。交手至此,雙方至少往來近百回合,方鏢師已漸品出破此打法之點在孟有良的身上,傷根則動發。 ‘豹沖’之勢橫掃,似銅鑄,似鐵打,左臂圓輪,風聲鶴唳,這一擊之力猛勢沉,令孟有良面色陡變,不敢輕敵,沉腰下馬,左掌抵住右臂,右掌五指大張,‘藏龍出爪’,此乃蓄力一擊。孟有德、孟有善亦隨之而動,桃花劍斜刺而入,鬼索自另一方鋪卷而至。 方鏢師眸色未動,招式不變,以一種搏命之姿橫撞入三人之中,歪頭避過桃木劍,腳尖挑飛鬼索,左臂去勢不變,攬向迎來之爪。 一聲悶哼,三道人影飛撤數十步,孟有良撫臂而坐,孟有德、孟有善各立一邊,嚴陣以待。方鏢師輕落身形,無聲無息,眸中波瀾不驚,血氣已退,唯慘無之色仍存。 “子,好身手。”孟有良聲音嘶啞,剛才一擊雖未傷及筋骨,然痛麻之感甚巨,一時亦不得動分毫。 方鏢師不答話,只站立得四平八穩,月色下,唯他無聲無息。 幾個調息,孟有良方才站起,右臂痛麻減輕,他看向身旁二人,讀出三人之意不改初衷。 “阿彌陀佛!” 一聲佛號,三人身形同時掠向方鏢師,孟有良在中,孟有德居左,孟有善居右,‘山疊山外有青山’又豈止一種打法。 袖袍翻飛間,孟有良一掌接一掌,一掌打一掌,噼啪之音不停,掌勢隨之越漸厚沉,他的一雙掌已被勁氣激若血染,熾熱若烙鐵,掌風及處甚至有白煙蒸騰,此為禪宗十三佛手之‘熾焰佛手’!嫣稀ⅰ撵徒^決’、‘烈火燎原’、‘百歸燼無’…孟有良浸淫武學數十載,每一掌皆為心血凝練,每一掌皆自心思感悟,掌風之剛猛,貫達地,就若那蒼鷺山巔的老鐘之音。 與掌同至,一柄桃木劍,斂盡下華,返璞歸為真,不道山水只看云。孟有德的身形本就高挑瘦削,此刻更增遺世獨立之感,他的眸色清冷,面上全無表情,他似看萬物,又似目中無物,他的劍似劈荊斬棘,卻又似閑庭信步,大踱方步之下,云卷云舒,去留隨意,這柄桃木劍,便為‘萬華歸元劍訣’。昔年道立派之三十三真人立于大洪山脈之巔,俯瞰蒼茫大地,唏噓嗟嘆,掩面而泣,頓悟此劍訣,傳承至今,共九層的劍訣能練至第五層的鮮有,孟有德專習數十載方才至第三層,卻已讓他獲益良多。 另一側,‘裂牙鬼索’緊隨而至。孟有善面上再現慈悲之色,一雙眸悲憫人,‘裂牙鬼索’縮至三尺,若一柄黑粼粼的利刃一般,只她拿著,卻無殺意,只覺佛光蕩蕩,普渡眾生。索身所夾帶的陰冷之氣消弭無蹤,所過之處,如沐春風,陣陣花香撲鼻而來,似有蟲鳴,似有鳥啼,令人心生愉悅,此式名為‘凈蓮素心訣’。 浩氣蕩散云層,月光復又傾灑,地間,清冷,昂然。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