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國梁的耐心出奇的好,以至于手下人都看不慣了。 方前茅悄悄的磨蹭磨蹭終于蹭到了尚國梁的身邊,聲且焦急的催促道: “行了吧大哥,你對他們怎的如此客氣?” 尚國梁也很無奈,他原本就決定在房縣以撫為主,這里將是他的第一個根據地,如能勸降對方總好過過多的殺戮,殺戮過多容易結成血仇,血仇一多尚營將很難立足。一個勢力在自己的立足地一開始就大殺大砍震懾居民,不是一個要做大事的勢力應該做的事情。 自己這一輪輪釋放“善意”,對方怎么就不知道接受呢?他們到底在想什么呢? 尚國梁繼續穩坐在馬上,對方前茅的疑問采取忽視的態度。 就在城外尚營士卒們疑惑之中,城里的三個鄉紳也做出了最后的決定。 開城談判,摸摸對方的底線。 城門是沒有了,最老的楊姓鄉紳在兩面巨型盾牌的保護下,硬著頭皮走出了城門洞。 尚國梁馬上阻止了部下躍躍欲試的攻擊**,幾個零星出來的家伙用得著你們一起舉槍瞄準嗎? 在吆喝聲中,楊鄉紳膽戰心驚的走到尚國梁的面前,原本以為會受到申斥和不禮貌的對待,卻沒料到迎接他的是尚國梁滿面春風的笑臉。 “學生楊金寶,忝為白馬洞寨寨主,城里人見大王威自忖不能敵,特推舉學生面見大王,望大王手下留情饒過這一城百姓。” 好不容易結結巴巴把意思表明,楊金寶抬眼偷看尚國梁。 尚國梁的臉蛋笑成了一朵花,跳下馬來以一種絲毫不見怪的態度,自來熟的把大手拍向了楊金寶的肩膀。 楊金寶被這沉重的魔爪按的一趔趄,就聽耳邊響起尚國梁爽快的笑聲。 “哈哈哈……你這老伯父怎的才出來?我等的花兒都謝了,既然出來了,那咱大家就是一家人,這下哪有一家人為難一家人的道理?老伯父你是不是?” 哎呀!方前茅感覺到牙都快被尚國梁的話語酸倒了,伯父?還老伯父?大哥這個跪舔是怎么個回事? 同樣的,楊金寶聽到此語,也呆愣愣的不知如何回答才好,伯父?這個山大王是在叫我伯父?見過如此卑微客氣的山大王嗎?沒見過。 一瞬間,楊金寶對尚國梁的觀感大變,有轉圜!不打不罵不粗魯,這個山大王好親切。 楊金寶訥訥的回道:“是……是呀,學生不敢高攀與大王是一家人。” 話一出口,楊金寶就恨不能打自己一個嘴巴,不敢高攀難道不是不想與這個山大王成為一家人?不想套交情了?既然不想套交情,自己出城干嘛來了?蠢! 趕緊補救吧,楊金寶趁尚國梁還未話之際又補充道:“學生是大王英明神武宅心仁厚,學生自不敢冒稱伯父之名,這個……” 尚國梁知道自己的態度給對方心理造成了沖擊,也就恢復了正常的親切態度,再不喊楊金寶伯父,只是親切的問道:“老先生可是來出降?有什么條件盡管提,只要雙方化干戈為玉帛,什么都好。” 楊金寶慌忙拱手道:“不敢,只要大王放過學生和章子長、管史林等幾位兄弟和鄉勇,學生馬上撤出城外回家去,不敢給大王添麻煩。” “這樣啊?”尚國梁假裝捏著自己的下巴沉思,這家伙剛才還口口聲聲為了全城百姓,一轉眼就變成了讓自己放過他們鄉勇,遮羞布都不要了。 在楊金寶漸漸變得患得患失趨于絕望的時刻,忽然展顏一笑道:“我當什么條件呢,成!你和你那兩位兄弟先留在城里幾日,我有話對你們,你手下的那些鄉勇想要回鄉,兄弟我絕對不攔阻。” 聽到尚國梁終于開了金口答應放鄉勇走,楊金寶長吁了一口氣。在一個有能力干掉自己的強者面前,得到罷干戈享太平的承諾,此行不虛。 尚國梁的軍隊進城了。 楊金寶等鄉紳率領的鄉勇按照尚國梁的命令回歸本鄉。 尚營遵循了尚國梁對老鄉紳楊金寶的許諾,對鄉勇和城里百姓秋毫不犯,城里城外一派祥和,任誰也看不出來不久前這里還是劍拔弩張的戰場。 白馬洞老鄉紳楊金寶,東河中年鄉紳章子長,九金地年輕鄉紳管史林在尚國梁熱情“邀請”下,不得不暫時留在房縣,所幸這幾人都在縣城里開有店鋪買賣,倒也有店鋪伙計安排他們的生活。 三個人心里都知道自己恐怕已經成了尚國梁的人質,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他們無力硬扛尚營士兵給他們帶來的沉重壓力。 那些大炮、自發銃、強弓等強大的武備和尚營那些朝氣蓬勃、孔武有力、訓練有素的士兵給幾個鄉紳帶來的震撼實在是驚人,他們完全被這一支新崛起的力量震懾住了。 尚國梁答應要與幾位鄉紳進行一次深入友好的交談,以確定今后尚營與他們之間的關系定位,就在幾個鄉紳焦急等待會議召開的同時,尚營又帶著被煽動起來的佃戶、貧農,分成東西兩部分,分別攻擊了竹山和保康兩個縣城,依靠強大的武器和多達四千多農民丁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了這兩個縣城,這兩個縣城的防衛力量連房縣的一半都趕不上,在見識了大炮的威力之后,短短一日之內城里的頭面人物就厚著臉皮無情的扔掉了大清國縣令,開門投降。 拿下了三縣的縣城后,尚國梁迎來了他有生以來最艱苦的工作—民政管理。 三個縣的人口達到了三萬一千余人,耕地二十一萬畝,可開墾為耕地的荒地多達三十萬畝。 現在耕地的一大部分被大大的地主占據,尚營要平均地權,就不可避免的要與地主打交道,如何處理與地主們的關系成為擺在尚國梁案頭的第一要務。 如果像后世那樣疾風暴雨般打土豪分田地,此時的條件并不具備。民智尚未開啟,尚國梁沒有足夠的掌握先進理論并矢志不渝的干部去執行這樣的政策,而且最重要的是,尚國梁預測到如果他這樣做的話,將面臨地主階級瘋狂的反撲,僅僅依靠分了田地有幾分激情的農民,依靠組織力低下的貧農佃農是絕對不行的,尚營會倒在改造社會的萌芽里。 拔苗助長的后果就是幼苗死亡,除此之外沒有第二個結果。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