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第三百一十三章平胡之策 轉眼間,便是三個月時間。 而前方戰場之上,卻是頻頻傳來捷報,令滿朝文武也是為之一喜。 “報——” “啟稟陛下,大將軍宋缺已于昨日,在渡口關前大敗突厥三十萬大軍,俘虜近十萬人,如今正在收割殘余突厥部隊,不日便要班師回朝。” “竟然這么快就贏了……” 前些時日,突厥騎兵的進程已經明顯受到了阻遏,五十萬大軍,在宋缺的率領下,宛若一面鋼鐵城墻,穩穩地攔住了突厥主力部隊! 而后,宋缺更是率奇兵夜襲,以火攻之策,搗毀了突厥大營,逼得畢玄不得不整頓大軍,打算在黃河渡口,與宋缺決一死戰。 卻不想,竟然這么快的時間,便擊潰了突厥主力。 一念及此,蘇子墨不由起身,看向下方那個負責傳訊的探子,幽幽道。 “畢玄呢?” “與宋將軍陣前決戰,一招之差,敗于宋將軍刀下。” “好!” 聽到這話,蘇子墨眼中閃過一絲興奮之色。 雖對于宋缺的實力,他還是有著不的信心,但對方能夠在單打獨斗之中擊敗畢玄,的確是一件可喜可賀之事。 “如此一來,三大宗師之名,怕是要不復存在了……” 十年前的高句麗戰場上,“弈劍大師”傅采林便以身殉國,而前些時候,蘇子墨更是破了“散人”寧道奇的“散手八撲”,令其主動認輸。 如今“武尊”畢玄敗于宋缺之手,等于正式宣告了三大宗師的黯然退場。 十日后,大軍浩浩蕩蕩班師回朝。 而為首之人,自然是一身戎裝的宋缺。 除此之外,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那近十萬的突厥俘虜,皆是以繩索困住手腳,衣衫襤褸,雖然身上并沒有什么明顯的傷痕,但卻是神色木然,面露菜色,宛若一具具行尸走肉。 顯然,這些人在路上,沒少受到過什么“特殊對待”。 如今正值十月,而這些俘虜,一個個身上僅剩下一件薄薄的單衣,早已是面色青白。 對此,卻是無人露出一絲憐憫之色。 畢竟先前突厥南下,所過之處,無論是隋軍,還是沿途村落、城鎮之中的百姓,皆是為之屠戮,光是人頭,便壘成了一座又一座高高的“京觀”。 此等行徑,幾如禽獸無異! “陛下!” 大軍來到城外,而宋缺也是主動下馬,朝著蘇子墨行了一禮。 余下軍士皆是有學有樣,聲勢震。 “眾位愛卿此次大敗突厥,得勝歸來,皆是我大隋的功臣!” “來人,賜酒!” 自有宮人牽引著裝有一壇壇美酒的馬車,來到此處。 “謝陛下。” 大勝之后,自然是大宴群臣,論功行賞。 除了宋缺被加封上將軍,又賞賜了不少珍寶之外,其余隨軍將士,各個也是官升一級,賞賜無數,紛紛喜不自禁。 畢竟他們這些人,沙場征戰,舍生忘死,不就是為了能夠為自己,為家族謀得一份福祉么? 而這一次突厥來襲,令不少人獲得加封。 其中封官加爵者,便有數十人之多! 此外,那些犧牲將士,自然有人負責登記其名姓,待到日后補償其家人。 至于尸骨…… 一般來,考慮到各種原因,陣亡將士的遺骸,都是就地埋葬,一些品級較高的,還有可能將遺體火化成骨灰,留待大軍返回之時,轉交于家人。 因此,大部分人的遺物,僅僅只是一張刻有其名姓、籍貫的軍牌。 待得這一切都處理完畢之后,剩下的問題,便是如何解決這近十萬人的俘虜。 為此,蘇子墨自然也是特意召集群臣,商討解決之法。 “陛下,臣以為應該將這些人放了,好彰顯我朝上國的寬宏大量,除此之外,若是殺俘,難免有損陛下之仁德。” 話之人,乃是一名奉行儒家之的臣子,而他的意見,自然免不了引起一干武將的駁斥! “張大人,你這是何意?” 只見一名中年武將越眾而出,搖頭道:“要知道,這些俘虜手中,可都是沾滿了我漢家子民的鮮血,又怎么能放就放?” “王將軍言之有理,對于這些胡狗,應該以暴制暴,以殺止殺!” “不錯,我等將士之血,又怎么能夠白流?” 頓時,一干武將各個義憤填膺,七嘴八舌的在朝堂之中,為了俘虜的事情,爭吵得不可開交。 “咳咳,諸位愛卿且住。” 好在關鍵時刻,蘇子墨見勢不妙,連忙出聲阻止,這才免去了一場不必要的紛爭。 “如今突厥雖然大敗而歸,但草原之上,各處殘余勢力不斷,若是輕易任由這些俘虜歸去,待得日后,難免死灰復燃,令邊境重燃戰火。” 這一句話,也是為這次俘虜的處置問題定下了基調。 畢竟這些人乃是突厥精銳,而且一個個又心懷怨恨,放他們離開,無異于是放虎歸山。 “陛下所言極是。” 眼見蘇子墨開口,群臣也是明白了自家皇帝陛下的心思。 顯然,這是不打算放這群突厥俘虜離開。 “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安置這些人?”其中一名大臣道。 對此,蘇子墨不由一笑,幽幽道:“朕有意命人開鑿河道,修建運河,以通水利,不如就讓這些俘虜為工,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嘶——” 此言一出,不少臣子倒吸了一口涼氣。 修建運河……這可是一件勞民傷財的巨大工程,但若是換成這十萬突厥俘虜,自然就少了許多的民怨,而且又能合理的利用這些人,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當然,上有好生之德,傳令下去,若是運河修建完成,剩下的俘虜,便可恢復自由,正式成為的大隋子民,”蘇子墨道。 畢竟一昧的壓榨俘虜,難免會讓這些人心存死志,無心勞作,若是給了他們一個希望,又會是另外一番結果。 至于到時候,如果真的有人能夠從繁重的勞役之中活下來,那么蘇子墨也不介意履行承諾,免除其俘虜的身份。 不過這種可能性……實在是微乎其微。 要知道,在歷史上,隋煬帝為了修建運河,征用民夫百萬,然而修建成功之時,所剩之人,不過十之一二。 可見其中的殘酷性。 至于這十萬突厥俘虜,雖是精兵,但能夠熬過這段時間的,恐怕是萬中無一。 “陛下仁德。” 在場的群臣不是笨人,自然也能夠想明白其中的關竅……如此一來,十萬俘虜的命運,也就這樣輕易地被決定了。 當然,修建大運河,區區十萬人,不過是九牛一毛,杯水車薪。 對此,蘇子墨卻是閉口不談,而提起了如何治理草原的問題。 歷史之中,對于胡人的治理,卻是很難有行之有效的辦法,畢竟這些胡人大都是游牧民族,居住在草原,人口分散,既不能輕易安撫,又很難將他們全都消滅。 “不知諸位愛卿有何意見?” “臣以為,可以派人前往草原,以大軍鎮之!”其中一名大臣道。 很快,便有人搖頭,反駁道:“此法雖好,但卻耗費軍力,令我大隋將士,白白消耗在草原之上,實在是有些不妥。” 畢竟草原上的胡人部落,大大,加起來怕是有百萬人之多,即便這一次被抽走了最為精銳的三十萬胡騎,剩下的人口,至少也要十萬以上的大軍鎮壓。 長此以往,成本實在是太高。 良久,卻見石之軒起身,拱手道:“陛下,不如拉攏一部分人突厥部落,唆使他們內斗,讓他們互相征伐?” 這也是之前石之軒化名裴矩,前往草原之時,所采用的辦法。 也正因此舉,才令偌大的突厥勢力,一分為二,成了東突厥和西突厥兩個部分,而且互相之間也有著極大的矛盾。 對此,蘇子墨不由搖頭:“裴卿之言,的確有幾分可行,不過卻是長久之計,不利于眼下的情況。” 頓了頓,又繼續道。 “非常之時用非常手段,朕已經有了主張,便幾點讓諸位愛卿聽聽。” “臣等洗耳恭聽。” 到這里,眾人都站不住,一起起身跪下聆聽。 “朕打算派人征伐草原,沿途中若是有突厥部落出兵阻礙,一律伐之,其部落男丁,車輪以上,全部充作徭役!” “至于這些人,便是用來修建運河,待遇如同那些突厥俘虜,待到運河修建完成之后,若是沒有死的,便饒他們一條生路。” “是……” 聞言,一干臣子各個后背發涼,皆聽出了蘇子墨言外之意。 這哪里是打算開一面,明明就是暗示他們要拼命的驅使這些突厥人,不讓他們有活著離開的機會! 而后,蘇子墨起身,踱步道。 “至于那些族中的孩童和女眷,一律發配到有功之臣家中為奴,若是生下一男半女,子女依舊充作奴仆,待到三代之后,方才允許主家賜其漢人身份!” “是!” 這一番話,雖看似比之前要好上許多,但也是絕戶之策。三代之后,這些胡人怕是早已深深打上了烙印,再也難以反叛!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