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沐鑾駕親至,身邊自然跟隨著里三層外三層的人員,工部尚書陳佑站在旁邊,心翼翼的陪侍,一一介紹。 他的視察,起到的實際作用并不大,但是卻表明了一個態度,讓整個朝廷為這一片工業園區一路開綠燈。 到時候《大蒼時報》一刊登,百姓們也都會聚焦這一片園區,爭相成為里面的工人。 這也是為什么,這次識字大會要錄取五十多個女子的原因,將來這批人是要成為園區的基層干部的。 一路而行,整個園區看起來光禿禿的,到處都有工部的官吏在忙活。 兩座在建的廠子占地面積很廣,每一座廠子都能容納幾千人同時開工,旁邊還是一座紡織廠也正在規劃。 紙廠無非就是生產出紙張,這個只需要招收平民,傳授一定的技藝就好。 而印刷廠,能夠運作的空間就大得多了,像什么《西游記》《寓言故事》《金瓶梅》《三言二拍》都可以通過刪減,印刷出來,在國內外發行。 學過一些經濟學的楊沐,并不擔心老百姓買不起這些書籍,因為目前蒼國老百姓的口袋已經開始富起來了,銀子積蓄在家里,只不過是冷冰冰的金屬,貨幣只有流通起來,才能真正叫做貨幣。 購買書籍并不會讓百姓們的家庭變得貧窮,而是帶動整個國家的經濟上升,讓產業更密集,普通百姓獲得更多的工作機會,帶動工價也水漲船高,得利的必將是所有的老百姓。【】 如果這些書籍能暢銷國外,那就等于是賺取外匯,真正的大賺特賺。 果然,經過第三期報紙的宣傳,楊沐視察的消息迅速在百姓中引起了熱議,待工部發布了招工消息之后,報名者爭先恐后。 一方面,皇帝陛下的支持占了很大一部分。 而另一方面,工錢的誘惑也難以抵擋。 因為,在第四期的報紙上標注了工價,普通崗位最低一兩銀子一個月,少數崗位達到了二兩銀子一個月! 要知道,普通老百姓的家里,一年的總收入普遍都在十兩銀子以下,過去那些沒有田地的農民家庭,一年能賺五六兩銀子就不錯了,繳納了人丁稅之后,基本上就沒有什么剩余,一年難得吃一頓飽飯! 一兩銀子一個月,相當于一個人賺得比一大家人還多! 所以,報名者積極踴躍,也就在情理之中。 當然,工部也遵循了楊沐的旨意,在一些輕松細致的崗位上,傾向于家庭貧困的婦女,家庭負擔沉重的優先。 一次性,一共召了五千多人,其中婦女就占據了三千多。 民間議論紛紛,這個政策的出臺,相當于奴隸稅制改革后的另一個大動作,前者是解救奴隸,后者是提高女子的地位。【】 其實,楊沐也沒想過這么多,他的初衷是解放生產力,畢竟女性在整個國家占據著一半的比重,如果恪守傳統在家里相夫教子,干一些基礎的農活,那就有些浪費資源了,輕工業才是她們最好的舞臺,這一點在中國近代歷史上,得到過很好的驗證。 培訓和廠房建設同步進行,十二月中旬,兩座工廠正式投入生產。 印刻的第一本書,即是《寓言故事》,這本書放在后世,其實也就是一本啟蒙讀物,但是在這個故事匱乏,從未有過寓言先例的世界,就猶如一滴水落進了滾燙的油鍋里,與眾不同。 寓言這種文體,本身就是淺顯易懂,老少皆宜,閱讀起來也不需要太高的知識水平,蘊含的哲理引人深思,回味悠長,自然也讓人耳目一新,口口相傳。 所以,當楊沐把手稿遞到孔尚賢面前的時候,后者激動不已,直接看得入了迷。 這讓楊沐直撇嘴,不就是狼來了、農夫與蛇、畫蛇添足、烏鴉喝水之類的故事么,有這么大的魅力? 楊沐不信邪,又把它給了姬翎兒和皇后等后宮女子觀閱,也得到了一致的好評。 當即,楊沐就決定用它試試水,讓印刷廠生產了三萬冊,通過報紙銷售渠道,二十文錢一本,批發了下去。 結果,銷售情況也很符合預期,這本書受到了貴族的追捧,第一就賣出了將近一萬本,貴族子弟幾乎人手一本,經濟能力稍微好一點的老百姓,也紛紛掏錢購買,皇城就消化掉了一半。 當第一批書籍運抵申國和鄭國之后,也在上層貴族中間掀起了一陣風潮,三四的功夫,另外的兩萬本也銷售一空。 由此,楊沐徹底放下心來,命令印刷廠再加印了十萬冊,讓商隊運抵北方的大盛國進行售賣。 批發價格,暫定為每本書一兩銀子。 物以稀為貴,楊沐相信那些大盛國的有錢人,并不會吝嗇這一點點銀子。 而且,他并不怕被大盛國盜版,因為很明顯,在印制書籍上,蒼國有著絕對的技術優勢,造紙術的改進讓書籍紙張變得更好,活字印刷讓一本書的字跡工整,成本大跌,再加上是流水線生產,就算是折合人力物力,整本的書的造價也就二十文錢的樣子。 一本手抄的盜版書籍,造價高上十幾倍不書,用毛筆書寫的話,至少也要幾的功夫,不僅耗時耗力,在質量上也差地別。 到時候,一旦出現了盜版,就加印個十幾萬本,低價傾銷出去,讓那些盜版商人虧到死,沒有任何生存空間。 這就是文化輸出,如果這種辦法能順利的話,僅僅是這十萬冊書籍,就能為蒼國帶來將近十萬兩銀子的收入! 幾后,各大商隊傳回來消息,十萬冊書籍銷售一空。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楊沐嘴里一口茶差點沒噴出來。 那可是十萬冊呀,怎么就怎么快? 召來幾個人詢問,他才得知了其中的原委。 原來,各大家族的商隊,尤其是鄭國的商隊,由于常年進行貿易,所以在大盛國都有固定的合作對象,這些商隊從印刷廠批發了書籍之后,直接就與大盛國的合作對象接洽,又將書籍分銷了出去。 這樣一來,相當于派出去的各大商隊,成了投機倒把的商人,輕輕松松從中賺取了差價。 那些大盛國的商人和家族,在看了書籍之后,也并不擔心賣不出去,整個大盛國一千多萬人口,識字的人口就有十幾萬,幾個繁華的大城里都是有書肆存在的。 書肆,就是古代的書店,只要將那些書放在書肆里銷售,并不愁賣不出去。 而且,大盛國內的繁華,遠非蒼國和鄭國能夠比的,大的城池內,充斥著各個國家的商人,在看到商機之后,紛紛采購,準備拿回國內銷售,反正對于那些貴族來,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東西,一兩銀子和十兩銀子并沒有太大的區別。 于是,在蒼國的商隊返回的時候,一群異國商人也跟著來到了蒼城,并且通過外交部,表達了覲見蒼國皇帝的愿望。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