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上,曹國、蘭國、云國、康國的反應(yīng)尤為強烈。
因為論起功勞,幾個國家都差不多。
無論兵多兵少,反正都是跟隨聯(lián)軍同進同退。
“女帝為何一直不說話?”
不知不覺,楚皇倒是注意到了阮國女帝,看到她一直不言語,心里不免有些奇怪。
大家千里迢迢的趕來會盟,不就是為了這幾天么,前幾天阮國女帝還挺活躍的,兩人之間也有過一些交流,在王畿之地與吳國問題上,也都達成了一些共識,按理說到了今日探討各項具體事務(wù)的時候,阮國女帝應(yīng)當(dāng)更加積極才是,怎么完全相反,一副興趣缺缺的樣子。
事出反常必有妖,這倒是讓楚皇心里升起了一種警惕。
而在剛才,經(jīng)過長時間的觀察之后,他發(fā)現(xiàn)阮國女帝的眼神,不時聚集在蒼國皇帝的身上。
難道,兩人私底下,有達成什么秘密的協(xié)議么?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想法在他的腦海中越發(fā)的根深蒂固,越想越揮之不去,到了各國一起反駁楚國的時候,他終于還是問出了口,希望能夠得到阮國的幫助。
“啊?好好……”
阮國女帝眼神一挑,連連對楚皇點頭。
好?
好什么好?
剛才,問你為何不說話,可不是問好不好……
明顯,阮國女帝心不在焉。
會盟商談過程中,阮國女帝竟然心不在焉,這的確是一件令人側(cè)目的事。
這時,阮國女帝身邊的一個侍女,適時的在她的背后低聲耳語了幾句,后者這才反應(yīng)過來,道:“伐晉之戰(zhàn),無論是出兵入境作戰(zhàn)的,還是貢獻錢糧穩(wěn)定后方的,功勞都不小。而在大戰(zhàn)之后,各國的軍隊都合成了聯(lián)軍,所以在土地劃分上,不如就按照出動兵馬的多少計算。”
按照出動兵馬的多寡計算?
楚國皇帝有些發(fā)懵,倒不是他覺得這個分配方式不可接受,而是覺得阮國女帝太不按常理出牌了。
這與之前商量好的不一樣呀!
不是要一起打壓蒼國么?
不是要壓縮蒼國的地盤么?
怎么現(xiàn)在,完全變了!
兩國皇帝都不是傻子,自然能看到蒼國的發(fā)展?jié)摿Γ诜x之戰(zhàn)最強的三個國家中,蒼國的國土面積是小的,底蘊也是最為薄弱的,如果讓蒼國再獲得一大片土地,那么假以時日肯定會國力大增,堪比之前的霸主晉國,成為兩國的心腹大患。
于是,在此之前楚國皇帝與阮國皇帝就達成了共識,這次會盟之中錢財可以多給,但是土地一定要盡可能的壓縮!
所以,對于此次會盟,楚國是成竹在胸的。
沒想到,千算萬算,阮國女帝像是忘記了這回事。
這一下,可讓他為了難。
“女帝說得不錯,我康國亦贊同此種分配方法!”
康國皇帝撫掌而笑,不管怎么說,康國在這次伐晉之戰(zhàn)中,真正上戰(zhàn)場的兵力倒是有二十余萬,但是按照功勞和傷亡情況來論算的話,其實就相當(dāng)于一個搖旗助威的角色,就算是分戰(zhàn)果,康國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但是,如果按照出動的兵力計算,那么康國就大占便宜了。
不說與云國分得一樣多的地盤,起碼是與曹、蘭兩國差不多的。
而且,曹、蘭、云這三個國家不與晉國毗鄰,所得的土地要么與鄰國置換城池,要么賣給其余國家換取錢財,總要吃點虧。
康國就不同了,劃分得到土地,都能夠歸自己所有,多年來一直是心腹大患的那幾座前哨要塞,也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從此后康國實力大增。
相比起康國皇帝的高興,魏國皇帝就有些著急了。
伐晉之戰(zhàn),魏國出動的總兵力,也就只有三十余萬。
僅僅是阮國的三分之一。
按照兵力來分戰(zhàn)果,魏國毫無優(yōu)勢,根本無法收回那些被晉國侵占的國土。
“女帝所言,的確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我蒼國就吃點虧,依照奉行了吧。”
楊沐沒有太大意見,反正諸國各執(zhí)一詞,爭不出個結(jié)果出來,而蒼國在大戰(zhàn)中幾乎投入了全部的兵力,也不怎么吃虧,倒不如直接用這種最為直接的方式,將此事劃定下來算了。
“我曹國也贊同。”
“蘭國贊同。”
“云國贊同。”
“我魏國……也沒什么意見。”
“罷了罷了,楚國也不違逆大勢了,就按照出兵多寡劃分。”
終于,有了蒼國的表態(tài)之后,諸國皇帝也都同意,城池土地的瓜分一事,就這么確立下來。
就是這么簡單。
越是到了高層,往往處理大事就越是簡單,只要確定了大致的方向,剩下的事情會有底下的大臣去做。
其余諸國的皇帝,看著八個國家的討論,只是看看熱鬧,并不發(fā)一言。
當(dāng)然,也有人心生羨慕,很是后悔。
早知道的話,為什么不派兵參加呢?
瞧瞧人家曹國和蘭國,僅僅是出兵十萬,就抵得上國內(nèi)十年的收入,組建二十萬大軍都綽綽有余了。
終于,到了商談分配財寶一事。
官方名稱叫做賠款。
與瓜分城池略有不同。
分城池土地的時候,除了晉國之外,就只有一個早已經(jīng)被蒼國所滅的徹國,也就是說徹國是蒼國的盤中餐,不在討論范圍之內(nèi),八個國家討論的,是分晉國的地盤。
要賠款的,則是包括晉國的幾個盟友。
其中,就有鴻、羽、宋、越、臨、邵、羅、祥、木,這九個國家。
除了臨國,因為殺了當(dāng)時的晉國皇帝,立下了一些功勞之外,其余的八個國家,多多少少都要出一些血。
這其中,以羅國和鴻國出血最大,不僅被鄰國攻打奪走了一些城池,現(xiàn)在還要賠款。
中午,直接在會盟之地開宴。
隨后,酒足飯飽,諸國繼續(xù)商討。
幾番交鋒下來,終究還是伐晉聯(lián)盟這一方形勢要強,逼迫九國皇帝簽下賠款協(xié)議。
當(dāng)然,并非是一次性拿出來。
楊沐提出了分期的概念。
規(guī)定會盟之后的六個月內(nèi),九個國家要履行賠款協(xié)議上的五成數(shù)額,其余的可以分三年還清。()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