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信愣了好半天,放下筷子,神情凝重看著燕七:“燕兄何出此言,請請燕兄教我!
燕七笑容中透著莫測高深的玩味:“你不覺得崔鶴林熱情洋溢,請國老四人吃飯,有些古怪嗎?”
寧信道:“我自然覺得古怪,但是,到底因何古怪,卻揣測不透。”
燕七提點道:“崔鶴林是誰的人?”
寧信道:“是楊丞相的人!
“國老與楊丞相是什么關系?”
“劍拔弩張!
“那崔鶴林竟然反其道而行之,大張旗鼓的請崔鶴林吃飯,難道,他不怕楊丞相發(fā)怒嗎?這說明了什么?”
寧信脫口而出:“說明崔鶴林請國老四人吃飯,得了楊丞相的授意。”
燕七又道:“楊丞相授意崔鶴林請國老吃飯,難道是為了彼此和解嗎?”
寧信搖搖頭:“絕不可能!”
燕七又問:“楊丞相到底是什么目的?”
寧信蹙眉:“定然懷有歹心,具體什么歹心,我卻猜不透。”
燕七又問:“解三甲是誰的人?”
寧信道:“楊丞相的人!
燕七又問:“今天是什么日子?”
寧信道:“博學鴻儒科開考的日子。”
燕七道:“崔鶴林早不請國老吃飯,晚不請國老吃飯,偏偏在博學鴻儒科開考的第一天,請國老吃飯,再聯(lián)想到解三甲和崔鶴林同為楊丞相的走狗,你能想到什么。”
寧信啪的一拍桌子:“我懂了,崔鶴林在今天請國老四人吃飯,定然是為了謀求讓解三甲闖關成功。這頓飯,必有貓膩,必然大有貓膩啊!
燕七呵呵一笑:“寧府丞,你也是個百事通啊,剩下的事情,不需要我說了吧。”
寧信向燕七作揖:“受教了,真是受教了,燕兄,你抽絲剝繭,看清現(xiàn)實,慧眼如炬,慧心如神,我縱然學上百年,也難以望其項背!
燕七被寧信的馬屁拍得很舒服,揮揮手:“行了,行了,這句話馬屁很夠用了,快去干活吧!
寧信起身,大聲道:“我得馬上把國老先生帶回來,免得他們被崔鶴林耍了。”
噗!
燕七聞言,剛喝到肚子里的茶全都吐了出來。
寧信趕緊找來手帕,遞給燕七。
“燕兄,你這是什么了?怎么還嗆著了!
燕七氣的直翻白眼兒:“你還問我為何嗆著,還不是被你氣的?你啊你,真是爛泥巴扶不算了,懶得說你。”
寧信一臉訕笑:“我哪里做錯了嗎?”
“錯了,大錯特錯。”
燕七問道:“你剛才要干什么去?”
寧信道:“我要去把國老四人帶回來,免得他們中了崔鶴林的算計啊。”
燕七嘆了一口氣:“反了,完全反了,你這叫緣木求魚!
寧信一臉謙虛:“請燕兄指教!
燕七道:“咱們現(xiàn)在想要的是什么?是踩在崔鶴林的頭上,取而代之。這就要求,我們就必須抓住崔鶴林作奸犯科的把柄。崔鶴林對國老四人做手腳,這是什么?這就是把柄。只要你抓住了崔鶴林的把柄,這廝就是案板上的魚肉,任你宰割啊!
“可是,你現(xiàn)在卻要帶回國老,阻止崔鶴林使壞。那樣的話,崔鶴林的把柄就沒有了,你憑什么取而代之?”
聽了燕七一席話,寧信恍然大悟。
“燕兄,我懂了,我懂了!
寧信仔細琢磨:“燕兄,我現(xiàn)在要做的不是去阻止國老,而是應該暗中調查清楚崔鶴林到底玩什么貓膩,然后,搜集證據(jù),反戈一擊,可對?”
燕七點點頭:“這才對嘛。”
寧信:“計劃完美,可是,我怕國老四人會有危險啊!
燕七撲哧一笑:“你想多了,用杞人憂天形容并不為過!
寧信擔心問:“燕兄何出此言?”
燕七道:“國老四人是什么身份?大華宗師,文化元老,國之棟梁啊,國老曾是太子師傅,陳橋是皇宮的締造者,唐不凡書畫泰斗,趙宏陪過皇帝下棋。”
“這四人雖然不是實權在握的高官大吏,但社會影響力卻影響深遠,對于這樣無實權卻社會影響力巨大的人,向他們下毒手,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一旦事發(fā),后果不堪設想。”
“所以,崔鶴林此番宴請國老四人,只會對國老四人耍些小手段,小伎倆,不會對他們造成很大的影響,寧大人只管把心放在肚子里!
寧信聽了燕七的解釋,頻頻點頭。
聽燕七說話,有茅塞頓開的感覺。
非常在理。
可是,自己為什么就想不到呢。
這相當于下棋,看到別人下棋十分精妙,一看就懂,一聽就會。
可是,輪到自己去下棋,卻是滿腦子一團漿糊,啥也想不明白。
同樣是腦袋,一個鼻子倆眼睛,為啥差距這么大?
本來,他很擔心國老四人的安危,但現(xiàn)在來看,的確是自己杞人憂天了。
寧信起身,一臉堅毅:“燕兄,聽了你的指點,我再無后顧之憂,我現(xiàn)在就去監(jiān)視布控,定要抓住崔鶴林的狐貍尾巴!
燕七哈哈大笑:“祝你成功!”
寧信一字一頓:“燕兄請相信我,我必會取而代之。”
說完,匆匆趕了出去。
一個時辰之后,燕七趕到了摘星樓。
摘星樓熱鬧非凡,數(shù)千才子聚在這里,交頭接耳,興奮無比。
來到這里,還管你有沒有才氣,年輕人啊在一起,莫名其妙就快樂。
還有許多才子佳人干脆就是來搞對象的。
“敢問小姐芳齡幾許?”
“請問公子姓甚名誰?”
“小姐你好漂亮。”
“公子你很帥氣!
“不如,去茶坊里小坐一番?”
“公子先請。”
好嘛,就像是一個大型的相親現(xiàn)場。
許多公子佳人就這么三三兩兩,進了茶館。
那還聊什么天啊。
開始,聊一些天氣甚好的話,后來,都變成了風花雪月。
當然,絕大部分才子佳人,遠道而來,還是奔著博學鴻儒科使勁的。
畢竟,許多有才氣的公子運氣不佳,沒有考中科舉,就想來博學鴻儒科試一試運氣。
大華還有規(guī)定,女子不能參加科舉。
但是,女子卻能參加博學鴻儒科的考試。
過了博學鴻儒科的考試,女子也能做女官。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