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二似是知道他們在想什么,于是開始解釋道:
“大伙聽我說,雖然咱們劉先生已經擊退了幽州這邊的黃巾賊,但是這不代表大家就安全了。因為別處的黃巾賊還在,那冀州的張角,還有其他州的黃巾渠帥,都還活得好好的!黃巾之亂還遠遠沒有平定!這次的幽州渠帥程遠志被劉先生殺了,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那張角要是再派一個渠帥打過來,繼續禍害大家,怎么辦呢?有的人可能會說,再來了就再打回去唄!但是這樣來一次打一次,來一次打一次你們很喜歡這邊老打仗嗎?”
趙二頓了一頓,繼續道:“我知道,你們原本也是生活安定的百姓,有些還是富貴人家。都是因為黃巾作亂,才淪落到今天的境地的。沒有人不想重新安定下來,開始新的生活。但是如果不把禍害的源頭除去,就如同治病不去根,總是會復發的!現在要是放你們回鄉安置去了,可以!本人在太守大人那邊說得上話,這種事還是能決定的。但是,這大漢朝的規矩,大家不是不清楚,這地方上的軍隊不可能一直維持下去,向來都是戰時召集,戰后遣散的。要是我們不趁著現在部隊還在,去其他州征戰,把源頭問題解決。那么我們的軍隊現在就應該被遣散了。到時候,新的黃巾渠帥殺過來了,你們又要變一回流民,你們愿意這樣嗎?”
漢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確實是有這么個制度,地方上的郡兵數量,平時只會維持在一個極少的數目。一個郡的兵力,往往多則幾千,少則幾百。只有在發生戰事時,才會臨時擴編。而一旦當前沒有了作戰任務,郡兵數量又會被裁減下來。至于劉備他們這種沒編制的義軍,更是朝廷優先解散掉的對象。
畢竟現在大漢朝廷權威還在,對地方的掌控力也夠強。不像幾年后,公開豢養私兵都沒事了。
最后趙二不用士兵代喊,自己親自大聲喊道:“所以,希望大家踴躍參軍,打敗黃巾賊。等打敗了黃巾賊,大家就能過上好日子!”
趙二這么一解釋,流民們就都明白了,于是紛紛踴躍表示要參加劉備的軍隊,跟著劉備去打黃巾賊。
趙二還是讓關羽負責挑人。關羽對于選拔士兵是越來越有心得了。他眼睛毒,心思縝密。對方是不是能吃苦的,一眼就能看出來。簡單問幾句,就能知道對方是否在說謊。所以趙二對他很放心。
選出幾百人后,關羽問趙二是否要繼續,趙二說繼續。關羽也沒想太多,就繼續選。等選了將近一千人時,關羽覺得有些不對勁了,就小聲問趙二:
“咱不是只要一千兵么?”
趙二理所當然的回答他:“一千只是戰兵,還有輔兵呢!”
關羽噢了一聲后又繼續開始選。選到最后竟選了兩千多兵出來。
人選出來之后,趙二就帶著他們找到張飛,張飛一看嚇了一跳,問趙二:
“老趙你拉這么多人過來干什么?”
趙二意氣風發地回道:“領裝備啊!”
張飛略微一想,便猜到了趙二的用意:這趙二肯定是覺得上次拿裝備拿少了,所以這次特意帶了更多的人,要拿走更多的裝備!于是對趙二一豎大拇指:“哈哈哈,還是老趙你厲害!把人交給俺吧,俺帶他們去打劫啊不對,領裝備去,嘿嘿!”
當張飛帶著兩千多人再度來到府庫時,府庫的庫兵直接嚇得快尿了,天哪!這幫土匪竟然又來了,而且人數比上次多了幾倍!
府庫的庫兵并非沒有見過世面,以往比這更多的士兵來領裝備也是見過的。但是以往那些士兵來領裝備,上面都是給定下具體數量的。一般領的較多的都是些軍服、箭矢之類的,盔甲都領的極少。哪像這幫土匪,一聽上面發話盡可取用,就專挑最好的拿,把原本庫存不多的將領鎧給領走大半,其他物資也都是挑品質最好的拿。
不過這些東西畢竟是公家的東西,不是庫兵自己的(雖然他們也會偷拿)。所以也只是嚇了一跳,倒沒有說什么,只是暗中羨慕而已。
等張飛帶他們打劫完畢,回報劉備時,劉備眼前都有點發黑。心說我手下怎么凈是些貪得無厭的土匪式人物。一定都是趙二這廝帶壞的,妥妥的!
不過既然東西都拿了,人也招來了,也不好說什么,總不能叫他們退回去吧?就讓他們下去忙,自己則開始準備給這兩千多人登記起名。
正當趙二他們覺得事情一切順利之時,忽然又出現了一個問題:
有士兵向趙二他們反映,說他們不愿意去青州,想要回家。
本來士兵們一直被圈在軍營里,與外界消息是隔離的。但上次趙二帶了幾十個士兵去難民區征兵時,把軍隊接下來要去青州支援的事泄露給了他們。
得到消息的士兵們之中,當即就有不少人站出來,提出不愿意離開家鄉作戰。他們都是張飛最初從涿縣的幾個村子里招來的人,當初來投軍也只是為了保衛自己的本鄉,并不愿意去幫遠在“天邊”的青州人。
張飛聽到他們的訴求后大怒,說你們這幫混蛋,俺每天給你們吃飽飯,還有肉吃。給你們做頭巾、刻兵牌、教你們識字,每天辛辛苦苦累死累活的訓練你們,還帶你們領高級將領才有資格穿的鐵鎧,結果你們剛打完一仗就想撂挑子不干?你們對的起俺么?對得起你們吃的肉么?對得起
反正就是一群白眼狼,呸!
關羽對此也表示憤慨,說既然選擇過來當兵,那就是把自己的命賣給軍隊了,此后一切都應該聽從上級的安排。怎么能擅自提出退伍回家的要求呢?
劉備倒是對士兵們的訴求感到理解。因為當初張飛只是從他家周邊村子的幾千人里面征來的八百人,幾乎把那幾個村子的青壯一掃而空。這么高的征兵比例,注定只能在本鄉本土作戰,無法遠征。
但是就算他們的要求再合理,擅自把他們都放回去的話,軍隊的組織也會面臨崩潰。因為那八百人都是老兵,而從難民里征集來的都是新兵。新兵只有在老兵的帶領下,才能迅速形成戰斗力。如果老兵都走了,那么新兵就只能重新訓練,那樣一來,又要花一個月的時間,到時候就完全來不及救援青州了!
劉備把目光看向了趙二,決定聽取他的意見。畢竟練兵這事趙二最了解。
趙二想了一會兒,然后說道:
“士兵們想回家很正常,如果強行留下他們,他們心中不滿,作戰意志就會下降,出工不出力,那樣還不如立刻遣散他們。但是,他們不可能全部都想回去,總有一部分人是愿意留在軍隊中,為劉兄效力到底的。這樣吧,我們可以先放一部分人回鄉去,但只能是一小部分,剩下的人中,有想回鄉的,可以告訴他們,說現在軍隊里的軍官不足,暫時不能放他們回去,但是他們留下來也是有期限的。等到新招的新兵們成長起來,能夠替代他們了,再放他們回去!”
劉備點了點頭,覺得趙二的辦法不錯,既不會影響到軍隊,又能照顧到士兵情緒,當即同意了。
于是劉備下令讓受傷的、家中獨苗的人優先回去,剩下的人則必須得等救援完青州后,才可以分批回去。這樣一來終于安撫住了士兵們的情緒。
忙了好幾天后,終于把該做的都做了。劉備就找到劉焉,提出自己已經休整完畢,可以出發救援了。
劉焉沒想到劉備效率這么高,他本以為怎么也得拖上一個月。于是只好做最后努力勸道:
“賢侄啊,這青州距離幽州路途遙遠,一去不知要花多少時候。等賢侄到了時,估計青州早已淪陷了,不如賢侄先幫老夫平定幽州殘余,再去收復青州可好?”
劉備卻仍堅持道:“小侄不敢不助伯父一臂之力。只是小侄覺得這青州城畢竟乃一州之州治所在,城高糧足。以黃巾賊寇的水平,一時應該難以攻下。所以小侄還是想去試一試,若是事不可為,再回來幫扶伯父大人亦不遲。”
劉焉心說這劉備怎么這么不上道,我屢次三番留你,你都不聽。剛要再勸,趙二卻插口道:
“太守大人,在下有一個想法。以往大軍前去青州,均是從陸路行進,不僅耗時良久,沿途所需補給消耗亦是極大。所以在下想,若是從海上行進,走海路到青州。那么不僅時間上完全來得及,并且沿途消耗亦是極小。”
趙二這幾天也沒閑著,翻看了下此時大漢的地圖,發現幽州與青州之間,并非只有陸路相通。海上亦是相通的。而且走海路所需要的距離,與走陸路的距離是差不多長的。但海船的速度,可是比人腿要快多了!
鄒靖這時候自然要替劉焉分憂,當即想了個借口。便勸道:“趙先生想法很好,只是這海船或許不夠。”
趙二信嘴胡說道:“無妨,我是三韓人,可以向三韓借船。”
他才不信船會不夠,就運送他們這千把人,又不是運輸數萬大軍,能用他幾個船?要是劉焉不肯出船,到時候他們就強行征用即可。
劉焉一聽連忙說:“夠夠夠,船夠,船夠!”
劉焉心說,我堂堂大漢帝國,去跟一群蠻夷借船像什么話,真要借了,那整個大漢的臉都丟盡了!
劉焉見實在留不住劉備,只好答應劉備離開。并且表示愿意支援六千軍隊同去,畢竟光讓劉備軍自己去有些不合適,自己怎么也得出點兵。
劉備謝過劉焉,便出府整軍出發。
現在劉備擁有戰兵一千,輔兵兩千余。其中戰兵全部披鎧,輔兵亦全部披皮甲。就光憑這披甲率,也足以傲視全幽州了。
劉焉支援的部隊亦由鄒靖帶領,他們的部隊就寒摻多了,六千人中,兩千戰兵只有中級以上軍官披甲,還是皮的。另外四千輔兵則完全就是連武器都沒有的民夫。
順便說下,漢朝官軍的部隊并沒有戰兵、輔兵的分法。只分精銳和雜兵(普通士卒),只是趙二心里把他們劃分為“戰兵”和“輔兵”。而官軍的“戰兵”也干雜活,“輔兵”也得戰斗。遠沒有趙二自己訓練的部隊劃分得合理。
而且其中大部分人一看就是剛從之前的黃巾俘虜里挑出來的——這些俘虜趙二看不上,劉焉可是拿他們當寶。
現在,劉焉面前就站著一排膀大腰圓的壯漢——這些人之前還是黃巾軍渠帥程遠志的手下,現在已經宣誓效忠劉焉了。
劉焉看了看他們身上的肌肉,滿意地點點頭,然后親切地向其中一人問候道:“這位壯士,如此雄壯,不知平時都吃些什么啊?”
那人一看太守大人親自問候,頓時得意地有些忘形了,他自豪地一拍胸脯,昂首道:“俺平時吃得最多的就是兩腳羊”
“呸!”劉焉氣得大怒:“來人,給我把他拖下去砍了!”
兩腳羊,就是人。
~~b~~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