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短暫得慌亂之后,其中一名士子迅速冷靜下來,大聲發表了他的意見:
“大人,我們現在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弄清楚對方的大致數量,這樣才能據此作出對應的措施。”
此人的話十分有道理,立刻得到了眾人得認同。
如果敵人數量不算太多,那么就可以積極應戰,直接給來犯之敵一個教訓。如果敵人數量過于龐大,不是自己一方能對付的,那么就應該暫避鋒芒。或是拒城堅守,或是前往東平陵與曹操的郡兵匯合。
趙二又看了看曹操發的的公文,卻只得到了一個“大股、大量”的模糊信息。
大量是多大量?
另一名士子也冷靜下來,建議道:“大人,不如我們再派人去郡中詢問下,看看曹國相那里有沒有什么具體信息。”
趙二搖了搖頭,否決道:“不,曹國相這人我了解,他如果知道敵人具體數量,一定會直接在公文里說明。既然他沒說,那么就肯定是因為他也不清楚。”
眾人又開始議論對策。
一名士子思考了一會兒后說道:“大人,據我所知,自從黃巾之亂平定后,其余黨得數量便大大減少。其中勢力最大得黑山黃巾,在年初已經被朝廷招安,剩下得黃巾余黨,通常大者二三萬,小者數千,其質量也遠不如黃巾亂起之時。否則朝廷不可能坐視不理的。”
兩三萬?
這數量在黃巾之亂時候也不算少吧?就說質量不如那時候的,但是黃巾軍的質量已然低到一定程度了,再低也不會低得太明顯。
如果是在去年征討黃巾得時候,劉備軍遇上兩三萬的黃巾部隊,也不是不能打,但問題是現在趙二手里得力量少得可憐。
說力量少得可憐,并非是指他所擁有得全部軍力少得可憐。
趙二所擁有的軍隊目前分部于四縣:管縣、於陵、歷城、著縣。平均每個縣都擁有千余戰兵,以及數倍數量的輔兵。
總人數加起來接近兩萬。如果集中起來,才不會怕什么黃巾余黨!
但問題在于這些力量雖然龐大,但卻太過分散了。
集結是需要時間的,而且這還涉及到一個權限問題。
雖然趙二可以肯定,這些自己親手訓練出來的士兵,絕對會服從自己的任何命令。但在名義上,自己僅是一縣的長官,只有權力調動一縣的軍隊。貿然去調動他縣的士兵的話,難保不會引起曹操的不快,就算曹操護著他,別的什么人給朝廷上參一本,那也不是趙二能承受的。
至于那個兵曹的職銜之前也說過,只能用于訓練,無權統兵。
而若是去知會曹操,再等到他的兵符許可,那么往來所需要的時間又要耽擱不少。
自己這邊可以耽擱,但敵軍會不會等你耽擱好了再過來進攻,就完全不好說了。
這一思考的工夫,下面士子們又爭吵起來了:
“這個局面下,通常應該怎么辦呢?我想想先募集鄉勇,把人數湊起來!”
“縣尉大人之前已經募過了!”
“那就再募!”
“別說胡話了,縣尉大人駐扎在縣里的千余戰兵,已經是本縣目前能供養的極限了,要是再募,縣里的生產就會陷入停滯了。”
“不是還有輔兵嗎?”
“現在正是農忙時節,輔兵難以輕動,就算能動”
春耕過去了,現在又是秋收的季節了。
“那也不過幾千人,而且幾乎沒受過什么訓練。”
趙二帶來著縣的只有五百戰兵,其余戰兵和全部輔兵均為本縣臨時招募的,訓練工作剛剛布置下去不久,還沒有什么成果可言。
“還是得向國相大人求援!”
“郡里兵馬好像也不是很多,而且質量還不如咱們縣的。”
“要我說咱們濟南的郡兵早該擴充了,才幾千人夠干嘛的”
“你扯遠了!現在應該討論目前的問題該怎么解決。”
最后一個士子建議道:“不過確實應該向國相大人求援,郡兵雖然不夠,但是國相大人有權調動其他縣的士兵,整個濟南的兵馬加起來,再托以城防之利,應該是可以一戰的。”
趙二同意他的觀點,于是立即派遣一個縣吏快馬向曹操求援。
“奇怪”一名士子忽然出言道:“黃巾入侵的消息就是曹國相發過來的,他既然知道情況,肯定已經做好了準備措施那么他現在發來的這封公文是什么意思?”
眾人又仔細看了看曹操發來的公文:里面除了告知黃巾賊的消息外,并沒有發出任何指令,似乎僅僅是在通知一件與本縣沒什么關系的事一樣。
眾人又望向趙二,這些人里只有趙二與曹操接觸得多,對他更為了解。
“嗯”趙二好好思索了一番,然后不是很確定地猜測道:“據我對曹國相的了解他的意思應該是任由我自己決定應該怎么做順便考驗我的能力吧?”
可能是這樣吧。
“考驗”一名士子捏著下巴思索道:“在這種時候,是否說明曹國相對此很放心,并不認為這是什么難事?是單純對大人太有信心,還是原本就另有后招?”
“哎呀!”另一名士子突然叫道,“既然是考驗大人的能力,那是否應該叫回剛才求援的縣吏?”
趙二搖頭道:“不必!在有外援可以利用的情況下還非要自己單干,那是愚蠢的行為,我們只需要做好自己能做的即可。只要能成功度過此次的危機就算是能力最好的證明了,至于最終用了什么方法,都是次要的。”
“那么眼前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我看,還是先派部隊過去偵查一下敵情比較好!”
“同意!”
“同意,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去偵查一下正合孫子之精要!”
“對對對,這才是上策!”
趙二一看大家都同意,便也同意了,然后問道:“那么就派人去邊界偵查一下吧不過,誰來帶隊呢?”
如果只是派出一些普通的哨探,那么自然不需要專門指派人來帶領。不過少量的哨探是難以偵查出龐大部隊的情況的,必須要足夠規模的偵查部隊才行。但如果是專門派出一支偵查部隊,則就需要有一個夠分量得人來帶隊了。
畢竟偵查部隊不僅需要探明敵人的數量,在情況緊急的時候,還有可能要擔任拖延敵軍的任務。
以往的時候,能獨自帶兵執行任務的,有劉關張三兄弟、自己,以及趙正、劉川等高層軍官。
而現在,除了自己以外,其他人都不在著縣。劉關張三人自然在管縣,趙正和劉川分別在於陵和歷城縣。沒有這兩個親信軍官在那邊的話,難保那些士兵不會出什么問題。
“在下愿往!”
“在下亦然!”
“在下”
幾個士子自高奮勇起來,紛紛表示愿意承擔此危險任務。
趙二才不敢讓他們去,開什么玩笑,你們這幫耍嘴皮子的家伙,別說沒帶過兵,連軍營里啥樣都不是很清楚!讓你們帶隊,我還不如叫個軍營里的伍長去帶。
趙二抬手制止了他們的報名:“罷了,還是我親自去吧!”
眾人一聽縣尉大人要親赴險地,連忙勸止道:“不可!”
“不可啊大人,大人怎可親赴險地!”
“大人三思!”
趙二疑惑道:“怎么,有何不妥?”
他自己又不是沒帶過兵,雖然臨陣指揮能力還稍微差點事,但若只是去偵查一番的話,還是沒什么問題的啊!
“大人,您身為縣尉,是縣里的主心骨!您可不能輕動,縣城里需要您來坐鎮才是啊!”
哎?
這不是當初我勸劉備的話么?
特么你們拿我勸別人的話來勸我?笑話!
趙二當即拍板:“吾意已決,諸公毋須多言!”
趙二執意要去,眾人見勸阻不成,便紛紛要求跟著縣尉大人一起去,美名其曰跟著縣尉大人“長長見識”,其實就是去湊熱鬧。
趙二倒是不反對,但是跟他們約法三章:不得干擾行軍,生活用度及仆從自備,戰時無條件聽從軍令。
趙二還提醒他們:“這軍營里可不比你們家里,各方面條件都是很艱苦的,吃住方面可是只有粗糧、肉干和簡易帳篷。其他一概沒有,周圍也沒有商人。你們自備物資的話可要準備周全。這可比平時你們遠游要艱苦多了!”
士子們紛紛表示不怕吃苦,心里想著有自家仆人跟著照顧,苦也苦不到哪去。
趙二又提醒說:“艱苦還是小事,這次行軍可是隨時可能遇到敵人,如果發生戰斗,那時候可就有性命之虞。”
士子們又紛紛表示不怕死,為了給縣尉大人效力,他們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心里卻想著他縣尉大人都敢親自去的地方,自己應該也不會有事才對。
總之就是完全不把趙二的警告當回事。
趙二也由得他們,給他們一天準備時間,后天一早開拔。
士子們覺悟還挺高,說軍情緊急,不用后天,明天一早就可以過來報道。
趙二一聽挺高興,就下令明天開拔。
~~b~~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