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堅一臉驚訝地看著趙二,心說:他這方略如何先不評論,這趙二什么時候說話變得這么文縐縐了?不會是別人的主意,他照著背的吧?
張溫見趙二說得有模有樣的,覺得這趙二的確有兩把刷子,孫文臺果然沒有騙我。
但張溫細一分析趙二話語中的內容,問題又來了:
趙二的意見與周慎相反,這讓張溫有點拿不定主意:“這個”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董卓這廝突然大笑起來,在眾人厭惡地看向他時,卻聽他大聲夸贊道:
“沒想到一個不知從哪里冒出來的小小縣尉,說得倒是很對嘛!就應該這樣,今且宜靜守以待天時,不可妄興大兵,恐有不利啊!”這話的后半句說得跟田豐一樣,但語氣卻嘲諷無比,招恨程度遠勝田豐十倍。
趙二心說,就算你董卓是在夸我,我也高興不起來,更況且你這夸得還不好聽!
執金吾袁滂首先怒斥董卓道:“朝廷興仁義之師,董卓你何得出此不祥之語!”
得,逢紀也出場了,就看袁紹怎么說了。
不想“袁紹”還沒發言,陶謙先插了一杠子:“老夫覺得趙參軍之言,有些不妥。”陶謙說到這,歉意地看了眼趙二。
趙二當然不介意有人反駁他,謙虛道:“陶參軍盡可直言,小子年輕,還望陶參軍指正。”
陶謙頓時對趙二好感大增,便直言道:“趙參軍言我軍糧草優于彼軍,其實不然。我軍糧草,只能依賴后方運送,極為不便。而敵軍騎兵每日四處搶掠,短時間內尚無糧草之憂,而時間長了受苦的可是當地百姓啊!”
袁滂也附和道:“對,朝廷的糧食也不是白來的,每日供應二十萬大軍,時間長了朝廷也吃不消!”
董卓嗤了一聲,不屑道:“嘁,迂腐之言!打仗哪有不影響百姓的,無論我軍怎么打,百姓都一樣遭罪,索性根本不用去管他們!至于二十萬大軍供養困難也好辦,干脆把那些沒用的部隊遣散掉不就好了!只留下少數精銳即可。”
不得不說,這董卓的話確實有幾分道理,只是特別的不中聽。
袁滂大怒:“放肆!朝廷花費無數,才集結起這二十萬大軍,豈可由你董卓一句話就解散!”
董卓狀似無所謂地兩手一攤:“解散不解散隨你們,反正到時候糧食不夠吃了別叫喚!”
“你!”
張溫再次跑出來打圓場:“好啦好啦,不要爭吵,咱們只談事情,談事情!”
張溫雖然說只談事情,但有董卓在場,又怎么可能只談事情。
之后眾人又半談半吵地爭論了一陣子,終于還是立即進兵的支持者占了上風。
張溫點了點頭,決定少數服從多數。他剛要正式下令進兵,不想董卓卻放下狠話道:“哼,要進兵你們去就好,恕本將不奉陪了!”
說罷直接離開軍帳。
“太過分了!”
“無禮!”
“大人,在下請求立即將董卓軍法處置!”
孫堅這次也不需要再耳語了,因為他已經知道了董卓現在已是帳中眾人公敵了。他再次向張溫建議道:
“大人,董卓輕上無禮,是第一條罪狀。邊章、韓遂胡作非為已一年多,應當及時進討,而董卓反說不可,沮喪軍心,疑惑將士,是第二條罪狀。董卓接受重任而毫無戰功,召其前來又滯緩不前,反倒狂妄自傲,是第三條罪狀。在下懇請大人當機立斷,治其罪!”
張溫依然猶豫不定,任眾人怎么苦勸也沒下令處置董卓,最終大伙不歡而散。
第二天張溫準備再次議事時,探馬來報,說敵軍主力正開往美陽,似乎欲與官軍進行決戰。
得,自己這邊慢吞吞地還沒打過去,對方先按耐不住打過來了,這下直擊金城的計劃算是泡湯了。
袁滂不禁埋怨道:“若不是董卓殆誤軍機,遲遲不來報道,我軍早就打到金城下了!”
董卓嘲笑他道:“那你就去打啊,說得好像打仗很容易一樣!”暗諷袁滂不懂軍事。
袁滂再度暴怒:“豎子無禮!”
張溫只得再次打圓場:“諸位還是先說說,眼下我軍應當如何應對。”
孫堅建言道:“大人,敵人騎兵眾多,利在機動靈活,而不善正面決戰。我軍雖眾,弊在行動遲緩,而利在正面交鋒。此時敵軍放棄自身之利,而以其短擊我軍之長,此正是天賜之良機。我軍應立即應戰,正面擊破敵軍!”
官軍在正面決戰方面不一定真的擅長,但現在的情況下,也就只能打打正面決戰了。指望他們玩什么牽制騷擾、迂回包抄這種“靈活”的差事,還是太難為這“二十”萬軍隊了。
趙二想了想,覺得既然敵人騎兵強,我方步軍眾多,還是堅守不出為好。但又怕自己說出這個后,被董卓稱贊,而把自己置于眾人對立面,所以干脆閉口不言。
趙二現在很矛盾,他的意見常跟董卓相同,但董卓又為眾人所不喜。更關鍵的是,自己就算想支持董卓,董卓這人也不會領自己的情啊!
董卓一直在觀察眾人的神情,他見趙二欲開口而又停下,立刻猜到了他想說啥,便惡意地問道:“不知趙縣尉有何意見吶?”
趙二大怒,心說我是得罪你了嗎?這么針對我?
你想要讓我說出我原本想說的,我偏不!
于是略一思索:“嗯這個,在下認為”
趙二往孫堅這邊挪了兩步,然后大聲道:“在下支持文臺兄的意見!”先堅決地表面立場,而后
“不過,在下還有一個想法。”
直接正面決戰肯定沒啥好結果,但又不能說堅守不出的話,于是趙二便另辟蹊徑道:“在下覺得,這仗不能硬打!雖然我軍人多士眾,但是直接硬打損失也大,我們得為朝廷節省一些。所以在下有個計策,或許能減小些損失。”
張溫和袁滂都贊許地點了點頭,事事為朝廷考慮是很對的,這個年輕后生很懂事嘛!
張溫微笑著鼓勵趙二道:“雙飛盡管直言,計策能否見效由天注定,我們做臣子的只需盡力而為即可。說說吧,什么計策?”
趙二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來到地圖前,然后借了一支筆,問眾人:“我可以在上面畫嗎?”
張溫揮手道:“無妨,畫亂了老夫再令軍士呈上一幅就是了。”
于是趙二放心地在上面涂鴉起來,他邊畫邊說道:“我軍目前軍隊數量有十余萬”
現在在談正事,就不扯什么二十萬了:“原本在下是打算讓我軍分成兩部,以形成相互支援、夾擊之勢。”
順手在美陽畫了兩個相鄰的小圈,“但是考慮到我軍機動遠不如敵軍,貿然分兵容易被敵人逐個擊破。所以兩個營地應當相鄰,至少距離不能太遠,這樣縱使機動力不足,亦可以隨時互相支援而不受影響。”
趙二摸了摸下巴,略一思索,繼續道:“然后就是重點了。我軍雖然不如敵軍騎兵眾多,但是也是有不少騎兵的。”
官軍的確有不少騎兵,其中還有五千鮮卑騎兵,是之前皇甫嵩平亂時,鄒靖(沒錯,就是當初涿郡的那個破虜校尉鄒靖)專門去鮮卑那邊招募過來的。
“這些騎兵需要充分利用起來。如果只是任由他們混雜在大部隊中,那就太浪費了。所以我認為應當把他們單獨分離出來,獨立成為一軍。”說著在兩個小圈上面又畫了個細長條
趙二忽然愣住了,這形狀怎么這么猥瑣?
不管了,猥瑣就猥瑣吧!能把事情說清楚就好。
~~b~~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