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練兵期間,一個老熟人過來找到了趙二,他一進來就下拜行禮,臉上卻帶著極為自信的笑容:
“樂毅拜見趙大人,恭賀刺史大人在劇縣練兵成功!”
他就是管仲的女婿——樂毅。
這個一臉憨厚相,如同一個種地農民一般的小伙子,其實是個心毒手辣的兇狠角色。
當然,不是說這人有多么道德敗壞,僅僅是做事時,比起他那性格保守的岳父,更為激進一些,手段也更為靈活一些罷了。
也正是因為他的激進,所以管仲的事業才能夠在那么短的時間內遍布濟南,而等到趙二擔任青州刺史后,也有足夠的信心和實力能夠盡快一統整個青州的商界。
要是沒有樂毅,光憑保守慣了的管仲可做不到這些。
雖然翁婿兩個人作風截然不同,但兩人間的關系卻十分融洽。管仲雖然趨于保守,但對于女婿的激進行為,并不阻止,反而提出不少降低風險的改進意見。而樂毅也很樂于聽從管仲的建議,并不認為他的岳父多事。
“不必多禮,可是管仲讓你來的?”趙二微笑著請他起身,繼而問道。
管仲與樂毅都是身份低微的商人,且都沒有表字。趙二這個高官直接稱呼他們名字沒有任何不妥,不算失禮。
樂毅也不墨跡,當即起身答道:“正是。在下此次前來,正是受岳父所托,專程來協助刺史大人的剿匪大業的。大人之前交代在下的事,也已經完成,保證讓您滿意!”
不要小看這個商人,商人在戰爭中的作用可絲毫不亞于一支百萬大軍。很多時候百萬大軍都做不到的事,一個商人卻能做到。
似乎是為了展現能力,也是為趙二準備一份見面禮,樂毅一來就送來了一份木簡以及大量繪制在絹布上的地圖——里面是北海國境內最新最全的匪寇資料。
里面的內容不僅比北海國官吏們提供的那份詳實得多,其中很多內容甚至只有那些匪寇的高層人員才知道。比如那些匪寇的存糧數目、兵力分布,甚至營寨內部的詳細布局都清清楚楚地展現在趙二眼前。
以商人的身份作為掩護,暗中去做間諜的勾當,這是在戰爭中商人的作用之一。
樂毅在幾個月前,便經過了趙二的許可,開始暗中與北海國境內的匪寇們進行接觸,偷偷向他們出售匪寇們所需的糧草、兵器和生活物資。
要知道那些靠搶掠為生的匪寇們,可沒有什么正規的購買物資的渠道。這些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們,是休想能夠像正常人一樣進城采購的。就算偷偷偽造身份,混進城中購物,也很難大批量采購,那樣會引起官府的懷疑。
至于鄉間,匪寇們更傾向于直接搶掠他們,而不是同鄉民們做生意。這也使得某些稀缺物資會被鄉民們藏匿起來,不被匪寇搶到。
正如同當初臥驢山的那群匪寇一樣。
糧食和兵器倒也罷了。某些特別的生活物資,對于匪寇來說就實在是難以獲取之物了。比如只能通過與外來商隊貿易而獲得的外地物資,如一些礦物(比如煤炭),毛皮,藥材,調味料,膠,漆等等。
雖然中國自古號稱小農之家,自給自足,比起西方社會對貿易的依賴小。但若是真離開了商人,那社會立刻就會倒退回原始部落去。
當然,肯冒大不韙同匪寇直接進行貿易的商人也不是沒有,但畢竟都只是些小商戶,甚至是個人行為。他們可沒后臺撐腰,一旦被發現就是抄家滅族的風險。
所以供貨量極小,價格也高到離譜。
而樂毅的到來,則無疑向這些匪寇們敞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只要你肯出錢,想買什么我都可以盡力給你弄到,甚至某些朝廷明令的違禁品,也不是不可以。而且價錢公道,雖然比起市價仍然要貴上不少,但比起那些小商戶爆出的價格,那簡直是便宜太多了!
那些匪寇們雖然時常為糧食物資發愁,但錢可是不缺。他們在搶掠時可是搜刮到不少錢財,而這些錢財在以往偏偏又花不出去!現在好了,錢也有地方花了,生活物資也不愁沒地方買了。
所以匪寇們對于樂毅他們是舉雙手歡迎。不僅對他們招待熱切,而且對于自己營寨內的很多機密也并不避諱,任由他們觀瞧。
即使有那性格謹慎的、不想泄露太多自己秘密的首領,也無法掩飾住自己營地的很多信息:你每隔一段時間總要買鹽吃吧?從你每月買了多少鹽,就可以推斷你營寨里有多少張吃鹽的嘴。你的手下進行搶掠或者占地盤時,總會出現受傷的吧?總得買些傷藥吧?通過你臨時買多少傷藥,就能判斷你最近有多少戰斗減員諸如此類,單純通過與你貿易,能推斷出的信息就極其之多。
更別提賄賂中層頭目等更直接的手段了。
就這樣,樂毅用幾個月的時間,弄到了官府捉俘虜也搜集不到的詳細資料。還順手擠垮了不少同匪寇貿易的小商戶。
趙二大大夸獎了樂毅一番:“很好,本官有樂毅相助,何愁匪患不平!你可比古代那個樂毅有用多了!”
樂毅聽聞趙二居然對他有如此高得評價,亦不由躬身一禮,謙虛道:“大人謬贊了!”
作為獎勵,趙二給樂毅弄了個吏員的身份,使得他出行更為便利,與官場上的人打交道也更為方便。
拿到資料后,趙二便找到劉關張幾人,開始制定接下來的軍事計劃。
首先是劉備給出了他的意見:“訓練完成的軍隊,為兄打算讓他們在秋收前出擊。如此一來,就可以盡最大程度地避免鄉民們的損失。”
一到了秋天,各路隱藏起來的匪寇們就會漸漸地開始浮出水面,蠢蠢欲動起來。因為匪寇們會在每年秋季秋收時節,對鄉民們進行劫掠行動。
而在秋收前出擊,將那些覬覦麥田的匪寇們擊潰,農民們的糧食就會非常安全了。
簡雍不由提醒道:“北海境內的匪寇數量眾多,遠非濟南可比。在秋收完成前,不一定能全部清理完。剩余的匪寇很可能會懾于形勢,而選擇逃離北海。”
張飛則滿不在乎道:“那怕啥,他們能跑哪去,只要不出青州,遲早要被咱們給收拾了!”
劉備點了點頭,說道:“正是如此,如果這些匪寇選擇逃離,正好耽誤了秋收搶掠的時間,周邊郡國的農民們也可以有時間來把糧食藏好。”
這劉備還真是仁善,處處想著百姓。
關羽也提出了他的意見:“咱們可以繼續執行當年初到管縣時的政策,幾個人分別帶領一支部隊,進行抓捕競賽,這樣不僅可以將那些匪寇變為勞力。而且多路出擊之下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關羽之前在濟南時參與的幾次競賽中,與張飛的成績半斤八兩。關羽自認為已經吸取了足夠的經驗,這次一定能勝過張飛一頭,重拾自己二哥的威嚴。
張飛自然拍手叫好,他也自信自己能勝。
趙二一看他們把該說的都說了,于是只提出了自己并不獨立帶兵,把機會讓給更多軍中的高級軍官的意見。
這次練兵,趙二共訓練了五千余戰兵,和同樣數量的輔兵。如果只是北海境內作戰,這些輔兵數量足夠了,但以后要是需要遠征,這點輔兵就不夠了。不過沒關系,等收復了整個北海,讓該地的流民們都安定下來,輔兵的兵源就會變得十分充裕了。
至于駐扎在劇縣內的北海國原郡兵,趙二也吸收了一部分進部隊,除了補充兵源外,他們中的一些軍官對趙二來說也是必要的。
畢竟大漢官軍中也是有不少可以吸取的東西的,原先趙二窮,養不起,現在不同了。
計議已定,大軍便在中平四年秋出發了,帶隊的一共有五路人馬:劉備、關羽、張飛、趙正、王朝(高級軍官之一)。每支部隊數量不定,都是根據資料中敵人數量而定的,戰斗計分也是按照比例來。
趙二則在劇縣城里,跟簡雍一起,為大軍做一些后勤工作。一方面趙二自覺不適合獨自領兵,另一方面趙二現在是刺史大人了,外人眼中名義上的頭頭,自然要“坐鎮城中,不可親身犯險”。
當然,主要是簡雍在做,趙二只是負責給他撐腰。
趙二查了查資料,原本想讓軍隊先去剿了年初時包圍劇縣的那伙匪寇的。沒想到那伙匪寇在當初撤圍后不久,就因為過冬無糧,生生餓死凍死了大半,最后不得不被另一伙匪寇給吞并了,而吞并他們的這伙匪寇又在前不久發生了內訌,分裂成了幾部。這幾部人馬又各自下場不同,或被其他匪寇吞并,或滅亡,或逃離北海
真是報仇無門啊!氣死趙二了!
覺得郁悶地趙二,在城里呆得無趣,便進入了剛好準備又一次出擊的劉備隊伍,正好去散散心。
沒想到,這一去,卻意外地收到了一個三國演義中的名人。
~~b~~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