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備見趙二居然跑自己隊伍里來了,便笑道:“喲,雙飛啊!你這大忙人怎么有空來為兄的隊伍里來啊?”
趙二這人,是忙得時候真忙,閑得時候真閑。之前一直忙著主持練兵,經常忙得腳不沾地的。而等練完兵后,又沒事可干了,天天坐在衙門里頭打哈欠。反倒是劉備,一直以來閑得時候多,忙得時候少,這次出來參與剿匪競賽,屬于難得的有事做。
趙二又打了個哈欠,道:“城里呆得無聊,來你隊里打發下時光!
劉備不由調侃道:“那這次由雙飛你來指揮如何?”
趙二連忙擺手道:“別!我可懶得干這個,還是劉兄你來吧,我就旁觀就好!”
劉備感嘆這趙二還真是特立獨行,難以預測。于是不管他,專心去清剿敵人。
一路無話,在部隊途徑一個村莊時,劉備下令全軍停下,在這里臨時休整一下。
劉趙二人則帶著親兵進入村里,向村民們打探消息。聽這里的村民講,這附近有一座廢棄的塢堡,塢堡后面有個山谷,里面生活著不少流民。
那些流民都是最近才聚集到那里避難的,因為那里有一位十分厲害的郡兵軍官守在那里,那位軍官曾經多次擊退來犯的匪寇,使得附近匪寇都不敢再進犯那里。而流民們便安心地在山谷里開辟田地,定居了下來。
有個村民說,他們村子的很多人也打算過一段時間搬過去避難,畢竟有個安全的地方,總比在這里受匪寇威脅要好。
劉備便安慰他們說你們不必去避難了。因為我們的軍隊將很快消滅北海國境內的所有匪寇,到時候,整個北海國都將成為安寧之地,你們也可以過上好日子了!
那些村民見劉備面目和善,麾下的部隊裝備精良,且對他們秋毫無犯,便信了幾分。
趙二便趁機問了那個山谷的位置,打算去看一看。
這個軍官能夠保境安民,自然是有幾分本事的。只不過他本人的人品如何,只根據村民的描述,是很難判定好壞的。
按理說他身為北海國部隊的軍官,理應呆在國都聽候上級的指揮。但他此時卻留在山谷,而不回國中報道,究竟是為了什么?
如果是單純為了保護流民,那這人自然是良善之輩,可以委以重任。但若只是攜民自保,甚至有進一步的野心,想要自立。那這人可就要盡早消滅掉了。
于是趙二建議劉備先去那個山谷看看情況。劉備自然同意,他也想看看這個保境安民的郡兵軍官是個什么人。
這也就是劉備,如果換了張飛或者其他軍官的隊伍,雖然最終也會聽趙二的,但他們就會多少考慮下是否會因此延遲剿匪時間,而減少比賽分數了。
而劉備參與競賽的目的單純就是為了剿匪,對于名次什么的,根本毫不在意。
部隊改變方向,拐了個小彎,便發現了那座廢棄的塢堡。趙二一看,便知道這座塢堡為什么被廢棄了:
塢堡的外墻坍塌了一大段,現在被一些亂石和樹枝之類的玩意填補了空缺。而透過亂石的縫隙,可以看到里面還有不少倒塌的房屋。
這塢堡要么是曾經被匪寇攻破過,要么就是遇到什么地質災害,塌了。
劉備的軍隊一接近,便見到塢堡望樓上有人揮動了幾下旗幟,然后便見到一些穿著漢朝士兵軍服的人集結到了城墻上,手持武器,做好了戰斗準備。
趙二調侃道:“速度還挺快的嘛!”
劉備點了點頭,附和道:“是!不愧是能夠多次擊退匪寇的人,有些本事!
劉備命令部隊停住,自己與趙二外加親兵們縱馬上前,走到距離土墻一箭之地處,以示自己無惡意。
土墻上一個身材魁梧,身披鐵鎧的大胡子大聲喝問道:“你們是什么人?來此有何貴干?”
劉備剛要開口,趙二抬手阻止了他,心想區區一個郡兵軍官,哪配讓劉兄親自答話。
于是改讓一名親兵開口回答:“前面的人聽著,我們是新任青州刺史的麾下,帶隊的正是青州刺史趙大人和別駕劉大人,聽說你們這里有個郡兵軍官?快快出來回話!”
那個大胡子一愣,隨即立刻起身行禮道:“在下北海國郡兵前部左曲左官武安國,正是你們要找的那個人!”
說完當即對身邊人下令道:“快開門,我要出去迎接!”
有人阻止道:“大人,不可輕信啊,萬一有詐”
武安國并沒有聽他的,反而訓斥道:“別傻了!你看那隊伍衣甲鮮明,軍容齊整。一看就是正規軍,怎么可能會是匪寇假扮!”
說完自顧自地下了城墻,打開堡門,出來行禮道:“下官武安國叩見刺史大人,別駕大人!”
武安國?
居然在這里,嘖嘖,有趣!
劉備上前扶起了武安國,稱贊道:“將軍請起!將軍保境安民,實在功德無量啊!”
武安國連連稱不敢:“在下只是一介左官,將軍一稱,實在當不起!”
將軍一稱,如果按正規得來,必須得是偏將以上的軍職人員,才能被稱為將軍。但在實際生活中,武官無論高低,大多也會被稱為將軍,屬于叫著玩的性質,多是為了方便。所以像張飛這樣的無官職草根,在衙門里也總被人稱作張將軍。
客套了一番后,武安國便邀請趙二他們進入谷內參觀。趙二也不怕有詐,安然地跟著武安國進去觀瞧。
這武安國可是演義里的一位正面人物,跟孔融混的,怎么可能會害他?
期間,劉備向武安國詢問他們之前的情況,武安國沒有隱瞞,如實告知了劉備。
這才得知了事情的緣由:
原來,這武安國原本是帶隊跟著前任北海相出來討伐賊寇的,后來軍隊戰敗,武安國與大隊失散,便流落到了這里。當時的他身邊只有本隊剩余的幾十個士兵,發現了這座在當時就已經廢棄的塢堡后,便決定暫時駐扎在這里,以躲避匪寇大隊的追殺。
而這塢堡雖然已經廢棄了,但卻不是空的,有一部分流民躲在這里,靠著里面的破屋遮風擋雨。
武安國他們原本想著在此休整一晚后,便回劇縣報道。誰知當天便來了一小股流寇,匪寇見了官軍自然沒什么好說的,沖突一觸即發。
好在流寇數量不多,武安國憑著個人武勇輕松將他們擊退。
沒想到那股流寇并不甘心,也不知是天生缺心眼還是腦子被餓抽了,非要跟武安國他們這幾個要糧沒糧、要裝備沒裝備(只武安國有一副劣質鐵鎧)的敗兵過不去。第二天又過來挑釁。
武安國雖然能夠擊退他們,卻沒辦法徹底剿滅他們。只得眼睜睜地被流寇困在塢堡里。
這時候那些流民援助了武安國他們,給他們提供了一些之前儲存的野果、蘑菇等食物。武安國等人在吃飽了后,便靈機一動,玩了個設伏,在流民們的幫助下消滅了一部分流寇,狠狠地打擊了流寇的氣焰。
如此一來,那些流寇的腦子終于變得清醒一些了,便撤退了。
而武安國也因此欠下了流民們的恩情。流民們請求武安國留下,保護他們一段時間,并告訴他,現在這邊通往劇縣的道路已經被匪寇阻斷,武安國想回也很難回去。
武安國只好留了下來。
后來,陸續有流民們途徑此地,他們看到這里有人保護,使得他們能夠免于被匪寇襲擊,便也留了下來。人數一多,便有人建議在鄔堡后面的山谷里開墾些田地,這樣一來他們也能夠長久地安定下來了。
于是有人播撒種子,有人搭建房舍,有人加入武安國的防衛隊伍,剩下的人去附近山林里搜集食物,漸漸地,便在此地形成了一個小型世外桃源。
雖然這一切都歸功于武安國,但他本人卻并不愿意擔任這些人的領袖,他只是單純地以防衛隊軍官自居,每天堅持親自在塢堡土墻上巡邏,晚上就住在塢堡的房子里,谷內的事情他從不干涉。以至于谷內的領導位子由流民中的幾名老者擔任了。
趙二簡單巡視了下谷里,又親自問了谷里的一些流民后,確認了武安國所言非虛。這樣一來,就可以確認這個武安國確實是個好人了。
有武勇,會使用計謀,有觀察力和判斷力,知恩圖報,又不貪戀權位。
嗯,是個不錯的人!
趙二用眼神示意了下劉備,劉備也會意地點了點頭。
漢朝軍隊的編制,據《后漢書·百官》記載,“部下有曲,曲有軍候一人”,“曲下有屯,屯長一人”。但據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和居延地區出土的漢簡,部分左、右部或前、后部,曲分左、右曲或前、后曲,部、曲之下還有官(分左、右官)、隊(分前、后隊)、什伍等。上述文獻與文物,對漢朝軍隊中、下級組織的不同記載,很可能是不同地區或軍隊存在著不盡相同的編制。
~~b~~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