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南皮城沒有強將駐守,但它畢竟是一郡之治所,城高池深,防御力不弱。
之前郡守袁紹在時,曾經在其麾下眾文武的建議下,專門加高、加固了城防,甚至還修建了不少箭樓等設施。他依靠袁家龐大的人脈和資源,將城內存糧、箭矢、礌石滾木等守城物資更是備得充足,糧倉、武備庫都被填得滿滿的。
而城下也因為提前得到消息,而早已挖掘了不少坑洞陷阱,拒馬尖樁更是不要錢地擺滿了空地。
現在負責南皮城防的人是南皮縣令,他已經動城內各大世家出人出資,齊心協力防守南皮。
這個時候沒人會想著去當叛徒,亦不會作壁上觀誰都知道,一旦城破,這幫殺人不眨眼的黃巾賊不會接受任何投降……他們只懂得破壞。
到那時,沒人能逃過劫難。
反觀波才這邊,他麾下的黃巾軍士卒雖然戰斗力確實比得上中平元年時期的朝廷官軍,然而……他們依然不擅長攻城。
畢竟他們這些年來只有與官軍游斗的經驗,很少攻城。即使要攻城,也是專挑那些城墻低矮、沒有多少士兵駐守的那種城,或者趁夜偷襲疏于防護的塢堡。
像南皮城這種大城,他們以往向來都是望而卻步,連攻打的想法也沒有過的。
波才不由得有些發愁,怎么攻打呢?造些攻城器械,還是直接蟻附攻城?
攻城器械倒是好辦,挾裹的平民里面,肯定有曾經為官軍服役過的木匠,但是具體造哪些器械,造多大,造多少,又該怎么使用呢?
蟻附攻城又是否能在短時間內攻下來?
估計不行。
波才又看了看地圖,幽州與青州派兵來圍剿他們的消息,波才已經知道了。身為軍事才的他,從一開始就在渤海邊境布置了大量斥候,一旦有異動,立刻就會匯報到自己這里。
幽州會派兵,這有些出乎他的意料。畢竟在他的印象中,幽州現在的主事者,幽州牧劉虞,一般不會插手別州事務。至于公孫瓚與劉虞不和的事情,一般只有國內上層人知曉,隱居民間的波才是不知道的。
不過也不必太擔心,先派人纏住他們,等弄清了他們虛實再做針對性的打擊。
至于南面的青州,波才則早已做了大量準備,在那里設下了一個又一個的埋伏圈,等著他們往里鉆。
現在波才的考慮是,如果這些埋伏能對付青州軍,自己就繼續安心攻城。如果不能,自己再南下親自去收拾他們。
張飛處。
張飛帶著一支隊伍正在向北前進,沿途遇到了不少黃巾軍零散部隊。張飛并沒有搭理他們,因為他知道此時缺少騎兵的他,僅靠步卒去追殺這些散兵游勇的話,效果不會太好,空耗力氣而已。
他看了看地圖,這是由樂毅在渤海的貿易伙伴所提供的,并根據以往從渤海逃難過來的流民描述而補充完整。
“這里是……重合縣北?應該沒走錯吧!”
張飛搖了搖頭,收起地圖,繼續前進。走著走著,他發現那些黃巾軍見自己不去攻擊他們,膽子便開始變大了,一開始只是離張飛他們有些近,到后來干脆開始試探著發起了攻擊。
張飛大怒,當即下令攻擊。因為青州軍營養狀況良好,訓練充足,所以即使身披甲胄,依然能夠追上敵人那些僅著單衣的黃巾軍。很快便將敵人殺死不少。
張飛現在穩重了不少,見打擊敵人囂張氣焰的目的已經達到,便停止了追擊,繼續前進。因為再追下去,隊伍就會分散,而給敵人機會。
然而他看了這些黃巾軍的堅韌。
見張飛放棄了追擊,他們膽子又瞬間恢復,再度聚集起來,開始下一輪的攻擊。
張飛不由感到頭疼了。
以往在青州剿匪,都是事前有樂毅和俘虜們提供的詳細情報,自己有備而去,敵人坐等挨打。哪像現在,自己對敵人分布一無所知,而敵人卻隨時在監視并騷擾著自己。
張飛不由罵道:“****的高順,練個騎兵都多久了,現在還沒練好!”
他想著現在手里若是有一支騎兵在,又何懼這些黃巾軍騷擾?
另一邊,武安國的表現則比張飛好得多。他雖然也遇到了黃巾部隊的騷擾性攻擊,但他并沒有選擇追擊敵人,而是命令部隊嚴防戒備,如果敵人離得遠就不去管他們,如果離近了,就直接命令部隊中的弓弩手放箭,射殺所有進入射程的敵人。
而太史慈那邊就更不懼了,他一開始的做法跟武安國相同。后來突生一計,他先命令部隊中的弓箭手假裝箭矢不夠用的樣子,箭矢射得越來越稀疏。
幾次之后,干脆停止了放箭。
黃巾軍一開始還不太敢靠近,等后來發現對方果然不射箭了后,便誤以為他們箭已經射光,于是開始大膽地靠近,最后距離近到只要跑上幾步就能挨上對方的程度。
狡猾地黃巾軍開始扔石塊砸青州軍。
而太史慈則下令不許反擊,忍著。
待到敵人進一步放開了膽子,開始大量靠近時,太史慈突然下令弓箭手射擊。
“嗖”“嗖”“嗖”……早已憋足了氣的青州軍將一片箭雨射過去,敵人躺倒一大片。
太史慈又下令追擊了一會兒,殺死了大量的敵人。
這下周圍清靜了不少。
再張飛那邊,他雖然脾氣開始轉好,但那也是有限度的。經過黃巾軍的多次襲擾后,他終于忍受不住,帶著部隊中僅有的少量騎馬士兵向敵人發起了追擊,而身后的青州軍步卒為了防止張飛出現意外,也緊跟了上去。
張飛這次狠狠地殺了不少黃巾軍,這才稍稍消氣。
然而等他平靜下來后,再從懷中掏出地圖一看……
發現自己迷路了。
如果是在別的地方,手上有地圖的情況下,只需要隨便朝一個方向搜尋,很快就可以找到最近的亭舍,進而打聽出自己所在的位置。而地圖上的標志物也主要是以亭舍為主。
然而現在渤海郡大多數地方已經被黃巾所肆虐,亭舍大半被毀壞。即使張飛找到了亭舍,也只能看到一片廢墟,而無法從廢墟中辨明這是哪個亭。
該怎么辦呢?
等著高順來找到自己?
此時的高順正在實驗他的訓練成果。在他看來,以青州軍步卒之精銳,打打渤海郡這些戰斗力如草芥的對手,根本毫無懸念。故而雖然他的任務是游走支援,但是在他心里,他的唯一任務就只是實驗。
他也看了看地圖,渤海郡一馬平川,全是平原,沒有山,河流有一些。很適合騎兵發揮。
于是他隨便挑了附近一支黃巾部隊,然后以他們為“白鼠”,拿來當實驗對象。
首先是正面沖擊訓練,“全體聽令,列陣!”
青州騎兵們便列成了一個騎兵方陣。
“舉矛!”騎兵們手中的一桿桿騎槍被舉起,矛尖向上。
“勻速前進!”隨著一聲聲“駕!”,馬匹開始抬蹄前進。
“加速!”馬匹開始跑。一開始同一排的馬匹與馬匹之間產生了落差,有的在前,有的在后。
在跑了一段距離后,在各級軍官的指揮調整下,騎兵們又重新形成了一排。
待看到各方面都差不多了后,高順下令:“沖鋒!”
馬匹開始逐漸增加到最高速度,中級軍官則下了進一步的命令:“矛放平!”豎起的長矛開始放平,矛尖指著前面早已開始慌亂逃竄的黃巾軍。
在高速沖鋒下,青州騎兵們很快追上了敵人,騎槍與敵人肉體間發生了血肉橫飛的碰撞。
“啊!”“哎呀!”“媽呀!”……慘叫聲此起彼伏。
高順看到此景后,并沒有繼續放任他們追殺下去,因為殺這些人不是此次實驗的目的。他下令:“整隊,集合!”
大部分騎兵依令重新集合在了一起,剩下的騎兵卻仍在亂跑。不是因為他們不肯聽令,騎兵隊的紀律訓練早在訓練的初期階段就已經完成了。
他們沒有集合單純是因為馬術不精,沒能控制住已經開始興奮撒歡的馬匹。
高順嘆了口氣,而后繼續等待。這種情況在他的意料之中,他只是感嘆自己的騎兵到底還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徹底畢業。
青州不比并州,入伍前就會騎馬的人很少,大多數是連馬都沒見過的莊稼漢。騎驢的經驗或許有一些,不過也只是孩童時期的興趣使然,成年后就很少騎了。畢竟不是誰家里都有驢的,孩子可以毫無顧忌地騎別人家的,長大了就沒那么厚的臉皮了。
又過了好一陣子,騎兵們才徹底集合起來。高順命軍官記下動作慢的,等回去后再作處罰。
下一個實驗內容是追殺試驗,這個倒是沒什么需要擔憂的。高順一聲令下,青州騎兵們便收起長矛,拔出腰間環首刀。而后對著那些看到青州兵停止沖擊后,又重新聚攏過來的黃巾軍,發起了沖鋒。
只不過這次,他們沒有中途停下,直到每個騎兵都殺了至少十個敵人后,高順才命令他們集合。
高順滿意地捋了捋胡子,而后想到:接下來再實驗下哪項訓練內容呢?
他正想著,忽然有偵騎過來向他匯報:前方忽然出現騎兵部隊,頭纏黃巾,是敵人。他們正朝自己方向趕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