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撇開力量大不論,單就身形條件而言,孟克真的不適合干拳擊這個項目。胳膊短、抗擊打能力差、耐力也是差強人意,如果有幸參加國際比賽,不能在前幾個回合解決戰(zhàn)斗,等待他的只有一條路:被對手直接ko或tko。 好在業(yè)余拳擊比賽只有四個回合,而孟克的絕對力量較好,所以,教練組寄希望孟克發(fā)揮其打擊強度大、下手重的特點,力爭在第一、二個回合實現(xiàn)ko。 這里是華國首屈一指的后備運動員訓練中心,門檻應(yīng)該不低才是,像孟克這種缺點甚至和優(yōu)勢同樣鮮明的選手,按理不夠條件入選其中。但是,在實在找不到更出彩、更具實力的后備力量的情況下,這不得不是一種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出于同情弱者的想法,身為臨時裁判的白印,開始告誡自己要多加心,一旦華沖鋒處于絕對危險境地,他就得立即終止比賽。在拳擊隊內(nèi)部,來得早的學員都知道,孟克和李凌群就是兩堆臭狗屎,他們愛生事,喜歡恃強凌弱,作弄別人更是家常便飯。但是,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tài),大家寧愿遠遠的躲開,也沒人選擇出來挑戰(zhàn)他們。 白印站得離兩人足夠近,他打定主意,一有情況立即分開雙方。 可剛才還是慢了半拍,眼睜睜看著華沖鋒被掀翻在地。 拳擊這項運動最忌諱以大欺,所以無論男女項目,都會由上至下分為數(shù)個級別。為什么分這么細呢?因為運動員自身的身體質(zhì)量不一樣,質(zhì)量差一截,拳頭的重量就差一截。因此,除了個別職業(yè)拳手為追求更多名利,敢于叫囂“跨界比賽”、“一統(tǒng)江湖”,一般業(yè)余選手是不敢跨級別出戰(zhàn)的。擊打重量、擊打能力和抗擊打能力相差懸殊,級別選手挑戰(zhàn)大級別選手?知道花樣做死這一嗎? 不到一周的訓練和調(diào)養(yǎng),華沖鋒的體重不可能迅速增長,就算體重出現(xiàn)填鴨式的飛躍,體能訓練能帶給他拳擊技巧的精髓、幫助他迅速提高技術(shù)?他敢于面對體重、經(jīng)驗都比自己高出一塊的對手的挑釁,與其是無知,還不如是無奈! 白印這樣想著,其他圍觀的隊員也這樣想。場地上,孟克還在主動進攻,而華沖鋒還在處于守勢,基本上沒有反擊。 “咋啦?不會又慫了吧?”孟克得意洋洋演練著出拳技術(shù),占盡優(yōu)勢時還不忘出言諷刺。 白印低頭看表,還有一分鐘左右第一局才算完。據(jù)他對孟克的了解,現(xiàn)在應(yīng)該到了孟克的進攻高峰時間。 對手一直狂攻,華沖鋒不出擊,要么格擋要么閃避,似乎很享受這種比賽。更要緊的是,不知有沒有人發(fā)現(xiàn),反正白印看出來了——進入終局時間,華沖鋒的眼神似乎變得執(zhí)著、沉穩(wěn)起來,開場時有些慌亂而無助的目光,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消失不見。 不大對勁?白印突然醒悟:第一局時間早已過半,整局比賽看似孟克占主導(dǎo),實則是華沖鋒練習閃躲、格擋的成分多一些! 不是嗎?白印捫心自問。 無論少得可憐的出拳或格擋,尤其體現(xiàn)在閃躲方面,很容易看出華沖鋒沒有太多練習拳擊的基礎(chǔ)。這種極端情況,換成別人,也許早就被揍趴了幾回,但華沖鋒總能化險為夷。 孟克被選入訓練中心,也的確有其存在的理由,像他這種體重的選手,連續(xù)重拳可以保持190至200公斤左右的,在他這個年齡段基本上找不出第二個來。 白印越看越感覺奇怪,在不長的比賽時間內(nèi),無論節(jié)奏感、掌控比賽的尺度,還是閱讀比賽的能力,華沖鋒都并不比壯漢孟克來得差勁。莫非,這家伙是天生打拳的好手? 來到第一局倒數(shù)計時的時間段,隨著連續(xù)無效的進攻,孟克的出拳頻率慢了下來,腳步移動慢了下來。180多斤的孟克有些累了,他甚至轉(zhuǎn)過頭去看白印,那意思好像在責怪“為什么還不掐表喊停!”。 白印又一次低頭,秒表上的數(shù)字機械地跳著,離第三分鐘結(jié)束還剩下7秒、6秒…… 啪!一聲暗響,孟克的面頰上挨了一拳! 頭套歪了,遮住孟克半邊左眼。孟克試著抬起手背,他想扶正頭套。啪啦,他的右臉又挨了重重一擊。隨后,整個人像喝醉了,來不及撤步,就軟塌塌向后仰面而倒。觀戰(zhàn)的李凌群急忙沖出去,想用自己的身體擋住孟克的跌倒。可是這一下來得很突然,沒等他胳膊伸直,孟克那龐大的身軀已經(jīng)直挺挺倒下,砸在沒有毛氈墊的木地板上。 “你……” 李凌群不知道,是該責怪白印不按時掐停比賽,還是該找華沖鋒出氣。他一把掀開華沖鋒,半蹲下去關(guān)心著自己的死黨,直到見到孟克的眼珠還能動,李凌群這才重新站起。 “第一局的比賽時間已經(jīng)結(jié)束,為什么不掐表?” 白印舉起秒表出示給眾人:“看清楚了,還有四秒鐘比賽才算完。” 可不是,2分56秒!比賽結(jié)果有效無誤! “給你一分鐘的休息時間,下一局我上!”李凌群不敢招惹白印,只好繼續(xù)把華沖鋒視為頭號出氣目標。 一分鐘很快就到,白印揮手讓雙方進場了,可是李凌群剛把繃帶纏好,手套都還沒戴穩(wěn)。他報仇心切,胡亂套上后,幾步跑到場地中央,與慢悠悠走過來的華沖鋒對視著。白印搖搖頭,重新替怒氣沖沖的李凌群緊了緊繃帶和手套,檢查雙方裝備齊全后,這才開始倒計時。 “開始。” 白印話音未落,連身子都沒有來得及完全退開,李凌群的拳頭就揮過去了。反觀華沖鋒,似乎早料到他有這一手,甚至眼皮都沒抬,舉起左拳輕描淡寫地架開第一波攻擊。 “體重74公斤,身高179米,臂展181米。注意,注意,對手侵略性為高危。”“競技王座殿堂”的預(yù)警顏色變成淺紅。 李凌群今年22歲,因其父酷愛拳擊運動,他從三歲開始起便接受拳擊訓練。在入選立夫訓練學院之前,他創(chuàng)造了一個華國拳擊史上前無古人的記錄——已經(jīng)連續(xù)獲得全國性、地區(qū)性的數(shù)項青年比賽冠軍,而這些冠軍,包括64公斤、69公斤、75公斤及81公斤,橫跨了四個級別! 如果不出意外,李凌群基本算得上立夫?qū)W院內(nèi)部排得上號的種子選手,成為四年后推薦給國家拳擊隊的最有希望人選,之一。 外觀看,李凌群屬于另類筋骨人,肌肉錯落有致脖子卻不粗壯,完全走技術(shù)流路線。華國人拳擊走技術(shù)流,符合本國國情,這也是華國拳擊最高管理部門難得達成的共識。 因此,上頭的管理層、中間的教練層、下頭的集訓運動員,無不眾星拱月一樣呵護李凌群。也正是由于這樣的原因,李凌群的尾巴翹得高高的,形成了他一不二的個性和“拳霸”的作風。 李凌群斜眼看著華沖鋒,站在原地把自己的雙手垂下,拳頭放得很低,那表情仿佛在“我等著你上來出拳啊!”。面對如此輕賤的挑釁,華沖鋒卻不為所動,他心地用拳頭護住腦袋,與李凌群保持兩米左右的安全距離。 “心點,這家伙拳頭不輕……愛出冷拳!”孟克醒了,他摸著自己有點腫的眼眶,大聲給自己的兄弟提醒著。 李凌群嘿嘿一笑,隨即決定不再耽擱時間,可剛準備出拳,他又臨時改變了主意。 “等一下,缺少拳臺的圍繩,打著打著,萬一他中途跑掉怎么辦?”李凌群問白印。 白印:“大家都是干拳擊的,誰會玩這種花花腸子?” “那不行,”李凌群不干,“一、二、三……這里一共有七個觀眾,大家各占一方,個子的兩人一邊,個子大的一人一邊。我倆比賽必須分出勝負,否則,從哪個方向逃走的,負責守住那個方向的必須給個法!” 看這情形,李凌群不會輕易放過華沖鋒。 白印無奈地等著眾人各自守住一方,第二次重新宣布開賽。 布置好這一可笑的保障“圍繩”,李凌群似乎吃下一枚定心丸,在他眼里,華沖鋒已經(jīng)成了他砧板上的菜,可以任由他恣意魚肉。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 readselectdo();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