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次開跑之前,華沖鋒故伎重演,扔掉鞋子! 按照白院長的指導思想,從起跑開始,倒霉孩子就要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速度,避免動作變形摔跟頭。 砰……華沖鋒沖出去,他的動作幅度了許多,沒有表現咄咄逼人的態勢。剛離開踏板,他的上身一連幾個非常明顯的晃動,腳步也有一點凌亂,不過還好,他咬牙拼命硬挺,熬過最艱難的3秒后,他已經跑到接近十多米開外去。 王一哲暗暗掐秒表,前半程花了將近6秒鐘。依照這個速度,剛才驚天一跑所創下的9″99基本無望。但是,雖身體沒敢完全發力,但現在的速度也非同可,和專業一級短跑運動員有得一比,絕非像普通跑步愛好者那樣的龜速。 心翼翼地熬過最初的幾秒,擺脫“暈眩”的糾纏,華沖鋒自信心爆棚。噔噔噔,他儼然一頭狂暴的山大王,步幅步頻加上去了,以更大的擺臂調動全身每一塊肌肉,一門心思只想把剛才浪費的時間奪回來。 “好家伙,這后程是要干嘛?捅破天嗎?”宗方望著華沖鋒的背影,一路跑直奔終點而去。 “感覺這最后幾步的速度比莫有風還要快,”林東路前腳后腳緊跟著追過去,“要是從出發就放開跑,成績肯定可觀。” 莫有風是華國短跑界一名冉冉上升的新星,由于他的出現,華國短跑在亞洲長期落后于霓虹的狀況有所緩解。去年上半年全國田徑冠軍賽上,莫有風跑出了9″88的個人最好成績,距離國家紀錄僅僅差了012秒,同時,9″88也是近十年華國所有選手能跑出的好成績之一。 站在跑道中段的王一哲沒有那么急迫,他在替華沖鋒惋惜不已。當過運動員,因傷早早離開跑道,王一哲最能體會這項簡單粗暴的運動的不可預測性,興奮程度、身體狀態、場地條件……限制一個人成績好壞的因素實在太多,缺了一環滿盤皆輸。眼下,華沖鋒各方面條件都已具備,獨缺一個穩定的身體控制。而一旦身體控制好了,狀態又不一定出得來。 總之,100米不好跑,黃種人的100米不好跑。 “9″99?”宗方的聲音好大。 “……9″99,和剛才一模一樣。”工作人員也很激動。 什么?9″99?!王一哲簡直不敢相信,這都可以攆上去?沒算錯吧? 百米比賽可以不相信感官,因為速度太快;但如果連電子計時器都不敢相信,還能相信誰? “好吧,”王一哲下定決心似的,“你還能堅持嗎?只剩下最后一次了。” 涉險戰勝了“暈眩”,密布在華沖鋒心頭的烏云被一掃而光,陽光重新回到他的臉上。 “可以的,我想我沒有問題!” 要是閉上眼會怎么樣?剛才跑到后半程時,這個想法突然涌上來,盲跑是一個什么滋味?他倒很于挑戰。 第五次,能不能挑戰9″99的極限速度?華沖鋒閉上眼睛,默默祈禱千萬不要出什么岔子,再一跑跑到線外面去就沒意思了。再次發令前,大家都注意到一個細節,弓著腰的華沖鋒雙眼緊閉,不知準備搞些什么幺蛾子。 砰……沖出去了! 這次氣勢大盛啊!身體還是同樣搖擺起伏,但腳下絲毫不受影響,大腳板一步步蹬地力量十足,要不是體型過于單薄,整個人跑動的姿勢,還真有一點神似那些彪悍的黑人選手。 當然了,好不好受,只有華沖鋒最清楚。閉上眼睛,暈眩也沒見減輕多少,頭皮麻麻的,翻江倒海的即視感陰魂不散。唯一的好處是因為害怕跑不出直線,有很大一部分注意力被分散了,沒那么難過了。 二、三……時間一到,華沖鋒立刻睜眼,半秒鐘都不敢耽誤。 媽蛋!睜眼睜早了,喝醉酒的感覺還沒消失! 身體超大幅度晃一下,被拼命壓住才沒有摔跟頭。2秒的時間很長,也很短,地獄模式這一頁很快翻過去,前面一片坦途等待他去創造歷史。雙臂有力地搖起來,不斷挑戰自己、調動全身每一處運動細胞全力沖刺,目標近在眼前。 短跑擺臂多快,步頻就有多快。人體是一個高效運轉的整體,有效的擺臂對掌握身體平衡、控制軀干縱軸旋轉,作用不可代替。短跑水平高不高,發達的上肢力量支撐搖臂絕對是必修課。可是,這么一個顯而易見的知識,長期以來被華國人、準確的是華國教練所忽視,到現在還有相當一部分教練持有這種觀點。 由于只重視下肢力量,導致上肢力量欠缺,手臂動作無力,上半身平衡動作穩定性差,又造成雙腿前擺不足,想出成績?做夢吧! 華沖鋒越跑越快,飛一般沖過終點。這回,所有人都有這種感覺,應該比前幾次要快一點。 9″97! 又一個超出想象的好成績! 沒有經過系統訓練、技術粗糙、高速運動中身體時不時出狀況、赤腳上陣……這么吧,所有該出現的、不該出現的壞事,全都讓華沖鋒攤上了,但仍能跑出高水準的穩定的成績來,他會是下一個追風少年林煒嗎? 在林煒的那個年代,林煒的名字代表了華國速度、亞洲希望。得夸張一點,從全國比賽到洲際大賽,只要他往賽道上一站,別人只能在亞軍的位置上刷存在感。在林煒聲名鵲起的時候,因為**,華國抵制了當年的世運會和次年的世界田徑錦標賽,給華國田徑界以及林煒本人,留下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9″97?”王一哲默念著這個成績,禁不住拿它同上個月結束的分站賽的成績作比較。“這個成績,鐵定能進入決賽……” “王教練,成績已經超過你當年跑出的國家青年紀錄了!” 啊?可不是嗎?!100米的青年紀錄是9″98,這一成績還是王一哲當年剛出道時,參加東海市分站賽創下的。從那之后,全國19周歲以下年齡段的選手,再也沒有人跑出相接近的成績,連跑進10秒大關的都很少見。 “你今年多大?”喜慶之余,王一哲忍不住多問一句。 年齡門事件,華國體育界揮之不去的痛。為了眼前的利益,隨意更改選手的年紀,幾十年來一直是華國體育界最大的潛規則,也是業內公開的秘密。 年齡造假分為兩類,改大或改。 像體操、跳水、花樣滑冰這類講究身體輕盈的項目,年齡和體重絕對數得上最大的障礙。孩子身體更輕盈、柔韌度更好,特別是避開了女孩發育期身體走形。為了確保在發育期到來前取得佳績,利欲熏心的“有關部門”就會有意識地增大選手年齡,只為了四個字:為國爭光。 而在更多項目上,則是把超齡運動員改歲數,搞一些以大欺的勾當。足球、籃球、排球三大球是重災區,田徑、游泳、拳擊、摔角等運動項目中,也有不少“老當益壯”的運動員。以三大球為例,五年前奪得亞青杯的那支國家少年足球隊,居然有三分之二球員超齡;而全國籃球聯賽年齡虛報的問題也是比比皆是,從去年籃協調查結果統計的情況看,17支隊伍居然有18人骨齡異常;排球隊伍的年齡造假也不遑多讓,國少隊、國青隊由于骨齡檢測過半數球員不合格,屢屢被國際排協處罰,已經成為霓虹、波斯等亞洲對手的笑柄。 這也是為什么參加國際比賽時,無論少年隊或青年隊,華國的成績往往差不到哪里去,一到國家隊水平就上不去的原因之一。 當然,更改年齡非法獲利并非華國體育獨有的現象,只是在這里尤其嚴重罷了。 沒有自信去參與公平競爭,才會出現五花八門的年齡門。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 readselectdo();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