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凱旋和周興身著白色孝衣騎馬在前,后邊便是周虓的靈車,曹傷疤、王大帥等人率四百荊州軍,分四列騎馬緊隨其后。四百多人的馬隊整齊劃一,浩浩蕩蕩朝建康城走來。
到了建康城門處,早就有官吏在那里等候了,一行人直接被帶了進去。看來皇帝已經知道所有事情,并做了安排。
沿著建康大街往前走,街道上聚在兩旁觀望的群眾越來越多。一個人死了,還有大軍護送,不是王侯便是將相,現在這軍隊的規模足夠引起人們的好奇。不時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當他們知道前是梓潼太守周虓遭迫害而死,所有人都感到非常惋惜和憤恨。惋惜的是一名為了百姓的父母官就這么走了,憤恨的是秦國人的兇殘惡毒。
四百名整齊劃一、威風凜凜的荊州軍與北府兵裝扮有很大的不同,這也是荊州軍第一次踏上建康城,人們又投來敬仰的目光。尤其是第一次見到最前面的、稱之為戰神的王凱旋,人們被他的年輕有為而感到震驚。
很快靈車就被帶到了早已安排好的院子,這里將是周家人臨時的住所。
靈堂很快便布置好了,院外門也懸掛上了白色燈籠。這期間只有三五個官員前來祭拜,也都是以前和周虓相識的一些官員。
下午宮里終于傳出了命令,也僅僅是安排了四百荊州軍駐扎的問題,而沒有關于王凱旋的一點消息,這使得王凱旋很是不解,自己犯了那么大的錯,皇帝為什么不追究呢?
第二上午早朝過后,一道圣旨便傳到了周家。而這次傳旨的竟然是宰相謝安,級別之高震驚所有人。
這次圣旨主要內容就是表彰周虓的忠義高潔,追封為龍驤將軍,助喪錢二十萬等。
禮儀完畢后,宰相謝安來到周虓棺前痛哭涕流不能自已,周興只能反過來上前安慰。
有了皇家對周虓的追封,在謝安走后,陸續有官員前來祭奠,而且官階比之前高了不少。
第三日,周虓出殯的日子,司馬曜特意派人送行,謝安等一眾高級官員也到場了。不論皇家還是世族都給予了周家最高的禮遇,這是從前未曾有過的。尤其是謝安扶棺嚎啕大哭,悲痛萬分無人能及。這使得在場的所有人紛紛側目,也不知道謝安和周虓以前是什么關系,竟然如此悲痛。
不論皇家還是世族,這些只是表面現象或者是做給百姓看的。在這背后一場暴風雨終于來臨了。
當下午,當周虓下葬之后,王凱旋就被朝廷收押下了大獄。皇帝也是知道王凱旋是周虓的女婿,給足了周家面子,但是王凱旋犯的是死罪,這一刻還是來了。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很多不知情的人都驚詫不已,尤其是周家人。
當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周母因多日悲痛勞累,現在又被驚嚇頓時支撐不住,昏暈了過去。
破屋又遇連雨,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
“凱旋私自調動軍隊會受什么懲罰,你和娘實話?”周母躺在床上有所好轉便對著周興問道。
“妹婿... 妹婿犯的罪不是非常嚴重,他有戰功在身也不至于死,父親生前還有一些故交,我馬上去問問,讓他們想想辦法,也許還有回旋的余地。”周興從跟父親在一起,一些律法還是清楚的,尤其是軍隊的律法更是明白的很。王凱旋犯的罪按律是死罪,至于死不死完全看皇帝的心情了。
為了不讓母親再擔心,周興的話的委婉了許多。但是周母還是能感到事情的嚴重性,于是道:“你也不用再騙我了!凱旋早早的就沒了爹娘,是個苦命的孩子,為了你爹、為了周家不惜以身犯險,你馬上去找你爹以前認識的官員,看看能幫上一把吧,只要有一線希望就不能放棄...快去...”周母眼淚又流了出來,話已經不完整了。
接下來周興出門猶如無頭蒼蠅一樣到處奔波,就是周虓活著的時候也不一定有人幫助,更何況現在,很多人都是搪塞敷衍了事。現在是幾大家族把控朝局,誰知道明會怎樣,都只能置身觀望。
太極殿早朝
“一連三四,每都是彈劾王凱旋的折子。現在好了,周虓已經下葬,不行就把王凱旋拖出來直接砍了吧!”司馬曜坐在龍椅上拿著一摞彈劾王凱旋的折子,憤怒的道。
“皇上,萬萬不可啊,此次王凱旋沒有調令就私自調動軍隊,但事出有因,只是想早點接回他的岳丈靈棺,這個也是大孝之舉,并不是有意而為之!雖然殺了王凱旋足以正朝綱,但是就使得我們陷入不義了啊!” 卞沈上前彎腰拱手道。
“卞侍郎此言差矣!王凱旋并不是初犯,上次就已經饒恕過他一次了,然而他并沒有吸取教訓,這才過了多久,現在又敢私自調動軍隊,若不嚴懲以后誰還能駕馭的了他?”
“是啊,皇上,如果此次再不嚴懲王凱旋,那大晉律法豈不成了擺設?”
“臣復議,皇家皇權至高無上,朝綱不能廢弛。王凱旋私調軍隊假行孝道,是不仁不義不忠之舉,還請皇上處死王凱旋,以正朝綱!”又有人上前彈劾王凱旋道。
其實皇帝司馬曜并不想殺王凱旋,然而這些大臣執意要致人死地,一點情面也沒留。一時弄得司馬曜不知如何是好,只能看著其它還沒有表態的大臣,希望他們有不同意見。
“皇上,重罰王凱旋可以,但是殺不得!”謝安上前拱手道。
聽到謝安的話,司馬曜以為聽錯了。并不止皇帝一人,其它大臣也投來異樣的目光。
“王凱旋接連取得了幾次大戰功,不僅朝廷、就連民間都對其贊賞有加。現在北面危機才剛剛解除,我們就貿然殺死有功之臣,讓前方將士怎么想,讓下百姓怎么想。萬一有人就此做文章那就是大麻煩了!”謝安繼續道。
謝安的話可為一石二鳥。首先替王凱旋話,落下一個吝惜將才的好名聲;第二,王凱旋抗命的原因謝安也是知道的,如此也可以避嫌了。
很快朝廷一眾官員就議論紛紛。
恒氏大軍不是沒有攻占過建康皇城,就連皇帝都讓恒家給換過。如果王凱旋和恒沖關系匪淺,借機發兵建康那就因失大了。這次北方大敵剛剛化解掉,再爆發內戰豈不是白白送掉這到手的勝利?誰也不愿意看到。
司馬曜其實最明白,不過也不能什么。荊州軍十幾萬人,為什么只派三千軍馬來支援?原因很簡單,派出援軍是做給世人看的。外敵當前,大軍閥各保各人的地盤。外敵沒了,就開始相互排擠打壓。
站在司馬曜的角度上來看,這些門閥大族都是為了私欲并無忠心可言,而王凱旋而不同。他敢作敢為、視死如歸,敢和敵人硬碰硬,唯獨一片孝心讓謝玄給利用了。不能怪王凱旋太年輕,只怪對手太老辣。
“既然殺不得,那就重罰,再不責罰王凱旋皇家臉面何在啊,皇上!”一保皇派大臣完撲通跪了下來,兩手伏地,若是皇帝不答應就不起來的架勢。
緊跟著,好幾個大臣復議也跪了下來。
“好,好,你們只知道跪,都怎么罰?”司馬曜發怒道。
“要不官降三級,罰俸一年,以觀后效?”
“不妥,還是貶為庶人吧!”
“那也不行啊,這樣的將才還是有可用之處啊,貶為庶人豈不是浪費?”
“既然在這里這么不循規蹈矩,還是發回荊州吧!”
一群大臣紛紛上奏道。
“皇上,王凱旋既不可殺,也不能不責罰。棄為庶民可惜,發回荊州更無人能管束的了他。臣建議把他官降三級打回原籍駐地,沒有朝廷允許終身不得回朝。”謝安建議道。
謝安不能讓王凱旋死,放他一馬留個好名聲,足夠使自己避嫌了。而讓王凱旋回到荊州,那也不行,那就直接把王凱旋推給橫沖了,使之如虎添翼,這完全不符合自己的利益。也只有調回其老家讓其自生自滅吧。
謝安的話使得朝廷大臣們又是一番議論。
“你們還有什么意見嗎?”司馬曜看一幫大臣議論了一會,開口問道,還是希望有更好的意見,結果讓他很是失望。
接下來并沒有更好的見解,也都是默認了謝安的意見。
“那好吧,就降三級,讓王凱旋做個定遠將軍吧,希望日后他能保一方安寧!過兩日就立刻出發,沒有詔令,日后不得回朝!”司馬曜做了最后決定,很不情愿但也無可奈何。
一眾大臣聽完沒有異議,又是一通高呼叩拜。
接下來王凱旋官降三級從大獄中被無罪釋放了。
王凱旋走出大牢還能看到暖洋洋的太陽,心想,‘這應該慶幸呢,還是無奈。去年也是這個季節,心懷遠大抱負,憧憬著美好未來,現在卻被潑了一頭冷水。大晉國啊,難道真的沒救了嗎!’
僅僅一年時間王凱旋內心已經變得非常復雜。幾大家族把控朝局、明爭暗斗,大晉國的未來在哪里,王凱旋失落不已!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