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門。
“死者全身共有48處傷痕,皆為劍傷,從傷口的形狀、大來看,這并不是一把常見的劍,劍刃極薄。
雖然死者全身傷痕密布,但只有一處致命傷,在咽喉上,是從正面一劍斃命,相比這一道傷口,其余47道傷口則十分整齊,應該是在死后劃上去的。
死者死前并沒有掙扎痕跡……”
包母一邊檢查樸將軍尸體,一邊出驗尸結論。
公孫真、公孫策、包拯、高麗使團等人立于旁邊,或惶恐、或沉思、或憤怒、或驚疑……唯獨李楊安靜的站在最后面,既不去看樸將軍尸體,也不出聲,就像個隱形人。
這個時候,能當隱形人最好。
“公孫大人,難道沒有什么要的嗎?”七皇子李希冷道。
“這這這……”公孫真嘴皮子打著哆嗦,不出話來。
尚書大聲質問道:“先是太子,現在又是樸將軍,接下來又是誰?你們宋人就是這樣招待使團的嗎?”
“下官……下官……”
公孫策身為人子,實在看不下去了,站出來道:“發生這樣的事情,誰都不好過,現在不是埋怨的時候,應該通力合作,追查兇手才是。”
“這是你的,那好,王就給你五天時間,如果抓不到兇手,就等著高麗鐵騎踏平你廬州城吧,哼!”李希完,便要帶高麗使團等人離開。
“且慢。”包拯突然出聲道。
“你還有什么事?”李希問道。
“要我們捉拿兇手可以,但總要讓我們問個清楚吧。”
“你想問什么?”
包拯看向李希腰間的刀,“七皇子使刀?”
“你這是什么意思?懷疑本王?”李希勃然大怒。
包拯躬身道:“提問而已,既然七皇子不敢,那我就不問了。”
“誰我不敢?”
李希大叫一聲,瞪了包拯一眼,走上前,一把抽出腰間的刀,“看好了,這口寶刀是王七歲時,第一次狩獵殺死一頭野豬,父王賞賜的,從攜帶,已有十四年整,包拯,你盡可拿去與樸將軍身上的傷口比對。”
“不用了。”包拯大方道。
樸將軍死于劍傷,七皇子這把卻是刀,自然不用比對。
包拯又看向尚書崔光浩。
“我從不帶兵器,沒有兵器給你看。”崔尚書不悅道。
“哀家是否也要接受盤問?”一直沉默坐著的高麗郡主平靜道。
“郡主言重了,生不敢。”包拯沖郡主作揖道。
“哼,問也問了,看也看了,我們可以走了吧?”七皇子黑著臉道。
“當然。”
七皇子拂袖而去。
崔尚書臉色難看,跟在郡主后面一并走了。
堂內突然陷入沉默,只有公孫真的呢喃聲異常清晰。
“高麗的太子死了,高麗的將軍又死了,我這烏紗帽也算是完了……”
其他人則默契的當做沒看見。
公孫真可顧不上別人,急得原地轉來轉去,最后轉到了李楊面前,“兇手是不是你?”
“不是。”李楊淡淡道。
“樸將軍死之前,只有你和他在一起,你不是,誰是?”公孫真抓不到兇手,心里急迫,逮住李楊就不松口。
“他的確和我在一起,但走的時候卻是完好無損,艾可以作證。”李楊道。
“我可以作證。”艾立刻高聲道。
公孫真依舊看著李楊,“她作證有什么用,誰看不出來,你倆是一個鼻孔里出氣的?”
“當時還有你派去尋找樸將軍的兩名衙役,他們可是你的人,這總能給我作證了吧?當時我、艾,你手下的兩名衙役在一起,我哪有時間去殺人?”
“爹,人家有充分的不在場證明,人不是他殺的,你老逮住人家不放干嗎。”眾目睽睽,瞧自己爹如此糊涂,公孫策臉上一陣發燙。
公孫真負氣道:“都他媽有證據,都不是兇手,我是,行了吧。”
“不是都有證據,是都沒有證據。”包拯突然道。
“怎么?”公孫真仿佛看到了一線索。
包拯卻看向李楊,“瞧李大哥這副鎮定自若的樣子,想必也已經明白了吧。”
李楊看躲不過去了,便直接道:“的確,誰都有嫌疑,我們每一個人,包括剛才的高麗使團。”
“高麗使團也有嫌疑?剛才他們不是都拿出證據了嘛。”公孫真疑惑道。
“他們那也算證據?”李楊嗤笑一聲。
“怎么不算?就七皇子,樸將軍死于劍傷,七皇子用的是刀,而且那口寶刀跟隨他十四年之久,七皇子難道還能蠢到用這種事情作假?”公孫真疑惑道。
“刀的確不假,可如果你要殺人,會笨到用自己的隨身寶刀嗎?”李楊反問道。
公孫真愣住了。
站在他旁邊的公孫策,卻胸有成竹的笑道:“當然不會,不僅不會,還會專門另外再找一件兇器,比如劍。”
“樸將軍就是死于劍傷。”包拯總結性的接道。
“這么,七皇子有嫌疑?”公孫真不由問道。
那焦急的樣子,仿佛李楊、包拯、公孫策不管是誰,只要誰一個是字,他就會立刻去抓人。
“何止七皇子。”李楊搖頭道。
“崔尚書嫌疑更大,我聽過此人,據是高麗的文武第一全才,最擅使劍,尤其是家傳的柳葉劍法,獨步高麗。”公孫策道。
“可奇怪的是,這樣一個用劍高手,居然自己從來不帶兵器,正式場合也就罷了,難道平日里也不帶?”包拯提出質疑。
公孫真回想了一下,“可這個崔尚書平日里,確實沒帶兵器。”
“這才更加奇怪,一個用劍高手,連兵器都不碰,是怎么練成高手的?難道是在夢里?”公孫策道。
旁邊的刀頭沈良終于插上一句了,贊同道:“沒錯,武功最要緊的就是持之以恒,所謂三天不練手生,像崔尚書這樣成天不帶兵器的人,又怎么能成為用劍高手。”
“所以,他有兵器,只是藏起來了而已。”這回是李楊得出總結。
“他為什么要藏兵器?”包拯提問道,聽得出來,他對崔尚書的懷疑最大。
然后又道:“就連高麗郡主也有嫌疑。”
眾人齊齊看向包拯。
包拯道:“你們想想看,樸將軍既然是高麗的大將軍,一定武功不凡,就算兇手武功再高,也沒道理連一掙扎能力都沒有?再不濟,發出一句喊聲總是可以的吧,當時李大哥幾人就在那條街里,樸將軍哪怕發出一大的聲音,他們都會去救他,可他死的卻無聲無息,并且是一劍割斷咽喉,還是從正面,這就代表他死前,與兇手正面打過照面。”
“你的意思是,如果兇手是高麗郡主,她就可以輕易走到樸將軍面前,而樸將軍自然要躬身請安,高麗郡主就可以趁他不注意時,一劍割喉。”公孫策皺眉道。
李楊卻搖頭否定,“這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尤其考驗一個人的心理,連男人都很難做到,高麗郡主一個嬌滴滴的女孩,養尊處優,怎么可能有這樣的心理素質?”
公孫真夾在李楊、保證、公孫策三人之間,聽這個一句,再聽那個一句,感覺自己頭都大了一圈。
愣了許久。
才叫道:“合著你們了半天,也不知道誰是兇手?”
“我們要是知道兇手,早就去抓了,誰還在這里廢話啊,這不是在分析案情嘛。”公孫策無奈道。
公孫真氣道:“那你們分析出什么結果了?”
“所有人都沒有證據。”包拯再次了一遍。
“也就是,所有人都有嫌疑。”李楊沖包拯笑了笑。
“高麗使團的嫌疑最大。”公孫策定聲道。
李楊、包拯、公孫策,三人互相看了一眼,眼中皆閃過一絲欣賞之色。
你們仨兒倒是聊開心了。
公孫真無奈道:“按照你們的法,除了李楊外,全都有嫌疑?”
包拯沒話。
公孫策也沒話。
兩人默默的看向李楊。
李楊開口道:“我也有嫌疑。”
公孫真吃驚的看向李楊,“你不是有不在場證明嘛。”
李楊道:“我可以買兇殺人,萬一我有同伙呢?”
“啊哈,果然是你。”公孫真抓住李楊,仿佛已經抓到了兇手。
公孫策上去拉開父親,低聲道:“如果他是兇手,會主動承認嗎?他瘋了不成?”
“李大哥,樸將軍今晚找你做什么?”包拯突然問道。
眾人一怔。
剛才李楊和包拯、公孫策分析案情,眾人已經下意識把他當做了自己人,甚至下意識的以這三人為首,都忽略了李楊是死者生前接觸過的最后一人。
艾從身后拉住李楊的手,示意他別。
如果讓人知道,樸將軍死前與他發生過沖突,別人會怎么想?
恐怕連不在場證明,都很難讓李楊擺脫這場麻煩。
李楊沖艾笑了笑,卻還是了。
并且沒有一隱瞞。
“豈有此理,堂堂一國太子和將軍,居然強搶民女!”
“禽獸不如。”
……所有人都在低罵高麗太子和高麗將軍,可當眼神再看李楊時,卻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同了。
剛和你發生完沖突,還沒跑出一條街就死了……眾人難免不多想。
如果不是有不在場證明,李楊是兇手便合情合理了。
包拯卻更加相信李楊了,道:“我還要去看看太子的尸體,你要不要一起來?”
“好啊。”李楊笑道,那副坦蕩的樣子,讓剛才懷疑過李楊的人,心里又不由生出一慚愧。
李楊就像沒看見似的,隨包拯來到仵作處,見過太子的尸體,又到了兇殺現場來儀閣。
最后包拯還將刺殺太子的刺客暗器,拿給李楊看,問道:“李大哥有什么看法?”
“沒什么看法。”李楊隨后將暗器還給包拯。
“唉,本以為你能看出什么蛛絲馬跡呢。”包拯接過暗器,失望的嘆了口氣。
“為什么你以為我能看出蛛絲馬跡?”李楊問道。
包拯撓撓頭,“我也不上來,總感覺你好像能知道什么,又或者,我能從你身上知道什么。”
李楊沉默了一下,一拍包拯肩膀,“幸好你是一個講證據看事實的人,不然,光憑這感覺,我就死定了。”
“李大哥過獎了。”包拯憨厚的笑了笑。
“你繼續查案,我累了,先回去了。”李楊告辭道。
看著李楊的背影,包拯突然叫道:“那個”
不等他完,李楊頭也不回的擺擺手,“放心,作為牽涉本案的重要人物,我保證隨叫隨到。”
將艾送回家,再回到客棧已經是凌晨時分。
李楊卻沒有絲毫困意。
坐在桌前,上蠟燭,在燭光下,李楊端詳著一支棱形飛鏢。
飛鏢足足有一包,是在野外醒來時身體自帶的,屬于這具身體的原主人。
這沒有什么。
行走江湖的人,有一件屬于自己的獨特兵器很正常。
李楊之前也這么認為。
現在,隨包拯看過刺殺高麗太子的刺客使用的暗器后,李楊赫然發現,那些暗器與自己手上的飛鏢
……一模一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