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王興新自領了三十軍棍后,這新軍營內的氣象可謂是一日一變,也不知為何一項是疲懶的他居然開始跟著那些將士們開始訓練起來。 雖這訓練強度連那些將士們的十分之一都沒有,不管怎樣他至少也跟著練了。還從程處默那里學來一套不華麗但是很實用的刀法。 一日清晨,軍營訓練場旁邊的樹林里王興新身穿犀牛皮甲,披散著那已經長得半長齊頸的頭發,手持一把橫刀正怒視著那一排排麥秸扎成的假人。 一路亂披風刀法后,王興新看也不看扭頭就走...... “王大,你看本爵爺這路刀法如何,是不是驚地泣鬼神,是不是橫刀一揮,所向披靡!” “爵爺,那些假人一個都沒倒......” “哼!你懂個屁!讓刀氣再飛一會!那是本爵爺的刀太快了!” 到了訓練場王興新照舊是做了五個俯臥撐,站了半刻鐘的軍資,又抱著橫刀進行了一次長達五百米的武裝越野...... 不到半個時辰便宣告今日訓練結束。 經過一番劇烈的運動后,王興新飯量大增,居然多吃了一個雞蛋。就在他吃飽喝足洗干凈又換好衣服的時候,趙興建來報陛下要到新軍營來檢驗這斷時間新軍的訓練如何,此時已經出了長安城了。 王興新一聽李二要來,也顧不得剛洗干凈的身子,很是迅速的在地上打了幾個滾,弄得一身都是塵土,又沾著泥土在臉上胡亂的摸了幾把后對趙興建:“這事不要聲張,誰也不要告訴,咱們新軍營要用把最真實的一面展現給親愛的陛下!” 趙興建目瞪口呆的開完王興新的一番表演后指著王興新道:“爵爺,您確定方才您這番作為是真實?” 王興新見趙興建如此不識趣便厲聲道:“賤賤!本爵爺覺得你還是專門給我當親軍頭子為好,玄甲軍眾位兄弟還有你最近幾日操練實在是過于辛苦,等陛下來本爵爺定求陛下讓你們還是每督導訓練護衛本爵爺吧!” 趙興建一聽這話頓時諂媚道:“爵爺,的只是開個玩笑而已,爵爺身先士卒,不怕苦,不怕臟和將士們一同操練,堪為楷模!” “算你的對!果然是賤賤!” 接著這貨又跑到訓練場上先是轉悠了一圈計算著李二還有多久能到,接著找到程處默嘀咕了一陣后,在程處默古怪的眼神下閉上了眼睛。 “新哥,你確定要丑牛揍你?” “揍吧,哥閉眼默默承受著,不過你記住哦,臉上只打一拳,只能打一拳,然后輕輕的把哥摔倒,記!要輕柔一些,特別是臉上那一拳把握好力道,只要能顯出淤青就行!若是打疼了,心你的酒!” 程處默握著拳頭很是糾結,這也叫挨揍?沒見過這樣的人!主動申請挨揍不,還有那么多的條件,不會是又犯瓜病了吧。 程處默一拳打在王興新的臉上,用力也不大,接著又輕輕的把他摔倒,王興新也很是配合的倒地打滾..... “丑牛,等會陛下要來!若是陛下問起哥這臉上怎么青了,身上是為何如此之臟,你就配合著回答咱連演練武藝呢!若是配合的好酒另外加一壇!配合不好同樣一個月沒有你的酒!” “新哥,你太無恥了!” 這貨正要去訓練場上指揮一下表現一番的時候,忽的看到不遠處那政委李玉山正拿個本子寫寫畫畫。 拍了自己腦門一下后王興新以百米沖刺的速度跑到李玉山面前道:“我滴好政委呀,是不是在給陛下記錄方才本爵爺的事?就算陛下知道了最多也就是揍本爵爺一頓,不過這仇咱可要結下了,本爵爺定當力諫陛下,政委一樣要拿起刀槍和敵人作戰!新軍營上到本爵爺下到伙夫們必須和其他將士們一樣沖鋒在前,退者,斬!” 李玉山面色陰晴不定,剛要話就見王興新又陰險的道:“陛下走了后,本爵爺就告訴所有炊事班的伙夫,就咱們的好政委力諫陛下,伙夫訓練加倍還要沖陣在前,我看政委日后吃飯的時候會不會拉肚子,或者是被毒死!” “爵爺,您自己看吧!” 完把本子遞過去。 王興新接過來一看上面記著的居然只是哪些士兵訓練賣力,哪些士兵訓練不認真的事。他很是不好意思的道:“政委呀,本爵爺開個玩笑而已,活躍一下氣氛嘛!陛下就要親臨咱新軍營,我看政委有些緊張,就開個玩笑,好讓你放松一下。政委辛苦了!本爵爺決定,明日讓王大回去專門給政委拿兩壇好酒,還有一瓶香水好讓政委回家討好夫人!” 王興新裝作無事一般背手溜走后,李玉山在他背后狠狠道:“真他娘的人!” 李二來到新軍營并未大張旗鼓只是帶著秦瓊程咬金牛進達等一些武將還有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征,等一班文臣當然還有護衛。 當今日新軍營的值日將官李崇義來報陛下來了的時候,王興新裝逼的對眾人大喝一聲道:“繼續訓練!不得懈。 接著就帶著一眾軍官們去拜見李二。 眾人以軍禮參見李二后,王興新指著那些正在訓練的新軍戰士道:“陛下,還請先恕臣不敬之罪,臣沒有通知將士們集結參見陛下,是因為想讓陛下看到最真實的操練,還請陛下移步到大訓練場!” 李二很先是免了王興新那不存在的罪后,很有興趣的走進訓練場。 那些正在操練的新軍將士們見李二來了,先是有一些慌亂很快就在那些指導員和連長的訓斥下鎮定下來。 李二圍著訓練場巡視一番后一邊看著那些新軍訓練一邊問王興新道:“明慎,你就是這樣給朕訓練的新軍?朕看不出什么成效呀!” “陛下,要不您來場閱兵?這樣既能看出訓練成效,又能讓將士們瞻仰一下陛下的風采,更能讓將士們知道他們為之效死的陛下來看他們了!日后定能加倍努力!” “明慎,那朕就和諸位愛卿檢閱一下你這新軍吧!” 王興新見李二同意后便道:“還請陛下先去團部歇息一下,臣稍作準備就去請陛下閱兵!” 完后讓政委李玉山帶著李二等人去團部。 叫過一眾營長還有連長王興新仔細交代了一番后,又跑到訓練場上讓士兵們停下訓練。 兩刻鐘后王興新又是一路跑到團部恭請李二閱兵。 當李二來到臨時用團部會議室的大桌子搭建的閱兵臺后,王興新請李二還有那些文武大臣登上閱兵臺就開始了裝逼的表演。 閱兵臺下王興新單膝跪地大聲道:“報告陛下,新軍營所有將士集結完畢,請陛下檢閱!閱兵總指揮藍田縣子,新軍團長王興新!” 李二聽了這有些奇特的閱兵報告后先是愣了一下接著揮手道:“開始吧!” 王興新并沒像李二想的那樣去帶領新軍讓自己檢閱,而是幾步跳上閱兵臺后站在自己前面。 魏征正要怒斥這子失禮之處時,李二打斷他道:“魏卿,且看這混子如何表演!” 王興新環顧閱兵臺下那一個個以營連為單位的整齊方陣大聲吼道:“閱兵開始!” 接著就后退一步,站在李二身邊稍稍靠后指著下面程處默打頭正齊步走來的方陣道:“陛下,率先通過閱兵臺請您檢閱的是程處默營長帶領的新軍團第一營,這是一支絕對聽從陛下指揮,能打勝仗,英勇無畏的部隊,他們的口號是:首戰用我,用我必勝.....” “給朕閉嘴!老實站著!” 王興新精心醞釀的解詞還沒有完就被李二一聲大喝打斷。 原來是李二看到這步伐一致,整齊無比的陣容在程處默的帶領下毫無停頓的穿過訓練場上那裝滿了污穢之物的深坑,就算是在坑中行進都保持了隊伍的整齊。 李二是馬上帝王,這大唐的半壁江山都是他親自帶兵打下來的,看著這樣紀律嚴明,隊伍整齊的將士他才懶得聽王興新那花亂墜的解,他只想好好看看這新軍到底怎么樣。 散發著惡臭味道的第一營正步走到閱兵臺前時,李二并沒有嫌棄那難聞的味道。他被那齊聲大吼給吸引住了,程處默先是起了個開頭:“黃沙百戰穿金甲!”接著全營八百多將士齊聲大吼:“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誓不還!” 第一營走過后,接著秦懷道帶領的第二營從訓練場開始出發。 這一營的將士們并沒有表演什么,只是齊聲唱著: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大唐的土地,背負著陛下的期望....” 伴著震的歌聲這支部隊通過了閱兵臺后,走到訓練場的另一側和程處默的第一營并排站立。 李二正回味那被王興新無恥篡改的軍歌時,王興新道:“陛下,接著是過火海,還請陛下允許臣放一把火!” 本來被王興新打斷回味的李二有些不高興,一聽這子申請放火,還什么過火海,有些好奇的問道:“為何放火?這過火海又有何意?” “回陛下,您這新軍要有那面對刀山火海一往無前的氣質,這樣才能稱得上是強軍,平日訓練就有過火海這一項,就是為了練出膽子,練出紀律!” “那朕到要看看你這新軍是如何過火海的!” 站在臺上的王興新對著正在等待的長孫沖帶領的那些投彈兵揮了揮手,接著就跑出幾名士兵點燃了堆在訓練場上的柴火,那一道道潑了酒精的柴火被點燃后馬上就成了一道道火墻。 接著長孫沖帶著那些投彈兵咬牙以齊步走的動作開始過火海。 李二看著那些被火燒焦頭發,甚至身上還有一些未滅火苗的將士們在滿面焦黑的長孫沖帶領下正步通過閱兵后,不禁大贊一聲:“好!就這軍紀當為大唐第一!” 得意的王興新又讓李二觀看了李崇義帶領的第三營在全是碎石的地上進行匍匐前進。 又讓趙興建帶著一百玄甲騎兵用那不輸于步兵的整齊度,通過了閱兵臺...... 這不倫不類的奇特閱兵進行完后,又召集了全部將士整齊的排在閱兵臺前來了個大合唱:東方紅太陽升,大唐陛下真圣明..... 被滿足虛榮心的李二很是開心,這別開生面又有些胡鬧的閱兵不僅沒有讓他生氣,反倒是讓他龍顏大悅! 程咬金見王興新很是得意便對李二道:“陛下,臣觀這新軍行進甚是整齊,這氣勢是不錯,紀律也可謂是大唐第一!只是不知這戰技如何?還有臣并未見這新軍演武呀!” 王興新一聽程咬金拆臺很是著急的道:“陛下,臣是先練紀律,練基礎,這戰技演武,得三個月后再練呢,現在咱這新軍營才成立不到兩月,臣之前就給您了要三年練出強軍呢! 李二一聽這話皺眉道:“朕給不了你三年的時間,朕要在三月后就看到一支強軍,三月后還在這里,朕要看這新軍和玄甲軍的演武!若是不然你還是回家過你的逍遙日子去吧!” 李二完帶著一幫子文武大臣扭頭就走。 這下王興新也不得意了。 在他有限的記憶中打敗東突厥后大唐并無戰事呀,大唐下一場大規模的戰爭要到貞觀八年和吐蕃干仗,現在才貞觀四年,所以他才了三年成強軍的話。 這可怎么辦,和玄甲軍演武,三個月的時間,找死呀!純粹是找死!那玄甲軍可是李二最精銳的部隊。 看看玄甲軍的戰績吧,別的不,李二帶著一千玄甲精兵大破王世充,斬俘六千余人。五百玄甲軍為前鋒沖陣破竇建德十萬大軍.... 李二走后王興新獨自一人蹲在閱兵臺上抓耳撓腮的愁苦萬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