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炎王閣序》與《滕王閣序》有些類似,但內容絕不相同,畢竟《炎王閣序》跟《滕王閣序》是不同的目的而作,前者是建成典禮儀式,后者是宴請時做的,全名《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再加上炎火和華夏是兩個不同的國度,所引用的人文典故,風景名勝也都截然不同。 可以這么說,從昨日早上的詩詞,到下午的歌賦,紫蘇創作的感覺一步步提高,到這天早上的序文時達到了一種很微妙的狀態,讓這篇序文擁有很高的水準。 其實,文科不像武科,能夠有一個明確的境界標志去衡量,它的成長是潛移默化的,量變引起質變,紫蘇能夠提升,除了跟他的精神力量強大有關之外,最重要的還是有一個積累的過程。 紫蘇寫完之后,自己也覺得十分滿意。 忽然,伴隨著天色變黑,窗外狂風大作,豆大的雨點開始傾盆而下。 四女等在外面,雖然她們都擁有護體真氣或護體罡氣,但紫蘇還是覺得不能讓她們等得太辛苦,所以可以交卷的時間一到,他毫不遲疑就交卷了。 對于紫蘇依然提前一個小時交卷,或許有了昨日的鋪墊,所以現在大家也就沒太大的震撼了,這恐怕就是叫做見慣不怪,其怪自敗。 不過,紫蘇提前交卷倒是錯過了一件事。 原來,昨日青靈回復的信件紫蘇第一時間便交到鐵留芳的手上。 而就在上午的考試結束的時候,鐵留芳到第十一考場親自宣布女王大人的決定,那就是給予第十一考場所有詩詞試卷被燒的考生一次重考的機會,而時間就定在十二日的上午八點到十點。 為此,鐵留芳還特意說明會啟用本次文科鄉試的備用試卷,這份試卷的難度跟之前的類似,讓大家不要緊張云云。 當然,其實這也不關紫蘇什么事,他的試卷水火不侵,一點事都沒有,根本不用重考。 很快,試卷被燒的考生獲得重考的消息就傳遍了所有考生,除了一小部分考生覺得這不公平之外,大部分的考生都給予了青靈女王和鐵大人嘖嘖的贊嘆,這才是真正重視考生的好官。 且說紫蘇離開考場之后,風更大了,雨更急了,不過那些雨點根本碰不到他的身體,倒是就像碰到了莫名的彈力,就被彈開了,形成了極為漂亮的半球形雨幕。 風雨中,四女在文貢院門口依然淡定的等待,她們的周圍也形成了這種半球形的雨幕,只是沒有紫蘇的這般漂亮。 等待就是一種無聲的支持,是她們對紫蘇愛的體現。 “四位美女,你們辛苦了,跟本少爺回家吃飯去可好?”紫蘇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走到四女面前,還吹起了口哨,惹得四女都噗嗤輕笑,嘴里或嗔怪或嬌啐,但沒一個人真的責怪他。 生活就是要懂得趣味,如果一味一本正經,那會很無趣。 當然,如果什么時候都是吊兒郎當的樣子,那也很不好。 該有趣的時候要有趣,該幽默的時候要幽默,該正經的時候決不可胡亂開玩笑。 中午吃完飯的時候,紫蘇便叫來紫厲,吩咐道:“你去藍山市一趟,把龍香香接來! 此去藍山市幾千里,等紫厲到的時候也差不多是文科鄉試結束的時間,正好可以接上人。 雖然香香有汗血飛馬當坐騎,但怎么快得過紫厲呢,況且這也是愛的一種姿態,若非紫蘇還要考試,他肯定跟紫厲一起去接香香。 “主人放心,紫厲保證完成任務,把香香主母最快接來!弊蠀枌ψ咸K的稱呼很有意思,有時候叫蘇哥,有時候叫家主,有時候則像現在一樣叫主人,這是隨著他的心情變化而變化。 叫蘇哥的時候,肯定是他有求紫蘇或者想討好紫蘇。 叫家主則一般是公事的時候,比較正式,容不得開玩笑。 而叫主人那就一般是私事了,而且還帶著一種調侃的口吻。 紫蘇對此自然是心知肚明,淡淡一笑,目送紫厲迎著狂風暴雨飛上云端。 其實,狂風暴雨的天氣非但不會對紫厲造成飛行影響,反而會讓他如魚得水,原因自然是因為他擁有強大的風源力。 下午是最后一門策論。 所謂策論,指的就是議論當前政治問題、向政府獻策的這樣一類文章。它的特點是以論點作為寫作的中心。 對于文科科舉來說,策論其實是很重要的,能不能當官,能不能有所建樹,就看策論寫得如何,有沒有指導作用。 炎火文科科舉從第一期開始就要考策論,到現在已經是五百期了依然如此,可見策論有多重要。 策論除了獻計獻策之外,還要考一些帝國政府的法律法規,政策條例,紫蘇倒是覺得有點像是地球聯邦華夏的政治考試,但又有諸多不同。 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理解題這些主要考的是法律法規和政策條例,紫蘇在方校長總結的資料里都看過,做起來絲毫沒有壓力。 而最后的策論題,則是讓考生結合炎火帝國長期重武輕文的局面,寫出一篇如何改變這種局面的策論。 對于紫蘇來說,這道題并不難,難的是如何把它寫好。 地球聯邦,武者早在千年前便已不流行,漸漸淡出視線,這是因為科技的發展,熱兵器代替了冷兵器,簡單想一下,如果你苦練了多年,卻被一個從未練過武的一槍崩了,你會是如何一種感覺,那肯定是覺得這武白練了,直接買把槍不是更快嗎。 不過,炎火帝國和地球聯邦的情形又有些不同,這邊的武者要強大太多,短時間內武者依然可以橫行,所以必須從專業的角度去分析文武之間的區別,不能為了弘揚文科而刻意貶低武科。 都說“文可治國,武可安邦”。 紫蘇便決定從這里入手,圍繞如何改變重武輕文局面這個中心,展開了詳細的論述。 正所謂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 文科出來的人更擅長于治理國家,而武科出來的則更適合保家衛國。 當然,那種能文能武,文武雙全的人則兩者都可以勝任,但這畢竟只是少數。 紫蘇的策論娓娓道來,其中不乏事例,很有讓人信服的感覺。 最后策論的題目,紫蘇定名為《文可治國,武可安邦》。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