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青冥說著自己的名字憑空消失之后,留下了一句:“我會替你求一下曇華寺的僧人,只要你不再剝皮,他們也不能再追殺你了。多積點德,爭取早日投胎吧!保诠碚,在紅玉頭頂繞梁回蕩。
屋外空中,幾朵柔和似絮的薄云縈回在已開始漸漸西沉的月邊,微涼夜風拂過城中,吹進了紅玉身處的小樓里。
滿地散碎的沉默月光下,木青冥最后的一答,帶起的語音也隨風飄散。
紅玉注視著木青冥消失的方向,望眼欲穿許久,也只看到了那廳堂中飄飛的幽幽鬼火,還有幾只爬到了臥房門口,卻不敢進屋,只是一陣徘徊就走遠了的毒蟲。
唯獨不見了木青冥。
半晌之前,紅玉還惦記著木青冥那張上好的皮囊,志在必得。現在看著空屋中只剩下了的冰冷月輝,回旋翻飛的夜風,她又覺得失落升騰,心里總是空落落的,不免黯然神傷。
好像是木青冥這一走,把她的心都給抽空了一樣。
呆愣下紅玉繼續凝望著身前虛空,仍然看不到一去不復返的木青冥了。
許久之后,一聲嘆息聲在這間萬籟俱寂的鬼宅之中響起,月光下悠悠回響......
翌日,又是一個大晴天。
晴朗澄澈的天空中連一片云都看不到,宛如一塊澄澈的純粹碧玉,抬頭一看,靜謐中總會有讓人恍如隔世的錯覺。
長生道的大判官,也不知道去哪里找了一身打著幾塊補丁,還有些異味的舊衣服,心不甘情不愿的穿上身,又帶了一頂破草帽后,收斂藏好了體內邪氣,下了西山從滇池邊上的渡口登船,乘坐著小木船渡過滇池,順著大觀河進了城中去。
大判官進城,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找到很有可能是被土賊銷贓了的魂氣。
他極力避開了沙臘巷和玉龍堆這兩個地方,在城中漫無目的找了一圈,終于尋到了幾點淡淡的魂氣氣息。
尋著這已經淡去,還所剩不多的魂氣氣息,在城中又轉了一圈,直轉到日照中天時,大判官才尋著魂氣氣息來到了城中光華街上。
要說這昆明城中,充斥著四溢書香味的地方,首當其沖就要數這條緊挨著昆明城中最繁華的南正街呈東西走向的光華街。這里是昆明城的書市,當仁不讓的春城文化街區。
也是用光滑青石板鋪設的光華街街道兩邊,樹蔭下鱗次櫛比的排列著一棟棟傳統中式、西式或者中西合璧的小樓房。這些小巧玲瓏并不高大的樓房都是二或三層,與城中多數的店鋪一樣,都是上面住人,下面臨街一層作商鋪。
好一點的,樓后還帶著一個個清幽的精致小院。
從民國初年開始就陸續有不少的書店書探來此落腳,有店鋪的開書店,沒有店鋪就用一支支竹竿搭出簡易的架子,上面裝一個簡陋的油布頂蓬,三面再用油布之類的東西蒙起來遮風擋雨,書籍稍加分類后就堆在兩張條凳,加快木板搭成的攤面上。
有時候還能看到說書人們在此擺個小攤子,桌子一擺驚堂木一置,端坐在椅子上把小扇子輕輕一搖,喝上一口小茶潤潤喉,就拍了驚堂木,開始對聽眾們眉飛色舞講起了王侯將相,江湖兒女,或是才子佳人的傳奇故事來。
時而也會有些城中趣聞和新鮮事,也能被春城的說書人搬上桌。
在木青冥被陷害殺了自己掌柜,將計就計的鋃鐺入獄時,也有說書人在此說過他的故事。
不過木青冥在城中百姓的心里,始終沒有王侯將相江湖兒女和才子佳人們的傳奇故事有吸引力。搞的那幾個說書的本想著投機一把,卻是無功而返。
而大判官來到了光華街上后,也沒有急于尋著街上的魂氣氣息,去找魂氣的下落。一來是這條街上的魂氣氣息,并未如其他地方的魂氣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淡。
二來是他腳不停步的走了大半天了,五臟廟也該祭一祭了。于是在街尾找了個路邊小攤子,坐下后隨意點了幾個小菜小炒,打算吃飽喝足再去找那魂氣。
趁著等菜時,大判官環視四周,見這周遭書攤書店確實不少,但卻暫時沒有看到古玩店和古玩攤,想著是不是找錯地方了?
可這條街上確實有著諸多的魂氣氣息,四散落在青石板的街道上,只怕是魂氣被土賊銷贓后,被帶到了這條街上,才會留下這么多的痕跡的。
大判官收起了之前徘徊在心里的狐疑,開始專心的吃飯。
吃飽喝足后,他把錢往桌上一放,起身就走。
正午的陽光正好,耀眼又灼熱。草帽下臉上布滿陰影的大判官,籠罩著他的五官。他那一雙目光犀利的雙眼邊走邊看,最后停在了這條不算太長的街道中段,一戶門上高掛著挽聯的人家前。
肅穆莊重中哭聲依稀從門后傳來,悲切陣陣,隨風回旋。
這是一戶正在辦喪事的人家。而在大判官的眼中,門內有著一股蘊含著束縛力的漆黑尸氣,正在源源不斷的升騰,隨風四溢。并順著迎來送往著前來吊唁客人的敞開大門涌出,飄散到了街上。
那正是魂氣的氣息,而長生道煉制的魂氣,定然就在這家人的屋中。
耀眼的驕陽下,立在人來人往街道上的大判官,注視著這家辦喪事的人家大門,凝神聚氣細看許久后,心中暗自思忖道:“莫非這些凡夫俗子,把魂氣當成了棺材釘來使用?”。
一念方起之時,大判官就心中暗自咒罵這些人暴殄天物。好好一個魂氣,居然被用來釘棺蓋,讓大判官是哭笑不得。
又過了片刻,大判官邁步朝前,向著對面那家正在辦白喜的人家大步而去。
都說死者為大,但大判官顧不得那么多了。魂氣是長生道的,他無論如何也要取回。更何況這是對付鎖龍人的殺手锏,留在城中只怕夜長夢多。
別說那屋中設著靈堂,就算是地獄,大判官也只能闖一闖。
當他走到門口時,還沒等接待的人看清楚他的相貌,大判官就身形一晃,消失在了這家人的門口。
站在門外接待的人皺眉間嘴里發出了驚訝的一聲:“咦?”。同時抬手使勁揉了揉雙眼也只是看到人來人往的熱鬧,還以為是不是自己眼花了呢,就沒在意。
而此時,大判官已經站到了這家人小樓后的院子里。狹小的院子本就不大,此時已被布置成了靈堂,就更顯擁擠。
長生道大判官擠在人群后面,向前眺望,看到了書斗大的&qot;奠&qot;字,和左右兩邊高掛概括死者一生的主要功績的挽聯。兩側多掛有挽聯,以及親朋贈送的祭幛。再看&qot;奠&qot;字下方,是設靈堂前的供桌,上擺祭物,多為菜肴果品之類,兩旁香燭高燒一直燃燒而不熄滅的長明燈也在其上。
供桌后就是一口莊重大方,色彩層次分明,絢麗有序的棺材。從用材到棺材外的貼金,都是上層的材料和手藝。
可見這家人也不是什么窮苦百姓,否則弄張草席一裹尸身,也就草草了事了。
可是這些東西都沒能吸引大判官的注意力,他的目光,一直在已經蓋起的棺材板上,釘上的七顆子孫釘上打轉。
七顆釘子閃閃發光,銀芒閃爍。一股股肉眼不可見,卻又蘊含著強大束縛力的尸氣,正源源不斷的從這些釘子里散發而出。其中一顆釘子按習俗只是釘了一半,根本沒有釘死。露出的那段上篆刻著不少扭扭曲曲的符篆,狀如蝌蚪一般。
正是大判官追尋的魂氣。
“七枚,加上據點里掌教師兄手上的八枚也不過十一五枚。那剩下的魂氣去哪里了?”大判官這般暗暗想著,就在人群中擠著向前,朝著靈柩棺材那邊而去。
旁人察覺到了異樣,紛紛把目光投向了這個眼生的大判官。大判官卻是對此熟視無睹,依舊頭也不回地走向了棺材。
就在他距離棺材不過半丈距離時,一個披麻戴孝,身材結實但不高的男子,攔住了他的去路。男子圓睜雙目中困惑畢現,將高出他一個頭的大判官上下一番打量之際,忽然問到:“你哪位?”。
“閃開,不然我讓你躺倒棺材里去!彬滉栂,大判官對那男子冷冷說到。
微微瞇起的雙眼中,迸射出不懷好意的冰冷殺意,隨著目光向前而去,與男子怒火夾雜的目光在空中相撞。
“家父大喪,死者為大。我不管你是誰,今天不要鬧事!辈辉,男子根本不懼面生的大判官,當即開口沉聲道:“識相的就快滾。不然我讓護院們幫你滾!”。
說話間就抬起手來,在頭頂上輕輕拍了兩下。
掌聲方才響起,四周樓房里就沖出了七八個持長棍或是砍刀,亦是渾身披麻的精壯男子。
大判官能否取回魂氣?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