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司馬莉莉已經成功將微量子計算機微型化,對她來這不是什么難事。 微量子是一切能量的基礎單位,只要掌握了它的特性,就能通過各種手段控制它做出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最常用的功能就是空間傳送。 現在商城里出售的空間傳送裝置,和林風現在使用的大同異。要向一個地方傳送物品,那么目的地就需要一個接受裝置。 而宇宙商城的傳送技術就相對高明一些,它只需要一個信號,就能將商品傳送到想要的地方,這種技術可能是目前全宇宙最先進的,只掌握在少數文明的手中。 根據約翰李所,人的腦波也是微量子的一種應用。他們庫瓦星一族的大腦,就能將腦波傳送出來,但距離不是很遠,大概只能覆蓋直徑20米左右的球形空間。 但有部分種族能夠通過腦波,瞬間知道遠在數億光年之外正在發(fā)生的事。 比如銀河系中心處的大嘴蜘蛛蟲后,就擁有這樣的能力。當時蟲后在逃出大耳朵后,和遠在幾萬光年之外的大蟲后建立聯系,試圖讓大蟲后將林風的精神抹殺。 這種能力和宇宙商城的傳送方式很像,不需要目標地點有接收裝置,只需要一個信號就行。 林風覺得下一步可以朝這個方面研究。 “魔眼系統(tǒng)的衛(wèi)星已經全部做好了,我們什么時候開始安裝?” “現在就去。” 林風已經迫不及待,想要構建一個全球性的絡商城,一個穩(wěn)定可靠的絡是基礎之一。極系統(tǒng)雖然也很穩(wěn)定,但它本身是個監(jiān)控定位系統(tǒng),不如魔眼系統(tǒng)專業(yè)。 花了幾時間把魔眼系統(tǒng)的衛(wèi)星釋放到位,又經過半個月的測試、調試之后,魔眼系統(tǒng)正式上線工作。 司馬莉莉將所有極系統(tǒng)的用戶悄無聲息地移交到魔眼系統(tǒng),這樣一來,地球所使用的集定位、監(jiān)控和數字化絡系統(tǒng),便是自己生產的了。 魔眼系統(tǒng)所有的數據運算和存儲都分布在衛(wèi)星上,但為了安全起見,空間站還是設立了一臺主機,萬一某個衛(wèi)星被摧毀或者損壞,主機上都有完整的備份資料。 一切都很順利,唯一能夠察覺到不同的,就是現在的上速度,或者實時監(jiān)測速度比之前快了幾倍,而且畫面也更清晰。 搞定了絡之后,就要正式自己制造傳送裝置了。 司馬莉莉已經有了初步構想,立即開始分配個實驗組的工作。這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人有過任何經驗,所以一切都需要一步一步地摸索試驗。 一個星期之后,兩個十米見方的框架被制造出來。 這是司馬莉莉的習慣,在實驗室制造任何東西都不會考慮成為,更不會考慮做工。越是大的框架結構,就越能容納更多的原件,總比做到一半空間不夠又重新做好。 微量子傳送技術的核心理論,是先將需要傳送的物品分解成無數個微量子信號,然后在接收端重組。 有點像傳真機,只不過因為分解時破壞了物品結構,所以原件無法保存。 換句話,通過傳送裝置后的物品,雖然從分子級來看都能和原物保持一模一樣的狀態(tài),但實際上已經不是原來的東西了。 所以這種傳送方式絕對不適用于人類,或者其他一切有思維能力的生物。 因為腦波便是微量子,而且復雜到一種恐怖的程度,傳送裝置根本無法將其“復原”。司馬莉莉的結論是,如果非要強行傳送人類,那么唯一的結果就是會讓人變成一個什么都不知道的白癡。 商城里那些可以進行**傳送的裝置,應該走的是另外一種路線,比如空間黑洞之類,總之不會是這種分解之后再重組的方式。 林風一直守候著實驗進度,看著日漸復雜起來的兩個框架,這種希望即將成為現實的感覺,讓他幾乎無心睡眠。 終于在一個月之后,第一次傳送實驗即將開始。 兩個傳送裝置被送往了很遠的太空中,操控微量子是非常危險的事情,指不定實驗失敗會造成什么樣的災難。 和實驗裝置一起被送上太空的,還有體積大了數十倍的超級電池。 要啟動這兩個裝置,需要消耗非常大的能量,一秒鐘的耗電量,相當于山峽發(fā)電站一年的發(fā)電總量。 這讓林風有點不解,買回來的傳送裝置體積那么,看起來也消耗不了多少電。不過現在不是研究這個問題的時候,等實驗成功了再去考慮這個問題。 “1號機啟動,2號機啟動,狀態(tài)良好。” 隨著工作人員的報告聲,巨大的光幕上,兩臺實驗裝置上都亮起幾排綠燈。 “1號機裝入實驗物。” 一塊10公分見方的鐵塊被放進了1號機。 “傳送開始,電流500萬安培,狀態(tài)穩(wěn)定!” “2號機開始接收,電流600萬安培!” 要成功了嗎? 林風的心都快蹦出來了,如果能夠一次成功,那這將成為科研史上的奇跡! 但他還是想多了,“2號機正常”的聲音還沒結束,兩臺實驗裝置就同時熄火了。 “什么問題?” “沒電了!” 這就非常尷尬了,為了這兩個裝置,林風把超級電池一個月的產量都搬到太空里來了,結果才用了幾秒鐘就沒電了? 司馬莉莉面色不變地飄出空間站,有工作人員打開1號機的門,發(fā)現里面的鐵塊只缺少了一個角,而2號機里放著指頭大的一丁點鐵塊。 “計算量差。” 經過精密的稱量,兩個鐵塊質量總和并沒有減少,斷口也能吻合,也就是這次實驗基本上算是成功了。 “不能解決能量消耗問題,我們永遠也沒法將這種裝置應用到生活里。”司馬莉莉卻不這么想,在她的觀念里,不達到100%的滿意度,那就是一種失敗。 可是能量的問題怎么解決? 難不成每個裝置配一個發(fā)電站?這明顯是不現實的,那還不如去商城買現成的。 “我研究過你給我的傳送裝置,并沒有發(fā)現太大的能源儲備,也沒有發(fā)現什么大功率的發(fā)電裝置,”這次連司馬莉莉都有點沒主意了,“所以我想不通我們到底錯在什么地方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