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劉備的日常 正文 1.148 三舉鄉(xiāng)黨

作者/熏香如風(fēng)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樓桑令郭芝,起身奏對:“臣在。”

    “你與孤自幼相識。除樂公外,屬你資歷最長。可愿替孤牧守東境。”劉備笑問。

    “臣,敢不從命!”郭芝伏地領(lǐng)命。

    “如前所言,沓氏、金州、海陽、臨渝,四縣隔海相望,環(huán)抱遼東。臨渝東及與海,乃天然不凍良港。得二十萬高句麗民,當(dāng)委以重用。修擴(kuò)城池,營造良港。待臨渝津營畢,薊國可四季泛舟海上,再無封港之憂。”

    “臣,謹(jǐn)記。”郭芝再拜。

    “左國令,且擬詔吧。”薊王這便言道。

    “喏。”宮人捧上筆墨詔書,擺好案幾。士異秉筆直書,一蹴而就。取金鉔烘干墨跡。上呈薊王當(dāng)面。確認(rèn)無誤,薊王親自用璽。

    “擢升閻柔為安北守,治昌城,秩二千石,銀印青綬。兼領(lǐng)薊王宮舍人。”

    “臣,領(lǐng)命。”閻柔出列跪拜。

    “擢升郭芝為遼海守,治臨渝,秩二千石,銀印青綬。”

    “臣,領(lǐng)命。”郭芝亦同出列。先前除為樓桑令時,郭芝已兼領(lǐng)門大夫。故此次未擢升宮職。

    同為太守,各秩二千石,官俸相當(dāng)。郭芝門大夫?qū)m職,低于庶子,卻高于藪東守樂隱,所授舍人宮職。于是二千石列,重排座次。婁圭依舊居首,四尹依次就坐,再有郭芝后來居上,樂隱次之,閻柔居末。

    五尹之后,再出三守。

    還有樓桑、柳縣、章武、海陽、臨渝,五地大位空懸。

    “三百出仕”,“二千及冠”。乃薊國學(xué)子之夢寐以求。

    樓桑乃薊國商都。又是王興之地。非國中宿吏不可任。余下四縣,柳縣、章武各有萬余戶,按照薊國劃分,當(dāng)為“千石令”。海陽、臨渝,雖是“三百石長”,卻將安置二十萬高句麗民。如此不出二年,待諸事完備,民生安定,千石高俸,唾手可得。

    皆需登臨黃金臺六層之國士,方能受領(lǐng)。

    待二人入偏殿,更換冠服印綬。登堂再拜,落座二千石列。

    薊王言道:“樓桑乃薊國商都,茲事體大。何人可替衍長之職。”

    “臣,舉一人。”正是現(xiàn)任酈城令,南陽陰修。年前,新野陰修與宛縣吳循,結(jié)伴北上。同入四方館,皆登六層樓。吳循拜大利令,陰修拜酈城令。就任以來,頗有建樹。

    “元基,欲舉何人?”劉備笑問。

    “南陽何颙。”陰修答曰。

    “可是南陽何伯求。”婁圭笑問。

    “正是。”

    何颙,字伯求。海內(nèi)名士,南陽襄鄉(xiāng)人。二次黨錮時被宦官誣陷,逃亡汝南境內(nèi)。恰逢友人虞偉高,父仇未報,重病將死。何颙探望時,偉高哭訴。何颙于是替友報仇。取仇人首級,祭于虞父墳前。

    為人處世,正與婁圭意氣相投。

    “啟稟主公,臣聞何伯求久矣,恨不得相見。”婁圭言下之意,亦是替其作保。

    “人在何處?”劉備忙問。

    “回稟主公,何伯求替友父報仇后,攜好友虞峻,北上治病。正客居樓桑。”陰修奏曰。同為南陽人氏,便是所謂鄉(xiāng)黨。既北上治病,事關(guān)人命,必投帖求助。陰修遂送入國醫(yī)館,由華大夫親診。終撿回一條性命。本已痊愈,正欲南歸,卻因風(fēng)雪滯留。

    因禍得福。被陰修舉薦薊王當(dāng)面。

    劉備隨命門下督鄭泰,親往樓桑,請來相見。

    王旗招展,安車駟馬。

    不久,便有南陽名士,翩然而至。儒服高冠,登殿相見:“拜見薊王。”

    “先生請起。”未及賜座,劉備便問道:“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值用人之際,可愿出仕鄙國。”

    “固所愿也,不敢請耳。”何颙拜曰。

    “樓桑無憂矣。”劉備撫掌而笑。“未坐先仕”,遂成典故。與登堂衣秀,異曲同工之妙。

    “章武近海,富有漁鹽之利。又當(dāng)授予何人。”待何颙就坐,劉備再問。

    酈城令陰修又起身奏對:“臣,再舉一人。”

    “元基,再舉何人?”劉備笑問。南陽名臣輩出。而陰修又出身今漢六大家族之陰氏。人脈自當(dāng)冠絕當(dāng)?shù)亍?br />
    “臣,再舉同鄉(xiāng)王連。”陰修奏曰。

    右國相耿雍,聞聲笑問:“可是南陽王文儀。”

    “國相何以知之?”陰修反問。

    耿雍笑答:“立冬前,黃金臺再傳捷報。有南陽高士,登臨六層樓。此人,正是王文儀。”

    王連,字文儀,亦是南陽人。史稱其“識人有術(shù),知人善任”。先主入蜀,起兵葭萌,揮軍南下,王連閉門不降。先主以其守義,故不強(qiáng)逼,繞城而過。后入麾下效力,所治皆有政績。累遷司鹽校尉,掌鹽鐵經(jīng)營調(diào)度,為國獲利甚豐。

    “原來如此。”陰修恍然大悟。

    劉備欣然點(diǎn)頭:“既登六層樓,當(dāng)食千石俸。可授章武令一職。”

    “臣,遵命。”耿雍再拜落座。

    “海陽縣,濱海有一漁家避風(fēng)島,俗稱沙壘甸,將作館已遣匠師登島探過,海水不淤不凍,水產(chǎn)豐饒,島上已打出澄清水井,可為深水良港。”劉備再問:“待十萬高句麗民遷入,可增筑沙壘港。乃大興之地。當(dāng)授予何人。”

    “臣,三舉一人。”酈城令陰修不負(fù)眾望。

    “是何人也?”劉備笑道。

    “臣,三舉同鄉(xiāng)岑晊。”陰修奏曰。

    岑晊,字公孝,南陽棘陽人。少年成名,志大才高。五經(jīng)六藝,無不洞貫。與劉表、范滂、范康、張儉、孔昱、檀敷、陳翔,稱“江夏八俊”。桓帝時,南陽太守成瑨,聘為功曹。又以張牧為中賊曹吏。岑晊不畏權(quán)勢,不避豪強(qiáng),時有民諺:“南陽太守岑公孝,弘農(nóng)成瑨但坐嘯。”

    意思是說,成瑨把公務(wù)皆交給岑晊去辦,岑晊似乎成了南陽太守。時郡內(nèi)多豪強(qiáng)。中官黃門盤踞境內(nèi),成瑨在任時,肅振嚴(yán)威,震懾群豪。宛有富賈張泛者,桓帝美人之外親,善巧雕鏤玩好之物,頗以賂遺中官,以此并得顯位。依恃權(quán)貴,不循法綱。成瑨將其捕之付獄,打殺之,又收其宗族賓客,殺二百馀人,為民除害。桓帝盛怒,將成瑨下獄致死。

    功曹岑晊、張牧等人,遂亡匿齊魯之間。會赦出。后州郡察舉,三府交辟,皆不就。及李、杜被誅,先帝又起二次黨錮。因復(fù)逃竄,藏匿江夏山中。后起黃巾之亂,誓不從賊,隱姓埋名,輾轉(zhuǎn)流徙。后入薊國流民大營。身染沉疴,彌留之際,方才道出真名,欲埋骨家鄉(xiāng)。

    聽聞是江夏八俊之岑公孝。營官不敢怠慢,急忙通稟上官。陰修因而知曉。見無雙名士險被摧折致死,一時涕泗橫流。送入國醫(yī)館悉心診治,陰修衣不解帶,服侍左右,終轉(zhuǎn)危為安。這才斗膽在主公當(dāng)面,三舉鄉(xiāng)黨。

    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子。

    一片公心,薊王又豈會見疑。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城县| 阿巴嘎旗| 凯里市| 丹寨县| 安仁县| 五家渠市| 老河口市| 巴林右旗| 汝州市| 崇信县| 江西省| 双牌县| 若尔盖县| 关岭| 开化县| 凭祥市| 宾川县| 公安县| 曲水县| 武威市| 定州市| 远安县| 广德县| 高安市| 牡丹江市| 昆山市| 吉木萨尔县| 鄄城县| 焦作市| 平昌县| 余干县| 康平县| 瑞安市| 连山| 西畴县| 平昌县| 余干县| 柏乡县| 云浮市| 庆安县| 孝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