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劉備的日常 正文 1.26 群雁無首

作者/熏香如風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所謂鴻運當頭。昨夜剛洞房,今早已當爹。

    電光石火,白駒過隙也沒這么快。

    待士貴人起身,準備去太妃殿前,行“成婦禮”。聞王妃又誕嫡子,遂趕去相見。雖說事急從權,然禮不可廢。太妃與二位義母重返西宮。婦見舅姑、婦饋舅姑、舅姑醴婦,一絲不茍。“三爵之禮”畢。再過三月,廟見成婦。祭告祖先,便是薊王家人。

    聞副伏羅氏常做“大雁南飛”之胎夢。劉備即命門下督鄭泰,親往黃金臺四方館,詢問館長朱建平。

    朱建平掐指一算,娓娓道來。

    言,大雁乃禽中之冠,自上古時,便被視為“五常俱全”之靈獸。

    五常者:仁、義、禮、智、信。

    雁有仁心,乃因雁群當中,總有老弱病殘之輩,余下壯雁皆不會棄之于不顧,養其老、送其終,此為仁者之心。

    雁有情義,雌雄相配,從一而終。不論是雌雁死,或雄雁亡,落單孤雁,至死不渝,再不婚配。

    雁群展翅高飛,或為“一”字,或為“人”字,從頭至尾,依長幼之序,稱作“雁序”。陣頭由老雁引領,壯雁即便飛得再快,亦不會趕超老雁,故有禮讓恭謙之意。

    雁難獵取,只因大雁有智。俗語謂“犬為地厭、雁為天厭、鱧為水厭”。此三種生靈,最是機敏,凡有風吹草動,群雁便會立刻飛空躲避。

    雁群因時節變換而南北遷徙,從不爽期,至秋而南翔,故稱秋天為“雁天”。此乃雁之信。

    正因大雁“五常俱全”,故時人求親訪友,皆“奠雁”,又稱“執雁為禮”。

    “原路如此。”劉備欣然點頭。聽鄭泰轉述大相師一席話,方知“執雁”竟有大學問。

    “朱館長又言:正因五常俱全,故大雁南飛,列隊成行,乃吉兆也。”鄭泰言道:“高車妃,出身塞外草原,故鄉在北。薊國在南。雁群南飛,乃投主公也。列隊成行,乃有序也。”

    劉備輕輕頷首:“莫非是高車來投。”

    鄭泰又道:“朱館長還說,若高車妃誕下麟兒,歸義王恐命不久也。”

    “果然如此。”劉備一聲長嘆。

    副伏羅氏老王,終歸未能得見劉備一統天下。萬幸,劉備已在高車王庭,建起十二部聯盟。老王薨天,必有新王登基。以劉備今時今日之威勢,自無懼高車生變。

    正因如此。南飛大雁才會列隊成行。以示尊卑有序。

    副伏羅老王,上次見時,劉備已覺時日無多。或副伏羅妃,亦有所料。心中牽掛老父,才“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所幸,劉備已有萬全之策。沒鹿回部伏于背,三郡烏桓,南匈奴,鮮卑屬國,橫攔身前。還有薊國橫亙幽冀,千里圩田。“北有薊,莫縱韁”。可不是說說而已。

    婦人產子,生死攸關。劉備關心則亂,一夜輾轉反側,難以成眠。清晨再問,仍未生產。

    劉備猛然憶起,先時副伏羅妃產女,亦如此這般。

    當即下令,命門下督鄭泰,水路相濟,奔赴白海之濱,高車王庭。將最新消息帶回。

    鄭泰領命,即刻啟程。

    三日后,便有烏桓快馬抵達。言,高車老王已薨,遺命葬于北海。高車告喪隊伍,已入盧龍塞。不日當可抵達。

    是夜。高車妃產下一子,母子平安。劉備本欲隱瞞,不料副伏羅氏,竟已知曉。

    百萬高車,孤懸在外。群雁無首。

    高車有“六氏十二姓”。其中十二姓,追隨副伏羅歸義王,東進、南下。遷入塞外草原。立王帳于白海之濱。北海附近,還散落著六氏各部,數十萬部民。先前劉備攻略半島,遷扶余四加南下,又在半島之上,立蒼海郡。

    重塑北疆版圖:樂浪與玄菟串聯遼東,玄菟東界與蒼海西南界接,蒼海郡東極大海,西北暫以北海為界,郡治臨穢縣,涵括扶余、北沃沮所在領城。即后世松花江流域、圖們江流域。

    北海往西,南至戈壁,大片漠北之地,又皆為沒鹿回部所據。

    換言之,西域都護府與蒼海郡,宛如左右臂彎,將塞外環抱。又以北海為界,高車六氏、十二姓與沒鹿回部,三足鼎立。自從副伏羅氏老王,率十二部南下歸順大漢,受封歸義王。等同與不愿南下,滯留北海的高車六氏決裂。換言之,高車就此,分裂成“南北高車”。如先前南北匈奴分裂一般無二。

    本可“井水不犯河水”。奈何副伏羅氏老王,卻遺命葬于北海。

    按照高車人習俗。完成老王遺命者,方能立為新王。換言之,南高車二十部,即日便將提兵北上,護送老王遺體,以“王禮”,葬于北海之濱。

    試想,北高車六氏,焉能輕易放行。更何況,隨大漢蒼海郡建立,大大壓縮了北高車的游牧邊界。對大漢帝國,薊王劉備,北高車敢怒不敢言。再遇南高車大軍壓境,必拼死一戰。無它,西有沒鹿回,東有蒼海郡,北靠無人冰原,再遭南高車擠壓。退無可退,躲無可躲。生死關頭,如何能忍。必奮起反抗。

    眼看大戰一觸即發。副伏羅氏新主,副伏羅妃兄長,以告喪為名,遣人日夜兼程,南下通報。

    劉備專開朝議。問政北疆戰事。

    王傅黃忠起身言道:“南北高車血戰,名為送葬,實為一統。”

    橫海將軍黃蓋,亦進言道:“王傅所言極是。自立白檀互市,南高車與我國素有往來。兵甲、車輛、機關諸器,皆不可同日而語。此消彼長,北高車越顯羸弱。于是乎,歸義王遺命,被自然而然,以為是一統高車之遺愿。”

    劉備輕輕頷首:“南北高車,國力如何。”

    “南高車十二部,各有十萬部民,約百二十萬眾。北高車六部,亦各有十萬部民,約六十萬眾。”左國相崔鈞答曰。

    “雖國力懸殊,然北高車身陷死地,困獸猶斗。此戰即便血戰險勝,南高車亦十不存一。”

    薊都尹婁圭言道:“若高車折損過巨,沒鹿回部必趁機南下,一統草原。那時……”

    “當如鮮卑檀石槐故事。”劉備眸中戾芒一閃。

    “主公明見。”群臣下拜。

    “傳令高車告喪使。便說,孤欲親往北海,為歸義王送喪。”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研县| 巍山| 临湘市| 新疆| 花莲市| 昭通市| 郑州市| 康乐县| 平果县| 聂荣县| 南和县| 朝阳区| 嵊州市| 丽水市| 巴塘县| 虞城县| 三都| 芜湖县| 泰兴市| 班戈县| 灯塔市| 定兴县| 罗平县| 蛟河市| 祥云县| 九龙城区| 都江堰市| 都昌县| 沙洋县| 东阿县| 和静县| 永新县| 深圳市| 夹江县| 威信县| 横峰县| 道真| 甘洛县| 巍山| 即墨市| 吴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