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劉備的日常 正文 1.44 輕卒銳兵

作者/熏香如風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或有人問。

    薊王在北。故薊國多“以北為貴”。肱股重臣府邸,皆位于王城中城,近北宮。如北宮御道外二側,門下署與幕府鄙吝,對面便是左右國相府邸。料想,六大謀主府,亦不逞多讓。必相距不遠。

    事實也確如此。

    既如此短距,步行可達,為何還要車行?

    只因薊國機關車駕,安全性極高。車隊自府中出發,直入宮署前庭。沿途皆無暴露,最大程度保障車內乘員,人身安全。

    薊國官吏皆如此。

    便是百石少吏,亦有公車、公船往來接送。大漢車行天下,深入人心。“車如流水,馬如游龍”,足見一斑。

    除去牛馬眾多,路況亦好。后世無論牛馬數量,通行條件,皆每況愈下。“車輿”沒落,人力“肩輿”盛行。

    薊王營造都城時,乃是從督亢一片白澤中,平地建起。左右無有掣肘。大刀闊斧,放手施為。如今南港與臨鄉城,早已連為一體。論規模,早不下南陽。又因十夷王邸,云臺觀邸等,奇觀建筑,接二連三。城池規模,不斷擴大。如今比南陽,甚至有過之無不及。

    號“北都”,實至名歸。

    南港與臨鄉,七條相連軌路,已擴建成七街列肆。人稱“通街”。以北斗七星,命其名:“第一天樞,第二天旋,第三天璣,第四天權,第五玉衡,第六開陽,第七搖光。”

    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所謂璇璣玉衡,以齊七政。”

    七街兩側墻桓,亦早拆除。重樓高閣,鱗次櫛比縱橫街衢,四通八達。薊都尹婁圭,仿照洛陽,將南港建成無郭之城。四面環水如洛陽陽渠。與北都臨鄉城,共用一條護城河。如此,四面皆可泊船。吞吐量三倍提升。因拆除十余條垣墻,節省大量土地。故城市擴建,掘左右渠道,皆未占用耕地。

    南港終與臨鄉,連成一體。唯一間隔,便是臨鄉城南護城河道。南港橋頭堡與甕城,隔河相對。同落吊橋,便可南北通連。

    實現居住與經營分離。王都只用于爵民安居,及宮府署寺辦公所用。先前,薊王營城時,戶戶立有倉樓。編戶齊民一頃田,人吃馬嚼,田賦吃穿,自難以裝滿。待升為爵民,尤其公乘二十頃,五大夫爵二十五頃,一季可得新谷數千石。非大倉不可盛裝。

    換言之,薊王心中,早有二十等爵之設想。

    正因戶起倉樓,藏富于民。“廣積糧,高筑墻”。再加渠道縱橫,水運發達。薊國倉儲,首屈一指。斷不怕大軍圍城,更無缺糧之危。話說,以今時今日薊國大漢一藩,還有何人敢兵臨城下。

    每當大河冰封,渤海封港。薊國千里水道,尤為忙碌。轉運一季新糧,平衡各城倉儲。便是隆冬時節,薊國船戶亦不得空閑。一年積累升爵點數,可想而知。

    待來年開春,販賣天下,遠至海外諸港。

    薊國長粒香米,自薊王首開樓桑稻作,至今。代代優選,日漸欣長。普天之下,絕無僅有。晶瑩剔透,粒粒分明。無可仿冒。時人處處以高為貴。更助推薊國名產,風靡大江南北。

    諸如各類集簿,薊國仍沿用竹書。未曾更換紙卷。

    究其原因。竹簡可反復書寫,比紙卷更節約。比如戶籍。待八月案比,統計匯總時。只需打開每戶“條目”,將去年記錄削去,便可重新錄入。正因竹書可反復書寫,故書錄吏員,統稱“刀筆吏”。

    能夠反復使用,乃竹書之優勢。尤其對各類需反復書寫的集簿而言,十分方便。

    誠然,紙卷利于書寫,便于攜帶的優勢,更加明顯。

    “九月霜始降,婦功成,可以授冬衣矣。”

    薊國四季朝服,又更新款。薊國行高薪養廉。四季朝服,年年更迭。雖說“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百官穿之不盡,卻又喜舊服。

    諸如藪東守樂隱、遼海守郭芝,薊王為縣侯時,二人便是樓桑并酈城長吏。故皆以著初代朝服為榮。會大朝,尤其醒目。百官無不艷羨。

    此,宿吏之風貌也。

    話說。因鋤禾見金,北海一龍,割袖斷交。后被太妃,一針一線,親手縫合。管寧十年如一日,穿以自醒。

    類似佳話,比比皆是。

    即便右國令之事,時過境遷,薊人仍思之不忘。薊王不再設右國令一職,足已表明心跡。故薊人辨認待物,頗為公允。“好壞皆可見”。正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又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學術亦如此。

    開明之氣,蔚然成風。亦如先前,漢胡向化之辯。胡人著漢服,行漢禮,說漢化,書漢隸。漢人亦好胡旋,慕胡女,存胡俗,續胡味。和合之風,盛行國中內外。

    薊國之包羅萬種,海納百川。非親臨,不可意會。

    先前,漢胡商賈,還需聘請市儈,互傳翻譯。如今市樓陳列各式券書,皆雙語印刷,一清二楚。市中能言雙語,乃至三五門外語者,比比皆是。

    稻禾初成,千里飄香。

    豐水肥田,季季大熟。

    八月案比,九月初才統計完畢。二十七縣,四百城邑。計一千二百萬口,一百六十萬戶。戶均良田五十一畝。沒錯,正因爵民田多。多年馴田,成效斐然,預計均產六石半。再加一千萬畝官田。

    可入新谷,六億石。

    月初大朝。上計令陳逸,逐條報來。

    百官皆面露喜色,與有榮焉。

    民以食為天。

    人口增長,來源于三韓半島、倭國列島、海外荒洲、四方都護府等,皆有大量人口內遷。倭國列島各國主,更長居泉州城,督造薊式海船,輕易不重回島上。

    倭妃那美,枕邊傳語:眾倭國王,愿學十夷王,共組聯軍,征討林邑。

    薊王遂問:約有多少兵馬。

    那美百忙中,出口答曰:亦有五萬。

    劉備欣然點頭:甚好。

    輕卒銳兵。如此,無需動用國中一兵一卒,林邑可滅矣。

    劉備又問:各國主,何所求?

    那美答曰:愿隨市舶寺海市大舡,泛舟海上。

    所求,與十夷王如出一轍。

    劉備焉能厚此薄彼:先入薊商會。待南征歸來,再泛舟四海。

    倭妃大喜。越發殷勤不提。

    果然,家和萬事興。

    嘶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城| 东乡县| 陕西省| 岑溪市| 浮山县| 汤原县| 武胜县| 太原市| 名山县| 新邵县| 铁岭县| 兴安县| 山阴县| 五指山市| 富民县| 乳山市| 拉萨市| 阿拉善左旗| 沂南县| 漳州市| 辽阳市| 新和县| 临夏市| 阆中市| 许昌市| 陇西县| 绥棱县| 赞皇县| 桃江县| 陇南市| 柘荣县| 天津市| 奎屯市| 河北省| 涡阳县| 郯城县| 甘洛县| 和龙市| 新野县| 米泉市| 宣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