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劉備的日常 正文 1.57 周不如漢

作者/熏香如風(fēng)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非薊王駕到,乃鄭公路過于此。”便有二人,并立廊下。說話之人,正是徐州別駕麋子仲。

    身旁之人,乃鼎鼎大名,薊王門下督鄭泰。張闿位列都尉,麋竺并鄭泰,時有往來。會賓客大宴,焉能不識。

    “不知別駕,鄭公在此”張闿心慌意亂,不知所謂。

    “都尉自去吧。”麋竺網(wǎng)開一面。不予追究。

    “謝別駕!”張闿如臨大赦。不敢久留,掩面自去。徐州再無此人。

    鄭泰皺眉道:“賊心難改,何不殺之以絕后患。”

    麋竺笑答:“料想此人,亦是奉命而為。若殺之滅口,今夜之事,他日如何大白于天下。”

    鄭泰輕輕頷首:“原來如此。”凡利欲熏心者,必難守口如瓶。今夜行刺老父,曹操焉能善罷甘休。待知詳情,亂世奸雄曹孟德,必有計較。此乃反縱虎歸山之計也。

    繡衣吏移除賊尸,傾盆大雨遂將殘血洗盡。反身入室,再續(xù)夜宴。高談闊論,賓主盡歡。

    鄭泰此來,乃代主徵張昭入薊。

    張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人。少好學(xué),善隸書,從白侯復(fù)興,一說復(fù)姓柏侯子安或是表字受左氏春秋,博覽眾書,與瑯邪趙昱、東海王朗俱發(fā)名友善。弱冠察舉孝廉,不就,與王朗共論舊君諱事,州里才士陳琳等皆稱善之。刺史陶謙舉茂才,不應(yīng),謙以為輕己,遂見拘執(zhí)。

    舉為茂才而不應(yīng)。陶謙怒其輕慢,遂將張昭拘禁。趙昱、王朗,傾身營救,卻不得免罪。

    長子張承,字仲嗣,少以才學(xué)知名,與諸葛瑾、步騭、嚴(yán)畯相友善,共入薊太學(xué)。聞父被禁,遂十萬火急,求救門下報館丞陳琳。

    陳琳連夜上告門下祭酒司馬徽。不及天明,薊王已知。遂遣門下督鄭泰,出使徐州,借徵辟之名,救張昭出牢籠。

    薊王徵辟,陶謙焉能阻攔。臨行前,私語鄭泰。言,張子布剛簡,懷不撓之節(jié),王上若重用之,宜先磨盡鋒利。否則,恐事與愿違。

    鄭泰稱謝不語。

    弱冠舉孝廉,而立舉茂才二舉皆不就,未得其主也。

    此行,除徵張昭,亦同徵張纮。

    張纮,字子綱,徐州廣陵人。年輕時游學(xué)京都,入太學(xué)從博士韓宗,習(xí)易經(jīng)并歐陽尚書歐陽氏尚書,又隨外黃高士濮陽闿,習(xí)韓詩、禮記、左氏春秋。

    學(xué)成歸鄉(xiāng),舉為茂才。三公四府皆遣人來辟,張纮不應(yīng),拒走江東。與猛虎孫堅結(jié)識。自孫堅重創(chuàng),舉家遷避薊國。吳夫人感念張纮先前頗多義行,遂舉于薊王。

    才有鄭泰此行。

    至于,與曹嵩一行是偶遇,還是刻意。便不得而知了。

    翌日。路旁軍帳,人馬全無。皆遂張闿逃去。鄭泰遂命麾下繡衣吏,護送曹嵩一行,同赴瑯琊港。

    曹嵩老而不昏,對昨夜之事,心知肚明,卻絕口不提。待登蓋海大舡,這才心安。與鄭泰、麋竺,依依惜別。此去兗州,當(dāng)順風(fēng)順?biāo)^無差池。

    鄭泰乃薊王門下,天下知名。麋竺乃東海豪商,徐州別駕。二人共救曹嵩一家于虎口。都尉張闿,究竟奉何人之命,截殺曹嵩一門老小,稍后當(dāng)水落石出。曹孟德心機深沉,又豈能輕易中計。

    送別鄭泰,麋竺自去復(fù)命。

    鄭泰隨海市,同返薊國。自泉州港換乘公船,逆入巨馬水路,列隊駛?cè)肽细邸_b見機關(guān)塔吊,橫列長堤。邸舍積貨如山,船塢造船不斷。十夷王邸、云臺觀邸,制霸水岸。另有高臺,框架如林。一問方知,乃如火如荼,四州郡國邸。

    三臺形如“品”字,各據(jù)南港水岸。街衢四通,重樓列肆。行人如織,車馬不絕。八方來客,四海鄉(xiāng)音。云舒云卷,氣象萬千。北地名都,果不其然。

    “大衍之都,名不虛傳。”張昭不禁贊嘆。

    張纮亦有同感,這便欣然誦讀論衡宣漢中名句:“彼鳳凰雖五六至,或時一鳥而數(shù)來,或時異鳥而各至,麒麟、神雀、黃龍、鸞鳥、甘露、醴泉,祭后土天地之時,神光靈耀,可謂繁盛累積矣。”謂“良禽擇木而棲”。用在此時,亦喻天下俊才,如鳳凰、麒麟、神雀、黃龍、鸞鳥,齊降薊國。

    “四海混一,天下定寧。”張昭聞弦歌而知雅意:“周不如漢乎?”

    論衡宣漢,乃為宣漢之功。王充在恢國篇中自言:“宣漢之篇,高漢于周,擬漢過周”,又在須頌篇中自語:“宣漢之篇,論漢已有圣帝,治已太平。”又將漢朝與周朝比。以漢“四海混一,天下定寧”,斷言“周不如漢”。

    時過境遷。今漢式微,飄搖風(fēng)雨。張昭言“周不如漢”,暗指“漢不如薊”也。

    張纮博學(xué),豈能不知:“不如薊,遠矣。”

    不料身旁鄭泰卻言道:“周、漢同宗,薪火傳也。”言下之意,薊王乃漢室宗親,同出高祖一脈。繼大漢神器,為三興之主。

    二人聞之,撫掌而笑。眼中隱現(xiàn)淚光。時至今日,薊王身世,契合時代,堪稱完美。

    無它,時勢造英雄耳。

    換乘王宮車駕,繡衣吏鮮衣怒馬,前方開道。沿途車馬,紛紛避讓。井然有序,不見慌張。駕輕就熟,果然名都?xì)庀蟆`嵦┧鶖y繡衣吏,皆山東豪杰。追隨鄭泰,西投薊王。被委以重任,享六百石高俸。鞍前馬后,隨鄭泰,廣徵天下英杰,為主公所用。

    人生境遇,可謂云泥之別。

    話說鄭公業(yè),家有良田四百頃,卻常不足食。急公好義,仗義疏財。再有水衡都尉周暉,好賓客,雄江淮間,出入從車常百余乘。既得明主,納頭便拜,從此刀山火海,生死無怨。兩漢豪杰,莫過如斯。可嘆后世揮刀自閹,再無湖海之士。

    車駕入宮。恰逢薊王為新并十縣,專開朝會。

    聞二張來投,薊王笑道:擇日不如撞日。

    遂自返后宮,稍后又冠冕入殿。

    召二人入殿。于肱股重臣當(dāng)面。拜張昭為蒼海守,張纮為勃海相,兼令薊王宮舍人。

    “二張撞日”,遂成典故。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安| 西盟| 青岛市| 汕尾市| 阿荣旗| 广汉市| 独山县| 静乐县| 二手房| 抚宁县| 东港市| 桦甸市| 沧源| 城固县| 庐江县| 淮安市| 忻城县| 平南县| 太保市| 浦城县| 平原县| 郧西县| 沿河| 宝鸡市| 江口县| 沁源县| 吴忠市| 闽侯县| 惠来县| 沐川县| 贺州市| 巫溪县| 旬阳县| 阳泉市| 阳高县| 峨边| 临汾市| 麻阳| 文登市| 南宫市| 织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