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劉備的日常 正文 1.129 明日功成

作者/熏香如風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遠眺夷洲大島,如脊隆起。

    居中山脈,環以平原。東鳀人濱水而漁,山越別種靠山而獵。

    應劭攜開拓艦隊,渡海而來。于濁溪口立濯港。逆濁溪而上,灘涂棋布,枝津縱橫,深入夷洲復地。周遭荒野,皆可辟為良田。溪水中游,另有一清溪南流。稍后,在清溪口,另筑漉港。

    應仲瑗所著《風俗通義》,風靡國中。先前,薊王于藪東郡,增設東學。論及東序令之選。薊王便心儀應劭。唯恐揠苗助長。門下祭酒司馬徽諫言,再得二十載,應仲瑗可勝任。

    薊王遂徵外黃高士申屠蟠,為東序令。

    此事,薊國內外,人盡皆知。換言之,假以時日,東序令非他莫屬。應劭雖遠在海外,卻早已揚名。

    應仲瑗何人,竟可掌五帝之學。莘莘學子,紛紛傳閱《風俗通義》。書法大家蔡邕,親自抄錄雕版,刊印五千卷,一日售罄。觀者無不服其多聞博識。

    便有好友,書信告知。應仲瑗卻忙于政務,無暇他顧。版費亦是由家人代領。問過方知,漉港修筑過半,正待收尾。應仲瑗,斷難半途而廢。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

    薊王再臨,濯、漉二港,今非昔比。

    三足踆烏,自南向北。泊入漉港。若南下則停濯港。

    江表十港,林立帆檣。正如行宮之便利。一港興而十港皆興。正因船隊往返。皆需擇港停靠。商人逐利。為擴艙容,必減淡水屯糧。只備十日乃至三日所需。唯有逐次經停各港,補足所需,方可為繼。另外,凡薊國關津,只取一稅。稍后經停各港,皆無需另行納稅。亦助推商人擴艙風潮。

    薊士海船,日夜三千里。三日存糧,足可遠赴萬里。薊王廣辟港津,日夜之內,便有一港。實無需擔心。然三日之糧,實過于苛減。薊王命市舶寺下令,凡僦船出海,萬里之遙,不可少于十日存糧。即便轉運糧谷,亦不可低于五日。

    薊王以備不虞,一脈相承。

    十萬船戶,百萬船民。僦船出海,遠至頓遜五國。只等海渠鑿穿,再西行大秦。暢游七海。海路之繁盛,亦助港口之興盛。若待此時,再行筑港。為時已晚。先見為明。何言我主不天生。

    薊王初來夷洲時,斗戰決勝,割發解仇。與島上豪酋,共祭天神,歃血為盟。時諸豪酋,便有和親之意。被薊王婉拒。鑿齒紋面,嫁人之俗,實過于彪悍。

    自泉州倭國大使館,增修為列國大使館。除東瀛列島外,如夷洲、澶洲、及珠崖洲上番邦,遠至頓遜五國,皆遣使入館。處理邦交事宜。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上邦風貌,嘆為觀止。凡薊國所興,皆風靡番邦。先衣食住行,再言通文同。而后形似神同。終歸趨于一統,天下大同。

    若修成玄素神術,薊王當真能在位百年。天下大同,當可親眼得見。

    “臣等,拜見主公。”應劭攜屬吏,入殿覲見。

    “免禮,賜座”薊王笑貌煦煦,風和日麗。

    “謝主公。”應劭稱謝落座。

    “港中吏民幾何?”薊王笑問。

    “編戶千家,客庸萬戶。”應劭答曰。循例,客籍亦錄入人口。正因港津,客庸比例極高,故同樣編戶破萬,口破十萬,而為令。相較城令,稍遜一籌,領比千石俸。

    “濯港又如何?”

    “編戶二千家,客庸萬五戶。”應劭又答。

    “如此,可為令。”薊王金口玉言。

    “多為客庸,臣不敢居功。”應劭面露愧色。

    “無妨。”薊王高瞻遠矚:“今日客庸,來日落戶。今日所授,為明日功成。”

    “臣,敢不從命。”應劭拜服。

    “明日功成”,遂成典故。言指,功在不舍。

    船上縫人,量體裁衣。為應劭,修改朝服。

    縫人,少府女官。掌王宮內縫紉之事。《周禮·天官·縫人》:“縫人掌王宮之縫線之事。”

    擇吉日,拜為比千石令,兼領二港。一眾屬吏,皆有榮升。

    夷洲民情,又與別洲不同。因與薊國結盟,越人紛紛下山。入港城客庸。更加粗通漢話,又耐勞苦。港城大建,日新月異。遂二港同筑,卻未曾拖慢分毫。

    勞動所得,日薪二百。日積月累,積少成多。足可豐衣足食,另有余財,買樓、宅、田、舡落戶。故而,薊王言,明日功成。只因正向增長,可以預見。

    俗謂“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大漢之盛,無出其右。

    聞薊王重回。夷洲各部,跋山涉水,齊來覲見。

    一千閩越白毦,家人皆遷港安居。遠比聚少成多,花錢得來,何其迅猛也。

    薊王來者不拒。

    令一百函園姬,一百云霞衛,輪番出戰。斗戰三日,再得白毦精卒二千。先舉家遷入二港。在分批送入國中,練成精兵。

    窺破眾豪酋心思。薊王笑道,何必募兵遷戶。凡有一技之長,皆可優先。眾豪酋大喜。族中獵人、巫師、梓人、函人、水人、女工等,皆舉家遷入港城,足有數千戶。

    二城亦稱人手充足,物料齊備。筑路通渠,圩田造堤,正當其用。

    如何安置,無需薊王操心。凡薊吏,皆駕輕就熟。與諸豪酋,互贈國禮,互呈國書。又婉拒各部所獻,美女千人。薊王與眾人依依惜別,揚帆北上。

    數日后,經停中山洲,甬東港。勉勵吏民,振奮士氣。稍后,再經濟州港,入渤海灣。于泉州港,逆巨馬水。八月下旬,重回南港。來去三月。國中稻作正興。又是大熟之相。

    船泊南港,國相接駕。

    車駕入宮,洗漱更衣。薊王先覲見二宮太皇,又問安王太后、二義王太后。再與王后公孫氏并秦后魯琪拉,北宮相見。左擁右抱,雙宿雙棲。比翼齊飛。一夜恩愛,東流至海。

    翌日,逢月末大朝。

    薊王臨朝,百官赴會。

    “臣等,拜見主公。”稻作正當時。國之大事,百官無有缺席。

    “諸位免禮。”薊王言:“賜座。”

    “謝王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南| 西和县| 太湖县| 林周县| 永川市| 光泽县| 本溪市| 达州市| 垫江县| 晋江市| 三都| 全州县| 邵阳县| 洮南市| 出国| 唐河县| 交城县| 峡江县| 布拖县| 隆化县| 宁阳县| 沙洋县| 融水| 深州市| 红河县| 镇江市| 平武县| 龙海市| 新龙县| 云浮市| 环江| 苏尼特左旗| 康定县| 扎兰屯市| 英德市| 建水县| 乐亭县| 临江市| 安岳县| 丰顺县| 涞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