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劉備的日常 正文 1.196 服牛乘馬

作者/熏香如風(fēng)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須知,薊國新谷,一石三百錢。一石谷,可販三百石(飼)料。

    如此低廉,便是再加,僦費(fèi)、芻稾(稅)并關(guān)稅。青儲(chǔ)飼料,亦稱便宜。田馬作價(jià)萬錢。一匹馬,可換萬石青儲(chǔ)飼料一船。足可飼百頭“服牛”一年。百頭服牛,作價(jià)幾何?

    《九章算術(shù)·方程》題八:“今有賣牛二、羊五,以買十三豕,有余錢一千;賣牛三、豕三,以買九羊,錢適足;賣羊六、豕八,以買五牛,錢不足六百。問牛、羊、豕價(jià)各幾何(請答題)?”

    《居延漢簡》,“三塢燧長(官名),居延西道里(住址),公乘(爵名)徐宗,年五十”,“宅一區(qū),直三千;田五十畝,直五千;‘用牛二,直五千’”。

    兩頭牛,值五千錢。

    服牛,一頭三千錢。

    即便以均價(jià)二千五百計(jì),百頭服牛,作價(jià)二十五萬錢。

    青儲(chǔ)飼料成本,可忽略不計(jì)。

    《周易·系辭下》:“服牛乘馬,引重致遠(yuǎn),以利天下。”服牛、乘馬,皆是良禽。

    俗語謂“斷人財(cái)路,如殺人父母”。自斷財(cái)路,天人共戮。

    受制于青儲(chǔ)飼料,草原各部,豈敢輕易言反。

    再加與薊國通商互市,互利互惠。利益羈絆,不可分割。薊王煞費(fèi)苦心,為草原各部,督造“臺(tái)邑”。其目的,不言自喻。

    草場不足喂養(yǎng)。臺(tái)邑更助(存)量長。久而久之,大漢再無邊患。

    百官贊口不絕。二國使喜形于色。筑臺(tái)搭棚,于大國工匠而言,實(shí)是不值一提。若非王命在身,又事關(guān)大局。國中能工巧匠,這才勉為其難。

    二國使又問,各部大人,惜草如命,不肯掘土筑臺(tái),該當(dāng)如何。

    薊王又笑,此亦不難。疏通河道時(shí),所掘淤泥,足可筑臺(tái)。

    先前疏通河道,草原各部,皆興趣寥寥。如今掘泥造臺(tái)邑,各部大人,利益牽絆,如何能不盡心盡力。薊王此計(jì),一石二鳥。可謂,兩全齊美。

    更有甚者,河泥利于燒磚。如此,墻柱亦可足備,無需再四處撿取碎石堆壘。省下諸多人力。

    具體施工,當(dāng)由工匠因地制宜,無需拘泥。

    可想而知。臺(tái)邑一出,必風(fēng)靡草原。

    比起簡易牢籠。臺(tái)邑堪比城邑。除去不占地利。還足可遮風(fēng)擋雨。更有甚者,牛羊皆是牧人重要資產(chǎn)。豢養(yǎng)于臺(tái)邑之內(nèi),各部大人,足可安心。

    草原事畢。朝議繼續(xù)。

    先國后家。外事畢,再議府事。最后才是國政。

    “西域都護(hù)府上疏,言,貴霜王求和親。”中丞賈詡持芴跽奏。

    “諸位以為如何?”薊王實(shí)無意外。

    聞薊王言“諸位”。百官遂暢所欲言。有慮及胡風(fēng)過盛,亦有言及和親增益。群臣各言利弊,群情振奮。

    只需言之有物,皆可面陳于薊王當(dāng)面。

    所謂見仁見智。薊國朝堂,堪比百家爭鳴。且絕非學(xué)術(shù)之辯,乃是治國之論。即便一言不發(fā),只需側(cè)耳聆聽,亦大有裨益。

    饒是陳琳,亦受益匪淺。可想而知,許子遠(yuǎn)耳濡目染,必一日千里。

    朝堂堪比學(xué)堂。令陳琳始料不及。

    “無怪凡有舉薦,皆先為郎官。”陳琳有感而發(fā)。言指舉孝廉出仕,先入京為郎。待期滿,再外放為一縣長吏。

    身旁報(bào)館右丞衛(wèi)覬,聞弦歌而知雅意:“正是此因。”除此之外,熟悉各署寺,行事流程,結(jié)識京中同僚,亦有助于外放。

    心念至此,陳琳這便收攏心神,洗耳恭聽。

    薊王問政,先卑后尊。

    百官言罷,又問諸君。

    比二千石以上。此時(shí)發(fā)聲。除去自我見解,亦從先前百官進(jìn)言中,擇選良言,融會(huì)貫通。畢竟位高權(quán)重,才智過人。論為政之道,施政心得。二千石,遠(yuǎn)超千石。洋洋灑灑,字字珠璣。

    百官紛紛,點(diǎn)頭稱道。

    諸君言罷,再問國老。

    此時(shí),諸國老,已從二千石進(jìn)言中,獲益良多。除利弊得失,皆已言透。更有甚者,國老可判,在座二千石,各人心意若何。何人贊同,何人反對。贊同者幾何,反對者又有幾何。皆一清二楚。

    若行尸位素餐。只需“順大流”皆可。畢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又說法不責(zé)眾。終歸主公當(dāng)面,不求無功,但求無過。

    若為國之名臣。只需于國有利。即便眾口一詞,亦會(huì)力排眾議。振聾發(fā)聵,擲地有聲。

    如此說來。薊王問政群臣。集思廣益,分三階段:

    眾議、合議、決議。

    “回稟主公,老臣竊以為,貴霜乃大月氏國。聞國君皆以昭武為姓。雖居荒服之外,然不出諸夏也。”儒宗持芴奏對:“羌身毒道,鑿穿在即。若得貴霜相助,大事可成也。”雖未言明,何來“大事”。然殿中百官,皆心領(lǐng)神會(huì)。

    薊王所羨,便是身毒三登沃壤。

    中夏地薄,王母早知。

    薊王輕輕頷首,又問恩師:“盧少保何意?”

    “回稟主公,臣思平樂《秦漢之盟》。”盧少保果有遠(yuǎn)見。域外大國,薊王已與秦后和親。若再結(jié)親貴霜,獨(dú)剩安息,必心生猜忌乃其一。且薊王早定,“反·遠(yuǎn)交近攻”之計(jì)。貴霜扼蔥嶺之西。其國境狹長,若取北身毒廣袤之地。又與薊國和親,背靠西域,再無后顧之憂。必全力西顧。安息與羅馬,本就是宿敵。因同與薊國結(jié)親。貴霜必許以重利,說服羅馬,二面夾擊。

    俗謂“雙拳難敵四手”。安息如何能抵御。

    若安息被貴霜并羅馬瓜分。薊國再行合縱連橫,遠(yuǎn)攻羅馬,幾無可能。

    一言蔽之。羅馬、安息、貴霜,互相攻防不斷,三國紛爭不休。才于大漢,最為有利。尤其被一條絲綢之路串聯(lián)。利益之大,斷難輕棄。可想而知,便是一座扼守絲路的綠洲小城,亦需重兵把守。收取巨額關(guān)稅。同理,日進(jìn)斗金之邊境小城,敵國亦垂涎萬分。假扮馬賊,抄掠往來商隊(duì),更是屢見不鮮。犬牙交錯(cuò),明爭暗斗。

    聞盧少保言及《秦漢之盟》。許子遠(yuǎn),終是安心。

    果不其然,薊王這便定計(jì):“傳命西域都護(hù)府,此事再議。”

    再議,乃緩兵之計(jì)。

    “喏。”賈詡伏地領(lǐng)命。

    府事畢,國事起。

    國中大事,自是東境大建無疑。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dòng)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顺市| 称多县| 饶阳县| 田林县| 平远县| 紫阳县| 镇康县| 慈利县| 含山县| 杨浦区| 齐齐哈尔市| 利辛县| 涪陵区| 务川| 西平县| 科技| 雷州市| 民勤县| 鄂伦春自治旗| 水富县| 盐山县| 永兴县| 平湖市| 巴东县| 衢州市| 长沙市| 建湖县| 青岛市| 辽阳县| 托里县| 湟中县| 牡丹江市| 荔波县| 漠河县| 滨州市| 洞头县| 城步| 锦州市| 加查县| 垦利县| 册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