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劉備的日常 正文 1.83 孰輕孰重

作者/熏香如風(fēng)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伏完遂以心腹之言相告:“時(shí)人皆知,薊王謹(jǐn)守臣節(jié),不欲逾越。然,郭奉孝卻設(shè)此奇謀,定三家鼎立之勢(shì)。薊王三興,可乎?”

    桓典遂問:“君侯之意。郭奉孝代主設(shè)謀,薊王并不知也。”

    “料想,當(dāng)是如此。”伏完慨嘆:“薊王遠(yuǎn)在萬里之外,如何能知關(guān)東諸事。薊國六大謀主,皆未出謀。為何獨(dú)是郭奉孝?謂‘新出之犢,不懼虎’也。”

    薊王行事,有禮有節(jié)。先前陳王寵,行三勸三讓之禮。薊王傳檄天下,無代漢之心。時(shí)人深信不疑。言猶在耳,為何郭奉孝代主設(shè)謀,立三家鼎足之勢(shì)。不欲一家獨(dú)大,吞并中原,與薊王隔河對(duì)峙。

    此與薊王一貫行事不符。

    桓典亦醒悟:“莫非,郭奉孝鳳凰于飛,別有所圖?”

    “未可知也。”伏完慨嘆。雖未明言,禍從何來。然桓典已心知肚明。

    其一。郭奉孝此謀,若出薊王暗中授意。便可知,薊王早有篡漢之心。恪守忠義,不過是掩人耳目,自欺欺人而已。若將天下拱手托付,豈是社稷之福。

    其二。郭奉孝此謀,若行瞞天過海,薊王不知。可知,雖薊王不欲篡漢自立,然麾下文武百官,早急不可耐。不惜背主謀逆。君臣失和,又豈是社稷之福。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桓典憂心忡忡:“大漢一藩,切莫禍患內(nèi)生。”

    聞弦歌而知雅意。桓典心憂之言,乃是認(rèn)定郭奉孝,鳳凰于飛,瞞天過海。薊王必不知曉。

    伏完亦如此想:“薊國有失,天下大亂矣。”

    桓典有感而發(fā):“何其急也。”

    薊王都,門下署,鸞棲館。

    陳琳心急如焚:“主公遠(yuǎn)征在外。郭東曹設(shè)此奇謀,自取其禍也。”

    許攸不疾不徐:“郭東曹,鳳凰于飛。奪天地之造化,鬼神莫測(cè)之術(shù)也。何言禍哉?”

    “子遠(yuǎn)曾言:‘卑不謀尊,疏不間親’。郭奉孝鳳凰于飛,定三家鼎足之勢(shì)。合肥侯,不敢過江;史、董二侯,不必相攻。待主公班師,天下縱傳檄可定。然郭奉孝此謀,豈非陷我主于不忠不義乎?”陳琳不愧為國秉筆,思路清晰:“少時(shí),盧少保言,天下皆反,唯我主不可。正因我主漢室宗親,豈能自掘祖陵。不肖子孫,豈為人君!”

    更何況大漢,“以孝治天下”。凡先帝謚號(hào),皆加“孝”字。孝桓皇帝、孝靈皇帝,不一而足。

    更興“舉孝廉”,置“孝悌力田”。以孝行取士任官。

    還在仲秋之月,賜高年(老者)王杖。受王杖者,可“出入官府節(jié)第,行馳道中”;經(jīng)商不收稅;其地位待遇與“六百石”官吏相同,“入官府不趨,吏民有敢歐辱者,逆不道,棄市”等,諸多特權(quán)。

    除褒獎(jiǎng)孝行,更嚴(yán)懲不孝。不孝罪名,有不供養(yǎng)父母、毆?dú)⒏改浮⒏姘l(fā)及誣告父母、服喪期間娶妻生子,行奸作樂、非議孝行、父母亡,匿不發(fā)喪、奸淫繼母、侵辱王杖主等。宣帝時(shí),還頒布“親親得相首匿法”,父母犯法,子女不但不可告發(fā),還需幫忙遮掩,否則以不孝論處。

    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試想,不供養(yǎng)父母,依律便將棄市。刨自家祖墳,又當(dāng)如何?

    “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單此句,便可知。薊王太后,因何心憂薊王,自絕人倫。換言之,螽斯衍慶,子嗣綿延。時(shí)下,乃是孝行。

    后世男盜女娼,世風(fēng)日下。蠅營狗茍,寡義廉(少)恥。尤其五胡亂華,道義無存。不知孔孟之道,無有人倫自覺。“蒸淫下”,屢見不鮮。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此等齷齪之徒,不義之輩,死不足惜。凡我漢家兒郎,手起刀落,盡皆殺之。

    “孔璋,言之有理。然,與郭奉孝何干?”許子遠(yuǎn)笑問。

    “這……”陳琳不由一噎:“我主忠義兩全。焉不(降)罪乎?”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許子遠(yuǎn),果有堪比謀主之智。一語道破天機(jī)。

    “民貴君輕。”陳琳脫口而出,稍后便陷入沉思。

    見好友苦思無解。許子遠(yuǎn)這便娓娓道來:“孔璋且思,郭奉孝此謀,立三足鼎立,止戈休兵。于家于國,皆有大利。然,于民如何?”

    “中原百姓,免遭兵禍,家小得以保全。”陳琳幡然醒悟。再開口,不覺已淚目:“郭奉孝此謀,救萬民于水火也。”

    許子遠(yuǎn),口出金玉良言:“孔璋切記:五尹無墻(詳見:《三國·1.192 夫子之墻》)。”

    陳琳曾以此為題,書于報(bào)端。如何能不灌頂醍醐,大徹大悟:“正因主公與郭東曹,君臣磊落,謹(jǐn)守孔孟之道。故必?zé)o疑。”

    “然也。”許子遠(yuǎn)慨嘆:“果然民貴(詳見:《三國·1.155 果然民貴》)。”

    南港,云臺(tái)觀邸,四海仙館。

    司辰令龐德公門下四子,亦論及郭奉孝之謀。

    “若論民貴君輕。郭東曹此謀,足救萬民。中能定社稷,下可悅明主。萬全之策也。”司馬懿話鋒一轉(zhuǎn):“然鳳凰于飛,明隱連環(huán)。明謀王乎?”言下之意,郭奉孝明知薊王,和光同塵,獨(dú)尊儒術(shù)。故以“民貴君輕”,孔孟之道,暗藏私心。將薊王,亦明目張膽,算計(jì)其中。知薊王必不會(huì)見疑。于是,假“民貴君輕”之名,行“君貴民輕”之實(shí)。明為救萬民于水火,實(shí)則為薊王謀取江山。

    司馬仲達(dá)此問,頗多以己度人。

    四子皆含笑不語。唯諸葛亮反問:“仲達(dá)以為,君民社稷,孰輕孰重?”

    司馬懿倍思前后,一聲慨嘆:“果然民貴。”

    凡謀略之所出,必為“損人利己”。魚與熊掌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既然民貴。郭奉孝豈能本末倒置。不為存續(xù)萬民,反行背主謀逆。

    至此。郭奉孝,鳳凰于飛,終有公論。

    如伏完等人,之所以心中存疑。只因君民社稷,孰輕孰重,心中亦有定論。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dòng)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cè)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qǐng)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东县| 浮梁县| 大埔区| 仲巴县| 施秉县| 轮台县| 万载县| 兴仁县| 额尔古纳市| 准格尔旗| 壤塘县| 牟定县| 徐州市| 阜阳市| 永丰县| 陇西县| 滨海县| 明星| 长沙市| 南川市| 密云县| 广宁县| 阳西县| 澄城县| 板桥市| 乐至县| 八宿县| 厦门市| 崇明县| 梧州市| 分宜县| 庆元县| 高台县| 霍邱县| 察雅县| 奉节县| 民乐县| 张掖市| 富宁县| 连南| 施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