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劉備的日常 正文 1.139 根深本固

作者/熏香如風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只需,如此,如此……”恐隔墻有耳。二人耳語,漸不可聞。

    大漢十三州,天下皆知。話說,天下九州,乃大禹所分。兩漢增至十三,足證繼往開來,拓土有功。正因如此,兩漢才為人津津樂道。薊王先前,雖分河西四郡并西海郡,增立雍州為大漢十四州。卻非拓土之功。

    然,今攻滅北天竺,增立豐州。為大漢十五州。比起重開蒼海、真番,復立前漢邊郡,“功薄蟬翼”。如今辟土萬里,堪稱“功高蓋世”。且與海外荒洲,蠻荒之地迥異。

    廣個告,【 \\咪\\咪\\閱讀\\app \\mimiread\\ 】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書源多,書籍全,快!

    北天竺,東西五千里,南北三千里。千五百萬民。二江對流,土地沃壤。稼穡時播,一季三登。于農耕文明而言,可謂風水寶地,世外桃源。

    薊王厥功甚偉,勢必青史留名。

    便當幕府大行令虞良,奉命出使甄都。樓船校尉郭祖,亦押運北天竺國庫積金,抵達南港。可想而知,必萬人空巷。

    除金銀珠寶,還有天竺詩人、學者、巫醫、工匠、樂師、舞姬,各色人等,林林總總,不一而足,計數萬人,隨船抵達。

    由九譯令,全程陪同。皆登名造冊,入薊國署寺。領食君俸。比起北天竺王親國戚,薊王更診視這些“文明的傳承者”。

    此非北天竺專屬。先前,亦有西陸文明承者,舉家自西域遷入薊國。今已安居樂業,與薊人無異。正因兼容并濟,包羅萬種,方有怏怏邦之風。

    世人皆知。薊國立國之本,乃大儒學。出自《荀子》。正如諸多儒家先賢,各有所見,各有所長。荀子亦不例外。然不可否認,其義理一脈相承,皆出孔孟圣人之道。

    此處可有定論。薊王大儒學,與天下名經,皆出一家。

    通常而言。『儒經』,分為《四書》、《五經》。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詩經》、《書經》、《禮經》、《易經》、《春秋經》。

    除此之外,又依次細分為。

    《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

    《九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周禮》、《儀禮》、《禮記》、《易》、《書》、《詩》。

    《十三經》:《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

    自薊王立大儒學。《荀子》風靡薊國。

    《薊國大百科全書》收錄《荀子》于《書》。稱《五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荀子》。

    將荀子與孔孟并列。

    謂“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須知。《書》、《經》,雖常并用。然其意,卻大有不同。若以諸夏儒家文明而論。《書》乃靈魂骨架,《經》乃血肉填充。《書》與《經》,共同構建,儒家世界。

    可大略認為:《書》架構儒家三觀之世界觀,《經》規范儒者三觀之價值觀。

    于是乎,各門各派,對『儒經』領會,集“校”、“疏”、“注”、“解”,合并成“一家之言”稱《學》,各塑三觀之人生觀。

    時下,《書》、《經》、《學》,構成儒家三觀。

    荀子,承素王孔子“內圣外王之道”。去偽存精,集諸子百家之精要。立“明于天人之分”之自然觀,“化性起偽”之道德觀,“禮儀之治”之歷史觀。乃大儒學之奠基人。

    儒宗將《荀子》,用于塑造薊人世界觀。與《孟子》并列。

    足見持重。

    尤其。荀子所創,『制天命』、『性本惡』、『法后王』。無時無刻,不影響薊人,處世為人。

    司馬光言:“自三代(夏、商、周)既亡,風化之美,未有若東漢之盛者也。”

    后世亦有人言:“嘗謂三代(國傳三帝)以下之天下,非孟子治之,乃荀卿治之。”

    換言之,薊王所行大儒學。于漢家儒學治天下,一脈相承。即便與別家迥異,亦不過是門派之爭。同出“獨尊儒術”。

    正因薊王行事,從未離經叛道。故才有今日之盛。

    君可不尊荀卿,然不可不遵孔孟。

    最大程度,助薊國站穩道義高地。

    之所以,薊國諸多新政,看似驚世駭俗。然天下大儒,皆處變不驚:非是薊王一意孤行,只因《荀子》先前不為人所用也。

    謂“根深本固”。薊王尊《荀子》,為立國之本。王道治國,無可指摘。

    積重難返,又不死社稷,唯變法圖強。

    然自先秦以來,歷代變法者,少有善終。變法革新,必遭既得利者,誓死抵抗。即便有王權護佑,保得一時。待先王駕崩,變法者驟失依靠,“兔死狗烹”,常禍及滿門,難保一世。

    少時,恩師諄諄善誘,豪門、寒門,皆是百姓。便是要薊王行事,面面俱到,兼顧各方。亦是要薊王,善保千金之軀。毋輕易與人結仇。

    變法圖強:革舊弊,除頑疾、清阻力。為除種種弊端,所耗費人力、物力,付出社會撕裂、新舊對立等,代價總和,后世喚做“切換成本”。

    試想,薊王以《荀子》為立國之本。獨尊儒術,王道治國。庖丁解牛,順勢而為。真可謂,無級變速。一腳油門,風馳電掣,縱享絲滑。

    又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試想,若薊王大刀闊斧,快刀斬亂麻。將后世治國之策,悉數照搬照抄。不管國情民生,時代風貌。一味強推,其阻力可想而知。

    故孫子曰:“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一言蔽之。《荀子》,便是薊王治國,善之選。

    與時代契合,又極具前瞻。

    甚至,薊王竊以為。《荀子》乃首開,唯物論之先河。

    誠然。無論何種理論,必有其時代局限。如何實施,當因地制宜,不可拘泥。

    吏治與法制,不可缺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西县| 洛阳市| 德阳市| 南皮县| 广德县| 韩城市| 伊通| 修武县| 秦皇岛市| 龙川县| 香河县| 微博| 册亨县| 南澳县| 大英县| 莱州市| 上犹县| 绥阳县| 肥西县| 绥棱县| 师宗县| 六盘水市| 岳池县| 凤山县| 虹口区| 浦城县| 通渭县| 邵武市| 星子县| 南部县| 苗栗市| 兴安盟| 安康市| 永胜县| 中山市| 余庆县| 科尔| 凌源市| 固始县| 西宁市| 山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