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劉備的日常 正文 1.165 善假之道

作者/熏香如風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古往今來。謂一語成箴,多為話術耳。

    云山霧罩,撲朔迷離事實而非,模棱兩可。

    可比“此子后必大貴”,亦或是“此女貴不可言”。終歸大富大貴,方能筆著書冊,青史留名。那些未能富貴者,泯然眾人,不見筆端。又人幾人能記得,彼時相者之言。

    自興荀子大儒學,篇章,薊人早已耳熟能詳:“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薊國大興機關術。便是“善假于物”之明證。

    “制天命而用之”。又何嘗不是“善假”之道。

    簡而言之。毋論天命如何,皆可為我所用。

    故對星象之說,一笑了之。

    二黨交鋒,中斷淮泗。曹黨得,梁、沛、陳、魯四國。陳王寵并無子嗣,稍后必改為陳郡。其中魯國乃麟子阿斗封國。魯相宋奇,又未曾裹挾淮泗之盟。故曹黨必不敢輕動。更有甚者,曹孟德引軍過境時,曾與宋奇相見。早已知曉其真身。魯國為其所治,曹孟德亦足可安心。

    陳國乃淮泗之首。梁、沛二國,亦富甲一方。只需遣衛將軍府良吏牧守,當可源源不斷,支應曹孟德十萬大軍。

    且得淮泗四國,曹孟德鑿穿南下之路。尤其沛國與淮南相接。可經水入淮水:“渦水受淮陽扶溝浪湯渠,東入淮。”

    失淮泗連橫阻斷。袁術恐難抵擋曹孟德蓋海艦隊。

    非袁術不智,自尋死路。乃因曹孟德暗中投書,相約為社稷除“宗王之禍”。

    話說,論識人辨物,曹孟德亦不逞多讓。尤其對多年好友,二袁優劣,更是心知肚明。單憑一封密信,便說動袁術遣人行刺。不費一兵一卒,取四國之地。

    兩漢,家國同構,舉國并行。

    若按常理,乃以州郡劃分地界。然自薊國大漢一藩,宗王勢強。淮泗諸國連橫徐豫。更加薊王總王權之極。漢室宗親,萬勿輕動。遂成群雄共識。如陳王寵等,諸王之心,路人皆知。然苦無真憑實據,曹孟德亦不敢輕易發兵。終歸需,師出有名。

    不得已,曹孟德才行此毒計。陳王寵遇刺身亡。曹孟德假撥亂反正之名,一日奪城。再占據王宮,刮地三尺。將陳年舊事,悉數翻出,公之于眾。引天下嘩然。

    用后世話說。曹孟德此舉,乃是“有罪推定”。先認定陳王寵有罪,再破國搜尋罪證。“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漏網一人”。

    然循禮法,“卑不謀尊”。國相若不舉,朝廷則不究。試想,陳國相駱俊,又豈會檢舉陳王寵。縱空穴來風,事出有因。時有大逆不道之風聞,朝廷亦多行敕令訓誡。薊王虎威之下,如何能先發兵。

    曹孟德不惜賠上故交情義,亦是權宜之計。若說曹孟德,唯利是圖,假公濟私,言過其實。然終歸,利用私交,公私兼夾。此事若為袁術所知,必惱羞成怒,反目成仇。

    此,可是“善假之道”?

    非也。

    君子,“善假于物”。而非,“善假于人”。

    小沛,鎮東將軍營。

    “公臺,公臺。”主簿張邈,大喜入帳。

    “喜從何來?”陳宮明知故問。

    “王太師,金作贖刑豪擲隋珠四枚。為瑯邪、東海、彭城、下邳四國相,免罪。”張邈一氣呵成。足見有感而發。

    陳宮亦笑:“如此,我輩無患矣。”

    聞陳宮口出無患。張邈終是安心。

    日前,陳宮欲設毒計,兵臨城下,使陶恭祖,破膽而亡。被張邈所拒。然自那日起。張邈便日思夜想,寢食難安。唯恐形勢急轉,小沛一日被破。

    話說,自兗州戰敗被逐。數年來,如無根浮萍,隨波逐流。寄人籬下,朝不保夕。尤其糧草輜重,月月見底。今稍有起色,又驚聞陳國之變。

    正因大禍臨頭,陳宮才欲行速決。萬幸,魯相宋奇,果藏仙術。指點迷津,這才有今日轉危為安。化險為夷。

    真,神人也。

    觀張邈表情。陳宮遂心領神會,這便以心腹之言相告:“陳王之死,其必有詐。竊以為,乃出曹孟德之謀。因恐師出無名,為薊王所罪。故暗使袁公路,遣人刺陳。如此,便可名正言順,出師破國。”

    “竟有此事”張邈驚問:“袁術心向合肥侯,且與陳國陰結盟約。何以刺之?”

    “孟卓有所不知。”陳宮欲言又止。

    張邈,“東平長者,坐不窺堂”。知其必有難言之隱,故亦不多問。二人這便同入中軍大帳。通報呂布。

    呂布亦是喜形于色。轉而有起心憂:“陳國弩士,關東精卒。聞不下數萬之眾。又聞陳國糧草輜重,堆積無數。今人馬皆為曹孟德所據。足有十萬眾。某不過萬余。小沛孤城,如何爭鋒。”

    “將軍毋慮。”陳宮早有定計:“陳王寵被刺,陳國群龍無首。且陳國弩士,乃出陳王私兵。今雖為曹孟德所得,然急切間,斷難為其所用。少則一年半載,多過三五載。必不敢輕言外戰。乃時,陶恭祖三讓禮畢,將軍已為徐州之主矣。徐州四國一郡,加將軍營中一萬精騎,亦足有十萬眾。何懼之有?”

    “公臺所言極是。”呂布撫掌而笑。心中再無芥蒂。

    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終歸“車到山前必有路”。

    甄都,太師府前里道。

    不其侯伏完,尚書令桓典,同車入府。

    聞絲竹悅耳,笑語歡聲。隱隱從前堂傳出。

    桓典這便問道:“太師宴請何人?”

    “乃司州別駕。”府吏答曰。

    “原是刁子榮。”伏完笑道:“速去相見。”

    刁韙,字子榮,彭城人。先為侍御史,后與王琬、俱遭黨錮。復拜議郎,遷尚書。在朝有鯁直節。出為魯、東海二郡守。性抗厲,有明略,所在稱神。常以法度自整,家人莫見墯容。陶謙入徐,因故去職。待朝廷東遷,黃琬拜為司州牧,遂舉其為司州別駕。

    “善。”桓典欣然言道。

    難得我輩中人,自當前去一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亭县| 新化县| 海原县| 乾安县| 奉化市| 藁城市| 屯昌县| 嘉荫县| 周口市| 新余市| 武川县| 龙江县| 长丰县| 宣恩县| 汕尾市| 安福县| 林芝县| 丹巴县| 营山县| 澄城县| 青田县| 兴仁县| 常德市| 丰原市| 云浮市| 清远市| 昭通市| 界首市| 二连浩特市| 尼勒克县| 永州市| 大洼县| 寻甸| 大理市| 毕节市| 依安县| 绥滨县| 延安市| 罗山县| 马山县| 兴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