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劉備的日常 正文 1.25 必修之術

作者/熏香如風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殺此人”史侯將心中所思,附耳言道。

    史夫人眼中,精光一閃:“妾,領命。”

    “嫁禍安國,可乎?”史侯急忙叮囑。唯恐行事不密,反受其害。

    “陛下安心。”史夫人再拜而去。似已穩操勝券。

    身后史侯低語喃喃:“人生天地,如遠行客。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史侯雖年少,卻歷經磨難。心智遠非常人可比。人生如一場遠行。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若不求上進,安于現狀。偏安一隅,亦是非分之想。切記,“人無害虎心,虎有傷人意”。叔侄二人,尤其江東二袁。亡我之心不死。

    心念至此,史侯這便定計。

    甄都,太保府。

    司空司直程昱,攜公文入府。言,長涂二龍,遣使甄都。合擊淮南,乃其一。求取四鎮雄職,為其二。

    天子專開朝議,問政群臣。

    司徒伏完,車騎大將軍董重,皆為長涂二龍進言。天子遂命程昱,即刻入府。問計曹司空。

    天子,一葉障目。董重,一知半解。伏完,假癡不癲。

    長涂二龍,急于揚名。

    唯有曹孟德,悉知陳公臺,反假道滅虢之內情。

    “天子,知否?”曹孟德,誅心之問。

    “卑下竊以為。天子必不知也。”程昱才智雖不及荀彧,然足可稱道。

    “伏完,知否。”曹孟德,又問。

    “司徒,當知。”程昱如實作答。

    “董重,知否。”曹孟德,再問。

    “大將軍,難知也。”程昱答曰。

    “可。”曹孟德這便定計。

    “喏。”事不宜遲,程昱又急忙回宮復命。

    一來一去,腳不沾地。看似多此一舉。實則,朝野上下,皆以曹司空,馬首是瞻。便是天子,亦尊曹孟德為權臣。朝政無曹司空首肯,政令必不能出三臺。

    此一時上下共識,默契使然。

    自漢高祖,殺白馬盟誓:非劉氏王者,天下共擊之。雖有王莽篡漢,卻被光武中興。傳至今漢,親疏有別,君臣各異。故,天子及百官,皆能默許,權臣當道。換言之,高祖早為君臣,劃下鴻溝。定下上限。

    正因如此。君臣方能涇渭分明,各自相安。

    太師殉節,太保病亡。上公去其二。唯剩太傅,傳道授業解惑,輕易不言朝政。更加曹黨稱雄,曹孟德總朝政,理所應當。用后世話說。此便是今漢,政治生態,使然。

    如王黨殘余,伏完、桓典。雖有不甘,卻亦服從。韜光養晦,再決雌雄。天子雖感傷太師殉節,然亦默許曹孟德總朝政。如何與權臣共存,亦是今漢天子,必修之術。

    天子下詔。擢升長涂二龍,為四鎮將軍。敕令擇日擊淮南。逐走袁術。

    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曹府治喪,足月緩沖。關東、漢中、江東,暗流涌動,亂戰一觸即發。

    臨鄉,薊王都。

    聞馬鳴大士來訪,薊王靈輝大殿相見。

    自隨北天竺諸王,同船抵達。馬鳴大士并僧侶團,便客居門下署鸞棲館。臨鄉、薊北,半日可達。不誤北天竺諸王禮佛。

    “老朽,拜見王上。”馬鳴大士先禮。

    “大師免禮。”薊王和顏悅色:“請上座。”

    “謝王上。”馬鳴大士,稱謝落座。

    座下僧眾,累日走訪薊國五百城港。所見所聞,事無巨細,書錄成冊。呈報馬鳴大士。上邦風貌,撲面而來,躍然紙上。薊國左伯紙,聞名天下。充作國禮,并薊錦赤衣,贈予僧侶團。僧侶團,深得其便。

    卷軸一卷,萬語千言。

    待走遍薊國。僧侶團這才確信。薊王恥于蓄奴,傳聞是真。二千人薊人,無一奴隸。薊王輕徭薄賦,三十稅一。自圩田樓桑,二十年如一。絕非沽名釣譽,權宜之計。薊王于北天竺,種種舉措,皆始于薊國。無一例外。

    眾僧渙然冰釋。

    馬鳴大士此來,欲興佛門之心,不言自喻。

    臨行前,薊王便許諾白馬寺監之職。只需薊王上表,必令馬鳴大士,得償所愿。

    洛陽白馬寺,天下知名。便遠在天竺,亦多有耳聞。

    “老朽門下弟子,于國中各城,皆見有浮屠祠。”馬鳴大士開門見山:“王上亦未禁之。”

    “然也。”薊王欣然言道。

    薊王少時,隨恩師南下平亂。恩威并濟,收服山蠻。后多有大別山蠻,舉族北上。遷入臨鄉。彼時,便有山蠻于家中,改造浮屠祠。薊王唯恐被神佛綁架,故遣刺奸、賊捕,時刻監視。后見其,并無異常。這才安心。因有少時所見,故薊王只滅佛國,而不滅佛。

    “善哉,善哉。”馬鳴大士,口出佛語:“然老朽所慮,國民雖浴佛,卻不知佛。”

    “大師,所言是也。”薊王心領神會。

    雖有如安世高、嚴佛調等,中外佛門大師,窮畢生之力,漢譯佛經。然佛法卻只傳于僧侶,不見信眾。

    見機已到。馬鳴大士遂言道:“敢問王上,國中可立佛寺乎?”

    “有何不可。”薊王笑道。

    不料薊王,開明如斯。馬鳴大士,不禁動容:“謝王上成全。”

    “大師,欲擇何處立寺。”薊王問道。

    “王都可乎?”馬鳴大士求問。

    “亦無不可。”薊王百無禁忌。所謂南橘北枳。佛門東來,必經改良。否則難有寸進。只需之于王權之下,不介入世俗。當可與仙門共存。

    與薊王約定,于南港擇址,建高臺,立佛寺。

    馬鳴大士,心滿意足。再拜出宮。

    于薊王而言。仙佛共存,斗而不破。之于穩固王權,亦利大于弊。諸夏仙門,一言不合,扯旗造反。如太平道,蒼天已死,播亂八州。便是五斗米道,號稱引人向善。后世亦多有徒眾造反,影響深遠。引入佛門調和,化解仙門戾氣,亦不失一劑良藥。

    于民眾而言,毋論奉神禮佛。終歸信則靈,不信則不靈。

    薊王竊以為。人活一世,終歸有所追求。無欲無求,看破紅塵。畢竟少之又少。即便沒有佛門,漢末隱者又何其多。

    遁入空門與終老山泉,異曲同工耳。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远市| 茶陵县| 栖霞市| 堆龙德庆县| 镶黄旗| 安新县| 江达县| 永善县| 揭西县| 淳安县| 克拉玛依市| 区。| 济南市| 武平县| 宕昌县| 句容市| 大埔区| 蛟河市| 田阳县| 于田县| 宝应县| 洛宁县| 云阳县| 安溪县| 汝阳县| 屏东县| 长武县| 静安区| 巴林左旗| 额尔古纳市| 松滋市| 蓬溪县| 墨脱县| 开阳县| 布尔津县| 清河县| 沧州市| 呼和浩特市| 鄂托克前旗| 天水市| 黄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