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夫人,乃出下邳嚴氏。
經(jīng)學世家,累世書香。其父嚴佛調(diào),乃佛門高士。今攜所撰沙彌十慧章句一書,北上薊國。與馬鳴大士,坐論佛法。馬鳴大士,亦多稱贊。不料漢土,亦有深諳佛法之高士。
時,王太師主政,下邳相笮融,聚眾死守,不遵號令。后薊王命水衡、治粟二都尉,興兵討之。薊王恐血戰(zhàn)奪城,生靈涂炭。于是命主記蔣干,車入白馬寺。說嚴佛調(diào)親赴下邳。
嚴佛調(diào),遂傳語為首徒眾,余下弟子,自行傳語。稍后,滿城騷動。數(shù)萬徒眾,棄城而走,追隨嚴佛調(diào)而去。稍后,嚴佛調(diào)于臨淮修鐵山寺,“講經(jīng)九鏡塔,續(xù)興浴佛會”,廣傳佛法。見徒眾盡去,下邳相笮融棄城而逃。下邳王肉袒牽羊,出城納降。于是淮泗諸國主,悉數(shù)放權(quán),不敢與太師相爭。除去佛門之力,下邳嚴氏家門,亦足可為雙方作保。故官兵不攻,徒眾皆走。
窺一斑而知全豹。
為借下邳嚴氏之盛名,引為助力。故軍師陳宮,這才力諫呂布,徙州治入下邳。
果不其然。嚴夫人,自歸故土。收納宗族,結(jié)好貴婦。為夫君,出力甚偉。下邳大治,嚴氏有功。族中子弟,出仕州郡,為一郡、一縣之長令者,亦大有人在。
呂布投桃報李。大興嚴氏公羊?qū)W。
正因借嚴學在名,籠絡(luò)徐州氏族,收為己用。這才彌補,呂布寒門單家之先天不足。
換言之,呂布穩(wěn)坐徐州,絕非一日功成。吏民、士林,兵馬、輜重,武將、謀臣,缺一不可。三載之內(nèi),一介匹夫呂奉先,位列六雄之中。陳公臺,出力甚偉,當居首功。誠然,八廚之張邈,亦多有功勛。士林黨人,類同四世三公,亦是名譽擔保。
試想。見四世三公,汝南袁氏,舉族過江,保合肥侯割據(jù)江東。江東宗賊,豈能不紛紛效之。
正因發(fā)妻持重。呂布雖居鎮(zhèn)東高位,又貴為列候,卻只有一妻一妾。次妻丁氏,乃出豫州牧丁原。丁建陽,乃泰山南城人。出身與呂布相若。竟以四方將軍,領(lǐng)豫州牧。亦是一言難盡。先前,呂布與曹孟德,共擊泰山。引泰山劇賊,舉家投靠。亦有丁氏之功。
謂“事出必有因”。陳宮,不但深諳曹孟德,更深知呂奉先。故能“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以己之長,攻彼之短。揚長避短,是也。
“古之公侯,有夫人,有世婦,有妻,有妾。”嚴夫人柔聲道:“今,丁氏已孕,夫君身側(cè),不可無人。”
“何人,可為妾?”呂布遂笑問。得妻如此,夫復(fù)何求。
“將軍麾下中郎將魏越,有妹甚賢,何不結(jié)為內(nèi)外之親。”嚴夫人言道。
“善。”呂布心領(lǐng)神會。所謂內(nèi)外之親,乃指呂布與魏越,既為主臣,又結(jié)姻親。魏越麾下陸渾騎,乃關(guān)東精騎,頗具戰(zhàn)力。與秦胡騎,旗鼓相當。且與秦胡騎,名聲不佳。陸渾騎,乃出陸渾戎,久沐漢風,與關(guān)東漢人無異。且自呂布入主徐州,多有陸渾健勇,自投帳下。如今已積五千余騎兵。人數(shù)武備,皆與秦胡騎相若。分由中郎將曹性、魏越統(tǒng)帥。漸成呂心腹。
嚴氏焉能不知其中厲害。于是,進言夫君當面。結(jié)親以為籠絡(luò)。
呂布言聽計從。于是擇吉日,聘魏氏入家門。稱“下妻”,亦尊夫人。發(fā)妻嚴氏,次妻丁氏,下妻魏氏。呂奉先亦得享,齊人之福矣。
此事,本無可厚非。奈何,陳公臺,頗有微詞。
暗中進言:謂“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魏越麾下亦裨將耳。陟罰臧否,功過賞罰,足矣。將軍雄主一州,位高權(quán)重,豈能以身籠絡(luò)。且匹夫得勢必猖狂。先為群下,尚能恪守臣節(jié)。今為外戚,恐難自持。稍有不慎,當起蕭墻之禍。
呂布笑而納之。然卻寵愛魏氏如故。
會賓客大宴。袁公路聞之慨嘆:“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是之謂矣說的便是如此啊!”
與會嘉賓,斗膽發(fā)問:“曹孟德,娶倡家婦,又當何如?”
袁術(shù)復(fù)嘆:“卞夫人,乃玄德送嫁矣!”
眾皆醒悟。譬如薊王,娶公孫長姐為妻。世人皆知,長姐少時,亦賣藝洛陽,號稱劍絕。十年如一日,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身世飄零,孤苦無依。薊王娶入家門,亦出道義所向。雖千萬人,吾往矣。世家子弟,常謂門當戶對。只因畢其一生,亦不過列候而已。然如我薊王,少復(fù)祖爵,年二十已封王。且問天下蕓蕓眾生,碌碌無為,尸位素餐之輩。何以匹配?
且長姐為劉備,誕下麟兒,二子一女。絕無外戚之患。嫡長子劉封,譬如三墩第二。童子之身,已修成家門劍擊。龍驤虎步,謙恭有禮。得四少師真?zhèn)鳎髦髦艘病?br />
薊國千里國土,五百城港,二千萬民。乃大漢三興之中流砥柱。若所托非人,前功盡棄矣。且天下皆知,待嫡長子及冠,薊王便會退位讓賢。
換言之,不足十載。薊王若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便當如趙主父那般。泛舟四海,自娛自樂矣。然有識之士皆以為。不等嫡長子繼位。薊王當可,三興漢室,定鼎江山。
此乃天下共識。
或有人言。既如此,何必輔佐叔侄,三分天下。
庇護皇權(quán)之下,壯大己身。乃為漢室三興時,能續(xù)家門榮耀,不被新漢清算,舉族皆得以善終。
六雄過半,皆心有所想,身有所動。
即便后知后覺如呂布。麾下陳宮、張邈等人,亦早已此念,亦早有所動。
一言蔽之,天下何人不通薊。
甄都,西市。蜀錦商肆。
“如何?”見奴婢手捧織錦入內(nèi)室。便有主事,低語相問。
“夫人仍不愿。”奴婢躬身答曰。
“速傳書漢中,細說隱情。”主事這便定計:“夫人自有計較。”
“喏。”奴婢不敢怠慢,遂依計行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