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劉備的日常 正文 1.252 以安四方

作者/熏香如風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言幽州,必言封國。

    冀州封國之多,足見權益之重。

    兩漢乃諸夏,大河文明之頂峰。若非合肥侯,割據江東。汝南袁氏,舉族輔佐。引南方豪族大姓,爭相投靠。江東之地,仍被蔑稱為“蠻左”。豪門大姓,難洗“宗賊”污名。究其原因,乃朝中無人,言語盡失。

    時下朝野話語權,多半在河北、關東。

    許氏兄弟,月旦評,可見一斑。乃至,“天下言拔士者,咸稱許、郭(林宗)”。

    “(袁紹)去濮陽令歸,車徒甚盛。將入郡界,乃謝遣賓客,曰:‘吾輿服豈可使許子將見。’遂以單車歸家。”

    曹司空祖父,曹騰為中常侍,故操門第不高,時人譏諷其為“贅閹遺丑”。得橋玄指點,曹司空千方百計,求許氏兄弟一評:“曹操微時,常卑辭厚禮,求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對。操乃伺隙脅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操大悅而去。”

    再想少時,宗祠大考。樓桑劉氏擇四子拜師,欲復祖爵。然已不得其名之縣中大儒。只愿記為著錄弟子,不肯及門受業。

    察舉制下,出身來歷,名聲幾許。其利之大,無人免俗。

    歸根結底,皆是話語權之爭。達廟堂,下至江湖。天下九州,無有例外。

    再深思。江東大姓,得汝南袁氏作保。舉家來投。甘為合肥侯所用。所求,便是“名正言順”。正因各有所需,利益攸關,才能茍合至今。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后世謂“話語權”者。便是時下,家國天下,一脈相承之大權也。絕非單指,唇槍舌劍,言語交鋒。叔侄之爭,皇權分立。群雄各聚其下,遮蔽私心。如此方能,名正言順,達成所愿。

    儒家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便是治國之精要。

    此時亦知。皇以諸侯藩王之身,尚娶二宮太皇,儒宗為何定罪“不從”。“變禮易樂者”,君流十萬里。唯有“名正”,方能“言順”。

    彼時,薊王乃下臣。二宮太皇為君。以下犯,以卑謀尊,便是“倒行逆施”。

    如何正名?

    尊太皇帝,立季漢三興。皇終為己正名。受命于天,監照下土。居九五之尊,一言九鼎。凡有所出,皆替天行道。詔命所至,無有不從。

    前朝太后,今為臣下。“君君,臣臣”,皇予取予求,為所欲為。天下,俯首帖耳,唯命是從。此時方可“言順”。

    如此可知。天下三分,乃時局所致,非人力可及。用后世話說,此乃關鍵歷史節點。必然發生,無從避免。

    至于后事如何。皇明隱雙線布局。大道至簡,終得圓滿。

    “冀州牧徐璆表,言及諸王家事。”安貴妃,再取條陳誦讀。

    “諸王何事?”冀州六國主,早與薊王,暗結同盟。先前,假七國賽馬會,互相往來。今季漢三興,前漢藩王,雖親疏有別,仍得享封國食邑,富貴傳家。足見皇,“茍富貴,勿相忘”也。

    “六國主,請立渤海國。”安貴太妃答曰。

    皇渙然冰釋:“必為童子申所求也。”

    “正是。”安貴太妃,一笑百媚生。話說,三十而已,便為貴太妃。于漢室而言,亦是尋常。女子十五及笄,便可談婚論嫁。漢宮之中,“天子遣掖庭丞相,率於鄉中閱視童女年十三以、二十以下,長壯皎潔有法相者,因載入宮,謂之采女也”。年十三以,便入宮伴駕。可想而知,凡有寵,立為帝后。漢宮二十載,亦不過三十而立。更有如董姝、竇妙,年富力強,花期正盛,已為太皇太后。即便董侯來年便可元服,董姝亦遠不及言老。床笫之間,搗枕搥床,俯仰生姿。纏綿悱惻,妙趣橫生,唯皇可知。

    “善。”皇欣然言道:“擇日封童子申,為勃海王。立渤海國。以繼靈帝之嗣。”

    “國相何人?”安貴太妃又問。

    “舅父王斌。”薊王亦有決斷。

    “喏。”

    “大司士,并幕府卿表奏。無將軍,大營五部,將校品秩初定。”士貴太妃,續言條陳。

    “善。”皇取名籍細觀,確認無誤。筆筆功勛,皆有所出。軍功不足,權且先升,積功后補。眾將品秩,不出皇所料。麴義號“先登將軍”,高順號“陷陳將軍”,亦如皇所想。唯有牙門八將,遂升秩一等,然卻并未得名號。

    “八將,當為何號?”馬貴太妃,代幕卿求問。

    “‘四安’可乎?”皇早有定計。

    “‘以安四方’乎?”馬貴太妃,聞弦歌而知雅意。

    “正是。”皇笑答。

    “位同何職?”士貴太妃笑問。

    “四輔將軍,位同三公。四綏將軍,位同九卿。四安將軍,位同四綏。”皇亦又定計。

    言下之意。四安,位同四綏,而居其下。皆為重號將軍。

    皇取名,兼顧各方,自有深意。

    稍后,甄都亦置四征、四鎮、四平,三等重號將軍。然與太宮府所設,四輔、四綏、四安,高下立判。季漢天下,以和為貴。征、鎮、平,殺氣過重,故棄之不用。反擇輔、綏、安,以慰人心。

    “夫君,明見。”

    遂命少府制詔。

    擢升,前牙門右將趙云,為安西右將軍,前牙門左將陳到,為安西左將軍;右牙門右將張郃為,安北右將軍,右牙門左將馬超為,安北左將軍;左牙門右將張遼,為安東右將軍,左牙門左將華雄,為安東左將軍;后牙門右將許褚,為安南右將軍,后牙門左將龐德,為安南左將軍;秩中二千石,銀印青綬。位同四綏將軍。

    四輔、四綏、四安,乃出無將軍幕府。

    如太傅黃忠所攜,護國大將軍營中諸將,蕩寇將軍顏良、討虜將軍文丑,揚武將軍高覽、奮威將軍韓當,鷹揚將軍太史慈、折沖將軍黃敘,黑山將軍楊鳳、白波右將軍楊奉、白波左將軍韓暹,皆秩真二千石。銀印青綬。

    前為藩國屬將,今為帝廷宿將。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蒲江县| 亳州市| 家居| 桦川县| 敦化市| 塘沽区| 三门峡市| 乌审旗| 宜宾市| 沂南县| 子长县| 永州市| 祁连县| 瑞昌市| 西和县| 大关县| 固安县| 金溪县| 文安县| 平阳县| 上杭县| 齐齐哈尔市| 伊宁县| 法库县| 祁门县| 铅山县| 松滋市| 龙川县| 枝江市| 阿拉善右旗| 平罗县| 宜兰县| 黔西| 海晏县| 石台县| 滦南县| 读书| 永川市| 万年县| 南江县| 金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