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先建好的督亢港,泊滿運料大船。塔吊將巨木依次吊起,裝上牛車,送往工地。靠近督亢坡地的一側(cè)督亢溝,已筑堤大半。對面有酈亭溝堤和新辟的水田阡陌壩壘擋水,暫時不急。蔓延百里的澤水被束縛在兩道溝渠之間,可想而知是何等的咆哮湍急。 正是借助水力,塔吊、水鋸,才能事半功倍。 鹽漬木防火、防裂、防蟲,實在是造屋良材。田韶更是憑巨木換寢墊,成遼東巨富。如今劉備進爵鄉(xiāng)侯,封地擴大百里。圣上又許‘便宜行事’之權(quán)。增建封邑,恰逢其時。 聽聞少君侯要另筑數(shù)座新城,皆用鹽漬木。田韶焉能不喜。這便親自前來,與少君侯會面。商談樓桑四大名產(chǎn)的專賣之權(quán)。 先是捐資助學,贈送艷婢,后又舉薦徐榮及百名游俠。田韶與樓桑有大恩義,劉備欣然同意。只是松泉釀多交由崔氏商隊販賣,便沒有許給田韶。能販賣三大名產(chǎn),田韶亦算是不虛此行。 劉備領(lǐng)著田韶參觀了酈城、督亢兩處城邑工地,又泛舟大澤,覽百里風光。日日宴飲,好生款待。一旬后才滿載而歸。 田韶在白湖有水榭。平日里只有數(shù)名宗人家奴管理。此次返回遼東,卻把老母妻妾,送來樓桑。名義上是來享受樓桑的便利繁華,實則亦有認主之意。 劉備聞訊,親自登門拜訪。執(zhí)后輩之禮。田母甚喜。 卻苦了田驊。以往無人看管,和公孫瓚沆瀣一氣。如今從學壇搬離,入住水榭。慈母整日耳提面命,鞭策他讀書上進。時常對他耳語:管寧年十六,已是食俸四百石,管理數(shù)萬民的一城之長。你與少君侯有同門之誼,若是良才,少君侯又豈能不用? 田驊這便收心,日日苦讀不提。 督亢城以四門營造法督造。 東南西北各開一門。四門由十字縱街連通。因是丘陵,四周凹中間凸,故而十字縱街并不在一個水平面上。而類似扁扁的錐形。四面錐體的四個面皆是三角坡面。坡面從上而下,置六條橫街。橫街兩側(cè)干欄重樓,聯(lián)排而建。如此縱橫交錯,宛如棋盤軍陣。 坡面先不急打理。把樓建好,讓九江山蠻有屋可居才是關(guān)鍵。 為了夯打樁柱,劉備又設計了人力打夯機。 原理不復雜,結(jié)構(gòu)類似桔槔,是最普通的杠桿原理運用。在一根豎立的架子上,橫直一根木桿,當中為支點,末端由繩索牽引,前端懸掛石墩。眾人合力拉繩,將石墩高高提起。松手后,石墩下落砸中樁柱。如此事半功倍。 山蠻身穿的虎皮衣盾,統(tǒng)統(tǒng)換成了短褐麻服。長袍不宜勞作時穿著,蠻漢皆珍藏在家。一身短褐正好勞作。收攏來的獸皮,劉備讓良匠歸類。上好的虎皮用來打造傳說中的極品寢墊。下品狼獾皮用來縫制大氅。中等皮革存以備用。碎皮皆被用來修飾專門為無當飛軍制作的鎧甲武具。或是縫制盔纓,或是裹纏腰帶、護腕。突出蠻族風貌。 第一座干欄重樓造好。形如‘工’字側(cè)臥,居中為主樓,兩側(cè)為附樓。通高五重。樁柱皆立在坡地,重樓全靠橫直穿枋連接。從側(cè)面上觀,五層高樓飛架丘脊,如同空中樓閣。底層用于圈養(yǎng)牲畜、家禽,堆放柴草、農(nóng)具等。二層、三層、四層是生活起居。五樓則用來警戒瞭望。五層樓閣依次命名為:下樓、中樓、上樓、頂樓、天樓。 樓桑的各種便利,在此亦有體現(xiàn)。 干欄重樓每層都建有衛(wèi)生間,盥洗室。下樓設雙甕式化糞池,連入深埋地下的污水管網(wǎng)。中樓正屋為堂,堂屋正中墻壁,列有神龕牌位,供奉列祖列宗。左右皆為主人居室。兩側(cè)橫屋為臥室、衛(wèi)生間,也可設客房。上樓布置與中樓雷同。多為后輩兒孫起居。上樓置書房、繡閣,用于織布繡花,讀書學習。外設平座,圍以欄桿。可憑欄眺望圩田美景。 五層是天樓,平時用于晾曬衣物,晾曬咸魚臘肉。戰(zhàn)時可警戒瞭望。 干欄樓閣,上下五層皆設有廊道。廊下置橫枋坐榻,用于家人休息納涼,或陪客人觀景聊天。 兩側(cè)附樓,內(nèi)置樓梯,辟有箭窗。攻防皆宜。 事實上,最堅固的干欄重樓,是‘回’字形的四合樓。由前、后主樓和左、右附樓組成一個堅固的合體樓。然而這種造法并不適合坡地。因為前后兩樓完全不在一個水平面上。于是左右兩棟附樓就很難鋪設樓板。而‘凵’(qiǎn)字型的三合樓,從結(jié)構(gòu)上說也不利穩(wěn)固。于是將‘凵’字型三合樓左右附樓居中建造,變成臥倒的‘工’字型。如此,既有利于坡地建造,又異常穩(wěn)固。 干欄式重樓,無需院落。因為下樓就起了院落的作用。是最節(jié)省空間的利用。 整個督亢城內(nèi)重樓,皆如此建造。因采用山蠻諸技,數(shù)千山蠻壯男皆是熟練工匠。樓桑良工打造的水利機械,也是一教就會。舉全族之力,進度飛快。剩余數(shù)千健婦攜家中老弱,下澤筑壩圩田。一家五十畝。樓桑美田一畝十萬。五十畝田作價五百萬錢。如此巨富,山蠻聞所未聞。 圍繞山腳,筑壩舀水。不日露出泥澤。晚稻已來不及。南方‘早秈(xiān)稻’卻不違農(nóng)時。秈稻適宜生長在高溫、強光和多濕地區(qū)。據(jù)說是最先由野生稻馴化形成的栽培稻。生長期短,從插秧到收割,三月可熟。早稻產(chǎn)米稱‘早秈米’或‘早米’,口感較差,一般作為釀造或儲備糧。 吃飯事大。這個時候也就顧不得口感了。 男人造樓,女人稻作。整個督亢地一片繁忙景象。 都說山蠻好勇斗狠,茹毛飲血。劉備所觀,并非如此。或許在許多方面不如中原。然亦有特長。比如稻作。比如造船。古越人是稻作先民,擁有高超的鑄劍與造船及制陶諸技。 單從育秧、插秧,和日常田間管理,就比邑民高出一大截。 山蠻渠帥說,野地如野馬。亦需馴化。今年植早秈稻,不問畝產(chǎn)。只為馴化野田。待明年再種,必然大熟。 劉備還是頭一次聽聞,農(nóng)田馴化之說。不過細細一想,或許有些道理。 果如這名渠帥所言。 一個月后,又有一支山蠻舉族遷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