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劉備的日常 正文 1.200 六縣為國

作者/熏香如風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回陛下,此乃雍奴藪(sǒu)。”司徒袁隗答道:“雍奴,藪澤之名。四面有水曰雍,澄而不流曰奴。雍奴藪甚大,廣袤千里,東極于海。有魚、鹽、棗、栗之饒。”

    《爾雅·十藪》注曰:“藪,大澤也。”

    時下雍奴藪與海相連。捕魚和煮鹽業均甚興盛。

    “澤中是何處?”陛下再問。

    “乃是雍奴縣。”袁隗再答。

    “為何四面困于澤中?”陛下三問。

    “啟稟陛下,乃因海侵。海水漫灌,與大澤相連。乃至縣城被困。”尚書令曹節伏地答道:“兩漢之交,風起云涌,怒潮滔天。海水反灌,淹沒良田。雍奴縣以西,前漢時另設泉州縣,正因被海水淹沒,民眾多已逃難。今漢雖未撤縣,卻也離撤不遠。”

    “尚書令,所言極是。”司徒袁隗亦道:“漁陽郡下轄九縣:漁陽、狐奴、潞縣、雍奴、泉州、平谷、安樂、虒奚、獷平。九縣人口之和,只比一大縣。老臣以為,許多縣皆可廢矣。”

    漁陽郡,東臨渤海。兩漢之交,飽受海侵之苦(詳見《卷二:臨鄉 1.107 九河之地》)。

    尤其是南部諸縣,家園被毀,良田被浸。民眾舉家逃亡,十不存一。

    “何不將雍奴藪一并劃入?”陛下試問。

    “這……”殿上三公九卿,瞠目結舌。

    如將雍奴藪劃入封國。便要將泉州、雍奴二縣一并劃入!

    如此一來。臨鄉侯將下轄:范陽、臨鄉、方城、安次、泉州、雍奴,六縣為郡國!

    橫跨三郡,六縣為國。

    好似一頭臥虎,橫亙在幽、冀二州之間。與中山、河澗三足鼎立。

    “不知眾卿,以為如何?”陛下又問。

    “老臣并無異議。”司空張濟率先表態。

    太尉許彧隨即出列:“臣,附議。”

    殿上楊賜、崔烈等老臣,各自嘆息。

    為何是此二人率先表態。

    乃因,年初時。陛下下詔,令公卿舉奏刺史、郡守貪殘害民者。太尉許彧(馘)、司空張濟諛附宦官,收受賄賂。凡宦官子弟、賓客為官貪殘者,皆置之不問,卻舉奏邊遠小郡為官清正,頗政績者二十六人。

    百姓詣闕訴冤,司徒陳耽、議郎曹操上疏,劾奏許彧等人所舉皆出于黨私,是“放鴟梟而囚鸞鳳”。陛下聞奏,責備許彧等人,并將所蒙冤被舉者皆拜為議郎。

    二人先前為政有失,被陛下責備。這才急于阿諛諂媚,率先自表,討好陛下。

    “太常?”陛下忽然開口。

    楊賜穩穩出列:“老臣在。”

    “太常為何一言不發?”陛下笑問。

    “非劉不王,非功不侯。都護西域輔漢大將軍,臨鄉侯。有大功于社稷。又是漢室宗親。理應封王。殿上諸公,言行得當,老臣并無異議。”楊賜躬身答道。

    “司徒?”陛下又問。

    司徒陳耽亦邁步出列:“臣與太常,所思相同。臨鄉侯理應封王。”

    “既如此,尚書令,且擬詔吧。”錢貨兩訖。

    陛下正欲起身罷朝,卻聽尚書令曹節伏地言道:“陛下,封王乃是大事。詔書是否太短。不如用策書。”

    《周禮》:“凡命諸侯及公卿大夫,則策命之。”

    “策者,偏簡也。......以命諸侯王公;右三公以罪免,亦賜策。”

    諸侯王,需策封。

    “如此甚好。”陛下欣然點頭。

    蔡邕《獨斷》:“策者,簡也。其制,長二尺,短者半之。其次一長一短,兩編下附。”

    《漢書》載漢初帝命有四,首曰策書。時只用木簡書寫,所以稱為策,又與“冊”通。

    尚書令曹節又問道:“敢問陛下,封國以何為名?”

    陛下這才想起,還要給封國取個響亮的名號。

    “燕國如何?”陛下拋磚引玉。

    “老臣以為,還是二字為宜。”楊賜首先站出來反對。

    所謂功高蓋主。都護西域輔漢大將軍,風頭正盛。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既已封大國。國號還是低調些好。恐招小人,眼紅妒忌。

    “臣等附議。”

    “太常以為何名為宜?”陛下和顏悅色。

    楊賜遂將目光投向大漢山河圖:“封國西起范陽,經臨鄉、方城、安次、泉州、雍奴,東抵渤海。何不叫渤海王?”

    “冀州有渤海郡。豈能封渤海王?”這便有人反對。

    陛下聞聲抬頭:“盧尚書,以為如何?”

    “臣久居住幽州。常聞‘冀南為趙,冀北為燕’。臨鄉侯封國,正在燕趙之間。何不取‘南北’與‘燕趙’相配?”

    “哦?”陛下略作思量,這便欣然點頭:“南燕北趙。又當如何決選?”

    “臣以為,南燕為佳。”太尉許彧靈光一現。陛下不正好中意燕王嗎。

    “封國在北,取南燕似有不妥。依老臣之見,北趙并無歧義。”司徒陳耽道。

    “封國多澤,何不稱深澤國。”這便有人開始和稀泥。

    “深澤侯國早已撤國,并入范陽。如何能用一隅之地,為封國命名。此乃以偏概全也,廷尉此語不可取。”話音剛落,這便有人出來反對。

    不等崔烈入列,有人開口:“既并六縣為國,何不在此六縣之中,取二字?”

    于是朝臣,又被帶偏。

    紛紛暗自思量,如何在六縣之中取最佳二字。

    見殿內群臣爭論不休,陛下不禁苦笑。

    本以為裂土封國,劃定疆域是最難。豈料,取個合適的名字才是左右為難啊。

    朝堂一時如鬧市。

    三公九卿各個引經據典,唾沫橫飛。卻誰也說服不了誰。

    眼看日頭偏西,也沒吵出個所以然。

    忽聽有人高喝:“何不叫薊國?”

    “薊縣不在封國之內,如何能命此名?”

    “下官所說,并非燕國舊都。乃是西周諸侯國。”說話之人,正是議郎曹操。

    陛下這便看向司空張濟:“司空可知薊國?”

    “老臣知也。”遂將薊國歷史娓娓道來。

    薊國,國祚延綿千余年。國君為伊姓(一說祁姓),堯之后裔。

    薊國立國于商,其間時斷時續,具體傳承已不可考。西周初年,薊國受周天子分封,重新立國。直到春秋中期,亡于燕。

    后,燕國立都與薊國舊地。取名薊都。

    “薊國……”貌似陛下,頗為意動啊。

    楊賜不由回望議郎曹操。到底是臨鄉侯密友啊。

    薊國雖不如燕國如此惹眼。卻也是一個字的封國。

    且,時人多會誤以為薊國乃是薊城周圍。而不會想到乃是西周封國矣!

    “眾卿以為如何?”陛下又笑。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璧山县| 图片| 宜都市| 和政县| 博客| 兴宁市| 安泽县| 新安县| 象州县| 通许县| 葵青区| 洪泽县| 博白县| 乐安县| 东阿县| 常宁市| 筠连县| 惠水县| 赫章县| 涞水县| 曲靖市| 会理县| 浦北县| 龙门县| 虎林市| 湖南省| 新余市| 尤溪县| 灵台县| 金堂县| 巴林左旗| 瓦房店市| 沧州市| 岑巩县| 应用必备| 清远市| 买车| 三台县| 合肥市| 乡城县| 左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