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華是五淮村的里正,今年再次嘗試下場考舉,可惜依舊失敗,不過這也絲毫無損他家在村里的地位。五淮村也就兩個秀才,一個舉人,唯一的舉人便是衛華的父親衛申。另外兩個秀才則是衛華和顧國興。村里也因為這三個有功名的人,而在附近幾個村中地位不凡。
衛家的人或許沒有顧氏一族的多,只有三房,卻因為衛申這個舉人,家產不菲,全部的田地加起來也有八百多畝,可謂是村里一等一的富饒人家。
衛家自詡耕讀人家,朝顏思考了一下,從書架上拿了當朝太傅所著的書籍,準備當禮物。
顧孫氏說道:“我陪你一起去好了。”她擔心孫女年紀太小,過去了容易吃虧。
朝顏感到有些好笑,衛家又不是龍潭虎穴,衛華作為里正,又因為有心功名,所以處事還是比較公正的,讀書人都比較愛惜羽毛。不過終究是顧孫氏一片慈愛,再加上她年紀太小,說話容易不被人當一回事。
顧孫氏問道:“你打算怎么說采摘蓮藕的事情?”
朝顏早就考慮好了這事,“我覺得與其因為這事同鄉村父老鬧得不愉快,還不如咱們直接花錢買便是。”
一碗不加其他配料的藕粉賣個五文錢,在池塘中摘的蓮藕一斤按照三文錢來賣。一般來說,城里的蓮藕一斤能賣個七文錢。不過村里這么做的人不算多,不僅是因為采摘蓮藕費時間,另一方面將蓮藕運到城里去賣也需要力氣和時間。
在朝顏憑借著倒流香賺了那么一筆錢后,顧孫氏便沒有再將孫女當做不懂事的孩子,也愿意聽她的意見,“那咱們賣這藕粉,一碗能賺多少?”
朝顏給她計算了一把,“一斤蓮藕差不多能做兩碗的藕粉,再加上其他的開銷,成本也得三文錢,一碗能賺兩文錢吧。”
等到冬天春天沒蓮藕了,那么藕粉就可以賣得稍微貴一些了。
顧孫氏眼睛亮了亮,“一碗賺兩文錢,也不錯了。”一天只要能賣出一百碗,一個月下來也能掙六兩銀子呢。
兩人低聲討論著生意的事情,很快就到了衛家。衛家三房都住在一個三進的宅子中,房屋都是用好的石料所建的,雖然比不過城里那些富貴人家,卻也挺有派頭的。
村里人但凡有點事情就喜歡找里正來主持公道,因此見到她們兩人上門,衛家的人半點都不稀奇,將她們給引了進去。
朝顏見到衛華,便將手中的書遞給他,笑道:“先前我在渝州那邊書店逛了下,買了幾本書回來,若是我選的不合適,衛華叔可別嫌棄。”
為了拉近關系,她故意換了個稱呼。
衛華目光在書封面上掃了一圈,心中閃過驚喜的情緒,這書可是去年剛致仕的太傅張斯所著,皆是一些策論和批注,他同城里的秀才交流時,也聽他們提起過。
只是這書印刷的并不多,即使是在京城都未必能買到,更別提是他們京山縣這樣的小地方了。
衛華的臉色越發的和藹,伸手接過這份送到他心坎上的禮物,解釋道:“若是別的禮物,我肯定推辭一二,只是這書我太過喜歡,終究舍不得。”
朝顏笑容甜美,“這樣的書就配衛華叔您這樣有學問的人看,放我手中反而是浪費了。”于家給了她幾本,她也送了一份給族長。
衛華和顏悅色道:“你們祖孫兩今日過來有什么需要幫忙的事情只管說。”
顧朝顏說道:“我先前在書店中恰好看到一道食譜是以藕作為原料的,便想著和奶奶做個小本這方面的生意養家糊口。只是那池塘是咱們村所有人的,我若是將那邊的蓮藕都霸占終究不妥,所以才想著用一斤三文錢來買那些藕。”
衛華聽前面還以為朝顏是打算免費拿下那些蓮藕,后來才發現這丫頭心胸十分寬廣,并不曾想要貪圖村里的便宜,又因為她送來的書,對她的好感更是加深了幾分。村里采摘蓮藕的人那么多,也不曾有人想過拿錢買。
他不在意說道;“你直接采摘便是,那些蓮藕每年都攬在池塘中也是浪費了。”這些年來都風調雨順,大家勉強能夠吃飽飯,也就不需要時常去采摘蓮藕當正食。
朝顏搖頭道:“我若是每天摘一兩斤自然不說什么,只是做生意所需要的蓮藕不少,為了以防惹出閑言碎語,還是公事公辦的好。”
衛華想想也是如此,加上這也是好事,于是便點頭答應了下來。至于朝顏到時候交的錢都得歸到五淮村的公賬上,等賬面上的銀錢足夠了,正好可以將村里的路修一修。
事情順利地談妥了下來,在衛華這邊過了明路,朝顏不由松了口氣,同顧孫氏離開衛家。
顧孫氏沒忍住說道:“你這孩子,里正都說不用給錢了,你還上趕著送錢。”
朝顏說道:“奶奶你等著看吧,若是咱們沒給錢,只怕要被大家的唾沫給淹死。”
他們家因為那一千兩的緣故本來就惹了不少人眼紅,一些見不得人家過得好早就等著尋他們家的錯處了。
搞定了衛華以后,顧朝顏一家磨刀霍霍開始采摘蓮藕準備做蓮藕。這樣的體力活孫雯直接包攬了過去。
村里的人見他們家一次性采摘了那么多,自然有意見。
沒等一些人酸溜溜地說他們占大家的便宜,衛華便直接說了朝顏一家用每斤三文錢采買藕粉的事情,于是所有的閑言碎語頓時煙消云散了,大家轉而猜測他們家采那么多蓮藕,到底打算拿來做什么生意。
朝顏懶得關注外面的言論,現在他們家也算是遇到了第一個困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