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愛你們呦~48時之后可看 敏行還是覺得羞愧之極,這時候安父打岔道:“行了,今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敏行你就別再責怪自己了。你妹妹回來了,這么大的事應該高興,趕緊去吃飯,吃完飯我們去告訴你娘,你妹妹找回來了。” 敏行縮著脖子“嗯”了一聲,轉身去了廚房。 安父轉身又對敏寧:“敏寧,阿瑪知道委屈你了,以后再讓你哥贖罪。你東西都在哪?今能在家住嗎?” 敏寧搖搖頭,“我現在在湯山的一個莊子里做婢女,今日是能出來也是跟嬤嬤求了假,晚點還得回去,不能在這里長留。” “婢女?”安父看著女兒心里一酸,差點流下淚來:“你是在旗的旗人,若不是時候被人拐走,如何淪落到做別人家的婢女?” 敏寧忙安撫他,“做婢女也沒什么不好的,不缺吃喝,莊里人對我都挺好?” 安父斷然開口,“不行,你是旗人,將來是要參加選秀的,誰也不能勉強你賣身,你告訴我那個莊子在哪兒,我盡快給你贖身,將身份改回來。” 這一點也是敏寧所希望的,若不是覺得做奴婢未來堪憂,她也不會急著找回家人。 最開始她甚至想若是家人不愿意將她贖回去,她就出銀子自贖,大不了獨立出來做女戶。 在后來敏寧才知道當初的自己是多么真,大清根本沒有立女戶一。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三從四德這條禮教,從行為到思想都將女人團團禁錮,不容有半點差錯。 再后來她那些出格的行為,都是這個時代允許的框架之內,她心翼翼的試探這個世界,溫水煮青蛙在不知不覺中為這個世界帶來改變。 安父進了房內沒多久,出來后抱著一個紅木盒子,盒子上的紅漆已經變得暗淡,行走時里面傳出銅錢的撞擊聲。 這時候敏行也端著冒起熱氣的粥進來,見安父抱著紅木盒子,他微微有些吃驚,“阿瑪,你怎么把自己俸祿都給取出來了?” 安父將盒子放在桌上,從腰上取下鑰匙,邊開鎖邊,“你妹妹現在給人家做婢女,我得拿錢把她贖回來。” 敏行這才知道怎么回事,他臉上露出贊同,“是該贖回來,妹妹還,在家里養上幾年也沒人會知道這件事。” 敏寧很感動家人的一片赤誠,她看得出家里條件不好,為了替她贖身,家里難免要傷筋動骨。 她在心底發誓,等回來后一定要讓家里都過上好日子。 紅木盒里大多數都是銅錢,有一貫一貫穿好的銅錢,也有散落的還有幾塊大不等的碎銀子,敏寧粗略估計還不到二十兩。她知道家里條件不太好,但沒想到家里才這么點家產。 難怪哥哥急著補缺,有了缺就能多領一份俸祿,家里條件也能寬裕一些。 點好了銅錢,安父讓敏寧在家先等著,他抱著紅木盒出門。 敏行像是知道他要去干什么,忙叫做安父,“阿瑪別去家門口的錢店,上回那家店訛了學子的錢,不地道。去琉璃廠換,那里做生意規矩些,收的手續費少不,銀子成色也好。” “嗯,知道了。”安父應了一句,頭也不回的走了。 他要盡快將銅錢換成銀子,不然拿一大串銅錢去贖人,難免會讓人瞧不起。 弟弟敏儀吃完了飯,從凳子上跳下來跑到敏寧身邊,咬著手指歪頭看她。 父親不在,敏行面對妹妹總覺得有些虧欠,于是悶頭吃飯。 敏寧規規矩矩的坐在椅子上,有種在別人家做客的感覺。 敏行覺得這樣不行,便先開了口,“妹妹,阿瑪剛才你被賣到別人家做婢女,是哪一家?” 敏寧被他突然這么一問,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回答:“是湯山的一座莊子,具體主人是誰我也不大清楚,逃不脫是哪個權貴。” “湯山?”敏行重復了一遍,然后看著她,“前兩年就有傳,皇上要在湯山建行宮,現在那一塊地方的地都被有權有勢的搶光了,你那個莊子的主人既然能保住莊子,想來身份也不簡單。”他有些發愁,就怕給妹妹贖身時人家不愿意放人,他們家旗人的身份也只能糊弄一下無權無勢的漢人。 敏寧倒是不知道自己這剛認的哥哥一肚子愁腸,她心的抱住了敏儀,這子剛才還在看她,轉眼就抱住她的腿昏昏欲睡。 敏行看到這一幕,放下筷子抹了抹嘴,過來將敏儀抱起來。 “敏寧,你要不要和敏儀一起去休息,阿瑪回來還得一段時間。” 敏寧和敏行單獨相處時沒什么話,氣氛一直很尷尬,雖然敏行盡力想表現自己是好哥哥,但不知道怎么,敏寧總覺得他面對自己時有些氣短,甚至有些怕她。 與其面這樣,還不如去午休,省得兩人相對無言的干坐著。 敏行直接抱著弟將敏寧領到自己屋里。 敏寧是被人給叫醒的,睜開眼她就看見安父一臉憐愛的看著她,“敏寧,時間不早了,我們該起身了。” 敏寧從床上坐起來,一扭身就看見身旁的敏儀還在呼呼大睡,她腳挪下床,安父彎腰將鞋子遞給她。 穿好鞋子后,敏寧隨同安父一起出門,敏行在院子里朝她招手,“妹妹,過來洗把臉。” 敏寧聽話的走過去,他又對安父,“阿瑪,孫伯伯同意借馬車給我們,馬喂過了,就停在胡同口。” 安父滿意的點頭。 敏行又接著,“阿瑪,把我也帶上吧,多一個人也好話。” 安父想都沒想就拒絕:“又不是去打架,需要人多壯膽。這次去是和人家好聲好氣的商量,能和平解決就和平解決!更何況敏儀一個人在家,沒人看著不行,等會醒來看不見人會哭鬧。” 自女兒丟失,他看兒子特別緊,輕易不讓他出門,就怕被他遇見和他姐姐一樣的遭遇。如今看來養的有些膽,連大門都不敢出。 安父嘆了口氣,都是家里窮鬧的,要是院子再大些,也能讓兒子有玩的地方。 洗了臉,敏寧渾渾沌沌的腦子清醒了些。 “好些了嗎?好些了我們就走吧。”安父和聲和氣的對女兒。 他面對兒子和女兒,完全是兩副面孔。 敏寧呆呆的點了點頭,安父交代了敏行一句,就帶著她往大門口走。 從彎彎繞繞的胡同中繞出來,敏寧就看見胡同口的茶肆前停了一輛馬車。 安父先將敏寧扶上車,然后才跟茶肆里正忙的掌柜打了招呼,“老孫,車子我駕走了,等回來再請你好好喝一杯。” 孫掌柜笑著回應,“行啊,我等著你。” 安父笑笑作為回應,他坐上馬車,一手拉起韁繩,一手拿起馬鞭虛甩了一下,對著馬輕呵道:“駕!” 馬拉著馬車起步,敏寧坐在馬車里透過窗戶看向外面。 起來,她幾次來到京城不是為生活忙碌就是到處打聽消息。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有閑情逸致欣賞京城的景色。 實在看慣了高樓大廈,街兩旁的院子對于她來又矮又破舊,實在沒什么好看的。 唯一值得稱贊的大概就是歷史底蘊,有著一層光環在,她完全把京城當旅游景點欣賞。 轉到珠市口,上了大道,一路往西出了廣安門,再順著官道一路往北,湯山就在京城的正北面。 以前敏寧都是走東邊那條道,還是第一次從西邊走。 馬車繼續往西郊走,連綿不斷的西山秀峰下是大片稻田,金黃的稻田被風一吹形成一道道浪潮。 敏寧早就知道京西皇莊種著皇帝南巡帶回來的稻種。第一次見到皇莊她感覺有些失望,和普通的莊子沒什么區別嘛。 不過這稻種是好東西,聽皇帝已經下令在京城推廣這種御稻,一年可以種兩季,她們那莊子聽明年也會跟著種。 過了大片稻田隱約能看到一個頗為壯觀的大園子,安父架著馬車特意避開,敏寧只看到一個大致的輪廓。 馬車繼續往北,過了昌平州往東南行三十里就到了湯山,敏寧指引安父往莊子駛去。 這個地方阡陌相交,來來回回多是在田間忙碌的佃戶,湯山這塊溫度比京郊要高,所以莊稼也熟的早,如今都忙著秋收。 好在屬于莊子的莊稼都已經收完,不然敏寧也告不了假。 可能是看見有陌生的馬車進來,在田間忙碌的人紛紛抬起頭朝這邊望過來。 馬車停在莊子門口,安父下了馬車,看守大門的門房就出來大聲喝道:“你是哪家的?有拜帖嗎?私人領地不允許人隨便靠近!” 敏寧掀開車簾出來,對著門房喊,“宏叔,是我!這是我阿瑪,我這次進京找到了親人,我阿瑪特意來幫我贖身,麻煩你去稟報一下吳嬤嬤。” 宏叔一聽,臉色有些和緩,“翠花,是你啊,你不是孤兒嗎?怎么又冒出親人來?” 這莊子里誰不知道翠花是主子那邊送過來的,聽是從人伢子手中救出,主子還沒有開府不方便收留便送到這邊來。 沒想到這突然就找到親人了。 敏寧抿嘴笑了,“也是運氣好,我時候就是京城里的,后來被人拐去了南方,結果又回到京城了。這不還記得家里一些情況,我就去找了過去,沒成想一下子就找到了。” 不管怎么找到親人都是件好事,宏叔恭喜兩人,然后請父女倆到門房等著,他進去稟報。 這一輩子她只希望簡單的過了,是和別人成親,還是給四爺做格格,只要能保她一世安順便行。 更何況這位爺是未來的勝利者,她不喜歡改變,跟了這么一位,也能讓她不必擔心未來的處境。 轉眼一個月過去,敏寧算是將后院大致的情況摸清楚,這后院目前是福晉占上風,但李格格也不能瞧,畢竟為四爺生了一子一女,再往下就是曾有過生育的宋格格。至于其他侍妾之流就不必提及,再下就是敏寧和那拉氏。 那拉氏就是葉赫那拉氏,蓋因忌諱,葉赫這一支在外都省略了前綴,同樣的那拉氏還有福晉這一支,福晉這一支那拉氏屬于烏拉馬拉氏。 那拉氏也不知道是還還是其他原因,平日里躲在屋里不出來,比敏寧還要宅。 至少敏寧還會在早出摘些花瓣回來,制造胭脂水粉自娛自樂。 還有四爺,這一個月里在后院的日子只有十來,其他時間都一個人歇在書房。 自四爺游走后院后,那十里,有那么一兩來過她院子,所以在別人看來,敏寧也算是得寵,一時間到沒什么人怠慢。 五月一過,宮里就開始為端午節忙碌起來,包粽子,檐上插艾蒿等等,四爺要陪同皇帝祈福禳災,阿哥所便安靜了許多,只廚房的人在忙。 不僅御膳房煮了粽子,就連各個主位的廚房也煮了粽子,阿哥所也不列外。 蘆葦葉包的粽子,餡料有豆沙、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 敏寧每個餡都各分到兩個,不過她只嘗了紅豆餡的,就不再吃了。 相較于這些她還是喜歡白粽子,里面什么餡都沒有,糯米洗凈、浸泡,葦葉包裹而成,吃時蘸糖或者是淋上一點蜂蜜,咬一口帶著蘆葦葉的清香,那才是最美好的享受。 想一想,在揚州那段時間也不是沒有改變,至少她已經習慣了那邊的口味。 福晉陪同德妃娘娘去什剎海看競渡,而她們這些身份低的自然沒有資格陪同,聽李格格在屋子里發了一通大火,很快就在院子里傳開了,這讓敏寧凜然,明白這宮里是沒有秘密可言。 端午節之后,氣越來越熱,院子外的知了不管黑白日的叫,有宮女和太監們用一頭沾樹油的竹竿站在樹下粘,也不知道是不是還有漏之魚,這一日午間,敏寧被熱醒又被吵的心浮氣躁。 碧影端了冰碗進來,這冰碗內墊了碎冰,上邊放上白藕片、去了芯的蓮子、菱角、杏仁、核桃仁、蜜餞、甜瓜等等,再撒上白糖在冰鑒內放置,待冰碗涼透了再呈上來。 敏寧喜極了這種甜點,可惜每日只有午休后才有的吃。 “格格,再等幾日分給您的冰就該下來了。” 皇宮中主子眾多,冰是分不夠的,像敏寧這樣一個貝勒的格格,分到的冰想也知道能有多少。 敏寧在碧影的服侍下,用沾了清涼井水的汗巾擦了臉和脖子,等松快了些,才坐在榻子上品嘗起了冰碗,一碗下去,總算是消了些暑氣,原本浮躁的心也稍稍平靜了下來。 不過,扯了扯身上的旗服,如同麻袋一般將人包裹的嚴緊,敏寧剛平靜的心又躁動起來。 她讓碧影附耳過來,聲道了一句,碧影一臉莫名所以,還是退下照辦。 沒多久,她就抱著一匹石青色綃過來,這是用來做綃帳的,非常輕薄且有些透明,才領回來不久。 現在已經有蚊子出現了,原本可以馬上做綃帳,只是阿哥所的針線房都趕著福晉和李格格的活,輪到她們屋還不知道什么時候。 敏寧在紙上畫了個圖樣,吸取上次用軟塌塌的毛筆畫的四不像,這次她專門用眉筆沾了銅黛畫,反正這銅黛她也看不上就拿來廢物利用了。 敏寧畫的很簡單讓人一眼就看的明白,但碧影卻是一言難盡,“格格,真的要將衣服做成這樣嗎?” 敏寧漫不經心的回答,“那當然了,你也不想你主子被熱死對吧?放心,你盡管做,我只在屋子穿。” 敏寧讓做的是現代的吊帶裙,松松垮垮一直垂到腿肚,因為做工簡單,畫了一個時辰就做好了。她立即嘗試了一下,覺得要是褻衣和褻褲也換掉就好了。 這一下子她的創作**大增,又問碧影庫房有沒有棉布。 “有兩匹松江棉布。” 敏寧一合掌,笑道:“那就先拿一匹過來。” 碧影苦著臉照辦了。 棉布拿回來,這回墨書也跟了過來,是聽主子要做衣服,便過來幫忙。 她一進來就見到敏寧那一身怪異模樣的衣服,先是深抽了一口氣,駭道:“格格,這種衣服可不能示人!” 敏寧連忙,“放心,我就是睡覺時穿穿,平時絕對不會穿出大門。” 墨書稍稍安下心,還是看不慣這種將肚兜做大,直接穿著身上的行為。 和碧影一同在敏寧的指點下做出文胸和三角內褲,因為沒有皮筋直接做成系帶樣式,至于文胸的襯托直接用柳枝去了皮,團成圈固定起來水煮過后曬干,敏寧試了一下,基本沒有什么要改的。 穿上文胸顯得挺起來的上圍令兩位宮女有些臉紅。碧影羞答答的勸敏寧將衣服脫下來,讓她們水洗過后再換上。 敏寧換回了麻袋褻衣,忙指揮兩人,“文胸和內褲再各做十件,大約什么時候能做好,我要換著穿。” 墨書領命,“回格格的話,給奴婢一夜時間就能做出來。” “那到沒必要,先再做一套出來,余下的白日里再做,只有保證我每日有換洗的就行。” 轉眼十過去,敏寧收到了一大堆的文胸內褲,上面還繡了各種圖案,有石榴、有芍藥、有鴛鴦戲水等等。 敏寧看著墨書贊嘆道:“你還真是心靈手巧。” 墨書垂下頭,柔順道:“不敢受格格夸獎,這些刺繡都是勞煩其他姐姐妹妹們,奴婢只是裁剪好縫起來。” 敏寧立即對她另眼看待,這宮里竟然還有不邀功的? 想了想,她又道:“那參與的宮女每人賞二兩銀子,你拿五兩。” 墨書當即跪下謝恩。 吩咐碧影將這些衣物收起來,敏寧又看向裙子,全都是用輕薄的這些裙子上半部分有旗袍樣式,有漢服樣式,全都是修身,下面無一例外都是長裙,敏寧可以的看了一眼漢服樣式,可惜現在是宮里,她知道短時間內是不能拿出來穿了。 將衣服收下,這些都是用綃、紡、錦、絹、綾、紗等等料子做成,無一例外輕薄透氣是唯一的特性。 這些衣服來的很及時,這個時候外面的溫度已經足夠讓人中暑,分給她的冰也下來了,果然沒多少。 靠著這冰并不能挨過夏季,敏寧想著是不是該弄些硝石回來自己制冰? 內務府送來的冰只是用來降溫,并不能吃,這對于覺得自己嘴虧的敏寧來絕對無法忍受。 想起冰碗,她恨不得一日兩餐外加點心夜宵的吃。 可惜廚房都是定量做,使錢也沒法加。 硝石制冰自古就有,但是成本高,相較于冬日從河中取冰這種無本買賣相比,自然后者更受統治者歡迎。 這讓宋代就興起的硝石制冰有些落寞。 不過敏寧只想自己用,倒是能承擔的起,只是從哪弄硝石又怎么把硝石帶入宮這就是個問題了。 硝石畢竟是制造火藥的重要材料,多少要受朝廷管制,這樣看來將硝石弄進宮希望渺茫,敏寧在美人榻上滾了一下,衣服往上翻,沒注意露出了白皙的大腿,她歪著頭對著墻愁眉苦臉,想弄點吃的怎么就那么難呢? 恰巧這一日氣熱,四爺辦完了差難得早早回來,他的體質不耐熱,一到夏日就難過的很。 回到院子里只想找個安靜的地方待著,福晉和李格格那都有孩子,他嫌鬧騰,看望過就離開,原想找個地方歇著,沒想到一時間竟無處可去。 這一想就想到剛入府的安格格,這位安格格倒是老實的,容貌好,卻一點也不驕縱。比起寵了幾年有些拿不清自己身份敢挑釁福晉威嚴的李格格更合他心意。 四爺這樣想著,腳一轉去了北邊的院子。 一進門他就發現了不對之處,屋子里侍候的人全都被趕了出來,他制止想要出聲的宮女,無視對方灰敗的神情,一臉高深莫測的掀開簾子走了進去。 這一進去,四爺看到榻子上的情景,那白生生的大腿直接沖擊著他的眼球,令他眼皮子一跳。 敏寧立即跪地,“回福晉的話,都怪妾身子不爭氣,適應不了這寒冷的氣。也沒個經驗,轉眼將分到的炭燒的差不多了,眼看就窮途末路。妾也是窮則思變想著鴨鵝冬都不怕冷,應該是有羽毛的原因。妾就想著若是把羽毛放入衣服中會不會也不怕冷了,所以才從內務府要了些家禽羽毛過來。” 福晉握著手爐的手,猛的一僵,沒想到安格給她的竟然會是這個理由。 至于炭例,福晉有些理虧,四爺不在,照理還是有他一份,那一份完全可以拿來分給后院女人使用,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人凍著,只是福晉選擇性將這事給忘了。 她不提,既然沒人敢動四爺那份炭。 “福晉,咱們院里可是住著阿哥和格格,誰知道這里面會不會帶什么腌臟的東西,福晉您可不要輕易放過啊!”李格格捂著鼻子斜眼看了麻袋一眼,接著給福晉上眼藥。 “行了,不過是家禽的羽毛,你別再無言聳聽了,我記得中午廚房做了鴨鍋子,你不也沒退嗎?既然怕鴨毛有問題,那干脆鴨子也別吃了!”要知道在宮里鴨鵝是最普通的食材,李格格真要將在菜單中劃掉,那就得面臨一大半的菜品都得取消。 李格格沒想到火燒到自己身上,訕訕的住了嘴。 福晉站起身,身邊的宮女芳菲扶著她往外走,路過李格格時,“好了,你就別無理取鬧了,回去安生照顧二阿哥和二格格。” 福晉一走,李格格繼續留下來也是自討沒趣,瞪了敏寧一眼跟著離開。 碧影將敏寧扶起來,“格格,接下來該怎么辦?” 敏寧看著地上那一麻袋絨毛,撇了撇嘴,“還能怎么辦?福晉又沒有反對,繼續拿下去按照我吩咐的辦。” “是。”碧影連忙應下,提著麻袋下去。 花了兩時間清理羽絨,先用香皂水泡一遍,將血跡沖洗干凈,再放入水中煮,煮時加入土堿,土堿可以清理掉絨毛上殘留的油脂,減少腥臊味。煮過之后拿清水反復漂洗,洗到沒有異味控干。再請張起麟幫忙,找了一處空著但有炕的宮殿,花點錢買了煤,將絨毛放在炕上烘干。 烘干后,放入布袋中放到廊檐下掛著通風。 下面人忙著的時候,敏寧也沒有閑著,為了選一件合心意的衣服樣式,她畫了許多圖樣出來。 圖樣出來就得挑選布料,經過試驗淘汰掉大量布料后才發現只有平紋細密的細布和府綢可以防止跑絨。 最后選了細布作為內膽,不過這種布也不經用,為了以防萬一,敏寧讓人裁剪好后又刷了一層熟桐油陰干。 陰干后,才讓墨書過來一起幫忙縫制羽絨服的內膽。一格一格,填充完一個縫一個。墨書的女紅極好,行針規整,針腳密密麻麻,一點也不比用機器縫的差。 這一次敏寧得到的羽絨看著多,可清理過后去掉那些摻進去的羽毛和油脂之后,整整縮水了兩成。 這些羽絨只夠做完一件羽絨服,剩下的也不夠再做第二件,更別提她心心念念的羽絨被了。 想了想,干脆做成了類似于被子形狀的羽絨服,寬大的袖子,下擺長長的能及腳踝,她記得在后世這種羽絨服剛被一位后穿出來時,媒體都調侃她像裹了棉被。 敏寧之所以想出這個,就是看在這個功能強大夠保暖,既可以當羽絨服又可以拿來當羽絨被,一物兩用。 里面的內膽用細棉,那外面的外套就改用府綢,原本想選白色,被碧影和墨書勸阻了,敏寧只改挑了順眼的銀鼠色。 外套比較容易做,借鑒了被里和被面的做法,做成了可拆式,外套臟了能拿下來清洗。然后碧影就跟縫被子似的將內膽和外套縫起來,等要洗的時候,直接將線頭一拆,就能拿下來洗。 做好后,敏寧直接套在身上,她覺得總算是活過來了,高興的跟碧影和墨書,“這剩下的羽絨,你們一人做個坎甲套在身上,這可比你們穿棉衣輕便多了。” 碧影和墨書相互看了一眼,才謝恩。 轉,內務府又送來一批,敏寧這就吩咐下面人拿去清理,清理好后就收起來,她準備湊夠做一床被子。 忙活了幾,敏寧都快把四爺要回來的日期給忘了。 十一月十二日這,皇帝的鑾駕已經到達通州,四爺提前一回來幫太子準備迎接圣駕。 忙活了一大半,才將所有事情順序理清,禮部的官員拿著最終定下來的的迎駕方案離開。其實也沒什么好爭議的,唯一的爭議點不過是出城迎接駕還是在□□等候皇帝歸來。 最終爭吵之后敲定在大清門,大清門屬于皇城最外門,在那里迎接倒也合適。 至于為何出城這個決議被否決,這是因為寒地凍實在不適合在迎駕,沒人敢讓皇帝受凍。 散了之后,蘇培盛給四爺披上黑色熊皮外氅,四爺接過貂皮暖帽帶上,前頭太子已經離開禮部官署,一同離開的還有太子一派的官員,至于剩下的那三瓜兩棗四爺只是朝他們點了點頭,然后跟著走了。 回到宮里,四爺也沒有讓人稟報,直接回來阿哥所直接去了正院。 正院里,福晉正坐在炕上抄寫經文,四爺走到門前就有太監唱了音。 福晉抬頭就看見四爺走進來,她放下筆連忙起身幫四爺將身上的外氅脫掉。 “爺,您回來了?怎么也不先派人來通傳一聲?” “不知道什么時候才完事,提前派人也只是讓你們受冬寒冷之苦。” 兩人一問一答,芳菲上了茶,福晉又命她將今年給四爺做的新棉鞋拿來,她親手幫四爺脫下沾著泥雪的長靴。 摸了摸他的腳,硬邦邦的凍的通紅,福晉有些心疼,“爺,先泡個腳,活絡一下吧?” 四爺端坐在炕上,聞言點了點頭。 也不用扶進去吩咐,芳菲迅速走出去,喊人提熱水拿盆。 水來后,福晉將四爺的腳放入水中,四爺猛嘶了一聲,道:“真癢,真痛快!”即使感覺到燙,他的腳也沒從水里出來。 “爺,您這是在外面凍了多久,都凍得快成冰塊了。” 四爺道:“昨晚得了消息,臨半夜就往京城趕,一上午又跟太子和禮部的官員商量事兒,也沒顧得及歇息。” 到這兒,四爺住了嘴,轉而問起大阿哥來,“弘暉呢?” 福晉抄水往四爺腳脖子上淋,笑著回答:“奶嬤嬤剛喂過奶,見他有些犯困,我讓奶娘哄他去側廂房睡了。” 四爺“嗯”了一聲,只了一句,“別只光吃奶,牛乳也配著吃。” 大阿哥去年三月份才出生,如今才兩歲,不僅是嫡子,而且和相對于病弱的二阿哥,嫡子的身體更健康。四爺自然是非常看重,時不時過來看兒子。 自此有了大阿哥,四爺和福晉的感情有了升溫,不像以前那么關系僵硬。 福晉剛入宮時,年紀還,怕在宮里出錯便時刻守著規矩。四爺正是少年慕艾的年紀,對還未長大的福晉哪里會起心思,所以就多寵了顏色研麗的李氏一些。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