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炮灰奮斗史[清] 炮灰奮斗史[清] 正文 65.那些清穿的日子(65)

作者/玄北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    <div id="content">    愛你們呦~48時之后可看    羽絨服一事,安家也就在最開始賺了一波,四爺反應很快,緊接著官府也開始出錢收購。    安家再有錢也只是打鬧,等官府反應過來,百姓們都習慣將羽絨賣給官府。    最后安家只能提高點價格搶了一些,不過也不敢跟官府對著干,價格提的太高對于羽絨服推廣不利。    安家賺了一波就收手了,原先為羽絨服買來的布莊也開始轉做成衣,成為這個時代少有的專賣成衣的鋪子。    羽絨服這個賺錢的買賣被官府壟斷后,安父托人送了近一千兩的銀票,他信上羽絨服一共賣出去近三百兩銀子,他添了零頭湊了整給她送進來,還知道這點銀子她看不上眼,讓她拿來打點宮里的太監宮女。    敏寧看到信的時候臉有些僵,好吧,家里已經富裕到上千兩銀子都不看在眼里。她記得剛回家時,給寺廟里添了五兩銀子全家人都心疼的不行。    信里阿瑪還了三件事,第一哥哥已經訂了親事,也是這屆走過場的秀女,不過對方在第二輪就被撂了牌子。第二是,自敏寧進入宮后,就有官場的人明里暗里照顧過家里生意,連佐領也將皂廠的份子退了回來,要不是他拒絕,可能連這些年得到的分紅也一塊退回來。    這最后嘛就是敏儀,家里生意忙,顧不得照顧這子,安父便問敏寧能不能求四爺幫忙安排個老師教導一下這孩子,總不能讓他整日里瞎混。    敏寧正看信的時候,突然一只手伸過來將信從她手里抽走。    “爺?”敏寧看見四爺站在他身邊,大吃一驚連忙行禮。    至于信,里面也沒什么,便任由四爺看了。    四爺幾下就翻完了信,繃著臉,道:“安佳氏,你好大的膽子,既然敢搶在爺前面賣起了祝融衣?”    敏寧才不理會他的冷臉,嬉皮笑臉的走過去拳頭捶在他手臂上,獻殷勤道:“爺,我這也是在幫您,先把衣服做出來探探市場,而且最后不要便宜了爺,內務府沒少把我設計的款式拿去用吧?”內務府就是皇宮一大家子的總管,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開鋪子賺錢。    四爺繃不住臉了,敲了她額頭一下,沒好氣道:“你當爺不知道你拿汗阿媽的名頭來做生意?不然你那些款式稀奇古怪的祝融衣能賣出去?”若不是手下有人,四爺都不敢相信有人敢拿著汗阿瑪的名頭做生意,若不是最后查出那家鋪子掛在她名下,四爺早就派人抄了。    敏寧捂著額頭,辯駁,“人家那叫做順勢而為!爺要想讓人順利接受羽絨服,那總得先讓人知道這衣服的好處?既然皇上把這件事交給您,您打算怎么處理呢?”    “是祝融衣!”四爺幫她糾正,然后道:“自然是先派人在京城收集鴨鵝的羽絨,做成衣服后放在內務府名下的鋪子里賣。”    “那若是我沒先開頭賣過,別人看到這種樣式古怪的衣服會買嗎?”    當然不會買,若是沒有認識到這種衣服的好處,四爺自己都不會看一眼。    他若有所思,不過還是反駁,“款式是怪異了一點,但可以改成旗服。”    “行,當然也可以。”敏寧不置可否,然后又問了一句。“那這種衣服賣給誰呢?”    “當然是百姓……”話一出口,四爺就醒悟過來,祝融衣一開始的價位就不是百姓能夠買得起的。    敏寧一點都不意外,繼續道:“是那些有錢人對不對?但是有錢人家里都有做針線的仆人,誰會從外面買衣服?”隨后她判定,“若是按照爺之前的方法,羽絨服就算做出來,放在鋪子里也無人問。”    四爺又忍不住問她,“那爺就下命令令百官買呢?”他有皇命在身,完全可以特例特辦?    敏寧當即笑了,“爺,您是想強按著牛低頭喝水?”    皇帝都辦不到的事,她很難相信是四爺能辦到,她婉言道:“爺,有時候好心也會辦壞事的。”    四爺用陌生的眼神看著眼前的女人,就好像第一次認識她一樣,頭一次發現自己女人在經商方面有著非尋常人的能力。    “那你,爺該怎么辦?”    敏寧侃侃而談,眼神里閃爍著自信的光彩,“爺,人都有獨立思想,不可能你什么他就完全照著你的意思辦,就像孩子也不是父母的提線玩偶,不然也就不會有陽奉陰違這個成語了。人都有逆反心理,你越這樣強求一個人做一這件事,即使對方表面接受了但心里肯定抗拒著。就像你之前的下令百官買衣服,或許百官會屈服在您的強勢之下,但衣服買回去了呢?肯定不是供起來,就是收起來眼不見為凈。”    見四爺皺眉,她又補充了一句,“當然我不是全部,總有一部分人肯定是這樣處理。您看,您的原意是讓這些人感受到這種衣服的好處,但因為強硬讓別人接受,就算別人認識到羽絨服的好處,可能還是會蹦出來跟您唱反調,甚至跟皇上彈劾您,您以權謀私……”    四爺臉色凝重起來,不是一定而是肯定,就算是現在,時不時都有御史彈劾他。他果真強硬的讓百官買祝融衣,那些上蹦下跳刷存在感的御史,肯定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    甚至有可能汗阿瑪也抵擋不了朝中的壓力懲罰他,他受到懲罰倒沒關系,怕就怕關系到百姓生存的祝融衣被那些不懷好意的人給毀了。    只要稍微流傳出一些流言,人人都會畏祝融衣如虎,甚至出現寧愿凍死也不愿意穿祝融衣的情況。    “你的好辦法就是打著汗阿瑪的名義賣祝融衣?”四爺緊蹙的眉頭稍緩,凝神問她。    敏寧像是受到冤屈一般,委屈道:“爺,我發誓,我絕對沒打著皇上的名頭賣羽絨服。”    四爺靜靜的看著她不話。    敏寧心虛道:“好吧,我只是在信中稍微跟哥哥提了一下,是有人在乾清宮看見皇上穿過羽絨服。”對于敏行自然是她什么他就照辦,若這是事交給安父,肯定君大于,絕對不敢做這種事。    敏寧也交代敏行別把這事告訴阿瑪,所以安父見識到羽絨服的好處后,也沒懷疑衣服一下子就賣完了,還嫌賺到的銀子少,特意給敏寧添了些趕緊送進宮里。    四爺仍然心驚她的膽大妄為,幸好他幫她將這件事情抹平了,讓人查不出這個流言的源頭,只以為是宮中泄露了消息,不然他還真保不住她!    “這可是犯上之罪,下次你再做爺可保不住你和你家人!”四爺將手背在身后,冷著臉對她。    “沒那么嚴重吧?”敏寧先是不以為意,看見四爺一臉凝重的表情,她當即想到這是個君權社會,君辱臣死的年代,拿皇帝的名聲做噱頭,簡直跟老壽星吃□□活得不耐煩了。    敏寧后知后覺想到后果,臉色刷白下來。    她這段日子被四爺寵得有些得意忘形,原先明明循規蹈矩遵從著這個世界的規則,怎么這回卻昏了頭,不知不覺踩到雷區?    “爺,我不是故意的?”敏寧嚇得簌簌發抖,眼眶中的淚珠大滴大滴往下落。    四爺把人抱在懷里,拍著她的背哄道:“別怕別怕,爺已經幫你將這件事的尾巴抹去,沒人會懷疑到你身上。”    敏寧埋頭在他胸前,身體因害怕還在發抖。    四爺既心疼又覺得該給她這個教訓,免得真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來。    不過,見她嚇得跟個兔子似的,還是難免有些心疼。這丫頭平時就表現的與別的女人不同,有種發自內心的自信感,這是一種有別于她美貌的獨特氣質,是另一種美,四爺覺得就算她的容貌平凡,這種氣質也能讓她在人群中鶴立雞群。    敏寧躲在四爺胸口不肯抬頭,她還在反思自己這些日子有沒有做出其他出格的事。好在看來算去,也只有賣羽絨服打皇帝名頭那件事,既然四爺幫她抹平了,敏寧自是松了一口氣。    隨即她抬頭,依依不舍地將安父給她的那一千兩銀票拿給了四爺。    四爺哭笑不得,“這又是怎么了?”    敏寧不舍的看了一眼銀票,然后一咬牙將銀票塞到四爺胸口,“爺,這次賺到的銀子都給你,是我的錯,不該用皇上的名頭來賺錢,這些不是我該得的,你拿去吧,是交給皇上還是拿去救濟百姓都隨你……”    收到一筆意外之財,是佐領怎么也沒想到的,他原本以為對方不過是做生意,所以想找個人罩著,沒想到這才兩個月就送來二十兩銀子。    二十兩足夠買一間房子了。    收了這么大一筆錢,以后還有可能繼續源源不斷,佐領有些不好意思了,所謂吃人嘴短,拿人手軟,一聽安父在找精奇嬤嬤,他立即幫忙托了關系打聽。    這幾日總算是有了消息。    “……聽以前是伺候過太皇太后的,后來太皇太后甍了,慈寧宮留不下那么多人,便自請出宮。出宮后不是沒有王府聘請她作精奇嬤嬤,不過她老家還有人,不想摻合進后宅里便回鄉去了。別的沒什么,就是性子軟,對家人沒什么防備。”    “這些年里積蓄陸陸續續被侄子騙去,如今被掏空了侄子卻翻臉不愿意養她,她看透了侄子一家的嘴臉,寧愿回京討生活,也不愿意在家鄉再面對那些人。這兩日才剛進京,聽一直在托人和進府做精奇嬤嬤,不過這會兒每年都有嬤嬤出宮,已經不像當初她剛出來那會兒急缺人……”    這一日安父得到消息,丟下大兒子一個人作坊里,他跑了回來,將這事迫不及待的給敏寧了,還將對方的情況明明白白的清楚,然后觀察敏寧的臉色。    “阿瑪是這樣想的,先領回來讓她教你幾年,若是她能一心一意教你,以后咱家給她養老。你覺得怎么樣?要是你同意的話,阿瑪就把人領回來。”    “人家能看上咱這地方嗎?”    “怎么不行?咱把咱這的條件清楚,承諾以后給她養老,省心沒什么勾心斗角,不比在那大宅門里日子過的差。”    敏寧笑著給安父倒了一杯熱茶,道:“那我聽阿瑪的,等嬤嬤請回來,我會用心跟她學。”    安父聽了,搓搓手高興的不得了,“那行,阿瑪這就給人家回復。”    這話音剛落,外面院子大門就傳來砰砰敲門聲。    安父回頭喊了一聲,“來了!”然后對敏寧,“回頭阿瑪就去佐領家想這件事給辦妥,你在家等著啊。”完就急忙起身往院子里走。    門被拍的嗵嗵響,外面傳來安父的大喊聲,“來了,來了,外面是誰呀?”    敏寧示意青前去外面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這大冬日,誰都不愿意出門,哪來的人過來拜訪?    敏寧一邊猜想,一邊走到門前細聽外面的動靜。    “請問這里是安老爺府上嗎?”一個聽起來格外蒼老的聲音響起。    “老爺不敢當,鄙人確實姓安,還請問老丈找我是有何事?”安父聲音帶著疑惑。    “哦,老漢是湯山那地的村民,今日進城有人托老漢給你帶個口信,你們之前求的事兒已經有了結果,讓你們最近有空過去一趟。”    這話的語意含糊,但安父卻是大喜,忙要請人進家喝茶。老漢推辭了,只道:“喝茶就不必了,老漢也是順路過來給你們帶個口信,進城還有事要辦耽誤不得。”著就告辭了。    青在院子里還在為兩人話里的意思而一頭霧水,她剛來這個家不久,對于家里的情況不是很了解。只覺得自己家姐與普通人家格外不同,但具體到哪里不同,青又不上來。    這頭安父高興的往敏寧房間跑,“敏寧,好事,大好事!”    敏寧見安父進來,忙給身后青使眼色,青立即避開往廚房走。    安父他興奮色也收斂了些,不過他還是很高興,“總算是可以把你的賣身契拿回來了。”然后他摸了摸敏寧不過剛及肩的頭發,笑的很開心,“等把你身份改回來,在家呆上幾年,這事我們不,就沒人知道。”    敏寧微笑,“阿瑪,勞您費心了。”    “阿瑪這就雇車子去交你的賣身契拿回來。”安父有些等不及了,完就要轉身。    敏寧忙叫住他,“阿瑪,我跟你一塊去。”    安父搖搖頭,“女兒,這事你別沾了,阿瑪會幫你辦好的。”等賣身契拿回來,再使些銀子到府衙消去,以后那個身份就消失了,反正他女兒被拐前的戶籍一直還在。    只要將那賤籍一消,他女兒的人生重新回來,以往的經歷只要沒人去查就沒人知道。    他倒并不是嫌棄女兒做過婢女,只是得為女兒以后著想,若是這段經歷被人知道,女兒就不好人家。    他之前可是跟胡同里的鄰居們了,女兒被拐后被一家人好心收養,長大后養父母去世,她才找回家。    不管別人相不相信,自家人還是得統一這個口徑。    等過了年,再換一套大點的房子,搬離了原來的鄰居街坊,就更沒人知道這些事了。    其實現在他們家賺的錢就夠買一套大宅子了,就是因為沒有等到那邊莊子的答復,所以才沒有想起買。    想到這一點,安父覺得是時候找牙行先尋摸著,等有合適的宅子立即就搬。    敏寧得到安父的拒絕也不氣餒,她將自己的打算全盤托出。    “阿瑪,這一年多來女兒受到吳嬤嬤不少照顧,不僅沒有受過打罵,還吃喝不愁,分的活兒也輕便,還有這次要贖身的事,她更是沒有為難我們,算是幫了我們大忙,女兒想告別之前,親自去拜謝她,算是全了一份恩情。”    安父一聽覺得很有道理,對咱家有恩的是應該要報,走之前拜謝一下也是應該的。    “那行,阿瑪這就去雇車子,你在家尋摸著帶點東西過去,去拜謝人,總不能空著去……”    敏寧帶了兩塊香皂,又尋找家里有的帶上了些。當然她沒有太顯擺,這份禮單平平常常,就是兩塊香皂挺有意思,畢竟這個時候香皂已經被炒起來,價格倒不高,但平常人根本拿不到。    安父雇了馬車,敏寧跟著上了車,車把式將皮鞭一揮,馬著噠噠往城外走。    到了湯山的莊子,見到吳嬤嬤敏寧沒有話,而是由著安父開口。    安父一開口就了一大堆感激的話,的吳嬤嬤都有些頭暈眼花,最后她不得不出口打斷他,“這也是主子心善,沒有將這事放在心上,還有主子問你們銀子夠不夠,若是不夠就給你們免了。”    安父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樣,“夠夠夠,家里這些年還存了些積蓄。”    吳嬤嬤只收了他們五兩銀子意思意思,這原本就是賣身契上標注的價格。    等拿回賣身契不論是安父還是敏寧都松了一口氣,這一張黃紙代表著她的命運,如今終于回到自己手中。    這讓敏寧不由想起一年前的事兒,若不是碰到了那個少年,她的下場還不知道得有凄慘,肯定得費更多功夫脫離那等骯臟地方。    “吳嬤嬤,不知道我能不能親自拜謝一下主子。”安父再次與吳嬤嬤一些感激的話,一旁的敏寧突然開口。    她倒是沒有其他想法,只是單純的想感謝一下,感謝對方挽救了她被賣入煙花之地的命運。    吳嬤嬤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突然笑了,眼神中笑意不達眼底,她婉拒道:“自莊子建成以來,主子就來過一次,我們這莊子只是主子最不起眼的一項產業。”    敏寧聽懂了暗示,這是這莊子的主人沒把莊子放在心上,更何況是莊子上的一個丫頭。    她倒也不失望,原本就沒有過希望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如今得到拒絕,敏寧也放下了心思,拜別吳嬤嬤后就隨父親回去了。    轉,安父就將那位姓石的精奇嬤嬤給帶了回來。    石嬤嬤是滿人,瓜爾佳氏,原籍在遼東。    這個時代的滿人習慣給自己起個漢姓,比如安父,他滿姓安佳氏,漢姓簡略為安。    再比如皇太子妃,她漢姓為石氏,被封為皇太子妃才改為瓜爾佳氏。    石嬤嬤和皇太子妃是一個祖籍。    “奴婢和皇太子妃那一脈已經相隔甚遠,哪里能攀上關系。”當敏寧好奇問起時,石嬤嬤恭敬的回答。    敏寧知道她不愿意談起這件事,便讓青將敏行的房間騰出來先給石嬤嬤住下。    如今敏行已經正式搬到作坊那邊的院子里,一來是看守貨物,二來家里連番添人實在是住不下,還有敏儀那子早幾就被帶到了那邊去。    若不是怕家里只留下女人不安全,安父晚上也不會趕回來過夜。    對于安父想要再買大點的房子時,敏寧是舉雙手贊成的。    轉過了年,就在內城尋了一處大宅子,按照安父的法,內城治安好,就算他偶爾夜里趕不回來也沒事。    到底這宅子主要是給敏寧住,為了她的安全也難為安父費盡心思,將家安進內城。    好在旗房不準私自買賣流入民間,但旗人與旗人買賣還是允許的,且價格也不算高,花了二百二十兩,買了三十二間半房。    有了房子,安父又買了人,將門房廝打掃的粗使婆子和做飯的廚娘以及伺候女兒的婢女全都配置齊了。    等家里有模有樣了,賺到的銀子全都花光了,他才安心去打理作坊。    而敏寧也開始了深入簡出的生活。    “送去了,福晉問起爺,得知爺晌午歇在安格格這,還拿了套您的衣物送過來。”蘇培盛陪著心道。    四爺“嗯”了一聲,走到前廊處停下,吩咐他,“等會兒你派人出宮跟安格格家里一聲,就安格格用不慣宮里的盥盆,讓他們再奉上格格在家時慣用的。你等拿到手后,立馬送到內務府照著做幾個,再給娘娘和這院里的主子各送一個。”    四爺之前問敏寧要圖紙不過是埋汰她,又不是真的問她要。他還沒大方到讓自己女人的筆跡流落到外面。聽自己這個格格家對生財一事有門道,四爺想著要不要提拔一下,仿佛安格格好像還有個兄長,手里攥著一個皂廠,那一年的利潤不少,要不將自己手下生意也分點過去,看能不能幫忙改進一下,一年只五千兩的利潤,很讓他不滿意。    想他一個貝勒爺籠絡了不少人,卻只能掙這么點,安佳氏不過門戶,賺的比他多十倍,這讓四爺看的眼熱。有了銀子,他也能做更多的事。別的不,那內務府正準備改建的貝勒府也能造好些。    蘇培盛咋舌,這不是變著法兒寵安格格,從內務府過一道手,誰也猜不出這事的最初不過是爺想要寵自己格格弄出來的事。看來這位安格格是有大造化,遠比當初剛入宮的李格格還有受寵。    敏寧醒來時,色已昏暗,外面的燈已經亮起。    她揉了揉被壓的沒有知覺的手臂,又閉上眼睛,很快腦子的記憶回籠,她終于想起自己已經進宮,成了四爺后院的一個格格。    換了碧影進來幫她穿上衣服,碧影聲告訴她,貝勒爺已經在她書房坐了半個時辰。    敏寧一聽,剛穿好衣服急吼吼的往書房去。    書房里四爺正翻看書房里的書。    敏寧身子一僵,她硬著頭皮往里走。    四爺手里拿著一本書一臉嚴肅的翻看,那神情就好像在研究什么古典名著一般,實際上不過是敏寧用來打發時間的話本。    “爺,吉祥。”敏寧走進書房朝四爺福身。    四爺坐在椅子上動也未動,就跟沒聽到似的。    敏寧咬著唇,維持著這個姿勢,臉也僵住了,“爺……”    四爺這才轉頭看她,將話本往桌子上一撂,似笑非笑道:“爺還不知道安格格挺有才情,這書房里的驚喜倒是不少。”這個時代,雖然先帝和當今皇帝都口稱滿漢一家,但實際上還是以滿人的地位為尊,滿人女子識字的都不多,更別提識漢字。    四爺原本驚喜自己后院的安格格是個會漢字的,還以為從哪兒落的漏之魚,但沒想到她這書房里竟然大部分都是話本。    這又讓四爺恨鐵不成鋼,不看些有學問的書,整日琢磨這些話本,還不得移了性情。對于安格格會漢字他自然高興,可又發現看的全是情情愛愛的話本,四爺又萬分失望。    這就好像原本以為得了個有才情的女子,沒承想裝的全都是兒女情長。    敏寧雖然不知道四爺為何這般陰陽怪氣,但她敏銳地感覺到他語氣中的冷淡。    她愣了一下,才裝出一副不好意思的模樣,道:“爺,被您發現啦?我知道拿這些書裝樣子不好,原本也想要一些史記之類的裝裝門面,但是問內務府要時,那邊只給了這些話本。”    四爺聽了原由,表情緩和了些,“行了,你起來吧。”    敏寧立即起身,走到他面前,挨著他的手臂坐下道:“爺,我知道您知識淵博,所以想找些書來能不能將我這頭笨驢熏陶一下。”    四爺甩了她一個冷眼,“爺何時自認學識淵博?”    敏寧忙抱著他的手臂,奉承道:“爺,你在我心里就是學識淵博,這皇宮里誰不知道您的學識在皇子中數一數二?”    四爺眼中閃過一絲笑意,但還是板著臉訓她道:“胡,不朝中有翰林院,就爺幾個兄弟中也是誠郡王學識最好。”    “那我不管,反正在我眼里爺是最棒的!”敏寧頭抵在他胸前耍賴道。    四爺感覺自己心里有了異樣,不過這種異樣很快被本人忽略過去,他拍了拍她的手,輕聲問她,“餓嗎?我讓人上宵夜。”    敏寧在心里松了口氣,總算哄好了。不過心里這樣想,面上還是沒有露出表情,她只摸了摸肚子,“晚上吃還是簡單點,來一碗素什錦涼面。”    四爺還是第一次見有人在他面前只要一碗面的,覺得分外稀奇,好在又想到安格格的家世,大抵是沒接觸過一些事,所以才也不清楚在宮里單點一樣是非常避諱的事。    不過,他也不提,她身邊的宮女和廚房的人自會補全。    四爺起身拉著敏寧往外走,剛出書房,就要轉到正房。    敏寧看著上的繁星以及院子里石桌,便拉住了人,指著道:“爺,到那坐會兒吧。”    四爺看了一眼,就有人鋪了席墊在石凳上,這石凳石桌經過白日的高溫,一般這時候都還是熱的,不過為了堤防主子夜間賞景,在太陽下山之后就有人一遍一遍的潑井水,如今石凳就有些涼了,鋪上席墊再坐正好不過。    敏寧是不知道這番緣由的,等鋪上席子后,她就放開了四爺,跑過去先坐上,還招手讓四爺趕快來。    蘇培盛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看見安格格竟然跟招手,倒抽了一口氣,這、這安格格真是太沒個規矩了,爺一定會狠狠的訓斥她!    下一秒就見四爺一臉旁若無事的坐到敏寧身邊,蘇培盛感覺自己被打了一巴掌,隨即他痛心疾首,爺,我的爺,您怎么就墮落了呢?    宮女端來了酸梅湯和糕點放在石桌上,敏寧醒來后就沒喝過水,端起酸梅湯喝了一口,這時恰巧看見蘇培盛那張扭曲的臉,她忍不住示意四爺往一旁看,“爺,您看,蘇公公這是怎么了?”    四爺瞥了一眼,又收回眼神道:“別管他,面部抽筋而已。”    “哦。”敏寧一聽,也不再感興趣,反而叫來碧影,“去廚房要一碗素什錦涼面。”著又看向四爺,“爺,您想要吃點什么?”    四爺一熱就沒什么胃口,不過看敏寧那殷勤的模樣,也不忍拂了她的好意,便道:“也給我來一份涼面。”    敏寧當即轉頭對碧影道:“那就要兩碗,別用那種吃飯的碗,用裝湯面的碗,再來一品涼拌拍黃瓜,一品涼拌牛肉都用辣椒油拌了,其他你讓廚房看著上。”    這個年代辣椒已經傳入中國,但是還不普遍,敏寧名下有個莊子就專門用來種辣椒,用辣椒代替茱萸已經得到京城老百姓的認可。皇宮里也備了辣椒,就怕有貴人突發奇想要嘗試。    碧影奉命下去,好在這個時候廚房的大廚還沒有歇息,整個廚房還冒著煙火氣。到廚房后沒等一會兒就見伺候李格格的宮女秋云過來,秋云跟廚房的太監報了單,一眼掃到碧影,腳一抬走過來。    “喲,這不是安格格身邊的碧影嗎?怎么這個點兒還來廚房點宵夜?那可得等一會兒,我們格格養著二阿哥和二格格,你也知道孩子容不得餓,所以這宵夜還得麻煩妹妹往后挪一挪,讓我們這邊先來。”    碧影在心里啐道,不就是生了兩孩子嗎?這宮里夭折的孩子還算少嗎?還不知道能不能站住!    自己格格也就是虧在入宮晚,要不然依照貝勒爺對格格那稀罕勁兒,哪有李格格什么事!    不過再怎么,秋云也是比她早來這阿哥所,她再心里再怎么看不上她的囂張勁兒,都得依著禮來。    行了個平身禮,碧影很冷靜的回道:“若是二阿哥和二格格餓了,自然不介意姐姐插個隊。只是怕姐姐不知道,貝勒爺就在我們格格屋里,這宵夜要是晚了,要是讓貝勒爺等急了,那可就不好了。”    秋云一聽四爺在安格格院子里,頓時歇了音,她訕訕笑道:“那就妹妹先行,我們二阿哥和二格格剛吃了奶,這時候還不餓。”    碧影暗地里撇了撇嘴,別以為她剛才沒有聽到太監念秋云拿過來的單子,上面全都是不好消化的糕點,根本就不是給孩子吃的。    不過,她也沒有撕開這層皮,而是客氣道:“那就謝謝姐姐這番體諒了。”    秋云頓時覺得一股氣堵在胸口,等拿了宵夜自是尋了李格格告狀不提。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西县| 武强县| 汽车| 拜城县| 罗平县| 洛浦县| 太仓市| 封丘县| 泽库县| 禄劝| 镇沅| 娱乐| 集贤县| 临颍县| 南康市| 濮阳市| 河东区| 北海市| 枝江市| 湖南省| 天水市| 高台县| 文山县| 烟台市| 枣阳市| 西安市| 凤山市| 浦县| 石首市| 大埔县| 庐江县| 景宁| 遂平县| 桓台县| 洮南市| 文安县| 秦皇岛市| 龙井市| 漳州市| 拜泉县| 盐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