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炮灰奮斗史[清] 正文 124.那些清穿的日子(124)

作者/玄北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    <div id="content">    愛你們呦~24時之后可看  皇帝將祝融衣推廣到民間一事交給四爺去辦,敏寧率先傳訊給家人, 讓他們在京城低價收購羽絨, 然后加工做成成衣販賣。    因為皇帝默許, 這種輕便保暖的衣服在上層社會流傳開來,敏寧習慣叫羽絨服,這也影響了家里人。    等羽絨服流傳到民間后, 羽絨服這個名字也伴隨著傳開,即使官方稱作祝融衣,但民間更接受前者。羽絨服, 羽絨服, 一聽就知道衣服里塞的是羽絨,剛開始官方還糾正,后來時間一長,就隨它去了。    羽絨服一事, 安家也就在最開始賺了一波,四爺反應很快,緊接著官府也開始出錢收購。    安家再有錢也只是打鬧, 等官府反應過來,百姓們都習慣將羽絨賣給官府。    最后安家只能提高點價格搶了一些, 不過也不敢跟官府對著干, 價格提的太高對于羽絨服推廣不利。    安家賺了一波就收手了,原先為羽絨服買來的布莊也開始轉做成衣, 成為這個時代少有的專賣成衣的鋪子。    羽絨服這個賺錢的買賣被官府壟斷后, 安父托人送了近一千兩的銀票, 他信上羽絨服一共賣出去近三百兩銀子,他添了零頭湊了整給她送進來,還知道這點銀子她看不上眼,讓她拿來打點宮里的太監宮女。    敏寧看到信的時候臉有些僵,好吧,家里已經富裕到上千兩銀子都不看在眼里。她記得剛回家時,給寺廟里添了五兩銀子全家人都心疼的不行。    信里阿瑪還了三件事,第一哥哥已經訂了親事,也是這屆走過場的秀女,不過對方在第二輪就被撂了牌子。第二是,自敏寧進入宮后,就有官場的人明里暗里照顧過家里生意,連佐領也將皂廠的份子退了回來,要不是他拒絕,可能連這些年得到的分紅也一塊退回來。    這最后嘛就是敏儀,家里生意忙,顧不得照顧這子,安父便問敏寧能不能求四爺幫忙安排個老師教導一下這孩子,總不能讓他整日里瞎混。    敏寧正看信的時候,突然一只手伸過來將信從她手里抽走。    “爺?”敏寧看見四爺站在他身邊,大吃一驚連忙行禮。    至于信,里面也沒什么,便任由四爺看了。    四爺幾下就翻完了信,繃著臉,道:“安佳氏,你好大的膽子,既然敢搶在爺前面賣起了祝融衣?”    敏寧才不理會他的冷臉,嬉皮笑臉的走過去拳頭捶在他手臂上,獻殷勤道:“爺,我這也是在幫您,先把衣服做出來探探市場,而且最后不要便宜了爺,內務府沒少把我設計的款式拿去用吧?”內務府就是皇宮一大家子的總管,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開鋪子賺錢。    四爺繃不住臉了,敲了她額頭一下,沒好氣道:“你當爺不知道你拿汗阿媽的名頭來做生意?不然你那些款式稀奇古怪的祝融衣能賣出去?”若不是手下有人,四爺都不敢相信有人敢拿著汗阿瑪的名頭做生意,若不是最后查出那家鋪子掛在她名下,四爺早就派人抄了。    敏寧捂著額頭,辯駁,“人家那叫做順勢而為!爺要想讓人順利接受羽絨服,那總得先讓人知道這衣服的好處?既然皇上把這件事交給您,您打算怎么處理呢?”    “是祝融衣!”四爺幫她糾正,然后道:“自然是先派人在京城收集鴨鵝的羽絨,做成衣服后放在內務府名下的鋪子里賣。”    “那若是我沒先開頭賣過,別人看到這種樣式古怪的衣服會買嗎?”    當然不會買,若是沒有認識到這種衣服的好處,四爺自己都不會看一眼。    他若有所思,不過還是反駁,“款式是怪異了一點,但可以改成旗服。”    “行,當然也可以。”敏寧不置可否,然后又問了一句。“那這種衣服賣給誰呢?”    “當然是百姓……”話一出口,四爺就醒悟過來,祝融衣一開始的價位就不是百姓能夠買得起的。    敏寧一點都不意外,繼續道:“是那些有錢人對不對?但是有錢人家里都有做針線的仆人,誰會從外面買衣服?”隨后她判定,“若是按照爺之前的方法,羽絨服就算做出來,放在鋪子里也無人問。”    四爺又忍不住問她,“那爺就下命令令百官買呢?”他有皇命在身,完全可以特例特辦?    敏寧當即笑了,“爺,您是想強按著牛低頭喝水?”    皇帝都辦不到的事,她很難相信是四爺能辦到,她婉言道:“爺,有時候好心也會辦壞事的。”    四爺用陌生的眼神看著眼前的女人,就好像第一次認識她一樣,頭一次發現自己女人在經商方面有著非尋常人的能力。    “那你,爺該怎么辦?”    敏寧侃侃而談,眼神里閃爍著自信的光彩,“爺,人都有獨立思想,不可能你什么他就完全照著你的意思辦,就像孩子也不是父母的提線玩偶,不然也就不會有陽奉陰違這個成語了。人都有逆反心理,你越這樣強求一個人做一這件事,即使對方表面接受了但心里肯定抗拒著。就像你之前的下令百官買衣服,或許百官會屈服在您的強勢之下,但衣服買回去了呢?肯定不是供起來,就是收起來眼不見為凈。”    見四爺皺眉,她又補充了一句,“當然我不是全部,總有一部分人肯定是這樣處理。您看,您的原意是讓這些人感受到這種衣服的好處,但因為強硬讓別人接受,就算別人認識到羽絨服的好處,可能還是會蹦出來跟您唱反調,甚至跟皇上彈劾您,您以權謀私……”    四爺臉色凝重起來,不是一定而是肯定,就算是現在,時不時都有御史彈劾他。他果真強硬的讓百官買祝融衣,那些上蹦下跳刷存在感的御史,肯定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    甚至有可能汗阿瑪也抵擋不了朝中的壓力懲罰他,他受到懲罰倒沒關系,怕就怕關系到百姓生存的祝融衣被那些不懷好意的人給毀了。    只要稍微流傳出一些流言,人人都會畏祝融衣如虎,甚至出現寧愿凍死也不愿意穿祝融衣的情況。    “你的好辦法就是打著汗阿瑪的名義賣祝融衣?”四爺緊蹙的眉頭稍緩,凝神問她。    敏寧像是受到冤屈一般,委屈道:“爺,我發誓,我絕對沒打著皇上的名頭賣羽絨服。”    四爺靜靜的看著她不話。    敏寧心虛道:“好吧,我只是在信中稍微跟哥哥提了一下,是有人在乾清宮看見皇上穿過羽絨服。”對于敏行自然是她什么他就照辦,若這是事交給安父,肯定君大于,絕對不敢做這種事。    敏寧也交代敏行別把這事告訴阿瑪,所以安父見識到羽絨服的好處后,也沒懷疑衣服一下子就賣完了,還嫌賺到的銀子少,特意給敏寧添了些趕緊送進宮里。    四爺仍然心驚她的膽大妄為,幸好他幫她將這件事情抹平了,讓人查不出這個流言的源頭,只以為是宮中泄露了消息,不然他還真保不住她!    “這可是犯上之罪,下次你再做爺可保不住你和你家人!”四爺將手背在身后,冷著臉對她。    “沒那么嚴重吧?”敏寧先是不以為意,看見四爺一臉凝重的表情,她當即想到這是個君權社會,君辱臣死的年代,拿皇帝的名聲做噱頭,簡直跟老壽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煩了。    敏寧后知后覺想到后果,臉色刷白下來。    她這段日子被四爺寵得有些得意忘形,原先明明循規蹈矩遵從著這個世界的規則,怎么這回卻昏了頭,不知不覺踩到雷區?    “爺,我不是故意的?”敏寧嚇得簌簌發抖,眼眶中的淚珠大滴大滴往下落。    四爺把人抱在懷里,拍著她的背哄道:“別怕別怕,爺已經幫你將這件事的尾巴抹去,沒人會懷疑到你身上。”    敏寧埋頭在他胸前,身體因害怕還在發抖。    四爺既心疼又覺得該給她這個教訓,免得真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來。    不過,見她嚇得跟個兔子似的,還是難免有些心疼。這丫頭平時就表現的與別的女人不同,有種發自內心的自信感,這是一種有別于她美貌的獨特氣質,是另一種美,四爺覺得就算她的容貌平凡,這種氣質也能讓她在人群中鶴立雞群。    敏寧躲在四爺胸口不肯抬頭,她還在反思自己這些日子有沒有做出其他出格的事。好在看來算去,也只有賣羽絨服打皇帝名頭那件事,既然四爺幫她抹平了,敏寧自是松了一口氣。    隨即她抬頭,依依不舍地將安父給她的那一千兩銀票拿給了四爺。    四爺哭笑不得,“這又是怎么了?”    敏寧不舍的看了一眼銀票,然后一咬牙將銀票塞到四爺胸口,“爺,這次賺到的銀子都給你,是我的錯,不該用皇上的名頭來賺錢,這些不是我該得的,你拿去吧,是交給皇上還是拿去救濟百姓都隨你……”    敏寧認真的看了看敏行的神色,確定他是真心實意自責,便搖搖頭,“哥哥當年也不大,哪里會想到這些。”事情過去那么久,敏寧不確定自己歸來是不是受家人歡迎。據在古代,一些人家的女孩丟失后,再找回來家人都不愿意認,好在她運氣不錯,找回來的親人都不是那種極品。    敏行還是覺得羞愧之極,這時候安父打岔道:“行了,今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敏行你就別再責怪自己了。你妹妹回來了,這么大的事應該高興,趕緊去吃飯,吃完飯我們去告訴你娘,你妹妹找回來了。”    敏行縮著脖子“嗯”了一聲,轉身去了廚房。    安父轉身又對敏寧:“敏寧,阿瑪知道委屈你了,以后再讓你哥贖罪。你東西都在哪?今能在家住嗎?”    敏寧搖搖頭,“我現在在湯山的一個莊子里做婢女,今日是能出來也是跟嬤嬤求了假,晚點還得回去,不能在這里長留。”    “婢女?”安父看著女兒心里一酸,差點流下淚來:“你是在旗的旗人,若不是時候被人拐走,如何淪落到做別人家的婢女?”    敏寧忙安撫他,“做婢女也沒什么不好的,不缺吃喝,莊里人對我都挺好?”    安父斷然開口,“不行,你是旗人,將來是要參加選秀的,誰也不能勉強你賣身,你告訴我那個莊子在哪兒,我盡快給你贖身,將身份改回來。”    這一點也是敏寧所希望的,若不是覺得做奴婢未來堪憂,她也不會急著找回家人。    最開始她甚至想若是家人不愿意將她贖回去,她就出銀子自贖,大不了獨立出來做女戶。    在后來敏寧才知道當初的自己是多么真,大清根本沒有立女戶一。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三從四德這條禮教,從行為到思想都將女人團團禁錮,不容有半點差錯。    再后來她那些出格的行為,都是這個時代允許的框架之內,她心翼翼的試探這個世界,溫水煮青蛙在不知不覺中為這個世界帶來改變。    安父進了房內沒多久,出來后抱著一個紅木盒子,盒子上的紅漆已經變得暗淡,行走時里面傳出銅錢的撞擊聲。    這時候敏行也端著冒起熱氣的粥進來,見安父抱著紅木盒子,他微微有些吃驚,“阿瑪,你怎么把自己俸祿都給取出來了?”    安父將盒子放在桌上,從腰上取下鑰匙,邊開鎖邊,“你妹妹現在給人家做婢女,我得拿錢把她贖回來。”    敏行這才知道怎么回事,他臉上露出贊同,“是該贖回來,妹妹還,在家里養上幾年也沒人會知道這件事。”    敏寧很感動家人的一片赤誠,她看得出家里條件不好,為了替她贖身,家里難免要傷筋動骨。    她在心底發誓,等回來后一定要讓家里都過上好日子。    紅木盒里大多數都是銅錢,有一貫一貫穿好的銅錢,也有散落的還有幾塊大不等的碎銀子,敏寧粗略估計還不到二十兩。她知道家里條件不太好,但沒想到家里才這么點家產。    難怪哥哥急著補缺,有了缺就能多領一份俸祿,家里條件也能寬裕一些。    點好了銅錢,安父讓敏寧在家先等著,他抱著紅木盒出門。    敏行像是知道他要去干什么,忙叫做安父,“阿瑪別去家門口的錢店,上回那家店訛了學子的錢,不地道。去琉璃廠換,那里做生意規矩些,收的手續費少不,銀子成色也好。”    “嗯,知道了。”安父應了一句,頭也不回的走了。    他要盡快將銅錢換成銀子,不然拿一大串銅錢去贖人,難免會讓人瞧不起。    弟弟敏儀吃完了飯,從凳子上跳下來跑到敏寧身邊,咬著手指歪頭看她。    父親不在,敏行面對妹妹總覺得有些虧欠,于是悶頭吃飯。    敏寧規規矩矩的坐在椅子上,有種在別人家做客的感覺。    敏行覺得這樣不行,便先開了口,“妹妹,阿瑪剛才你被賣到別人家做婢女,是哪一家?”    敏寧被他突然這么一問,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回答:“是湯山的一座莊子,具體主人是誰我也不大清楚,逃不脫是哪個權貴。”    “湯山?”敏行重復了一遍,然后看著她,“前兩年就有傳,皇上要在湯山建行宮,現在那一塊地方的地都被有權有勢的搶光了,你那個莊子的主人既然能保住莊子,想來身份也不簡單。”他有些發愁,就怕給妹妹贖身時人家不愿意放人,他們家旗人的身份也只能糊弄一下無權無勢的漢人。    敏寧倒是不知道自己這剛認的哥哥一肚子愁腸,她心的抱住了敏儀,這子剛才還在看她,轉眼就抱住她的腿昏昏欲睡。    敏行看到這一幕,放下筷子抹了抹嘴,過來將敏儀抱起來。    “敏寧,你要不要和敏儀一起去休息,阿瑪回來還得一段時間。”    敏寧和敏行單獨相處時沒什么話,氣氛一直很尷尬,雖然敏行盡力想表現自己是好哥哥,但不知道怎么,敏寧總覺得他面對自己時有些氣短,甚至有些怕她。    與其面這樣,還不如去午休,省得兩人相對無言的干坐著。    敏行直接抱著弟將敏寧領到自己屋里。    敏寧是被人給叫醒的,睜開眼她就看見安父一臉憐愛的看著她,“敏寧,時間不早了,我們該起身了。”    敏寧從床上坐起來,一扭身就看見身旁的敏儀還在呼呼大睡,她腳挪下床,安父彎腰將鞋子遞給她。    穿好鞋子后,敏寧隨同安父一起出門,敏行在院子里朝她招手,“妹妹,過來洗把臉。”    敏寧聽話的走過去,他又對安父,“阿瑪,孫伯伯同意借馬車給我們,馬喂過了,就停在胡同口。”    安父滿意的點頭。    敏行又接著,“阿瑪,把我也帶上吧,多一個人也好話。”    安父想都沒想就拒絕:“又不是去打架,需要人多壯膽。這次去是和人家好聲好氣的商量,能和平解決就和平解決!更何況敏儀一個人在家,沒人看著不行,等會醒來看不見人會哭鬧。”    自女兒丟失,他看兒子特別緊,輕易不讓他出門,就怕被他遇見和他姐姐一樣的遭遇。如今看來養的有些膽,連大門都不敢出。    安父嘆了口氣,都是家里窮鬧的,要是院子再大些,也能讓兒子有玩的地方。    洗了臉,敏寧渾渾沌沌的腦子清醒了些。    “好些了嗎?好些了我們就走吧。”安父和聲和氣的對女兒。    他面對兒子和女兒,完全是兩副面孔。    敏寧呆呆的點了點頭,安父交代了敏行一句,就帶著她往大門口走。    從彎彎繞繞的胡同中繞出來,敏寧就看見胡同口的茶肆前停了一輛馬車。    安父先將敏寧扶上車,然后才跟茶肆里正忙的掌柜打了招呼,“老孫,車子我駕走了,等回來再請你好好喝一杯。”    孫掌柜笑著回應,“行啊,我等著你。”    安父笑笑作為回應,他坐上馬車,一手拉起韁繩,一手拿起馬鞭虛甩了一下,對著馬輕呵道:“駕!”    馬拉著馬車起步,敏寧坐在馬車里透過窗戶看向外面。    起來,她幾次來到京城不是為生活忙碌就是到處打聽消息。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有閑情逸致欣賞京城的景色。    實在看慣了高樓大廈,街兩旁的院子對于她來又矮又破舊,實在沒什么好看的。    唯一值得稱贊的大概就是歷史底蘊,有著一層光環在,她完全把京城當旅游景點欣賞。    轉到珠市口,上了大道,一路往西出了廣安門,再順著官道一路往北,湯山就在京城的正北面。    以前敏寧都是走東邊那條道,還是第一次從西邊走。    馬車繼續往西郊走,連綿不斷的西山秀峰下是大片稻田,金黃的稻田被風一吹形成一道道浪潮。    敏寧早就知道京西皇莊種著皇帝南巡帶回來的稻種。第一次見到皇莊她感覺有些失望,和普通的莊子沒什么區別嘛。    不過這稻種是好東西,聽皇帝已經下令在京城推廣這種御稻,一年可以種兩季,她們那莊子聽明年也會跟著種。    過了大片稻田隱約能看到一個頗為壯觀的大園子,安父架著馬車特意避開,敏寧只看到一個大致的輪廓。    馬車繼續往北,過了昌平州往東南行三十里就到了湯山,敏寧指引安父往莊子駛去。    這個地方阡陌相交,來來回回多是在田間忙碌的佃戶,湯山這塊溫度比京郊要高,所以莊稼也熟的早,如今都忙著秋收。    好在屬于莊子的莊稼都已經收完,不然敏寧也告不了假。    可能是看見有陌生的馬車進來,在田間忙碌的人紛紛抬起頭朝這邊望過來。    馬車停在莊子門口,安父下了馬車,看守大門的門房就出來大聲喝道:“你是哪家的?有拜帖嗎?私人領地不允許人隨便靠近!”    敏寧掀開車簾出來,對著門房喊,“宏叔,是我!這是我阿瑪,我這次進京找到了親人,我阿瑪特意來幫我贖身,麻煩你去稟報一下吳嬤嬤。”    宏叔一聽,臉色有些和緩,“翠花,是你啊,你不是孤兒嗎?怎么又冒出親人來?”    這莊子里誰不知道翠花是主子那邊送過來的,聽是從人伢子手中救出,主子還沒有開府不方便收留便送到這邊來。    沒想到這突然就找到親人了。    敏寧抿嘴笑了,“也是運氣好,我時候就是京城里的,后來被人拐去了南方,結果又回到京城了。這不還記得家里一些情況,我就去找了過去,沒成想一下子就找到了。”    不管怎么找到親人都是件好事,宏叔恭喜兩人,然后請父女倆到門房等著,他進去稟報。    因為皇帝默許,這種輕便保暖的衣服在上層社會流傳開來,敏寧習慣叫羽絨服,這也影響了家里人。    等羽絨服流傳到民間后,羽絨服這個名字也伴隨著傳開,即使官方稱作祝融衣,但民間更接受前者。羽絨服,羽絨服,一聽就知道衣服里塞的是羽絨,剛開始官方還糾正,后來時間一長,就隨它去了。    羽絨服一事,安家也就在最開始賺了一波,四爺反應很快,緊接著官府也開始出錢收購。    安家再有錢也只是打鬧,等官府反應過來,百姓們都習慣將羽絨賣給官府。    最后安家只能提高點價格搶了一些,不過也不敢跟官府對著干,價格提的太高對于羽絨服推廣不利。    安家賺了一波就收手了,原先為羽絨服買來的布莊也開始轉做成衣,成為這個時代少有的專賣成衣的鋪子。    羽絨服這個賺錢的買賣被官府壟斷后,安父托人送了近一千兩的銀票,他信上羽絨服一共賣出去近三百兩銀子,他添了零頭湊了整給她送進來,還知道這點銀子她看不上眼,讓她拿來打點宮里的太監宮女。    敏寧看到信的時候臉有些僵,好吧,家里已經富裕到上千兩銀子都不看在眼里。她記得剛回家時,給寺廟里添了五兩銀子全家人都心疼的不行。    信里阿瑪還了三件事,第一哥哥已經訂了親事,也是這屆走過場的秀女,不過對方在第二輪就被撂了牌子。第二是,自敏寧進入宮后,就有官場的人明里暗里照顧過家里生意,連佐領也將皂廠的份子退了回來,要不是他拒絕,可能連這些年得到的分紅也一塊退回來。    這最后嘛就是敏儀,家里生意忙,顧不得照顧這子,安父便問敏寧能不能求四爺幫忙安排個老師教導一下這孩子,總不能讓他整日里瞎混。    敏寧正看信的時候,突然一只手伸過來將信從她手里抽走。    “爺?”敏寧看見四爺站在他身邊,大吃一驚連忙行禮。    至于信,里面也沒什么,便任由四爺看了。    四爺幾下就翻完了信,繃著臉,道:“安佳氏,你好大的膽子,既然敢搶在爺前面賣起了祝融衣?”    敏寧才不理會他的冷臉,嬉皮笑臉的走過去拳頭捶在他手臂上,獻殷勤道:“爺,我這也是在幫您,先把衣服做出來探探市場,而且最后不要便宜了爺,內務府沒少把我設計的款式拿去用吧?”內務府就是皇宮一大家子的總管,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開鋪子賺錢。    四爺繃不住臉了,敲了她額頭一下,沒好氣道:“你當爺不知道你拿汗阿媽的名頭來做生意?不然你那些款式稀奇古怪的祝融衣能賣出去?”若不是手下有人,四爺都不敢相信有人敢拿著汗阿瑪的名頭做生意,若不是最后查出那家鋪子掛在她名下,四爺早就派人抄了。    敏寧捂著額頭,辯駁,“人家那叫做順勢而為!爺要想讓人順利接受羽絨服,那總得先讓人知道這衣服的好處?既然皇上把這件事交給您,您打算怎么處理呢?”    “是祝融衣!”四爺幫她糾正,然后道:“自然是先派人在京城收集鴨鵝的羽絨,做成衣服后放在內務府名下的鋪子里賣。”    “那若是我沒先開頭賣過,別人看到這種樣式古怪的衣服會買嗎?”    當然不會買,若是沒有認識到這種衣服的好處,四爺自己都不會看一眼。    他若有所思,不過還是反駁,“款式是怪異了一點,但可以改成旗服。”    “行,當然也可以。”敏寧不置可否,然后又問了一句。“那這種衣服賣給誰呢?”    “當然是百姓……”話一出口,四爺就醒悟過來,祝融衣一開始的價位就不是百姓能夠買得起的。    敏寧一點都不意外,繼續道:“是那些有錢人對不對?但是有錢人家里都有做針線的仆人,誰會從外面買衣服?”隨后她判定,“若是按照爺之前的方法,羽絨服就算做出來,放在鋪子里也無人問。”    四爺又忍不住問她,“那爺就下命令令百官買呢?”他有皇命在身,完全可以特例特辦?    敏寧當即笑了,“爺,您是想強按著牛低頭喝水?”    皇帝都辦不到的事,她很難相信是四爺能辦到,她婉言道:“爺,有時候好心也會辦壞事的。”    四爺用陌生的眼神看著眼前的女人,就好像第一次認識她一樣,頭一次發現自己女人在經商方面有著非尋常人的能力。    “那你,爺該怎么辦?”    敏寧侃侃而談,眼神里閃爍著自信的光彩,“爺,人都有獨立思想,不可能你什么他就完全照著你的意思辦,就像孩子也不是父母的提線玩偶,不然也就不會有陽奉陰違這個成語了。人都有逆反心理,你越這樣強求一個人做一這件事,即使對方表面接受了但心里肯定抗拒著。就像你之前的下令百官買衣服,或許百官會屈服在您的強勢之下,但衣服買回去了呢?肯定不是供起來,就是收起來眼不見為凈。”    見四爺皺眉,她又補充了一句,“當然我不是全部,總有一部分人肯定是這樣處理。您看,您的原意是讓這些人感受到這種衣服的好處,但因為強硬讓別人接受,就算別人認識到羽絨服的好處,可能還是會蹦出來跟您唱反調,甚至跟皇上彈劾您,您以權謀私……”    四爺臉色凝重起來,不是一定而是肯定,就算是現在,時不時都有御史彈劾他。他果真強硬的讓百官買祝融衣,那些上蹦下跳刷存在感的御史,肯定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    甚至有可能汗阿瑪也抵擋不了朝中的壓力懲罰他,他受到懲罰倒沒關系,怕就怕關系到百姓生存的祝融衣被那些不懷好意的人給毀了。    只要稍微流傳出一些流言,人人都會畏祝融衣如虎,甚至出現寧愿凍死也不愿意穿祝融衣的情況。    “你的好辦法就是打著汗阿瑪的名義賣祝融衣?”四爺緊蹙的眉頭稍緩,凝神問她。    敏寧像是受到冤屈一般,委屈道:“爺,我發誓,我絕對沒打著皇上的名頭賣羽絨服。”    四爺靜靜的看著她不話。    敏寧心虛道:“好吧,我只是在信中稍微跟哥哥提了一下,是有人在乾清宮看見皇上穿過羽絨服。”對于敏行自然是她什么他就照辦,若這是事交給安父,肯定君大于,絕對不敢做這種事。    敏寧也交代敏行別把這事告訴阿瑪,所以安父見識到羽絨服的好處后,也沒懷疑衣服一下子就賣完了,還嫌賺到的銀子少,特意給敏寧添了些趕緊送進宮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山县| 湘潭市| 交口县| 农安县| 车致| 金乡县| 额尔古纳市| 肃宁县| 赤峰市| 黑水县| 视频| 阜阳市| 治多县| 临朐县| 西安市| 沈阳市| 师宗县| 道真| 内乡县| 恭城| 德安县| 百色市| 三江| 改则县| 永新县| 诏安县| 牟定县| 东兴市| 宜川县| 台南县| 怀远县| 佛冈县| 沙洋县| 农安县| 榆中县| 大邑县| 余姚市| 靖州| 拉萨市| 长宁县| 富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