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炮灰奮斗史[清] 正文 179.那些清穿的日子(179)

作者/玄北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    愛你們呦~24小時之后可看  吳嬤嬤掌管著莊子里所有的下人, 同時還掌管著莊子里的廚房采買。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    管事雖然明面上是管事,但實際上這里還是吳嬤嬤掌管。    因為這個莊子就是主子安排吳嬤嬤養老的地方, 所以管事也不敢拿大, 直接將莊子的人事都歸了吳嬤嬤管, 所以安敏寧自然就落到了吳嬤嬤手中。    吳嬤嬤以前就在小廚房當值,一天不摸灶臺就閑得慌, 來到莊子后就直接接管了廚房。    整個莊子足有二十多個下人, 還有一些附近村子來做短工的, 所以廚房非常忙碌,接收到安敏寧后, 見人還沒有灶臺高,直接安排她去做了燒火丫頭。    這種灶臺燒火的事, 安敏寧給人伢子做過不少, 自然難不倒她。現在還好, 天氣還不太熱,怕的就是六七月份, 那可是三伏天, 還呆在廚房里,弄不好她的小命就丟了。    安敏寧嘆了口氣,誰讓她現在是封建社會的奴婢呢?怎么辦, 只能熬唄, 熬到她湊夠足夠的銀子贖身。好在那人伢子出的價格不高, 她多攢點總能湊夠。    不過在她長大成人前, 即使有能力贖身, 她也不會贖,外面未必像莊子里這么安全。    忙完了晚餐,外面日頭還毒,安敏寧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廚娘們開始拿出自己的晚膳。也給她分到了一份,沒有之前半個月的伙食好,陳米夾著粗糧,菜里還有一塊泛著油光的肥肉,對于她本來說這樣的伙食已經很不錯了。    之前半個月雖然好吃好喝,不過她身體餓了兩年,傷到了底子,看了大夫,也只能喝些湯湯水水先養著,這還是她來到這個世界第一次吃到米飯。    這讓安敏寧忍不住兩眼含著淚花,這兩年來她過的太苦了,時時刻刻膽戰心驚,怕被賣到下作的地方,硬是餓著自己。有時都懷疑自己會不會餓死,那段歲月太難熬了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撐過來的。    或許這些經歷對于古人來說沒什么,但是對于現代而來的嬌嬌女,確實是受了大磨難,也徹底磨平了她的菱角,開始正視這個世界。    而兩年艱苦的經歷,也讓安敏寧養成了堅韌的性子,在后來,無論遇見多大難事,她都沒有驚慌過,比較再難還能比那段餓著肚子朝不保夕的日子還要難嗎?    安敏寧吃完了飯想要回房,剛出廚房,就看見院門口一個穿著旗裝的少女就朝她招手。    “誒,小丫頭,你過來!”    安敏寧指著自己的鼻子問,“姐姐,你叫我?”    少女點頭,“小丫頭,我是吳嬤嬤跟前的翠碧,嬤嬤喊你過去問話,你跟我來。”    安敏寧愣了愣,見翠碧轉身,她忙跟了過去。    吳嬤嬤的院子距離廚房不遠,安敏寧被翠碧帶進屋后,就看見了堂中閉目養神歪坐在羅漢床上的吳嬤嬤,她身邊另一個十**歲模樣的少女正拿著小木槌給她捶腿。    “嬤嬤,這孩子我給您帶過來了。”翠碧走過去給吳嬤嬤捏起了肩膀。    安敏寧手足無措的站在堂內,也不知道該怎么行禮。    吳嬤嬤睜開眼,見了安敏寧,瘦瘦弱弱的樣子,皺了下眉出聲問,“小丫頭,你叫什么名字?”    安敏寧張了張嘴,還未開口,吳嬤嬤就率先打斷她道:“行了,不管你以前叫什么,入了這莊子都得換個名字,我這有了翠碧、翠玉,以后你就叫翠花吧。翠碧將她帶到你那屋,以后她就歸你管了。”    翠碧走上前領命。    安敏寧還沒反應過來,就頂著個翠花的名字,被翠碧領了出來。    感情她被領過來,就是認認人。    翠碧帶著安敏寧出了門,來到院子的西廂房,開了門,里面放了一張床還有一個睡榻,睡榻上散落了一個繡了一半的繡繃。    翠碧上去三兩下收拾了,回頭對安敏寧說,“暫時你就睡在這,等回頭我讓莊子里發匠人再打張床過來。你安心呆著,吳嬤嬤看著厲害,但只要你認真干活,不偷懶耍滑,她就不會揪著你不放。”    安敏寧點頭表示了解,剛入職場,上司一定會盯著最新來的不放,時刻準備著出紕漏,要是在現代大不了辭職不干,但現在是古代,出了錯是要受罰,輕者挨打,重者發賣出去。    這是安敏寧在人伢子手中學到的教訓,最開始她干活也是笨手笨腳,挨過幾次打罵后,才迅速學會,手腳麻利起來。    到如今,她就如同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土著一樣,沒有露出一毫不屬于這個時代的氣息。    翠碧還要去侍候吳嬤嬤用膳,所以交代了兩句就走了,留下安敏寧一個人打量著這間房。    房間不大,靠東挨墻的地方放了一張架子床,紗幔垂下來將床內遮擋住,床角擺了一個紅木箱子,再就是床前擺放了一張圓桌,桌旁倆繡墩。    打量了一會兒,安敏寧出門去了之前的住處,將被褥搬了過來,她來莊子時,并未帶私人物品,所以褥子披蓋一卷就完成了搬家。    這時候大約才下午三點來鐘,日頭還高高掛著,雖然已經吃了晚膳,但莊子里的人還在忙自己的活。    搬完之后,安敏寧正式在這里安頓下來,她也有了這個時代的第一份工作——燒火丫頭。    這份工作一做就是半年,熬過了炎熱的夏季,秋收之后的某一天,莊子里的一農婦領著一個瘦瘦的丫頭過來拜見吳嬤嬤,然后安敏寧就接到通知,自己的活被頂掉了。    下崗之后的安敏寧火速又被分配東院花園內灑掃院子掃屋子擦桌的粗活。    東院屬于莊子主家的住處,不過莊子自建成以來,主家還沒有來過,所以這里還是空蕩蕩的,沒什么人氣。    但是再空著,也要按時打掃,作為莊子里的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安敏寧被賦予了這項光榮的任務。    偌大一個東院,基本上都歸她了,她是從早掃到晚日復一日,轉眼大雪降臨。    這一天,安敏寧感覺整個莊子的氣氛都活躍過來,再一打聽,原來皇帝巡幸塞外回來了,莊子的主家這次有可能會轉道來莊子里住上幾天泡溫泉。    一下子安敏寧的工作火熱起來,就連同住一屋的翠碧都對安敏寧的態度好了許多。    “翠花,你馬上就十三了吧?”    安敏寧正在房間里洗頭,剛搬來那會兒,吳嬤嬤嫌棄她那頭發太少太黃,就叫人全給她剃了。她在廚房那會兒沒少吃一些滋養頭發的東西,新長出來的頭發黑了很多,如今也長到耳朵根了。    拿一旁的布巾包住頭發,安敏寧才轉頭對盤腿坐在床上縫補衣服的翠碧回話,“是的,過了年就十三了。”    莊子里不少吃喝,安敏寧剛來時瘦的嚇人人,個子又矮,養了大半年,面頰也豐潤起來,雖然瞧著還是瘦,但只是清瘦,在正常人范圍之內。    不過唯一讓她耿耿于懷的是個子一點都沒長,上輩子她一六八,絕對俯視大多數女孩,這輩子還不知道能不能長到那個高度。    翠碧放下衣服招手讓她過去,待安敏寧過去之后,幫她擦拭頭發,擦到半干后,才用商量的語氣跟她說,“翠花,你來這么久,還沒有進京逛過吧?明天王嫂子要去京城看女兒,你要不要乘機去看看?”    雖然翠碧的語氣像是商量,但她的眼神卻很堅決,安敏寧咬著唇,最終還是開口,“那我明天向嬤嬤告個假!”    翠碧這才帶著笑容回答,“真是乖女孩!”    安敏寧并不是小孩子,自然知道這里面必然有蹊蹺,不過她還想安安穩穩等到長大,所以沒準備參與進去。    就算是翠碧不說,她也想早機會避過這段混亂的日子。    主家要來,這些想出頭的丫鬟跟瘋了似的,一個個都想離開莊子,被主子看上帶回府。連安敏寧現在的活計都成了香饃饃。    安敏寧原以為翠碧是侍候吳嬤嬤的丫鬟,比莊子里其他丫鬟高一等,應該不會參與進去,沒想到她小看了人都**,翠碧竟然也逃不脫這個誘惑。    翠碧望著外面的夜色出神,她突然開口:“你知道嗎?翠花,我原本是侍候吳嬤嬤的宮女,出宮才十五歲,那時候很單純,總以為宮外比宮內好,沒想到把青春白白浪費在一個鄉下莊子里。現在我年紀大了,要是不努力一把,最后只能配給莊子里的泥腿子。反正總是要嫁人,跟了爺,總比留在莊子里做農婦好。”這話像是在說給安敏寧聽,但更像是說服她自己。    安敏寧心里一動,沒想到翠碧竟然是從宮里出來,難怪舉手投足有種說不出來發韻味。看來這莊子的主人身份也不平凡,很有可能是位皇子?    她現在已經摸清,現在是康熙三十四年,若是皇子,行四的話,有可能是未來的雍正皇帝。    但能用的起嬤嬤的還有可能是宗室皇親,一時間安敏寧也摸不準了。    不過這些距離她都太遙遠,就算是未來的雍正帝又怎么樣,她還能跑去抱大腿,告訴他,她知道未來的歷史不成?    北京城因天氣寒冷,平日熱鬧的大街上都很難見到行人,除了少數為了身體奔波的人,大多數都留在家里貓冬。    一輛馬車快速的穿過朝陽門往內城而去。    看守城門的小卒,一個沒留神讓自己被污水濺到,他剛想要上前攔住馬車講理,可當看到車里坐著的人腰上那系著的黃帶子時,他頓時把頭縮了回去。    黃帶子可只有宗室皇親才能擁有,他一個守門小卒,是瘋了才上去找麻煩。    馬車進了內城也不停徑自往皇城跑去,最終在午門前停下。皇四子胤禛下了馬車,而后轉側門進入換了轎子,他沒有直接回乾東五所,而是先去了永和宮。    永和宮的主位德妃娘娘冬日里閑著無事,與側殿的小答應、常在玩葉子牌打發時間。    皇帝不在宮中,宮里的女人也懶得爭斗。    聽到宮女稟報大兒子過來,幾位年輕的小庶妃很有眼色的起身告辭,德妃也沒有挽留,吩咐宮女賞了每人兩件冬衣并二十斤黑炭。    剛入宮的庶妃日子并不好過,冬日里分到的炭品質不好且數量又少,平時取暖做飯都靠著分到的那點炭哪里夠用,最后不得不出大價錢從內務府買。低等的庶妃能有多少份例,衣食住行還有打點宮女太監,哪一樣不用銀子?所以即使成了皇帝的女人,低等的嬪妃的日子還是過得緊巴巴的,為了省下白天的用炭,她們不得不厚著臉皮在在主位宮殿蹭炭用。    如今得了意外賞賜,都有些驚喜。    等人走光,有宮女上來將葉子牌收拾了,德妃也被扶去更衣,再出來時她已經換上一身白狐皮做邊的厚袍子。    皇四子已經坐在側殿坐了有一會兒,永和宮的宮女送了茶上來又恭敬的退下。    四阿哥目不斜視盯著桌布上的流蘇,心神卻不知道游到哪里去了。    二月里汗阿瑪打葛爾丹時,命他領正紅旗大營,老三、老五、老七分別領鑲紅旗、正黃旗、鑲黃旗大營,太子留守京師。    四月里戰事緊張,汗阿瑪又命老大和索額圖統領八旗前鋒兵、漢軍火器營、四旗察哈爾及綠騎兵前去支援,大捷之后,到是讓老大占了便宜,奉命負責犒軍一事。    等九月汗阿瑪北巡,又讓老大老三老八隨駕,倒是讓他和老五、老七留守大營,一直沒有下一步安排。    下月是太皇太后的忌辰,汗阿瑪在塞北趕不回來,便想起了他,特令他回來祭拜。    因為老大被帶走,京城現在還平靜,不過等汗阿瑪回宮,又是一番爭斗,老大和太子的爭斗越來越白熱化了。    作為兩個人拉攏的目標,四阿哥有些頭疼,他不想摻合進去,甚至躲都來不及。    作為皇子,沒有一個能逃脫那個位置的誘惑,他當然也有想法,但只是私下里想想。    太子現在圣眷正隆,大阿哥勢力也昌盛,除非這兩方兩敗俱傷,不然怎么也不可能輪到自己。    好在前面裕親王做了榜樣,不論是太子還是大阿哥上位,他都做下一任皇帝的賢王。    德妃從內殿走出來,四阿哥回過神來,起身上前撣了下袖頭單膝前屈打了個千,“兒臣給額娘請安,額娘吉祥。”    “起來吧,四阿哥不在通州大營守著,怎么回京來了?”德妃慢悠悠的走到主座旁坐下問道。    四阿哥一臉恭敬的回答,“下月是皇烏庫瑪瑪的忌辰,兒臣奉汗阿瑪命特提前回來祭拜。”    “既然如此,回來就好好準備吧。”    兩母子表現的都很疏離,又說了兩句,四阿哥開始告辭。    “行了,你也趕了不少路,回阿哥所歇息吧。”    四阿哥恭敬的一拜又退下。    兩母子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相處模式,四阿哥一生下來就被送皇貴妃佟佳氏養,直到佟佳氏病逝才回到德妃身邊,那時四阿哥已經十二歲,都是要指婚的年齡。    從小不在德妃身邊長大,再加上剛接觸彼此都很陌生,母子倆一直維持著客客氣氣的狀態,說是親人更像是熟悉的陌生人。    好在過了這些年,四阿哥成了家變得成熟起來,加上雙方都有意改善,倒是比前兩年關系緩和了些,至少母子兩相處時不用硬找話題。    相比較習慣面無表情的四阿哥,德妃更喜愛撒嬌耍賴弄癡的小兒子,面對大兒子一直淡淡的不冷不熱。    等四阿哥走后,德妃身邊的嬤嬤勸她,“娘娘,四阿哥剛回來就來永和宮看您,他一片孝心,您怎么也不留他吃了晚膳再走?”    德妃揮了揮手,“行了,阿哥所里有他妻妾侍候,餓不著他!”大兒子剛回來時,她不是不想親近,可當面對他那張冷臉時,她的熱情就像被潑了一盆冷水,只留下一捧灰燼。    她永遠記得他第一次回永和宮看她的表情,生疏、抗拒又帶著倔犟,她當時心就冷了,她知道她一直心心念念的大兒子沒了,他已經成為了佟佳氏的兒子。    這些年她待這個孩子冷淡,未嘗沒有和他叫勁的意思,反正她還有小十四不缺兒子孝順。    嬤嬤見德妃充耳不聞,看著她的背影嘆了口氣。    四阿哥在宮里歇了兩天,就接到宮外今年的收益以及一年的賬本,乘著這段時間無事,四阿哥查看了賬本。    “最近京城都有什么稀奇事?”書房里,四阿哥核算好賬本后,便將筆一放,問身邊的小太監。    小太監蘇培盛將案上攤開的賬本收拾好,才回四阿哥的話,“回爺的話,宮里倒沒什么一直沒什么變化,倒是宮外,最近出了件新鮮事。”    四阿哥微微擰著眉,示意他繼續。    蘇培盛笑著繼續道:“最近內城出現了一種名叫香皂新鮮物件,比胰子好用,用過之后還會遺留下香味,惹來不少后宅女眷的為此發狂。就在前兩天鬧出一樁笑話來,大福晉的娘家弟媳和赫舍里氏家的小格格搶同一塊香皂,沒想到最后打了起來,雙方倒是沒什么,那家鋪子卻是遭了殃,直接被砸了。最后又牽出鋪子是恭親王側妃的私產,弄得三家都不痛快。太子妃和大福晉昨日還親自去恭親王府上門拜訪。”    四阿哥眼皮都不帶眨一下,看著是兩個女人爭東西,實際上不過是太子黨和大阿哥黨的爭斗余波,沒想到誤傷到恭親王府身上。    恭親王畢竟是他們的皇叔,如今太子和大阿哥都在拉攏宗室支持,太子妃和大福晉上門賠禮也是理所應當的事。    這件事聽了也就過去了,四阿哥沉吟了一會兒,拍了拍面前的賬本,“將這些賬本送出宮。”    “年前我也沒時間出宮,宮外的產業讓下面的人警醒些,還有吳嬤嬤,你尋一些溫補的藥材,就是我賞她的,告訴她安心待在莊子上,爺給她養老。”    “喳!”    等蘇培盛抱著賬本去了小湯山的莊子,回來時帶了十大幾筐子瓜果蔬菜。    冬天萬物凋零,很少能見到綠色的蔬菜,就算是宮里也只給少數人提供。    四阿哥分了一半讓人給永和宮和寧壽宮送去,余下大部分送給了同在阿哥所幾個年幼的弟弟,倒是自己院子里只留下一筐,妻妾們分一分就沒了。    有綠色蔬菜吃總是件令人高興的事,四阿哥將蘇培盛叫來問話,“莊子里莫非造了花洞子不成,不然哪來這么多蔬菜?”    蘇培盛是見過莊子那片茂密的菜園子,他回答,“回爺的話,莊子里今年在溫泉池旁邊開了幾畝菜園子,直接用溫泉水澆灌,有些菜已經早熟,全都被奴才給摘了回來。”    四阿哥一聽,覺得真是稀罕事兒。“莊子里是哪位能人,竟然想出用溫泉水來種菜?”    “聽說有人早前在溫泉池邊開了片地種花,后來莊子的管事發現花一直開到臨冬,便自作主張直接開了一大塊地用來種菜。”    四阿哥倒是不在意自己的溫泉池被改成菜地,反正那溫泉莊子幾年也不去一次,空著也是空著還不如改成菜園子,至少能讓他冬天吃的舒服些。    “給林管事看賞,還有那最開始想出種花的也賞五兩銀子。”四阿哥想了想對蘇培盛吩咐。    蘇培盛卻說,“爺,賞林管事倒是沒問題,不過那莊子最開始種花的人一直沒找到,也沒人主動承認。”    四阿哥便道:“想來是怕擔責任,那就算了,還有其他事嗎?”    “還有一事,去年塞北回來后大阿哥不是邀請爺您出宮嗎?當時您在巷子里被一個小丫頭撞著,后來大阿哥做主買了那小丫頭送給您,爺您還記得這事嗎?”    四阿哥不確定的說,“好像那丫頭讓你送到莊子里去了?”    蘇培盛立即道:“是的爺,這次奴才去莊子上,吳嬤嬤讓奴才轉告您,那丫頭找著家人了,想著要贖身,吳嬤嬤讓奴才來問問爺,有什么章程,放不放人。”    四阿哥當即說,“要贖身就給她贖,以后再有這種事讓吳嬤嬤自己處理好了。”    蘇培盛干笑道:“爺,說來這事還是奴才的錯,當時把那丫頭送去,忘了將賣身契一起送去。”    四阿哥哪里不知道蘇培盛的意思,他敲了他腦門一下,指著架子上的盒子說,“鑰匙在你身上,賣身契你自己翻。”    蘇培盛嘿嘿一笑,自去打開盒子不提。    主仆兩人誰也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這時的兩人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賣身契上的名字會對四阿哥的未來造成多大影響?又為整個大清帶來多少變化。    四爺看到他,應了一聲,“冰都給福晉送去了?”    “送去了,福晉問起爺,得知爺晌午歇在安格格這,還拿了套您的衣物送過來。”蘇培盛陪著小心道。    四爺“嗯”了一聲,走到前廊處停下,吩咐他,“等會兒你派人出宮跟安格格家里說一聲,就說安格格用不慣宮里的盥盆,讓他們再奉上格格在家時慣用的。你等拿到手后,立馬送到內務府照著做幾個,再給娘娘和這院里的主子各送一個。”    四爺之前問敏寧要圖紙不過是埋汰她,又不是真的問她要。他還沒大方到讓自己女人的筆跡流落到外面。聽說自己這個格格家對生財一事有門道,四爺想著要不要提拔一下,仿佛安格格好像還有個兄長,手里攥著一個皂廠,那一年的利潤不少,要不將自己手下生意也分點過去,看能不能幫忙改進一下,一年只五千兩的利潤,很讓他不滿意。    想他一個貝勒爺籠絡了不少人,卻只能掙這么點,安佳氏不過小門小戶,賺的比他多十倍,這讓四爺看的眼熱。有了銀子,他也能做更多的事。別的不說,那內務府正準備改建的貝勒府也能造好些。    蘇培盛咋舌,這不是變著法兒寵安格格,從內務府過一道手,誰也猜不出這事的最初不過是爺想要寵自己格格弄出來的事。看來這位安格格是有大造化,遠比當初剛入宮的李格格還有受寵。    敏寧醒來時,天色已昏暗,外面的燈已經亮起。    她揉了揉被壓的沒有知覺的手臂,又閉上眼睛,很快腦子的記憶回籠,她終于想起自己已經進宮,成了四爺后院的一個格格。    換了碧影進來幫她穿上衣服,碧影小聲告訴她,貝勒爺已經在她書房坐了小半個時辰。    敏寧一聽,剛穿好衣服急吼吼的往書房去。    書房里四爺正翻看書房里的書。    敏寧身子一僵,她硬著頭皮往里走。    四爺手里拿著一本書一臉嚴肅的翻看,那神情就好像在研究什么古典名著一般,實際上不過是敏寧用來打發時間的話本。    “爺,吉祥。”敏寧走進書房朝四爺福身。    四爺坐在椅子上動也未動,就跟沒聽到似的。    敏寧咬著唇,維持著這個姿勢,臉也僵住了,“爺……”    四爺這才轉頭看她,將話本往桌子上一撂,似笑非笑道:“爺還不知道安格格挺有才情,這書房里的驚喜倒是不少。”這個時代,雖然先帝和當今皇帝都口稱滿漢一家,但實際上還是以滿人的地位為尊,滿人女子識字的都不多,更別提識漢字。    四爺原本驚喜自己后院的安格格是個會漢字的,還以為從哪兒落的漏網之魚,但沒想到她這書房里竟然大部分都是話本。    這又讓四爺恨鐵不成鋼,不看些有學問的書,整日琢磨這些話本,還不得移了性情。對于安格格會漢字他自然高興,可又發現看的全是情情愛愛的話本,四爺又萬分失望。    這就好像原本以為得了個有才情的女子,沒承想裝的全都是兒女情長。    敏寧雖然不知道四爺為何這般陰陽怪氣,但她敏銳地感覺到他語氣中的冷淡。    她愣了一下,才裝出一副不好意思的模樣,道:“爺,被您發現啦?我知道拿這些書裝樣子不好,原本也想要一些史記之類的裝裝門面,但是問內務府要時,那邊只給了這些話本。”    四爺聽了原由,表情緩和了些,“行了,你起來吧。”    敏寧立即起身,走到他面前,挨著他的手臂坐下道:“爺,我知道您知識淵博,所以想找些書來能不能將我這頭笨驢熏陶一下。”    四爺甩了她一個冷眼,“爺何時自認學識淵博?”    敏寧忙抱著他的手臂,奉承道:“爺,你在我心里就是學識淵博,這皇宮里誰不知道您的學識在皇子中數一數二?”    四爺眼中閃過一絲笑意,但還是板著臉訓她道:“胡說,不說朝中有翰林院,就說爺幾個兄弟中也是誠郡王學識最好。”    “那我不管,反正在我眼里爺是最棒的!”敏寧頭抵在他胸前耍賴道。    四爺感覺自己心里有了異樣,不過這種異樣很快被本人忽略過去,他拍了拍她的手,輕聲問她,“餓嗎?我讓人上宵夜。”    敏寧在心里松了口氣,總算哄好了。不過心里這樣想,面上還是沒有露出表情,她只摸了摸肚子說,“晚上吃還是簡單點,來一碗素什錦涼面。”    四爺還是第一次見有人在他面前只要一碗面的,覺得分外稀奇,好在又想到安格格的家世,大抵是沒接觸過一些事,所以才也不清楚在宮里單點一樣是非常避諱的事。    不過,他也不提,她身邊的宮女和廚房的人自會補全。    四爺起身拉著敏寧往外走,剛出書房,就要轉到正房。    敏寧看著天上的繁星以及院子里石桌,便拉住了人,指著道:“爺,到那坐會兒吧。”    四爺看了一眼,就有人鋪了席墊在石凳上,這石凳石桌經過白日的高溫,一般這時候都還是熱的,不過為了堤防主子夜間賞景,在太陽下山之后就有人一遍一遍的潑井水,如今石凳就有些涼了,鋪上席墊再坐正好不過。    敏寧是不知道這番緣由的,等鋪上席子后,她就放開了四爺,跑過去先坐上,還招手讓四爺趕快來。    蘇培盛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看見安格格竟然跟招手,倒抽了一口氣,這、這安格格真是太沒個規矩了,爺一定會狠狠的訓斥她!    下一秒就見四爺一臉旁若無事的坐到敏寧身邊,蘇培盛感覺自己被打了一巴掌,隨即他痛心疾首,爺,我的爺,您怎么就墮落了呢?    宮女端來了酸梅湯和糕點放在石桌上,敏寧醒來后就沒喝過水,端起酸梅湯喝了一口,這時恰巧看見蘇培盛那張扭曲的臉,她忍不住示意四爺往一旁看,“爺,您看,蘇公公這是怎么了?”    四爺瞥了一眼,又收回眼神道:“別管他,面部抽筋而已。”    “哦。”敏寧一聽,也不再感興趣,反而叫來碧影,“去廚房要一碗素什錦涼面。”說著又看向四爺,“爺,您想要吃點什么?”    四爺天一熱就沒什么胃口,不過看敏寧那殷勤的小模樣,也不忍拂了她的好意,便道:“也給我來一份涼面。”    敏寧當即轉頭對碧影道:“那就要兩碗,別用那種吃飯的碗,用裝湯面的碗,再來一品涼拌拍黃瓜,一品涼拌牛肉都用辣椒油拌了,其他你讓廚房看著上。”    這個年代辣椒已經傳入中國,但是還不普遍,敏寧名下有個莊子就專門用來種辣椒,用辣椒代替茱萸已經得到京城老百姓的認可。皇宮里也備了辣椒,就怕有貴人突發奇想要嘗試。    碧影奉命下去,好在這個時候小廚房的大廚還沒有歇息,整個廚房還冒著煙火氣。到廚房后沒等一會兒就見伺候李格格的宮女秋云過來,秋云跟廚房的小太監報了單,一眼掃到碧影,腳一抬走過來。    “喲,這不是安格格身邊的碧影嗎?怎么這個點兒還來廚房點宵夜?那可得等一會兒,我們格格養著二阿哥和二格格,你也知道小孩子容不得餓,所以這宵夜還得麻煩妹妹往后挪一挪,讓我們這邊先來。”    碧影在心里啐道,不就是生了兩孩子嗎?這宮里夭折的孩子還算少嗎?還不知道能不能站住!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封丘县| 宁德市| 恭城| 临沂市| 洪湖市| 依安县| 衡水市| 广河县| 册亨县| 清新县| 元氏县| 揭阳市| 灵丘县| 罗定市| 平定县| 得荣县| 五大连池市| 麻栗坡县| 卢氏县| 韩城市| 滦南县| 深州市| 陈巴尔虎旗| 肇东市| 紫金县| 新泰市| 汉寿县| 察隅县| 瓦房店市| 蒙阴县| 潮安县| 嵊州市| 昌邑市| 花垣县| 中方县| 邹平县| 饶平县| 泗水县| 白银市| 宿州市| 宁安市|